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水经注 >

第57部分

水经注-第57部分

小说: 水经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山深水急,枉渚崩湍,水陆迳绝。又东迳学城南,梁州大路所由也。旧说,

昔者有人立学都于此,值世荒乱,生徒罔依,遂共立城以御难,故城得厥名矣。

泛水又东流注于沔,谓之泛口也。沔水又南径阙林山东,本郡陆道之所由。山东

有二碑:其一即记阙林山,文曰:君国者不跻高堙下,先时或断山冈,以通平道,

民多病,守长冠军张仲瑜乃与邦人筑断故山道,作此铭。其一《郭先生碑》,先

生名辅,字甫成,有孝友悦学之美,其女为立碑于此,并无年号,皆不知何代人

也。沔水又南迳筑阳县东,又南,筑水注之。杜预以为彭水也。水出梁州新城郡

魏昌县界,县以黄初中分房陵立。筑水东南流迳筑阳县,水中有孤石挺出,其下

澄潭,时有见此石根,如竹根而黄色,见者多凶,相与号为承受石,所未详也。

筑水又东迳筑阳县故城南,县故楚附庸也。秦平鄢郢,立以为县。王莽更名之曰

宜禾也。建武二十八年,世祖封吴盱为侯国。筑水又东流注于沔,谓之筑口。沔

水又南迳高亭山,东山有灵焉,士民奉之,所请有验。沔水又东为漆滩,新野郡

山都县与顺阳筑阳分界于斯滩矣。

△又东过山都县东北。

沔南有固城,城侧沔川,即新野山都县治也。旧南阳之赤乡矣,秦以为县。

汉高后四年,封卫将军王恬启为侯国。沔北有和城,即《郡国志》所谓武当县之

和城聚,山都县旧尝治此,故亦谓是处为故县滩。沔水北岸数里,有大石激,名

曰五女激。或言:女父为人所害,居固城,五女思复父怨,故立激以攻城。城北

今沦于水。亦云:有人葬沔北,墓宅将为水毁,其人五女无男,皆悉巨富,共修

此激以全坟宅。然激作甚工。又云:女嫁为阴县佷子妇,家赀万金,而自少小

不从父语。父临亡,意欲葬山上,恐儿不从,故倒言葬我著渚下石碛上。佷子

曰:我由来不奉教,今从语。遂尽散家财,作石冢,积土绕之,成一洲,长数百

步。元康中,始为水所坏,今石皆如半榻许,数百枚聚在水中。佷子是前汉人。

襄阳太守胡烈有惠化,补塞堤决,民赖其利。景元四年九月,百姓刊石铭之,树

碑于此。沔水又东,偏浅,冬月可涉渡,谓之交湖,兵戎之交,多自此济。晋永

康中得鸣石于此水,撞之,声闻数里。沔水又东迳乐山北,昔诸葛亮好为《梁甫

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沔水又东迳隆中,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

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沛国刘季和之镇

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云:天子命我,于沔之阳,

听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后六十馀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焉。

