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锤世界-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得有些沉重。
第十一场 真知
“实在没有想到,这样的家庭……”走出很远后,叶兰连连摇头。何田笑道:“师傅啊,我还以为你当了这么多年记者,算是见多识广了。这样的事情虽然不是能够经常遇到的,但是对于记者来说,也应该不算是什么奇闻吧。”
叶兰白了何田一眼道:“我只是有些哭笑不得,难得的是这家人好像全部都不似常人一般。付出了那么多的,看起来有点畏畏缩缩,只是守着底线。而什么都没有付出的,却是理直气壮,什么都想要。再加上一个在旁边浑水摸鱼的,真是让人无话可说了。这样的人单独出现没有什么,现在就那么巧,都集中到一家去了。”
“还有一个人,兰姐你却是忘了。”何田好心地提醒道;“这家的老人,享受着老大的孝顺,却全然没有念着他的好。明明知道老三游手好闲又不知感恩,却也是那样偏心地喜欢他。如果不是他的原因,事情未必会闹成这样。”
叶兰点头道:“这倒也是,我差点忘了。虽然主题是讲孝顺,但是愚孝可不能提倡。有些老人啊,自己也该反省了。既然这样,稿子你来写?”
何田毫不犹豫地答道:“那我就占便宜了,我写好后,你再改吧。”若是刚来的新人,或者是一些老油条,肯定会认为是叶兰在偷懒,想要压榨新人。但是何田却知道,自己写一遍稿子,和看别人写的稿子,对写作水平的提升绝对是不一样的。
再加上叶兰一定会指点的,而好多记者,根本就没有写这种大稿子的机会,无疑这是一个锻炼的机会。何田知道,叶兰还是把自己当徒弟,利用一些机会教育自己。如果何田想偷懒,按照叶兰的性格,一定不会强迫他写稿子,但是今后恐怕何田就无法从叶兰这里得到学习的机会了。
两人又商量了一阵,除了这个稿子要何田写以外,叶兰接下来还要去找些新闻线索来,尽量把这个专题做好。说到这里,叶兰犹豫了一下,对何田说道:“这次的专题对我们社会组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我觉得如果有多余的线索,就可以分一些给我们社会组其他的记者。反正好多线索现在不用的话,有可能被政法组的人从其他渠道得到消息,他们就会抢先去采访。并且最近的新人基本上都是分在我们社会组的,他们也许很需要线索,你认为呢?”
本来叶兰是没有必要问何田的,不过现在两人既然是合作了,如果不说,可能会有一些误会。何田马上就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既然我们社会组好不容易有了个专题,那么就要弄好。如果其他记者没有好线索,全部都写一些不怎么吸引人的案例,那么就会影响到整个专题的水平了。”
虽然两人的出发点不一样,但是照样达成了一致意见。叶兰便说道:“既然这样,那我就到民政局那边去看看,也许可以弄几条新闻线索回来。你现在就回报社吧,先把稿子写出来。”
民政局又不是什么红火的部门,没有被老记者牢牢地把持住,所以叶兰过去也不会导致其他记者不满。而这个专题虽然不是宣传民政局,但是他们也可以在年终总结的时候,说这就是自己和报社合作的行动。其目的,就是为了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云云。算起来多少也算是件实事了,因此叶兰必然会得到他们至少是有限度的支持。
何田回到报社后,直接进了自己的办公室。整个房间并不大,挤挤挨挨地放了六七套桌椅,全部都是社会组的人。大家的稿子都是手写的,虽然现在号称要办公自动化,但是对于报社这种单位来说,还是能省就省。
毕竟给每名记者配一台电脑,成本实在太高了。更别说相关的电费,还有将来维护的费用了。而现在记者们写好稿子后,交上去都由专门的两名打字员输入电脑。只是多用一点点时间而已,成本却省了不少。
现在正是上午,还没有到吃午饭的时候。这个时间一般记者们都是在外面,所以何田可以安安静静地写稿子了。像这种稿子,首先就要保证政治上的绝对正确。也就是别质疑帝国的政策,所有的东西都要在这个前提下写。当然有些媒体几乎是以唱反调为卖点,不过那不是江北都市报的风格。
何田以一种简直是可以称为冷淡的态度,中立地描述了那三家人各自的说法。当然在其中用了点煽情的手法,但那也是没有偏心的。并没有从记者的角度,让某家人看起来更特别占道理一点。或者是更恶劣的,把当事人的话删删减减,弄得面目全非。
读者们就喜欢这种跌宕起伏的恩怨情仇,所以政法版块通常都是很受欢迎的。人类似乎能够从同类的不幸中得到乐趣,所以在街上有人摔倒的时候,有些人会哈哈大笑。幸运的是,总有一些人,不是站在那里发笑,而是会走过去搀扶。
何田着重突出了,这三家人都认为自己是理直气壮的,这一点很重要。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在一个事件中轮廓分明的正派反派。如果某个案子里大家都在喊冤,读者们会在迷惑不解后仔细思考,然后他们在恍然大悟后会爱死这个案子的。
