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洪荒大鳄 >

第99部分

洪荒大鳄-第99部分

小说: 洪荒大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的身上。
禹对舜的做法十分不满,认为舜侵吞了自己父亲的心血,还肆意的糟蹋,但当时禹他还羽翼未丰,也没敢反驳。如今他大权在握,已经没有必要再看别人的眼色行事,“九州制”是禹父亲鲧多年的心血,更是鲧临死之前的遗愿,那禹恢复自己父亲的建制那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恢复九州制后,禹在安排亲信出任各州州牧的同时,又下令向各州牧摊派赋税,建立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税收制度。那些汗牛充栋的古史书上曾一度大肆宣扬圣贤之君都是任人唯贤,其实完全是胡扯。试问古史上哪一位所谓贤君不是任人唯亲呢?
黄帝打败炎帝和蚩尤夺了天下,最先封赏赐姓的都是他的儿子,唐尧得了天下重用的都是他的三亲六故,舜为帝也想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可惜他被禹架空说了不算了,没能如愿以偿。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朝不用旧朝人,此说虽然过于绝对化,但是一国之君为了维护自己的统制,不肯任用那些反对他的人,这是不争的事实。
舜虽然对禹的这项改革不满,但是今非昔比,大权旁落,他已经无力与之抗争,也只好听之任之了。而在这个时候朝中的主要官员大部分都已经彻底倒向了禹。
因为大家都看得明明白白,原本还对舜抱有一丝希望的人,原本还想着那舜可以重新夺回大权,但是他们现在看出来了,这软弱无能的舜已经靠不住了,那禹已经用自己的强权消磨了舜的雄心,这舜已经没有希望了。
正所谓人往高出走,水往低处流,大树底下好乘凉,还是跟着大禹可靠。因此群臣都主动服从禹,形成了一边倒的状况,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国内的局面相对来讲还是比较稳定。
但是边远地区个别部落小国却以为舜政权软弱可欺,乘机侵扰舜政权的边境。其中最为厉害的就是南方的有苗氏。有苗氏的大酋长南山虬勇武多谋,自恃部族强大,不但拒绝纳贡,还多次向舜政权的边境发起攻击,疯狂掠夺边境居民的财产。舜以前曾多次派军队征讨,一直未能征服。
近来更加猖狂,他们以禹专权为借口,多次入侵舜政权的统治区域,掠夺边境地区的居民,吓得许多边境的居民背井离乡逃往内地。舜三十五年,南方的有苗氏作乱,以前曾多次派军队征讨,一直未能平服。虞舜三十五年,已经六十八岁的禹决定亲征有苗。
此时禹的长子启也已经四十多岁,身材魁梧,勇武过人,禹一直命他治理阳翟,在那里训练和管理军队。他听说年事已高的父亲要亲自领兵南征,觉得于心不忍,便急急赶往都城,要求代替父亲领兵去征讨三苗。
禹没有同意。他认为,三苗族人不光英勇善战,而且熟悉地理环境,善于用兵。让儿子领兵出征,胜算的把握极小,弄不好还会把自己的性命和整个部队丢在那里。
他禹对启说:“我在当年治水的时候,对三苗人居住的区域比较熟悉,而且还了解一些三苗人的生活习惯,只有我亲自去征讨他们,才有胜算的把握。你就继续留在阳翟,加强军事训练,一旦都城出现情况,要立刻率领你的部队包围都城。记住,此事责任重大,你千万要小心,不可饮酒误事。”
说道酒,其实禹还有一个教训,当年仪狄用陈年的粮食和**的野果制造出酒之后,将这酒晋献给了实际掌权的禹,禹觉得酒是人间美味,就愈喝愈多、虽然晕头晕脑的,喝的不亦乐乎、简直就像在腾云驾雾般一样舒服。
在酒醉之下禹仪狄随意就答应了自己最心爱的女儿与仪狄的婚事,而由于酒醉的原因那禹还耽误了第二天召见四方诸侯的大事,差点若出大乱,在清醒之后禹深感酒的危害,于是决定今后自己不再喝酒,还告诉手下这酒要少沾,但是酒还是在人族之中盛行起来,那启就是一个酒徒。
禹之所以要启小心都城的事,是因为舜当时还是挂名的天子,仍然是一国之君,恐怕会趁机有什么动作,所以禹要启小心都城的事,不光如此那禹还做了安排。
在南征期间,朝政名义上仍交给舜管理。但实际上朝中上上下下四梁八柱的主要官员几乎都是禹的人,有那么几个虞舜的嫡系官员,也都徒有虚名,没什么实权。
再说,舜当时已经是八十多岁,即便有心乘机恢复自己的旧制,无论体力上还是精神上都难以应付,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是想想而已。
禹早就把这步棋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过为了万无一失,他临行前还是把主管各部门的大臣叫到一起,对各项工作做了细致的安排。
禹亲挑选了三千精兵,数十员战将,让他的两个精明强干武功高强的侄子,负责押运粮草,以确保后勤粮草的供应。禹把国内的工作都做了妥善安排后,便选择了起兵的良辰吉日。南征大军在禹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禹严明军纪,行军途中不准侵害百姓利益,违令者,杀无赦!的部队沿途受到各地百姓的欢迎,所到之处,老百姓都积极为他们提供房屋住宿。走了二十余日,这天终于来到了和三苗氏部落接壤的地方。
禹带着几名部下,找了一处平坦开阔之地,命令炊事班埋锅造饭,其余士兵一部分留下来平整地基,一部分分成几组,分别在距离营地四面五里至十里之间巡逻警戒,以防敌人偷袭。剩下的大部分士兵都上山砍伐树木和寻找石头,将树木和石头搬运回来建造军营。
那时候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树木和石头,建造营房的材料极为方便,不到两天的时间,一处木石结构的军营就建造完毕。安营扎寨后,禹并不急于出兵,而是每日操练军队,让士兵练习爬山和在树丛中串行,以适应当地的作战环境。
治水英雄大禹亲自领兵而来,使三苗族民大惊,他们慌慌张张地向首领报告,商议对策。大酋长南山虬冷笑道。
“怕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三苗人也不是好欺负的!”
