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巨宦-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怎么不习惯。他也还得撑下去。作为升龙北部防线的最高将领。在开战以后他就奔跑得比普通士兵还辛苦。
小七里湾是一条半椭圆形的曲线河湾。面对东北刚好有个凹处。洮河的一条支流在此经过。连带着方圆二十里内的湖泊。连成一片水乡。河流与江心岛交错存在。有些江心岛已经开发成了沙田。有些则还是原始森林。真是一片极好的战场。
唐举将自己的部下分为鸟铳团、火炮团、近战三部、水军三部、冲击大队。鸟铳团和火炮团是不用说的了。近战三部是卫护部队。水军三部都是海军转为内陆水师。冲击大队是五百二十名经过严格训练的荆楚刀手。乃是精锐中的精锐。这里是没有骑兵地。就算北方有马运到这里。很快也就会脱毛。跟着病死。根本不能存活。取而代之的。是从附近征集到地上百艘小船。水军三部驾驶着这些小船在小七里湾来回穿梭。在本地渔人的指点下熟悉这里的水势、地势、搁浅处等等。
此外还有郑屈所率领地七千名安南士兵。唐举将之安排在了边角上作为配合兵力。并不太倚重他们。
诸战斗部队各就各位。唐举却得处处跑。这头看看火炮团、鸟铳团安置的地点对不对。根据他的作战经验随时调整。那边看看近战部队有无懈怠。跟着又驾驶小船巡检水军三部。在这酷暑之下这么奔波。让他连战甲都穿不上了。一开始是只穿短衣。后来短衣都穿不了干脆赤膊。没两天下来全身就晒得黝黑如铁。军士望见。非但不觉得长官不够庄重。反而为长官如此卖力而自我激励振作。
李彦直不是被局势牵着鼻子走。而是以大战略布局来一步步推动局势的发展。所以早于阮信南下之前。他就已经开始布置了小七里湾的攻防。所以唐举地时间其实很足。殷正茂曾质疑过若阮信不走小七里湾怎么办。但看看地图。没等李彦直反驳他就自己推翻了自己的质疑…………阮信要想绕过小七里湾。他就必须多走好长地路才能到达升龙。在粮饷不够的情况下这么做很危险。而且升龙和小飞龙岗也还有兵马。明军又位于整个大战场的圆心。要是阮信绕走迂行。他们仍然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应付。
天气虽然不好。但这种不利的状况对双方来说是同等的。唐举唯一担心的是会下大雨。使明军地火器无所用其长。那事情就不好办了。可这里是安南啊。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域。要想连续十天半月的都晴空万里实在是太奢望了。唐举也只好让鸟铳部队和炮兵部队都将火药保护好。将枪炮包好。同时没人都准备好刀剑、弓矢。万一阮信是在雨天到达。这些部队就要作为辅助队伍投入战斗!
很显然。阮信在谋略上根本就不是李彦直的对手。他果然带领大军。直扑升龙。也没绕行。就朝小七里湾开来。他的行动。在蒋逸凡看来就像他也是李彦直的手下。一步步地按照李彦直的安排行事一般。
但是。运气对明军来说似乎不是特别好。阮信的前锋距离小七里湾还有半日路程时。鸟铳团和火炮团的军官抬头望天。只见一片乌云随风飘来。赶紧下令收了枪炮。准备好肉搏的家伙。
水师部的军官则密切留意水势地动向。以备出击。
阮信是个凶猛而粗鲁地大将。局势又逼得他不得不拼命。所以他行军的速度相当地快。一路不断有安南情节浓郁的民壮在“驱逐明寇”的口号下聚集到他麾下。阮信从北部出发时只带来了三万两千多人。结果一路附骊而来的人竟超过了出发部队。虽然莫氏向各地州县发布了抵抗阮信的命令。但这些命令都没有得到遵从。就像当初莫文明带着唐举进击升龙一般。阮信这一路竟也做到了兵不留行!
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加入。阮信全军都为之士气大振。参军们和部将们都说道:“这是民心所向啊!只要将军到达升龙。振臂一呼。升龙十余万军民一定会倒戈而为将军前驱的!”
阮信也深以为然。
他和他的参军、部属们的这种看法。倒也不是盲目的乐观。至少有远、近两个前车之鉴在:远的是仁宣年间。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大明的军力虽然强大。但由于吏治腐败。一有安南豪杰揭竿而起。留守官兵便左支右绌。后来安南方面形成了一支正规的常备部队。很快就把大明的势力逐步排挤出去;近的就是唐举对升龙的攻击。既然唐举能够借由莫文明这个傀儡的向导。以不多的兵力迅速夺取升龙。那么手握重兵、又作为更能代表的安南、更有自主能力的大将。有什么理由打不赢这场仗呢?
到中午时分。阮信的前锋就抵达了小七里湾。非常不幸。第一个遭遇到他们的是郑屈!
