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为王-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四百零七章 拜托
第五卷权倾天下第四百零七章拜托
“我懂了,”徐穆尘虽然不知道张佳木说的是什么,不过他还是适时地起身,深深一揖,沉声道:“请大人画给图谱模样,学生不远万里,一定去寻回来。”
“好,好的很。”
张佳木大感欣慰,也真的很感动。
当时的人视出海为生死畏途,事实上,当时出海也确实是九死一生。官府严查禁绝还只是小事,出海之后就真的是生死多半要交给老天来决定了。
当然,要是能弄出郑和宝船队那样规模的船队,一出海就是几万人,风险无疑就降低了很多。食物,饮水,补给,医药,当然,还有救援。
郑和出海的时候,西方的航海运动还远没有开始,只处在理论阶段。就是这会儿,也还没有哥伦布和麦哲伦什么事儿,两人得在几十年后才能忽悠到贷款和投资,然后带着几艘破船大无畏的出海去了。
西方的海洋运动开初就是带着殖民和商贸的强烈色彩,就是奔发财出去的。所以晚虽然晚,但上来就目的鲜明,不象郑和,规模大则大矣,但除了一个隐约寻找建文下落,还有顺道宣扬皇威国力的意图外,漫无目的,而且,宝船规模太大,成本投入太高,就算是一个庞大的帝国也负担不起了。
张佳木这一次叫徐穆尘出海,出的成本也不算低。船队大小船只二十余艘,都是闽海的老手,经常来回日本,吕宋等南洋诸国也常来常往,说起来,这么多好手,还是这么大的船队,在这一大片海域往来是几乎没有风险了。
但海上波涛,哪里有万全的?
而且当时的食物,饮水,都很匮乏,出海又是闯鬼门关,又是要吃想象不到的辛苦。南沙一带,风浪起时,新手十几天都不要想站起来,胆汗都吐个干干净净
徐穆尘已经受过这么一回苦,徒劳无功,这一次一听张佳木说,就是慨然答应,张佳木也是不由得不心生感动。
其实,上一次的辛劳,也是他记错了年代,没有弄清状况所致。
现在是天顺二年,总要再过五十年左右,西方的船队才能到达南美,再过二十年,才到日本,吕宋等地。
同时,烟草、番茄、土豆、玉米、橡胶等南美作物会渐渐传到南洋一带,再慢慢传入中国。
明末时候,其实已经有不少地方开始种值土豆和玉米,但是没有官府的推广有和意识的栽培,这个过程很缓慢,已经无力挽救明朝衰亡的命运了。
至于清朝,真是中了大满贯的幸运儿。在与明相争的时候,明因小冰河时期的天灾不断的衰落,而清统一北方没有多久,小冰河时期结束,同时南美作物推广开来,这才使得清初迅速恢复元气,人口暴涨,并且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
所以,当然,这和康熙的“盛德”无关。
徐穆尘一答应下来,张佳木便把自己已经备好的图谱递了过去,笑道:“来,全是在这里了,你若是能弄回来一半,就是天大的功劳,你不要不信,弄了回来两样,我就包你封爵一个伯爵还不够,准定叫你封侯就是了小徐,辛苦几年,换一顶侯爵帽子,你还是换的过的,很值了。”
“大人,我一定尽全力。”
徐穆尘虽然答应,但真没想到张佳木如此重视此事,当下更是凛然,连忙翻开图谱来看。
这其中,自然就是土豆等物,连橡胶和烟草张佳木也画了在上。烟草虽然是恶物,但在几百年内,人类也离它不得,于其别人赚这个钱,不如自己早点设法为佳。
橡胶更是极要紧的物资,只是暂且可能用它不上,先广为种值好了。
至于土豆等物,则是最要紧的,这一层,也是写在图谱上,叫徐穆尘自己好生注意就是了。
此去就是叫他们驶向南美大陆,大约的航线,张佳木已经画给船队的几个船长老手,在这种事上,他也只能给个大约的方向,剩下的,就是看运气,天命,还有徐穆尘等人的能力了。
对于中国人航海家们来说,远洋也并没有那么可怕。
郑和的船队已经到达非洲并接近好望角,远行也没有那么不可思议。中国人自有指南针,摘星画图定位的办法,其中不少在后世已经失传,但在此时,闽浙沿海,一呼百应,找到几百上千弄海远洋的好手,并没有任何的困难。
从这一点来说,也是叫张佳木感慨万分。
此时虽然禁海,但绝没有后来禁绝的那么严厉,从南洋华人的数目就可以看出来,从洪武到隆庆万历年间,其实中国人出海并没有被真正的禁绝。
泉州和广州仍然在不停的发展,海外的贡船一直不绝于途,奔走于道路。
