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元史 >

第342部分

元史-第342部分

小说: 元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亮遇诸途,贽以冤告。希亮命少缓,具以实入奏。有旨令董文用谳之。竟释贽,

而召御史大夫塔察儿等让之曰:“此事言官当言而不言,向微秃忽思,不误诛此

人耶!”十四年,转嘉议大夫、礼部尚书,寻迁吏部尚书。帝驻跸察纳儿台之地,

希亮至,奏对毕,董文用问大都近事。希亮曰:“囹圄多囚耳。”世祖方欹枕而

卧,忽寤,问其故。希亮奏曰:“近奉旨:汉人盗钞六文者杀。以是囚多。”帝

惊问:“孰传此语?”省臣曰:“此旨实脱儿察所传。”脱儿察曰:“陛下在南

坡,以语蒙古儿童。”帝曰:“前言戏耳,曷尝著为令式?”乃罪脱儿察。希亮

因奏曰:“令既出矣,必明其错误,以安民心。”帝善其言,即命希亮至大都,

谕旨中书。

十七年,希亮以跋涉西土,足病痿挛,谢事而去,退居惣阳者二十余年。至

大二年,武宗访求先朝旧臣,特除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寻改授翰林学士承

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希亮以职在史官,乃类次世祖嘉言善行以进,英宗取其书,

置禁中。久之,闲居京师,四方之士多从之游。泰定四年卒,年八十一。

希亮性至孝,困厄遐方,家赀散亡已尽,仅藏祖考画像,四时就穹庐陈列致

奠,尽诚尽敬。朔漠之人,咸相聚来观,叹曰:“此中土之礼也。”虽疾病,不

废书史,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所著诗文及从军纪行录三十卷,目之曰《愫轩

集》。赠推忠辅义守正功臣、资善大夫、集贤学士、上护军,追封漆水郡公,谥

忠嘉。

○赵世延

赵世延,字子敬,其先雍古族人,居云中北边。曾祖公,为金群牧使,

太祖得其所牧马,公死之。祖按竺迩,幼孤,鞠于外大父术要甲,讹为赵

家,因氏为赵;骁勇善骑射,从太祖征伐,有功,为蒙古汉军征行大元帅,镇蜀,

因家成都。父黑梓,以门功袭父元帅职,兼文州吐蕃万户达鲁花赤。

世延天资秀发,喜读书,究心儒者体用之学。弱冠,世祖召见,俾入枢密院

御史台肄习官政。至元二十一年,授承事郎、云南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时年二

十有四。乌蒙蛮酋叛,世延会省臣以军讨之,蛮兵大溃,即请降。二十六年,擢

监察御史,与同列五人劾丞相桑哥不法。中丞赵国辅,桑哥党也,抑不以闻,更

以告桑哥。于是五人者悉为其所挤,而世延独幸免。奉旨按平阳郡监也先忽都赃

巨万,鞫左司郎中董仲威杀人狱,皆明允。二十九年,转奉议大夫,出佥江南湖

北道肃政廉访司事。敦儒学,立义仓,撤淫祠,修澧阳县坏堤,严常、澧掠卖良

民之禁,部内晏然。元贞元年,除江南行御史台都事,丁内艰,不赴。大德元年,

复除前官。三年,移中台都事,俄改中书左司都事。台臣奏,仍为都事中台。六

年,由山东肃政廉访副使改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十年,除安西路总管。安西,

故京兆省台所治,号称会府,前政壅滞者三千牍。世延既至,不三月,剖决殆尽。

陕民饥,省台议请于朝赈之,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

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者众。

至大元年,除绍兴路总管,改四川肃政廉访使。蒙古军士,科差繁重,而军

士就戍往来者多害人,且军官或抑良为奴,世延皆除其弊而正其罪。又修都江堰,

民尤便之。四年,升中奉大夫、陕西行台侍御史。先是,八百媳妇为边患,右丞

刘深往讨之,兵败而还,坐罪弃市。及是,右丞阿忽台当继行,世延言:“蛮夷

事在羁縻,而重烦天讨,致军旅亡失,诛戮省臣,藉使尽得其地,何补于国?今

穷兵黩武,实伤圣治。朝廷第当选重臣知治体者,付以边寄,兵宜止勿用。”事

闻,枢密院臣以为用兵国家大事,不宜以一人之言为兴辍。世延闻之,章再上,

事卒罢。

皇庆二年,拜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寻召还,拜侍御史。延祐元年,省臣奏:

“比奉诏汉人参政用儒者,赵世延其人也。”帝曰:“世延诚可用,然雍古氏非

汉人,其署宜居右。”遂拜中书参知政事。居中书二十月,迁御史中丞。有旨省

臣自平章以下,率送之官。其礼前所无有,由是为权臣所忌,乃用皇太后旨,出

世延为云南行省右丞。陛辞,帝特命仍还御史台为中丞。三年,世延劾奏权臣太

师、右丞相帖木迭儿罪恶十有三,诏夺其官职。寻升翰林学士承旨,兼御史中丞,

世延固辞,乃解中丞。五年,进光禄大夫、昭文馆学士,守大都留守,乞补外,

拜四川行省平章政事。世延议即重庆路立屯田,物色江津、巴县闲田七百八十三

顷,摘军千二百人垦之,岁得粟万一千七百石。

明年,仁宗崩,帖木迭儿复居相位,锐意报复,属其党何志道,诱世延从弟

胥益儿哈呼诬告世延罪,逮世延置对,至夔路,遇赦。世延以疾抵荆门,留就医。

帖木迭儿遣使督追至京师,俾其党煅炼使成狱。会有旨,事经赦原,勿复问。帖

木迭儿更以它事白帝,系之刑曹,逼令自裁,世延不为动,居囚再岁。胥益儿哈

呼自以所诉涉诬欺,亡去。中书左丞相拜住屡言世延亡辜,得旨出狱,就舍以养

疾。先是,帝猎北凉亭,顾谓侍臣曰:“赵世延先帝所尊礼,而帖木迭儿妄入其

罪,数请诛之,此殆报私怨耳,朕岂能从之。”侍臣皆叩头称万岁。帖木迭儿在

上京,闻世延出狱,索省牍视之,怒曰:“此左丞相罔上所为也。”事闻,帝语

之曰:“此朕意耳。”未几,帖木迭儿死,事乃释。世延出居于金陵。泰定元年,

召还朝,除集贤大学士。明年,出为江南行台御史中丞。四年,入朝,复为御史

中丞,又迁中书右丞。明年,有旨:赵世延顷为权奸所诬,中书宜遍移天下,昭

雪其非辜,仍加翰林学士承旨、光禄大夫。经筵开,兼知经筵事,选拣劝讲者,

皆一时名流。又加同知枢密院事。

泰定帝崩,燕铁木儿与宗王大臣议:武宗二子周王、怀王,于法当立;周王

远在朔漠,而怀王久居民间,备尝艰险,民必归之,天位不可久虚,不如先迎怀

王,以从民望。八月,即定策,迎之于江陵,怀王即位,是为文宗。当是时,世

延赞画之功为多。文宗即位,世延仍以御史中丞兼翰林学士承旨,以疾乞归田里,

诏不允。天历二年正月,复除江南行台御史中丞;行次济州,三月,改集贤大学

士;六月,又加奎章阁大学士;八月,拜中书平章政事。冬,世延至京,固辞不

允,诏以世延年高多疾,许乘小车入内。至顺元年,诏世延与虞集等纂修《皇朝

经世大典》,世延屡奏:“臣衰老,乞解中书政务,专意纂修。”帝曰:“老臣

如卿者无几,求退之言,后勿复陈。”四月,仍加翰林学士承旨,封鲁国公。秋,

以疾,移文中书致其事,明日即行,养疾于金陵之茅山。诏征还朝,不能行,二

年,改封凉国公。元统二年,诏赐世延钱凡四万缗。至元改元,仍除奎章阁大学

士、翰林学士承旨、中书平章政事、鲁国公。明年五月,至成都,十一月卒,享

年七十有七。至正二年,赠世忠执法佐运翊亮功臣、太保、金紫光禄大夫、上柱

国,追封鲁国公,谥文忠。

世延历事凡九朝,扬历省台五十余年,负经济之资,而将之以忠义,守之以

清介,饰之以文学,凡军国利病,生民休戚,知无不言,而于儒者名教尤拳拳焉。

为文章波澜浩瀚,一根于理。尝较定律令,汇次《风宪宏纲》,行于世。

五子,达者三人:野峻台,黄州路总管。次月鲁,江浙行省理问官。伯忽,

夔州路总管,天历初,囊加台据蜀叛,死于难,特赠推忠秉义效节功臣、资善大

夫、中书右丞、上护军,追封蜀郡公,谥忠愍。

○孔思晦

孔思晦,字明道,孔子五十四世孙也。资质端重,而性简默,童丱时,读书

已识大义。及长,授业于导江张,讲求义理,于词章之习,薄而弗为。家贫,

躬耕以为养,虽剧寒暑,而为学未尝懈,远近争聘为子弟师。大德中,游京师,

祭酒耶律有尚欲荐之,以母老,辞而归。母卧疾,躬进药饵,衣不解带。居丧,

勺水不入口者五日。至大中,举茂才,为范阳儒学教谕。延祐初,调宁阳学。先

是,两县校官率以廪薄不能守职,而思晦以俭约自将,教养有法,比代去,学者

皆不忍舍之。于是孔氏族人相与议:思晦嫡长且贤,宜袭封爵,奉祠事。状上政

府,事未决。仁宗在位,雅崇尚儒道,一日,问:“孔子之裔今几世,袭爵为谁?”