郑屈以前做的是宫廷侍卫。因为第一个变节拥护莫氏而官升三级。可他本人并不擅长打野战。这支部队又被派到这个有些危险又不甚重要的地方。全军上下不免情绪低落。认为明军并不打算重用自己。所以就更加懈怠了。
当有人传言说主将唐举赤膊巡检诸军时。郑屈也有样学样脱光了膀子。只不过唐举脱光了膀子是冒着酷晒四出检阅。郑屈却是弄了张靠背长竹椅。找了片河风习习的林荫。让手下拿大蒲扇给他扇凉。将领如此。手下的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李彦直对此战颇费心思。从北部边关到升龙一路都安排了探子。郑屈进军的方向速度等讯息其实也没太脱离明军的掌控。唐举早上就派人说阮信的前锋很可能已在十里之内。但郑屈等了半天没见动静。竟然就没太放在心上。到了中午酷热时便纳他的凉睡他的午觉。恰好这时有块大乌云飘了过来。罩住了小七里湾。天气忽而变得阴凉。郑屈这个午梦也就越发的好了。
可惜战争之下。好梦不长。到了未时三刻。忽有一支小分队从林木间窜了出来。这支小分队是阮信的前锋。他们闯到这里时也只是打探消息。并非突袭。看到正在纳凉的郑屈都愣了一下。郑屈没穿官服战袍。这支小分队一时也没看出他是敌方大将。以为是附近的一个地主。还准备跑过来探问情况呢…………他们这一路进军。沿途遇到的百姓多肯合作。
可是郑屈的人见到他们跑过来。却以为他们是来袭击主将!高叫几声:“将军!有刺客!”
“敌军来了!”
郑屈从梦中惊醒。叫道:“什么!这么快!”从竹椅中跳了起来就逃。他一逃。在他身边卫护、侍候的手下自然也就跟着逃。几千人从将官到士兵。你逃我也逃。没多久就变成一滩散沙。
阮信的前锋本来只是来打探消息。看见郑屈他们逃跑就本能地追赶。郑屈的败退就像骨牌倒下。一队接着一队。一营接着一营。阮信前锋的追击也是先追的牵动后追。前面开始追逐。后面若不跟上就容易使前面的同袍成为孤军。
两支军队。一支是散漫地往小七里湾逃。另外一支则以一队队出现在败兵后面。若是小七里湾不是河岛相间而是一片平川。只怕光是这批败兵涌回来就会冲动唐举的阵脚!
“蠢材!饭桶!”
郑屈的表现。比唐举的预期还要糟糕得多!
“不许救援!所有人准备好!如果为敌前驱为冲阵脚。就当敌人对付!”而埋伏在河岛的小船则已蓄势待发。
唐举这边惴惴不安。阮信那边却欣喜若狂。看着郑屈部如见了猫的老鼠一般四出乱串。这突如其来的胜利让阮信更加坚信此行必能直捣升龙。
“这样的兵马。不是我们的对手!”
“冲啊!给我冲过去!升龙就在前面了!”
没能及时抢到船渡河的郑屈部。有的就直接跳入水中凫水求生。有的却倒转戈矛。投降了阮信的先锋。
“敌军已经溃败。”阮信的参军道:“我昨日打听到明军在这里安排了重兵。谁知道却是这样的货色!”
另外一个参军说:“这会不会是假败呢?”
“假不了!”虽然不算一代名将。但阮信对行军打仗还是在行的。他看得出郑屈部的溃败并不是装的。要不然代价就太大了。因为只靠前锋一冲。郑屈那七千人已有三成跳水逃生。三成被追截到。剩下三成则死伤于阮氏旗下。
阮信对小七里湾的进击。本来另有一套安排。但现在前锋既然跑得比他的命令还快。又取得了不俗的战果。阮信就下令前锋继续前进。他自己率领中军四万人。准备尾随来收战果。
第六卷 之六十二 河心岛
更新时间:2009…7…30 22:20:25 本章字数:7160
阮信的前锋赶着郑屈的部队挺进小七里湾,七里湾北河停泊有十几艘小船,郑屈带着人跳了上去就逃走,阮信的前锋赶上,夺了其中七八艘贴尾追来。
七里湾北河的这一段被一座河心岛分成两截,两截河水南面不过五六仗阔,南面更窄,不过三四丈阔,没顶处不过两丈,阮氏将领知道这一节,那些没夺到船的便直接泅水过来,他们带的都是冷兵器,在这大热天的下河游泳追击只当是洗澡,竟半点未受阻滞!
这河心岛有明军的一支伏兵,唐举在战况爆发之时刚好巡视到北河的河心岛,对岸仗一打响,他就趁势留在这里指挥,他望见郑屈一部溃败,还带着几十个人逃回来,这么一闯,多半没起到奇袭的作用就先把埋伏给撞破了。
“这个混账!这头猪!”