大酋长南山虬的弟弟南山虺显然对禹有些恐惧,只听南山虺说道。
“只是我听说,那大禹神通广大,道法无边,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而且还有三件宝物,那河图能探明道路,那开山斧能开山劈石,定海神珍能随意变化奥妙无穷,我们如何能对付得了哇?”
南山虬一听,微微笑道。
“这个嘛,我早就有了准备,我已经查明那大禹的法宝已经没有了,大禹治水之后,那河图、开山斧就自行飞走了,定海神珍被大禹留在了东海,定四海波涛,大禹也没有将它取回,而且我已经派人去请国师云髠道长,他是当年盘王的弟子,有许多精通道法的师兄弟,也精通盘王的各种咒术,到时候让云髠道长请他们出山,还怕斗不过他一个大禹。”
于是南山虬也开始了紧张的整训军队,调集附近村屯身体强壮的村民五百余人,在距离夏禹大营西南约十里以外的一处山坡上建造大营。就这样,双方剑拔弩张,各自备战,等待着即将来临的一场厮杀。
十天后,在一个晴朗的天气,双方在两军阵前展开了第一场大战。禹采用正面公开出击,两侧暗中设伏的战术,首先向苗军发起了攻击。南山虬的军队不及提防,被禹的三支队伍夹击,大败,死伤一百余人。
南山虬大怒,立刻催促云髠道长率五百名勇士前来助战,然而这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禹的的大军之中,居然出现了本因早该绝迹的巫师,在而巫师所用的巫术虽然没有当年巫族的十分之一的威力,但是对付这些盘王的后裔弟子,那是绰绰有余。
第一百四十九至一百五十章夏禹九鼎
第一百四十九至一百五十章夏禹九鼎
那些突然出现的巫师似乎是与那禹相识很久了,仿佛就是那禹的随从,对禹十分的恭敬,这些突然出现的巫师,来到阵前之后,立刻纷纷出手,当下就挡下了云髠道长他们的诅咒之术,那旁门左道的方法不起作用,那么剩下的就是用活人真刀真枪的干了。
接下来,双方多次大战,互有胜负,各有伤亡。在战争之中,那巫师与也盘王的后裔们多次交手,逐渐占据了上风,但是由于那禹是在异地作战,而南山虬他们确是在本土之上,所以虽然战局上是禹占据了优势,但是却没有办法立刻获胜,这战争一直持续了二年多。
直到第三年秋天,那禹看见这样打持久战对自己不利,而且自己多年不在中原,恐怕那舜会有什么动作,于是那禹命令手下的巫师,一方面与那云髠道长他们相持,另一方面派剩下的那些巫师使用巫法,让这三苗之地灾难频发,破坏那些苗民的生计,在禹的这一动作之下,一部分苗民不堪忍受战争带来的灾难,主张投降。
而以大酋长南山虬为首的主战派坚决反对投降。三苗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执。禹乘机用“反间计”促使南山虬杀了国师云髠道长。云髠道长的部下叛乱,联合禹的军队一举剿灭了南山虬的残余部队。
那在最后关头,那大酋长南山虬提出与禹决斗,这南山虬以为那禹已经年老,必定不敢应战,就想在死之前还要羞辱那禹一番,而就算那禹敢应战,自己正当壮年,一定可以将禹一举击杀,死也要拉一个垫背。
可是让那南山虬没有想到的是,已经七十一岁高龄的禹一口就答应了下来,那禹答应之后,就叫人将南山虬的兵器一对巨大的青铜板斧交给了南山虬,而禹将那披在身上的甲胄一脱,裸露出上半个身子。
那已经七十一岁高龄的禹的身体没有一丝的老态,周身肌肉勃张,比那壮年男子还要更强上数分,这禹一把就提过自己那重达一百七十余斤的丈八开山槊,就随意的一舞,就扫出一道风压,吹的地上的尘土乱飞,然后禹一挺那丈八开山槊,就朝刚准备好的南山虬杀了过来。
槊形声。字从木,从朔,朔亦声。“朔”意为“新月”,引申为“空无”。“木”指长矛木杆。“朔”与“木”联合起来表示“无敌之矛”。本义:无敌之矛。而由这无敌之矛的本义就可以看出槊的威力,槊是军器里最博大精深的、最难学的。是个人拿根棒子就知道到处乱敲,给他根槊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而槊的代替品枪就有有百兵之王的美称,两军对阵战将当中用的最多的就是长槊,枪矛刀棍还算不上一般只是兵卒所用。而能够使得一手长槊的定然是军中猛将。
