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渐青 >

第246部分

山渐青-第246部分

小说: 山渐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此为止,辽国伐夏之战算是真正告一段落。
    而另一边,大宋高层却吵翻了天
    仍然是枢密院,大宋两府宰相、副宰相,枢密使、副使,台谏主官,三司使、兵部尚书甚至将作监令,全被招到了这个战时司令部来,商讨是否出兵伐夏
    主战派有范仲淹、韩琦、富弼、许清加上兵部尚书王尧臣;反战派有贾昌朝、章得象、王举正、曾亮;
    晏殊和杜衍模棱两可,两边势均力敌,争得面红耳赤
    坐在上首的赵祯有些无所适从,看他这副样子,许清心里凉嗖嗖的,伐夏之战是最核心的国策,为此策划了无数遍,裁军整训、军械打造花去了无数的银子,所有的步骤都布置下去,到此时这个皇帝却犹豫不决,难道又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许清恨不得上去揪住他的衣领,来两个巴掌,让他醒醒神
    但这只是神话幻想,最终还得据理力争他站身上前,毫不避让地盯着赵祯道:“陛下,西夏此翻虽然得胜,不过借助一场沙尘暴尧幸得胜而已,真实战力他连辽国一支偏师都打不过,何惧之有?难不成他李元昊还想次次都有沙尘暴帮他?我大宋整军备战已有年余,粮草军械都已备下,如今士气昂然,战力强劲,正是伐夏是好时机,陛下,士气可鼓不可泄啊”
    贾昌朝也拂袖而起,大声驳道:“夏宁侯此言差矣西夏刚刚大胜,士气岂不更加高涨?况乎此翻西夏夺得粮草军械无数国用丰足,我大宋若此时伐夏,岂不是往利刃上撞?陛下,万万不能出兵啊”
    许清却突然间心绪平静了起来,坐回位子淡然说道:“贾参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翻西夏夺得无数粮草军资这没错,但再多的刀枪也要有人来拿;
    西夏虽然最终战胜了,但在萧惠手下却折损了不下于三万的精锐,西夏如今能战之兵尚有几何?
    而西夏想要消化此次大胜得来的好处,总需要些时间,可若是我大宋任其慢慢消化,将来我大宋面对的西夏就将强大十倍;
    而伐夏最难应对的就是辽国会出兵攻宋,使我大宋面临两面作战的困境,但如今辽国大败,损军二十万,绝对无力再对大宋进行威胁;
    这等于去除了我大宋最大的后顾之忧,一但等辽国恢复元气,便再无这等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若臣所料不差,李元昊马上就会回头向辽国求和,重续辽夏联盟因为只要李元昊不是傻瓜,他就会知道,下次,他不可能再能沙尘暴帮他了”
    方才许清还慷慨激昂,争得面红耳赤,现在虽然还是主战,但整个人却变得静若处子,波澜不惊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很简单,许清在朝堂上天时地利人和占尽,唯一缺少的就是老练功夫,他争得声震梁顶大家都觉得很正常,若论事比历经沉浮的七旬老翁还要淡定,那才真个让贾昌朝等人心惊。
    晏殊不禁抚须长舒了一口气,眼神在充满了欣慰。
    在众人愕然之中,许清再次说道:“陛下出兵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军改到现在已经耗费五百万贯,我大宋还能有多少个五百万贯来填进去?
    陛下,进一步,我大宋将是海阔天空,退一步将比以前还艰难百倍;
    陛下,太祖太宗英灵在望着您举国百姓在望着您”
    第三百七十五章瞬息万变
第三百七十六章 金戈铁马入梦来
    第三百七十六章金戈铁马入梦来(求月票)
    HY:伐夏大战即将开锣,昊远会将一幅恢弘的、荡气回肠的战争画面,尽可能真实、细致、热血的展现出来,期待大家的多多支持
    求月票
    在这朝堂之上,想办成每一件事都不是那么简单,就象这次伐夏之战,虽然是早已定好的策略,但在出兵的时间上赵祯却在犹豫不决,许清和韩琦他们花了无数口水,最终还是晏殊表态支持后,才得以通过。
    许清没有一点解脱的轻松感,接下来才是更为紧要的,真正决定大宋命运的时候。
    决定出兵之后,赵祯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心中的那股躁动平息了下来,眼神也开始变得坚毅,这个不奇怪,当一个人豁出了一切,所有的心态都不能再以往常测度,赵祯此刻大概就是这样吧
    他坐在上首,目光移到范仲淹身上,很快又转开,然后是韩琦,再次转开,最后定格在许清身上,许清暗叫一声不妙,立即起身道:“陛下,臣推荐泾原路经略使种世衡作为伐夏主帅种经略于西北多年,谋略出众,离间李元昊与野利兄弟,建青涧城,收羌族,下兜岭战功彪炳作为伐夏主帅最为适合不过”
    许清没有推荐范仲淹和韩琦,首先因为赵祯那道目光,许清稍一想使明白其中道理,范仲淹赵祯不想他再沾军事,这个心思早已显露无遗;
    韩琦是枢密使,掌全国调兵权,不可能再把几十万禁军的统兵权交到他手上,就算赵祯愿意,坐中大臣也不会同意;
    二来许清认为范韩两人领军作战确实不及种世衡,所以他选择推荐后者,至于狄青他是纯粹的武将,加上目前威望差了些,以一个兵马都钤辖的身份统伐夏大军,也不可能通过
    许清说完,赵祯不置可否,神色竟没有一丝波动
    这时贾昌朝说道:“陛下,臣认为不妥,种世衡虽有战功,但前翻刚上书朝廷请调狄青前往兜岭,皆因其贵恙难调,如今将伐夏大军置于他掌控,此议万万不可,否则一但出现不忍言之事,我大宋危矣”
    赵祯听了颔首道:“贾卿说得不错,种世衡有恙在身,确实不适合为主帅,各位爱卿还有适合人选否?”