廷臣具对曰:“未定。”帝亲取孔氏谱牒按之,曰:“以嫡应袭封者,思晦也,

复奚疑!”特授中议大夫,袭封衍圣公,月俸百缗,加至五百缗,赐四品印。泰

定三年,山东廉访副使王鹏南言:“袭爵上公,而阶止四品,于格弗称,且失尊

崇意。”明年,升嘉议大夫。至顺二年,改赐三品印。思晦以宗祀责重,恒惧弗

胜,每遇祭祀,必敬必慎。初,庙毁于兵,后虽苟完,而角楼围墙未备,思晦竭

力营度,以复其旧。金丝堂坏,又一新之,祭器礼服,悉加整饬。又以尼山乃毓

圣之地,故有庙,已毁,民冒耕祭田且百年,思晦复其田,且请置尼山书院,以

列于学官,朝廷从之。三氏学旧有田三千亩,占于豪民,子思书院旧有营运钱万

缗,贷于民取子钱,以供祭祀,久之,民不输子钱,并负其本,思晦皆理而复之。

圣父旧封齐国公,思晦言于朝曰:“宣圣封王,而父爵犹公,愿加褒崇。”乃诏

加封圣父启圣王,圣母王夫人。

五季时,孔末之后方盛,欲以伪灭真,害宣圣子孙几尽,至是,其裔复欲冒

称宣圣后。思晦以为:“不早辨则真伪久益不可明,彼与我不共戴天,乃列于族,

与共拜殿庭,可乎?”遂会族人,稽典故斥之,既又重刻宗谱于石,而孔氏族裔

益明矣。元统元年卒,年六十七。卒之日,有鹤百余翔其屋上,又见神光自东南

落其舍北。至正中,朝廷加赠其官,而赐谥曰文肃。

子曰克坚,袭封衍圣公,阶嘉议大夫,既而进通奉大夫。至正十五年,召为

同知太常礼仪院事,拜陕西行台侍御史,迁国子祭酒,擢山东肃政廉访使,不赴。

孙希学,袭封衍圣公。

卷一百八十一 列传第六十八

○元明善

元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人。其先盖拓跋魏之裔,居清河者,至明善四世

矣。明善资颖悟绝,出读书,过目辄记,诸经皆有师法,而尤深于《春秋》。弱

冠游吴中,已名能文章。浙东使者荐为安丰、建康两学正。辟掾,行枢密院。时

董士选佥院事,待之若宾友,不敢以曹属御之。及士选升江西左丞,又辟为省掾。

会赣州贼刘贵反,明善从士选将兵讨之,擒贼三百人。明善议缓诖误,得全活者

百三十人。一日,将佐白:“宜多戮俘获,及尸一切死者,以张军声。”明善固

争,以为王者之师,恭行天罚,小丑跳梁,戮其渠魁可尔,民何辜焉。既又得贼

所书赣、吉民丁十万于籍者,有司喜,欲滋蔓为利,明善请火其籍以灭迹,二郡

遂安。升掾南行台。未几,授枢密院照磨。转中书左曹掾,掾曹无留事。始,明