长槊若使得好的,长槊自己就有生命。马踏连营之时,说是“枪似游龙”但是使用的一定都是那丈长的长槊,一条丈长长槊把人马团团护住,槊头寒光到处,鬼哭狼嚎,大将百战百胜,岂是靠运气。长槊是改朝换代、扫荡乾坤的神器,非刀、剑可比。
而禹使用的丈八开山槊也是骁勇非常,使将出来挑、刺、荡、封、横、压、送、转、攒、打、拦、搠、扫、扎,又借用那丈八开山槊的特性,借由这槊杆的弹性借力打力更是使用出弹、蹦、抽、等招式。
这丈八开山槊乃是禹为自己精心制做的兵刃,这丈八开山槊的槊头,用的是禹治水之时,为了开辟水道,直通大海,需要将拦截在道路之上的山岭开凿出一条通道,每当禹开凿完一座山峰,发现这山峰之中有矿脉,那么禹就在那开凿的山峰之中寻找一块矿石。
在禹治水完成之后就将那收集而来的矿石熔于一炉,精炼九次最后才铸成这丈八开山槊的槊头,而这丈八开山槊的槊杆,则是那禹在黄河之上开凿龙门山时遇到的一根万年老藤,那禹费尽了力气,才最后用开山斧将这老藤给砍了下来,最后才用一种独特的药液制成这槊杆,这槊杆可软可硬柔韧异常,由于这槊皆是禹开山所得的材料而成所以名曰开山槊,据说此槊每舞一下就有开山之力。
那禹手中使着开山槊,接连的猛击,也不攻击那南山虬斧法的破绽之处,反倒硬碰硬的用开山槊猛击南山虬的青铜板斧,将那巨大的青铜板斧都击打的变了型,然后那禹猛的一扫,那南山虬手中变了型的青铜板斧就被扫飞了出去,不见了踪影,而那南山虬张着血淋淋的双手,似乎发现了什么只听那南山虬张着嘴颤声说道。
“你练了巫……”
可是还没有等那南山虬说完,当禹听道南山虬说出一个巫字,双目之中爆出一道精光,手中的丈八开山槊猛然击出,一击就将南山虬的脑袋扫掉一半,那脑浆血液四溅,而那南山虬剩下的半个脑袋上,嘴在在张着,似乎在说些什么,那就在一旁的禹听得清楚,说的还是一个巫字,过了许久那南山虬才倒下了,最终这场战役最后的胜者是禹。
禹南征三苗打的十分艰苦,战争持续了将近三年,最后终于获胜。禹对战败的有苗一族采取了两种不同的处理,主战派的部分不论男女老少全都用锁链索回为奴,共计有千余人。其余的族民一律迁往三危居住。
舜三十七年岁尾,禹率领南征军押解着一千多名俘虏凯旋而归。文武大臣和城中百姓都出城迎接,他们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迎南征的大将军归来。
在禹南征期间,朝政名义上仍交给舜管理。但是,舜已经是八十多岁,虽然有心乘机恢复自己的旧制,无奈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上朝中上上下下四梁八柱的主要官员都是禹的人,想恢复旧制谈何容易,也只好作罢。
舜三十九年,舜已经八十四岁,但耳不聋,眼不花,能吃能喝,身体非常健康。禹念念不忘当年先父遭舜的迫害,流亡于羽山,父亲活活烧死的旧账,如今舜已经年老无能,正好借机报复他一下,也给死去的父亲一点安慰。
于是,禹在朝廷上宣布,为了体察民情,舜帝近日动身前往江南巡狩。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流放。众所周知还没有象样的道路,远行主要靠乘船走水路。
如果走陆路,必须要有一拨人在前边开路,后面的人才能顺利通过。因此那时的出巡绝非像旅游那般潇洒,那时的巡游极为辛苦,不要说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长途跋涉的远行。
舜虽然年老,但并不糊涂,他对禹此举是心知肚明。然而他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禹已经向全国了天子南巡的公告,按照历代祖宗的规矩,天子在朝廷上向群臣宣布的事情是不能更改的,如果擅自更改,就是对天神的不敬,对祖宗的不恭。
舜此刻已经是箭在弦上,他唯一所能做的就是老老实实的上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