    许清无奈,种世衡的病确定是绕不开的一道坎儿,唉,可惜了这个最适合的主帅人选啊
    贾昌朝再次抢声道:“陛下,臣举荐夏宁侯为帅,夏宁侯一战渭州,再平襄州,领兵出征未尝一败,而且文武双全、战略超凡,伐夏布局多由其策划,实乃难得之英才,且深得陛下信赖”
    贾朝所有赞扬许清的话中,最具分量的就是后面一句,没错,就是信赖
    因此二字,君不见大宋许多太监竟得领军为帅,英明如宋神宗也不例外。
    贾昌朝一说完,哗啦一下,王举正、章得象等皆站起来支持,连三司使曾亮也加入其中,这老家伙这么做无非是想从大宋银行多挖些军资而已。
    许清还没来得及说道,晏殊已连声反对:“陛下,伐夏之战,乃关乎我大宋时运之大事,许清年未弱冠,轻浪浮事,如此重担岂能托之身上?此义万万不可,老臣举荐范参政为帅,范参政老成持重,负天下之望,戊边多年,战阵精透,实乃不二人选”
    许清心里暗叹,老丈人真个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或是着急中犯糊涂了,既然要举荐范仲淹,你还提什么负天下之望,这不是自己给自己唱反调吗?
    果然,赵祯听完淡淡说道:“晏相差矣,年未弱冠便不能领军?当年霍去病又如何?”
    赵祯这话一出,等于是表明了心意,场中一片静寂,晏殊是怔住了,贾昌朝等人是高兴了,范仲淹等人是不知从何说起,真要说来,除了年轻,你还真找不到许清不适合的地方;
    当然,这是相对朝中这些连战阵都没上过的大臣而言,所有的策划都有他参与,甚至是由他主导的,过去的两场大功也在那里罢着,关键还是年轻。
    然而赵祯已经否定了这个理由对范仲淹等人来说,与其将主帅之位交与那些连战场都没上过的勋贵,还不如交给许清让人放心呢
    许清神色很淡然,平静地说道:“陛下,从古至今只有一个冠军侯,这是特例,不可作为考量主帅人选的依据臣自认不及冠军侯万一,此翻主帅人选还请陛下慎重考虑他人”
    “何人?”赵祯目光直刺着他问道。
    许清有些迟疑,刚向富弼看去,赵祯却突然起身,横扫在坐大臣一看,最后目光凛然地望着许清朗声道:“夏宁侯许清听旨夏宁侯许清忠勇体国,屡立殊功,于伐夏事宜上尽心谋划,言之必中,特觐判宣徽南院事,领平夏招讨使,全权负责伐夏军事”
    “臣……遵旨”
    庆历三年
    十二月十六日,礼部侍郎万应才使契丹。
    十二月十七日,知诰制王素携绢四万匹,茶三万斤,珍珠翠玉五箱使青唐。
    十二月十八日,兵部尚书王尧臣赴真定府。
    同日,枢密院副使富弼赴太原府。
    夏宁侯府后院,许清同两位妻妾在回廊上散着步红菱已身孕九月,如今已是大腹便便,走路要叉着后腰,晏楠还好,但小腹也开始隆起了,许清引着她们走了一圈,回到室内
    红菱含笑道:“许郎不用担心我们,好男儿自当志在四方,待许郎得胜归来时,想必咱们家已经喜添丁口”
    许清不顾众人在场,扶着她的脸用力地吻下去,他心里真的很担心,这年头生孩子是件非常危险的事。
    放开她时,红菱眼中隐隐有泪光,脸上却在努力地笑着:“许郎不必担心,奴家一定会争气的,一定会顺利给许郎诞下一男半女,你要安心国事,万万不可因奴家分心,许郎,你答应我好吗?”。
    “嗯,相公会大胜归来,菱儿也要大胜,到时候咱们一起分享胜利的快乐”许清手伸手捏捏她的脸蛋,才转头对晏楠说道:“喃喃,相公不在家,你不可多操劳,凡事交给玉儿和清平来办好了知道了吗?”。
    晏楠嘻嘻地笑道:“人家知道啦相公,西夏有公主吗?”。
    “你问这个干嘛?”