善在江西时,张瑄为其省参政,明善有马,骏而瘠,瑄假为从骑,久益壮,瑄爱

之,致米三十斛酬其直。后瑄败,江浙行省籍其家,得金谷之簿,书“米三十斛

送元复初”,不言以酬马直,明善坐免。久之,有为辨白其事者,乃复掾省曹。

仁宗居东宫,首擢为太子文学。及即位,改翰林待制。与修成宗、顺宗《实

录》,升翰林直学士。诏节《尚书》经文,译其关政要者以进。明善举宋忠臣子

集贤直学士文升同译润,许之。书成,每奏一篇,帝必称善,曰:“二帝三王之

道,非卿莫闻也。”兴圣太后既受尊号,廷臣请因肆赦,明善曰:“数赦,非善

人之福,宥过可也。”奉旨出赈山东、河南饥,时彭城、下邳诸州连数十驿,民

饿马毙,而官无文书赈贷,明善以钞万二千锭分给之,曰:“擅命获罪,所不辞

也。”还,修《武宗实录》,又升翰林侍讲学士,预议科举、服色等事。延祐二

年,始会试天下进士,明善首充考试官,及廷试,又为读卷官,所取士后多为名

臣。改礼部尚书,正孔氏宗法,以宣圣五十四世孙思晦袭封衍圣公,事上,制可

之。擢参议中书省事,旋复入翰林为侍读,岁中拜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又召入集

贤为侍读,议广庙制。升翰林学士,修《仁宗实录》。英宗亲课太室,礼官进祝

册,请署御名,命明善代署者三,眷遇之隆,当时莫并焉。至治二年,卒于位。

泰定间,赠资善大夫、河南行省左丞,追封清河郡公,谥曰文敏。

明善早以文章自豪,出入秦、汉间,晚益精诣,有文集行世。

初在江西、金陵,每与虞集剧论,以相切劘。明善言:“集治诸经,惟朱

子所定者耳,自汉以来先儒所尝尽心者,考之殊未博。”集亦言:“凡为文辞,

得所欲言而止,必如明善云‘若雷霆之震惊,鬼神之灵变’然后可,非性情之正

也。”二人初相得甚欢,至京师,乃复不能相下。董士选之自中台行省江浙也,

二人者俱送出都门外,士选曰:“伯生以教导为职,当早还,复初宜更送我。”

集还,明善送至二十里外,士选下马入邸舍中,为席,出橐中肴,酌酒同饮,乃

举酒属明善曰:“士选以功臣子,出入台省,无补国家,惟求得佳士数人,为朝

廷用之,如复初与伯生,他日必皆光显,然恐不免为人构间。复初中原人也,仕

必当道;伯生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