△又东过襄阳县北,

沔水又东迳万山北,山上有《邹恢碑》,鲁宗之所立也。山下潭中有《杜元

凯碑》,元凯好尚后名,作两碑,并述己功,一碑沈之岘山水中,一碑下之于此

潭,曰:百年之后,何知不深谷为陵也?山下水曲之隈,云汉女昔游处也。故张

衡《南都赋》曰: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汉皋,即万山之异名也。沔水又东合檀

溪水,水出县西柳子山下。东为鸭湖,湖在马鞍山东北,武陵王爱其峰秀,改曰

望楚山。溪水自湖两分,北渠即溪水所导也。北径汉阴台西,临流望远,按眺农

圃,情邈灌蔬,意寄汉阴,故因名台矣。又北迳檀溪谓之檀溪水,水侧有沙门释

道安寺,即溪之名以表寺目也。溪之阳有徐元直、崔州平故宅。悉人居。故习凿

齿《与谢安书》云:每省家舅,纵目檀溪,念崔徐之友,未尝不抚膺踌躇,惆怅

终日矣。溪水傍城北注,昔刘备为景升所谋,乘的颅马西走,坠于斯溪。西去城

里馀,北流注于沔。一水东南出。应劭曰: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是水当即

襄水也。城北枕沔水,即襄阳县之故城也。王莽之相阳矣。楚之北津戍也,今大

城西垒是也。其土,古鄢、鄀、卢、罗之地。秦灭楚,置南郡,号此为北部焉。

建安十三年,魏武平荆州分南郡,立为襄阳郡。荆州刺史治,邑居隐赈,冠盖相

望,一都之会也。城南门道东有三碑:一碑是《晋太传羊祜碑》,一碑是《镇南

将军杜预碑》,一碑是《安南将军刘俨碑》,并是学生所立。城东门外二百步刘

表墓,太康中,为人所发,见表夫妻,其尸俨然,颜色不异,犹如平生。墓中香

气,远闻三四里中,经月不歇。今坟冢及祠堂,犹高显整顿。城北枕沔水,水中

常苦蛟害。襄阳太守邓遐,负其气果,拔剑入水,蛟绕其足,遐挥剑斩蛟,流血

丹水,自后患除,无复蛟难矣。昔张公遇害,亦亡剑于是水。后雷氏为建安从事,

迳践濑溪,所留之剑,忽于其怀跃出落水,初犹是剑,后变为龙。故吴均《剑骑

诗》云:剑是两蛟龙,张华之言不孤为验矣。沔水又迳平鲁城南。城,鲁宗之所

筑也。故城得厥名矣。东对樊城,仲山甫所封也。《汉晋春秋》称:桓帝幸樊城,

百姓莫不观。有一老父,独耕不辍。议郎张温使问焉。父啸而不答。温因与之言,

问其姓名,不告而去。城周四里,南半沦水。建安中,关羽围于禁于此城,会沔

水泛溢三丈有馀,城陷,禁降。庞德奋剑乘舟,投命于东冈。魏武曰:吾知于禁

三十馀载,至临危受命,更不如庞德矣。城西南有《曹仁记水碑》,杜元凯重刊

其后,书伐吴之事也。

△又从县东屈西南,淯水从北来注之。

襄阳城东有东白沙,白沙北有三洲,东北有宛口,即淯水所入也。沔水中

有鱼梁洲,庞德公所居。士元居汉之阴,在南白沙世故谓是地为白沙曲矣。司马

德操宅洲之阳,望衡对宇,欢情自接,泛舟褰裳,率尔休畅。岂待还桂柁于千里,

贡深心于永思哉。水南有鹰台,号曰景升台。盖刘表治襄阳之所筑也。言表盛游

于此常所止憩。表性好鹰,尝登此台,歌《野鹰来曲》。其声韵似孟达《上堵吟》

矣。沔水又径桃林亭东,又迳岘山东,山上有桓宣所筑城,孙坚死于此。又有

《桓宣碑》。羊祜之镇襄阳也,与邹润甫尝登之。及祜薨,后人立碑于故处,望

者悲感。杜元凯谓之《堕泪碑》。山上又有《征南将军胡罢碑》,又有《征西将

军周访碑》,山下水中,杜元凯沈碑处。沔水又东南径蔡洲,汉长水校尉蔡瑁居