    “人家有一回听六郎他们谈论,说相公想把西夏的公主全掳回咱们家来,相公,真有这回事吗?”。
    这丫头,这骨节眼还知道瞎扯,许清知道她是故意的,笑笑拉过她的手来说道:“就算没有公主,到时相公也掳几个嫔妃回来给喃喃锤腿,怎么样?”
    “哼你想得美”
    “呵呵,你不要我就送给菱的孩子当奶娘好了”
    “我怕是给你当奶娘……”
    晏楠一时没刹住话头,脸蛋红红的,眼睛扑闪扑闪的偷看许清一眼,马上又别开去
    家里的女人噗哧笑成一堆,许清摸摸自己的鼻子道:“那个……也未尝不可嘛反正是白抢来的”
    啪的一声晏大小姐身后垫着的软枕砸到了许清头上。
    “喃喃,孩子,咱们的孩子可不许胡来”
    “相公,人家没事啦,我代孩子一起,祝相公旗开得胜荡平西夏,全胜归来”
    许清笑道:“借喃喃吉言相公必将李元昊生擒回京,给陛下跳胡旋舞”
    安抚过这两个重点保护对象,许清才带着梁玉和清平来到书房,红菱肚子太大,想必婴儿也必定很大,这年头没有剖腹产,许清总是放心不下,一进门他就对梁玉两人严肃地说道:“菱能顺产当然最好,万一……我是说万一,菱儿万一出现难产,到时你们一定要记住,保大人听清楚了吗?”。
    梁玉和清平眼中顿时泪光点点,许清顾不得她们的感受,再次说道:“万一真到那份上,无论菱儿是什么想法,你们一定要照我说的去办,保大人我再重复一遍,无论如何要保住大人这是我作为一家之主的命令”
    “我们记下了相公相公……”
    许清搂着自己两个哭成泪人的女人,梁玉先收住声,平静下来后说道:“相公的话妾身都记下了,相公放心吧您大胜归来之日,必能看到大人小孩安然无恙,一家和乐”
    “好,有玉儿这句话,相公我就放心了”
    等梁玉退出去,清平突然紧紧的揽住他的脖子,忘情地吻向他的嘴唇,娇驱紧贴,仿佛要张自己融入他的身体一般。
    君带十万甲,
    妾在城头望。
    荡寇归来时,
    为君调羹汤。
    在清平喃喃的清吟声中,许清带着荆六郎十名护卫,翻身上战马,直趋皇城而去,到枢院领了调兵虎符,出城时却多了一百人,和上次一样,赵祯依旧派了一百班值作为他的贴身护卫,至于谁身上有没有密旨,就不得而知了。
    为了等青唐方面的消息,同时防着西夏事先发觉,京畿六万禁军并未立即随许清西行;
    这次伐夏大战,将出动禁军二十万,其中骑兵四万五千人,步兵十五万五千人,另发动厢军及民夫共二十五万人准备的粮草六百万石,神臂弓五万具,手雷及火蒺藜共计二十万枚,火炮两门,其它军械无可计数
    这将是一场决定着大宋命运的浩世战争
    第三百七十六章金戈铁马入梦来
第三百七十七章 更荡胡天一万程
    第三百七十七章更荡胡天一万程
    西风狂卷出京门,
    百万雄师赴远征。
    封狼居胥千秋事,
    更荡胡天一万程。
    禁军大校场上,许清持剑遥指西天,望着台下豪气冲霄的森森军阵,除了这四句诗,再多一句废话也没有
    这次没有浩大的誓师仪式,那隆隆的马蹄声便是震天荡地的战鼓齐鸣,没有夹道的声声相送,得胜归来时再请给予无边无涯的欢呼声。
    许清带着先期的五千骑兵,风一般卷出京畿禁军大校场,向西向西再向西
    一路穿州过府,铁蹄声振洛阳城,唤醒潼关百二峰。
    这次伐夏大战,京畿禁军出动八万,陕西四路十万,河东路两万,共计二十万禁军。
    兵分三路,西路军主帅种世衡,副将折继闵,一但青唐唃厮罗谈妥,将带四万大军发秦州,汇合唃斯罗出兰州,向天都山方向扫荡;最终剑指灵州将折继闵调到西路军,与种世衡强强联合是考虑到种世衡的身体有恙。
    东路军主帅庞籍,副将张愈,带甲六万,出青涧城,沿无定河一线扫荡定难五州,最终剑指灵州。
    中路军主帅许清,副将狄青,集兵十万,沿葫芦河一线直插灵州,剑指西夏心脏兴庆府。
    枢密院副使石崇礼、环庆路经略使尹洙共同负责后勤粮草,二十五万厢兵民夫尽归两人调度。
    原州,经略使衙门。
    许清带来的一百班值将衙门围得水泄不通,衙门内,三路大军主将副将,以及两位后勤负责人齐坐一堂;
    许清坐在上首,望着底下八人,这些人虽然都是老资历,但赵祯既已将主帅的重担硬压在自己身上,此时已不是论资排辈的时候,他凛然道:“此翻伐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