对外夷,中国向来是开放怀抱,以盛德来服远人。所以就算是此时的日本倭国,也是对大明心敬服之,就算是为了捞取好处,也是每年两次来贡,绝不耽搁。
至于大明行人司往外国去的,那就更多了,明间的私下出海贸易,或是捕鱼,更是屡禁不绝。
特别是福建地方,地少山多,而且土地根本谈不上是肥沃,所以闽人靠海吃海,要么捕鱼为生,要么就是出海行商,或是干脆移民海外,反正南洋土民好逸恶劳,放着肥沃的土地却挨饿受穷,华人一至,开垦耕地,勤俭持家,很快就兴旺起来,自成一番局面了。
这会子还不算什么,要是在隆万年间,用洋鬼子的话说,中国皇帝如果愿意,可以用帆船修一条到马尼拉的海路,当时的中国海洋贸易之发达,商品经济之发达,民间之富,白银流入之多,简直就是叫后人难以想象的事。
可惜,一切都在清初的禁海行动中彻底玩了完。三十里沿海不能住人,烧船,烧房,泉州被夷为平地,数十万人被屠杀。
从那时起,中国就和远洋航海彻底挥手告别了。
在此时,张佳木要做的便是绝不能让此等事在自己眼前有再发生的可能,绝不。
“既然大人以侯爵相许,”徐穆尘略微一看,图样已经清清楚楚的记在心中,但他不敢怠慢,还是把画谱深藏于怀中,然后长身一揖,笑道:“那学生一定殚精竭力,准定叫大人还此日之诺言。”
“放心”张佳木见他如此,高兴的满面放光,想了一想,又道:“一顶侯爵帽子,以今日之我尚且不算太难的事,陈逵若不是我,伯爵岂能轻易到手?至于你,我总也有法子叫你如愿。不过,我要声明在前,两年时间没有你的信息,我要再派人出海。此事至关要紧,我没有办法把全部希望都放在你一个人身上。”
“那是当然。”
“你的妻小,我一定会派人好生照料,你不必忧虑。”
“是,”提起妻小,徐穆尘也有点担忧的模样,不过,他很快便又咬牙道:“请大人照料我家虎头,叫他长大了不必学我再考进士,直接补进卫里,给大人效力就是了。”
虎头便是他的长子,生的虎头虎脑,还不到两岁,如果不是张佳木,这个小孩能不能有也很难说,所以徐穆尘的意思,一则托付家小,二来也是叫儿子报恩的意思。
“倒也不必。”张佳木道:“总看孩子将来的志愿吧。”
“不不,”徐穆尘倒是极为认真,只看着张佳木道:“请大人务必答应,叫孩子入卫效力,而且,生生世世,先给大人效力,将来我徐家的后人再给大人的后人效力。”
这种思维还真是奇怪……张佳木颇有点哭笑不得,看来,就算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一份子,这种封建宗主的思维方式还是没有任何的改变啊。
为了让徐穆尘安心,他倒是无可不可的答应下来,一见如此,徐穆尘也是大喜,他出海远洋,所不放心的就是家小了,既然后顾无忧,当即便是表示:过几天便可以成行。
“要辛苦你了,”张佳木道:“不过,也是没有办法。”
确实是没有办法的事,这等事,派普通人不能了解其中的重要之处。而且,一个船队,保密内卫缇骑各部都有人跟随,加上船夫海客,可能有五六百人以上,这么多人,要提调指挥,临机决断,并且要带有大量的武器钱财,没有决断能力的人,或是卫中地位不高的人,派出去也只是浪费人力物力,可能彼此牵扯,内耗,干脆什么事也做不成就回来。
此事关系甚大,实在是冒不得险的。
张佳木已经打定了主意,徐穆尘如果不顺利的话,那么,下一步就得再派一个方面大员,甚至,若干年后,他自己率一支大船队,按着海图一路寻过去
有些事,是人力不可改变的,比如北方土地的贫瘠和长达数十年的小冰河时期。
有些事,又是人力可以改变的,比如战乱,灾荒,饥饿,还有文明的毁灭。
他握住徐穆尘的双手,只道:“一切拜托”
' '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四百零八章 军制
第五卷权倾天下第四百零八章军制
徐穆尘却也是一脸郑重,只道:“但愿学生再回来时,大人的权势地位,又要远胜于此时此刻,学生,对大人也是抱有极大的信心。”
“你的心思,我懂……”
“是的,大人。”徐穆尘恭恭敬敬的道:“但愿大人能做更大的主,当更多的家,别的,学生不会提起,不会叫大人为难的。”
“嗯,你能这样,我也就放心了。”
如此,算是说定了一件事,张佳木大为开心,两人又在庄上四处看了一会,自然到处是兴旺景像,已经与一年前徐穆尘出京时大为不同,一边看,一边自然是啧啧赞叹。
到得薄暮时分,两人一起回城,到得张府门前,只见曹翼远远迎上来,拍手道:“好我的大爷,怎么就不言声这副打扮去了一天?”