在写作的时候,时间总是不够用的。但何田还是在写了几段后,用手机给叶兰发了条短信,问她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叶兰回复说,她还在外面,但是能够在例会前回来。于是何田也就安心地跑到食堂快速地吃了饭,然后又回来写。至于吃了些什么,他很快就忘记了。
稿子写好了,何田看了两遍,改了下,就没有再动了。他知道自己的思维就是如此,如果再想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改动,还是等叶兰的意见更好。此时离开例会还有几个小时,但是要出去再跑条新闻出来,显然是时间不够了。所以何田决定出去转一转,他把自己已经洗得发白的黄绿色布包斜挎在肩膀上,就出了报社。
报社所处的位置虽然不是在江北区最繁华的路段,但是也不是什么偏僻的位置。何田信步走去,一路上倒也是行人不断,步履匆匆。路边上的门市、橱窗里五光十色,努力吸引着行人的注意。年轻的小姑娘们拍着巴掌,大声吆喝着,想要让自己的店脱颖而出。但是她们那脸上苦大仇深的神色,却让挑剔的顾客望而却步。
何田漫不经心地走着,思考着这次的专题应该怎么弄,能不能有什么出人意料的东西。这次的事情提醒了何田,其实还有更多的点子可以用。那么多的官方纪念日,还有相关的民间节日,都可以整理出来。就算其中只有一部分有价值,也足够了。
就算是一条被扔掉的内裤,都有它的用处,更别说是社会组了。这次如果把这个专题做好了,想必新人们也会静下心来,不会再那么仇视老记者了。毕竟资源就摆在面前,只是以前没有注意到而已。
想到这里,何田不由得一笑。说不定对于叶兰来说,调和记者间的矛盾,也是她愿意将新闻线索分出去一些的重要原因。按照她的性格来讲,确实有可能是这样。女人只要漂亮,通常就会被认为是高人一等的。如果她还有本事,又足够善良,那简直就是瑰宝了。
何田微笑着瞟过街边的橱窗,突然站住了脚步。明明刚才好像看到了一样东西,然后想起了一件事情。并且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但却突然没有什么头绪了。
这样的经历很多人都有过,何田并没有慌张,他往边上靠了下,以免挡住别人的路。然后再看着周围的景物,开始回想当时的情形。
当时前面好像有个身材极好的女子路过,哦,这不是重点。那就是有两个挑着担子的农民?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或者是路边那家店的女店员看起来……唉,还是再想想其他的吧。
当何田看到路边橱窗中的一个相机的时候,突然想了起来,就是摄像机。这可以解决他的一个大麻烦,弥补上目前他的一个破绽。
早上在对付那些小混混以后,何田除了考虑那个突如其来的声音,还考虑到了一个问题。当时自己是故意用很慢的速度去掐灭烟头,所以反而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但是如果自己快速地出手,那么对方很可能会及时地闪避开。
当然按照自己外骨骼的效果,速度也会增加,但是万一对方是受过训练的,所以速度也快呢?或者说,只是凭借着直觉,就知道躲避危险了。自己的问题就在于,眼睛跟不上对方的速度。到时候很可能就是乱打一气,看看自己能不能把对方碰到。
当时何田还有些彷徨,自己已经习惯了液态金属带来的全面强化,力量、速度、耐力等等,但是偏偏眼睛不在其中。而现在,问题似乎解决了。
自己只需要弄清楚摄像机,特别是高速摄像机的结构,那么就可以在眼睛前面仿制出来。反正液态金属是覆盖全身的,并且颜色可以模拟出来,看上去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异常。
第十二场 大事件
出大事了!何田几乎是一回报社,就感受到了那种简直是鸡飞狗跳的气氛。当然并不是记者编辑们都在到处流窜,但是偶尔有几个人惊惊慌慌地从身边跑过,就让何田感觉到了情况有些严重。
在报社里面,虽然年轻人很多,但是因为掌权的是老人,所以大家若是胆敢有事没事就在走廊上狂奔的话,一定会被训斥的。
那些人的脸上虽然还有点事不关己的镇定,但是那种凝重的感觉,却不是能够经常看到的。何田疑惑地回到了办公室,还没有进门,就能够听到很多人在里面说话。而按照时间来说,马上就要开例会了,办公室里面断然不会有这么多人。
并且社会组虽然人不少,但是平时也不可能这么热闹的。何田惊讶地发现里面竟然站满了人,经济组还有政法组的都在里面,甚至还有几个编辑也在。大家正在相互询问着,却没有人能够控制住场面。就连平时最是吊儿郎当的几个人,此时脸上也没有笑容。
何田在门口看了看,发现叶兰就站在那边,倾听着别人在说什么,便向那边走了过去。刚一靠近,就被叶兰看到了,何田点了点头,把脑袋凑过去问道:“出什么事了?”