之,故名蔡洲。洲大岸西有洄湖,停水数十畮,长数里,广减百步,水色常绿。

杨仪居上洄,杨颙居下洄,与蔡洲相对,在岘山南广昌里。又与襄阳湖水合,水

上承鸭湖,东南流迳岘山西,又东南流注白马陂水。又东入侍中襄阳侯习郁鱼池。

郁依范蠡养鱼法作大陂,陂长六十步,广四十步,池中起钓台。池北亭,郁墓所

在也。列植松篁于池侧沔水上,郁所居也。又作石洑逗,引大池水于宅北,作小

鱼池,池长七十步,广二十步。西枕大道,东北二边,限以高堤,楸竹夹植,莲

芡覆水是游宴之名处也。山季伦之镇襄阳,每临此池,未尝不大醉而还,恒言此

是我高阳池。故时人为之歌曰:山公出何去,往至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

所知。其水下入沔。沔水西又有孝子墓。河南秦氏,性至孝,事亲,无倦。亲没

之后,负土成坟,常泣血墓侧。人有咏蓼莪者,氏为泣涕,悲不自胜。于墓所得

病,不能食,虎常乳之,百馀日,卒。今林木幽茂,号曰孝子墓也。其南有蔡瑁

冢,冢前刻石为大鹿,状甚大,头高九尺,制作甚工。

沔水又东南迳邑城北,习郁襄阳侯之封邑也,故曰邑城矣。沔水又东合洞口,

水出安昌县故城东北大父山,西南流,谓之白水。又南迳安昌故城东,屈迳其县

南,县故蔡阳之白水乡也。汉元帝以长沙卑湿,分白水、上唐二乡为舂陵县。光

武即帝位,改为章陵县,置园庙焉。魏黄初二年,更从今名,故义阳郡治也。白

水又西南流,而左会昆水。水导源城东南小山,西流迳金山北,又西南流迳县南,

西流注于白水。水北有白水陂,其阳有汉光武故宅,基址存焉,所谓白水乡也。

苏伯阿望气处也。光武之征秦丰,幸旧邑,置酒极欢。张平子以为真人南巡,观

旧里焉。《东观汉记》曰:明帝幸南阳,祀旧宅,召校官子弟作雅乐,奏《鹿鸣》,

上自御埙篪和之,以娱宾客,又于此宅矣。白水又西合浕水,水出于襄乡县东

北阳中山,西迳襄乡县之故城北。按《郡国志》,是南阳之属县也。浕水又西

迳蔡阳县故城东,西南流注于白水,又西迳其城南。建武十三年,世祖封城阳王

祉世子本为侯国。应劭曰:蔡水出蔡阳,东入淮。今于此城南,更无别水,惟是

水可以当之。川流西注,苦其不东,且淮源阻碍,山河无相入之理,盖应氏之误

耳。洞水又西南流注于沔水。

△又东过中庐县东,淮水自房陵县淮山东流注之。

县即《春秋》庐戎之国也。县故城南,有水出西山。山有石穴出马,谓之马

穴山。汉时有数百匹马出其中,马形小似巴滇马。三国时,陆逊攻襄阳,于此穴

又得马数十匹,送建业。蜀使至,有家在滇池者,识其马毛色,云:其父所乘马,

对之流涕。其水东流一百四十里,迳城南,名曰浴马港。言初得此马,洗之于此,

因以名之。亦云:乘出沔次浴之,又曰洗马既,渡沔宿处,名之曰骑亭?然候水

诸蛮北遏是水,南壅淮川以周田溉,下流入沔。沔水又东南流,迳黎丘故城西,

其城下对缮洲,秦丰居之,故更名秦洲。王莽之败也。秦丰阻兵于黎丘。黎丘城

在观城西二里。建武三年,光武遣征南岑彭击丰四年,朱祐自观城擒丰于黎丘是

也。沔水又南与疏水合,水出中庐县西南,东流至邔县北界,东入沔水,谓之

疏口也。水中有物,如三四岁小儿,鳞甲如鲮鲤,射之不可入。七八月中,好在

碛上自曝。厀头似虎掌爪,常没水中,出厀头,小儿不知,欲取弄戏,便杀人。

或曰:人有生得者,摘其皋厌,可小小使,名为水虎者也。

△又南过巳阝县东北。