唐举暗骂着,还盼着郑屈有几分机灵,将人引到陷阱中来,不想郑屈虽是个将军,却是个只会在宫廷训人,却没经过战阵的将军!败逃之下心慌意乱,哪里还会想到把人引到陷阱中去?上岸之后竟然大叫:“卢千户!快出来增援啊!”
卢千户就是埋伏在河心岛上这支部队的将领,唐举一听气得差点就要拿把刀出去把郑屈给宰了!
“有埋伏!有埋伏!”
跟着郑屈上岸的阮氏兵将听到郑屈的叫嚷后惊呼起来,跟着聚在一起,严防突袭,同时后面的士兵泅水而至。渐渐在小小的岸边聚了三百多人,这才挥刀斩草木前进…………斩草木,乃是要防草里有人。
这草里偏偏就有人,埋伏在最靠岸边地长草丛里有五个明军将士当场就牺牲了。剩下的二十余人因没奉到命令还忍着………这些都是受过俞大猷与唐举严格训练的后生,没多少兵油子的习性,真把军律当成铁一般了!刀已临头,还忍着不动!
树林里唐举可忍不住了,知道再这么下去剩下二十几个兄弟都得白白送命。他在卢千户之前举刀高叫:“不藏了!兄弟们!杀!”
草丛里地二十几条后生听到声音这才吼叫着冲了出来,哇哇大叫嚷着广西方言。报仇,报仇!他们要报仇!
河心岛地方不大。岛中心有一片树林。里头藏了两百员明军。岸边却有三百多安南阮氏地部队。这时奇袭已告不可能。唐举便高举长刀跳了出来。领头杀敌!
当此狭路相逢之际。之前地排兵布阵多不管用了。大家只是按照各自地服饰。看见异己者就把刀捅过去!
河心岛地北边。阮信望见了下令命后续部队冒水游过去。河心岛地南边。唐举地副将也派遣士兵摇小船增援。
本来。这个河心小岛无论对唐举来说还是对阮信来说都只是一个偏僻地、不甚重要地战场。但战斗在这个小小岛屿上被郑屈地一句话引爆。跟着双方便都朝这里投入兵力。其它地方一时竟都顾不上了。
南边河面较宽。但明军有船。北面河面较窄。但阮氏地兵将因缺乏渡河工具却只是泅水过来。不一顿饭功夫。竟有将近两千人同时挤在这个小岛上。此外尚有后援络绎不绝地赶来。
天色越来越黑了。盖顶地乌云摩擦起来。擦出了霹雳。擦出了闪电!
整个世界在暗下来后又因那道要撕裂天空般的闪电而亮了起来,而在乌云闪电之下,却是几千个男人不顾性命的肉搏!
大雨来了!
“杀,杀!杀!”
唐举用的是荆楚击剑术,猛劈直击,竟然全是只攻不防的架势,因他力大势猛,又是只攻不守,攻如闪电,势如猛虎,在大雨落下之前竟然已连杀了十二人!在正面战场,就个人战绩来说,这是极已是很恐怖的数字了。那些安南士兵看见全身浴血的唐举,就像见到鬼似地!
可唐举身上地血却都不是他自己地血,十二条性命被他夺取,但他身上却还连一道伤口都没有。
这不仅是因为幸运,更因为有两名近卫死命地用盾牌替他拦截,唐举在进攻,他的手下在替他防守,虽在混战之中,但这种三位一体地小型攻防组合竟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只是陷身于千人乱战之中,两块盾牌又能防得住多少明枪暗箭?
终于有一把长矛捅过来时,两块盾牌都正在拦阻其它兵刃,唐举地刀正卡在第十三个敌人的脖子里一时抽不回来,再说他也没想到要回刀防卫,而那柄长矛已经刺到他小腹的一尺之内了!
“保护唐将军!”
旁边冲过来一个十**岁广西后生,想也没想就朝那柄长矛扑去,长矛刺破了他的小腹,割烂了他的肚肠,他犹自在那里大叫:“保护……唐……”
唐举呆了呆,但只持续了那么一瞬,就放开长刀拔出断刃大吼着杀了那名长矛手!
雨泼了下来,打在他的脸上,也分不清那是泪水还是雨水了。
部下们能看见的只是他没有停顿,就在那名广西青年战士的尸体边继续厮杀!
大战之中,谁有哀悼的空呢?或许这会连思想也停顿了吧,有的,只是手脚在杀人或者在挣扎的动作而已。
“唐将军?”
唐举死命搏杀的时候,对方一个站得比较近的将领却留意到了这句话,唐举是赤膊作战,但他刚才连杀十四人的猛厉已把所有登岛安南士兵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所有人都想那肯定不是个普通人!那将领忽然想起了什么,大叫起来:“这里有一个明寇大将!这里有一个明寇大将!”
战场之中有时候一些话怎么也传不出去,但有时候一些话却传得很快,事情就是这么奇怪………那个将领的那句话。也是很快地往后面传。
“前面有一个明寇大将!”后面的安南士兵说。
“岛上有一个明寇大将!”河里正游过来的士兵说。
“对面岛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