此时周围的声音很大,叶兰也靠过来一点说道:“张钰被绑架了。”“什么?绑架?”何田大吃一惊,虽然相对于普通的工作而言,记者这个职业是有些风险,但是至少在江北都市报,这还是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是在采访的时候被绑架的?”何田追问了一句,因为在什么时候被绑架,报社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如果是在工作期间,那么无论如何,报社都要尽力营救,至少要装成尽力营救的样子。但是如果是在下班后的时间,因为其个人原因出的事,报社就不会那么积极地去处理了。
叶兰摇了摇头道:“现在的消息还很乱,我也是刚刚听到的。但是应该是的,据说他是在采访的时候出的事。”
何田回忆道:“是的,我记得昨天他在例会上说,要出差了。但是我记得当时他好像说,是跟着某个领导去的啊,怎么可能有人绑架他?”
叶兰正准备说些什么,门口突然有人大声喊道:“开会了,开会了!”众人这才发觉,果然时间到了。无论出了什么事,例会总是要开的。并且此时大家也想着领导应该会宣布一下这件事情,便以前所未见的热情,向会议室拥过去。
会议室里,虽然记者们纷纷进入,但是采访部主任还没有来。这倒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现在记者们也懒得保持假模假样的安静了,大家坐在位置上后,继续开始交换着各种猜测、传言,也是热闹得很的。
何田依旧坐在后面,回忆着张钰这个人。在社会部的记者中,张钰还是显得有些奇特的,因为他有自己的产业。据说在乡下,张钰开了个小厂的。
记者的身份虽然算不了什么,但是也应该可以保护那个小厂免受一些低档的骚扰了。而多挣的那些钱,又可以让张钰显得财大气粗,大有在社会部占山为王的势头。所以虽然身兼两职很累,但是张钰却不肯放弃其中的一样。
可以想象到的是,这种人平时行事,难免嚣张了点。即使是得了些好处,吃了他几顿的记者,也不会觉得这个人真的需要关怀。因此现在记者们聚在一起议论的时候,全然没有念着以往,自己或许也是去拍过张钰马屁的。许多人语气中都有点事不关己的淡漠,还有幸灾乐祸的窃喜。
何田与张钰没有多少交往,所以没多少感觉。不过同是记者,竟然被人绑架了,多少有点兔死狐悲。
至于那些高调的行为,何田倒还可以理解。许多人都需要一些行为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正如同有的人可以喊“聪明的没我漂亮,漂亮的没我聪明”一样。张钰的行为,也不过是让大家知道,自己是记者中的老板,老板中的记者而已。
虽然张钰的行为在一大群穷记者中间,是显得鹤立鸡群了。但是不管别人多有钱,你不去管他就是了,又何必先去猛拍马屁,现在冷嘲热讽?
正想着,洪云浩进来了。就他一个,没有跟着其他人,这让大家多少有些诧异。在许多人想象中,报社出了这样的大事,估计总编、社长一级的人,要出来发话吧。但是现在洪云浩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就让大家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何田却感觉出来了,这多半是报社不想引起太大的风波,所以对内是冷处理的。可以想象到的是,记者们都是群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若是从官方角度证明了某些事情,那么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
当然严厉要求大家不谈论也不现实,毕竟这是自己的同事被绑架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处理,记者们平时聚在一起的时候其实并不多。最多在见面的时候嚷嚷一阵,看到没什么回应,自然就冷下来了。至于报社如何营救张钰,那就不是小记者小编辑们可以关心的事情了。
果然,例会开始后,按照程序,各人汇报自己今天的工作。叶兰说了这次要搞专题的事情,本来应该是引起巨大反响的。但是好像大家都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反而几乎是悄无声息地过了一下。
按照政法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