“自然是有事”张佳木板着脸向他道:“怎么,有什么事?”
“各部来求见的就不必说了,外省公文什么的也叫刘头儿拿去先看了。几家勋戚,阳武侯家、忻城伯家都来请宴喝酒,也帮大人回了。再有,就是适才靖远伯家来了几次人,说是宫里有动静,和王增王大人有关,叫大人得空过去一回,已经来人催了几次。”
“咦?”张佳木诧异道:“王增能有什么事?”
又想想宫里头有动静,他心中一动,心道:“看来是了。”
于是便向着徐穆尘道:“你不妨先回去歇息,把夫人和虎头都接过来。我这里虽然不是什么地所在,不过空房子总有几间,你带上老婆孩子,好好住几天。”
“对了”他向曹翼道:“叫总务安排人手,跟着徐大人四处转转,京里寺庙宫观还有那几个好看,好玩的地方,都去转转。嗯,这件事就说是我吩咐,全部从公款开销吧。”
“是,我立刻就去办。”
曹翼答应一声,又向着徐穆尘挤眉弄眼地道:“徐大人,这可真是天大的面子。客人来,大人向来是用私款开销,反正大人有的是钱。用公款开公账的,可就只有大人你一人。”
钱怎么用,也是有学问。徐穆尘用这样用公中的钱,也就充分说明了他对锦衣卫的重要之处有多大
这可比张佳木自己拿钱出来,要光彩显耀的多了。
“谢谢大人。”徐穆尘也是心怀感激,过来施礼致谢,语气也颇有点哽咽的意思。
“相比你做的,这算什么。”张佳木无心同他再谈,王增那边也有急事,关系甚大,耽搁不得。
匆忙换过衣服之后,在曹翼等人的簇拥下,他直奔正南坊而去。
到了府中,因为是熟客,又是以他的身份,所以伯府下人根本没有叫他等候,直接便是将他延入后宅。
听说张佳木进来,王家上下自然都出来迎接,到得伯府正堂之前时,王祥和几个兄弟,并府中有头脸的管事都已经全站在滴水檐下,见张佳木过来,王祥便先上前一步,略点了点头。
他是伯爵的嫡子,将来也是要承袭伯爵的位子,但现在只是二品都指挥使,连都督佥事也还没有加上,想熬到都督同知,再到都督,恐怕还得有十几年的资历要等。
相形之下,他的儿子王增就比他还风光的多了。
伯爵加上未来驸马,武官也做到都指挥同知,短短时间,就已经是三品大员,这对王增的年纪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了。
原本王祥见张佳木还得主动行礼,不过有世交年谊的情份在,国法也就不必那么讲究了。
见王祥迎了一步,张佳木忙笑道:“世叔,怎么今天你老出来迎我,平时就叫王增出迎一下也就是了,怎么敢劳动世叔的大驾。”
“今儿与往常不同啊。”王祥的语气很怪,似悲似喜,似嗔似怒,又有点说不出来的得意之感。他顿了顿,又向着张佳木道:“王增到宫门谢恩去了,怕是得有一会儿才能回来。嗯,要是皇上召见的话,恐怕还得好一会儿才成。”
“宫门谢恩?”张佳木故意装作不懂其意,摇着头道:“皇上最近对锦衣卫似乎没有什么恩赏啊?”
他又笑道:“难道是皇上单独赏了王增什么?那可真是叫人羡慕的紧了。”
“不是,”王祥是老实人,根本不会隐藏心事。而且,站在他身边的那些靖远伯府的人们也根本藏不住脸上的盈腮喜气,他摇着头向张佳木道:“皇上中午颁发诏命,经内阁,五府,兵部,再改兵制”
“哦,怎么改,”张佳木果然是“震惊”的模样,问道:“又恢复成十团营么?”
“这,倒不是”王祥摇头:“听说,是改三大营为东西两官厅,每官厅各管六团营,一共是十二团营。每营一万人,挑三大营并直隶、河南、山东的班操军中精锐充实其中,俱取二十到四十的精壮,身、貌、言、行,都有标准,要有样子兵来挑,这一下,挑出十二万人,加上四卫旗勇,还有京卫禁军,京师又有二十万战兵,虽不能和永乐年间相比,好歹也是恢复了六七成旧观了。”
王祥是永乐年间生人,勉强赶上了永乐的尾巴,当年五出沙漠数十万大军在外游行的事是没瞧着,不过跟随乃父在榆林等地做战,在兀良合也打过,所以知道京营军制,当年旧恨,也很清楚。
此时说起来,也自然就是洋洋得意,大感振奋了。
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