沔水之左有骑城,周回二里馀,高一丈六尺,即骑亭也。县故楚邑也。秦以

为县。汉高帝十二年,封黄极忠为侯国。县南有黄家墓,墓前有双石阙,雕制甚

工,俗谓之黄公阙。黄公名尚,为汉司徒。沔水又东迳猪兰桥。桥本名木兰桥,

桥之左右,丰蒿荻,于桥东刘季和大养猪。襄阳太守曰:此中作猪屎臭,可易名

猪兰桥,百姓遂以为名矣。桥北有习郁宅,宅侧有鱼池,池不假功,自然通洫,

长六七十步,广十丈,常出名鱼。沔水又南,得木里水会,楚时,于宜城东穿渠

上口,去城三里。汉南郡太守王宠又凿之,引蛮水灌田,谓之木里沟,迳宜城东

而东北入于沔,谓之木里水口也。

△又南过宜城县东,夷水出自房陵县,东流注之。

夷水,蛮水也,桓温父名夷,改曰蛮水。夷水导源中庐县界康狼山,山与荆

山相邻。其水东南流,历宜城西山,谓之夷溪。又东南迳罗川城,故罗国也。又

谓之鄢水《春秋》所谓楚人伐罗,渡鄢者也。夷水又东南流,与零水合。零水即

沶水也。上通梁州没阳县之默城山,司马懿出沮之所由。其水东迳新城郡之

沶乡县,县分房陵立,谓之沶水。又东历軨乡,谓之軨水。晋武帝平吴,

割临沮之北乡,中庐之南乡,立上黄县。治軨乡。沶水又东历宜城西山,谓

之沶溪。东流合于夷水,谓之沶口也。与夷水乱流东出,谓之淇水,迳蛮城

南,城在宜城南三十里,《春秋》莫敖自罗败退,及鄢,乱次以济,淇水,是也。

夷水又东注于沔,昔白起攻楚,引西山长谷水,即是水也。旧堨去城一百许里,

水从城西,灌城东入,注为渊,今熨斗陂是也。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

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后人因其渠流,以结陂田。城西

陂谓之新陂,覆地数十顷。西北又为土门陂,从平路渠以北,木兰桥以南,西极

土门山,东跨大道,水流周通。其水自新陂东入城。城故鄢郢之旧都,秦以为县,

汉惠帝三年,改曰宜城。其水历大城中,迳汉南阳太守秦颉墓北,墓前有二碑。

颉,鄀人也,以江夏都尉出为南阳太守,迳宜城中,见一家东向,颉住车视之,

曰:此居处可作冢。后卒于南阳,丧还至昔住车处,车不肯进,故史为市此宅,

葬之,孤坟尚整。城南有宋玉宅。玉,邑人,隽才辩给,善属文而识音也。其水

又迳金城前,县南门有古碑,犹存。其水又东出城,东注臭池,臭池溉田,陂水

散流,又入朱湖陂,朱湖陂亦下灌诸田。馀水又下入木里沟,木里沟是汉南郡太

守王宠所凿,故渠引鄢水也灌田七百顷。白起渠溉三千顷,膏良肥美,更为沃壤

也。县有太山,山下有庙。汉末多士,其中刺史二千石乡长数十人,朱轩华盖,

同会于庙下。荆州刺史行部见之,雅欢其盛,号为冠盖里,而刻石铭之。此碑于

永嘉中始为人所毁,其馀文尚有可传者。其辞曰:峨峨南岳,烈烈离明,实敷俊

乂,君子以生,惟此君子,作汉之英,德为龙光,声化鹤鸣。此山以建安三年崩,

声闻五六十里,雉皆屋雊。县人恶之,以问侍中庞季。季云:山崩川竭,国土将

亡之占也。十三年,魏武平荆州,沔南凋散。沔水又迳鄀县故城南,古鄀子

之国也,秦、楚之间,自商、密迁此,为楚附庸,楚灭之以为邑。县南临沔津,

津南有石山,上有古烽火台。县北有大城,楚昭王为吴所迫,自纪郢徙都之,即

所谓鄢、鄀、卢、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