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巨宦-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他不是总督。只是一个商人。不需要为战败负责。但若要作为一个传话人。就总得得到一些说话地资本。
其时张居正在旁。竟从袖子里摸出一锭银子来。又向李彦直点了点头。暗示他答应。
原来昨日李彦直决定提见阿尔梅达之前。张居正曾来找他面谈。对于林凤取麻逸。张居正认为得不偿失。他说:“麻逸一岛。远在海角天涯。得之无益于国。而东大陆(美洲)之黄金、白银。则为我大明所急需。”
东大陆有黄金、白银。这事自然是李彦直告诉他地。张居正这些年多在南洋活动。白银流向对大明经济地刺激他已经看出了端倪。所以有此一论。
“而我军一旦占领麻逸。西人东来就再没有落足点。航路一断。银流便绝。此事对我大明大大不利!”
李彦直当时回答他说:“叔大所谋甚是,不过你谋的是眼前,是未来十数年,我却想到了数百年以后…………这麻逸岛,能收回来还是收回来的好。无论如何要确保我华夏至少在东方统治权的完整…………不过如何让东大陆的金银能继续流入,倒也是一个为难地问题。”
唐举一听,就说:“既然东大陆有金有银,那我们就攻打过去,不就行了?”
李彦直骂了他一声:“你小子,吃亏还没吃够么?你以为东大陆是日本啊,想过去就过去?”
唐举道:“可我听都督你说,佛郎机人和东大陆也隔着一个大洋,他们能过去,我们为什么不能过去?”
李彦直摸了摸唇上髭须,说道:“对我们来说,东大陆那边和南洋不同,我大明在南洋其实有千百年的根基了,影响深广,所以我们这次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我们在东大陆却没什么影响,那边现在甚至连一个华人移民也没有,就是过去打了一个胜仗,能有多大的作用?欧洲人在东大陆有今天的基业,也是花了数十年时间的。”
张居正点头说道:“不错,不错,这等事情,必须循序渐进,急不来。我听都督讲述这东大陆的情况,也觉得就算我们有心于彼,那也得花数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慢慢布局,不是派一支强大地船队过去就能成的。”
唐举道:“既如此,难道还就将麻逸还给他们不成。”
“当然不能那么干。”李彦直道:“有坏处地事情做不得,没有好处的事情不能做。”
果然,第二天他召见阿尔梅达时,这个欧洲人就向李彦直求一座港湾,好让欧洲人到此有个落脚点。
“我天朝治下,寸土不敢相让,否则我回去没法向天子交代。”李彦直为难地说。“其实你们地船只若只是来贸易,尽管来,我们的港口随时会欢迎你们,并为你们提供保护。”
“我相信都督地诚意,”阿尔梅达道:“可是要没有一个港口,我卡洛斯一世陛下只怕没法放心。何况大明和我们又刚刚打过一场大仗。”
他说的倒也是实情,这可不是一个有国际法地时代,海外贸易若无军事力量的保护,那可比拿着黄金白银到强盗门前做生意还危险。亚洲这边若没有一个属于欧洲的港口,不止是卡洛斯,就是欧洲的商人只怕也不大敢来。
“这个真叫我犯难了。”李彦直回顾张居正问:“张学士,你有什么两全其美地办法吗?”
“这个……”张居正其实早已胸有成竹,但还是假作想了好久,才说:“要不我们租一个港口给他们吧。”
“租?”
“对,租。我们租个港口给他们,或者几十年,或者一百年,租给他们。”
李彦直眉毛扬了扬。仿佛觉得是个不错的主意,只是没表态。
阿尔梅达却心动了,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非洲、美洲、亚洲的这么多殖民地,有许多港口、土地一开始就是号称向当地势力“租”来的。结果一租之后就不还了,和实际占领也没多大区别,这时听到这个什么“张学士”如此提议,赶紧应和:“啊!这是一个好办法,若是李元帅能把麻逸租给我们。那我们的皇帝陛下一定会转怒为喜的。”
李彦直却还是不肯轻易答应,只说:“这事再议吧。”
阿尔梅达不识东方人的政治艺术,见李彦直这么说很怕此事就这么黄了,张居正辨颜察色,怕他误会,就点拨了一下说:“这事不是你能来与我们都督敲定的。汝国若真有诚意要租借一个港口,得由你们国王下令。派重臣持国书到北京请求才行。”
阿尔梅达这才恍然大悟。
他告别回到欧洲后,欧洲各国已为西班牙与葡萄牙在亚洲全面战败而全面震动。卡洛斯一世更是无比愤怒,不过这怒火并没有持续很久。其国家政策便恢复了理性。
葡萄牙和西班牙相继战败以后,欧洲市场上地东方货物从丝绸到陶瓷到茶叶到香料。价格都是一翻十倍,意大利人趁机谋求重新垄断丝绸之路。而西欧各国的各派势力则费尽心思要重开亚洲商道,这时阿尔梅达给他们带来了“租借港口”这个消息。
“这事可以答应!”
“不!是应该答应!”
有识之士断言。
其实野蛮尚武的欧洲人更倾向于直接使用武力,但李彦直在南洋的战绩却逼得所有欧洲地军事家们重新评估东侵的成本。
“要远渡重洋,在大明的家门口打败对方,大概需要十万大
十万大军!当这个其实很保守的数字提出来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欧洲人此刻对世界上其它的国家仍然保持着一种傲慢,可是由于远隔重洋,要他们派遣一支远征大军来攻打数万里之外地一个超级大国,他们承受不了这个代价。
最后,卡洛斯一世还是决定先在亚洲取得一个立足点再说,他的计划是先将这里建成一个军港,保持补给线的畅顺,然后再想办法。
但他的使者来到东方以后,李彦直要求的租金却是:“每一平方尺的土地,每租借一年,一两黄金。”
“一尺土地一两黄金!”那位使者目瞪口呆,实际上他来的时候只带了一份价值三十两白银地礼物,就想用这份礼物收买李彦直以免费“租借”这个港口呢,谁知道对方却提出了这样一个天价!
这位使者当然不可能答应这种天价,谁都不可能答应,看看要陷入僵局,最后又是张居正出面,提出了另外一个解决办法:“要不你们就在东大陆那边,也租给我们一个港口吧。”
租借的方案是:双方付出对等地条件,并得到对等的权利………若西班牙人想在亚洲这边选一个良港,那么同时也就得答应让大明在东大陆选取一个良港,若西班牙人想在这个港口建立军事工事,那么大明也将在东大陆地新港拥有同样的权力。西班牙要承诺:在其势力范围之内保护租给中国地这个海港,保护拥有李彦直签发航标的商船。与之相应,中国也将保护租给西班牙人地海港,并保护拥有西班牙国王签署保护令的商船。
“这倒也是一个不错的提案,不但合理,而且可以接受。”那使者想。
不过,他一来一回,中间再加上国内政治的讨论,等双方再签署协议时,已经是三年以后的事情了。至于双方顺利开港,那更是远在五年以后。
在亚洲这边,西班牙人在三宝颜海附近租到了一个良港,取名“卡洛斯”,由阿尔梅达任总督。大明则在南美洲西海岸租到了一个港口,由林凤主持港口军务,因此取名凤凰港。后来海军都督府又派出徐海开辟了一条新的航路,从日本方面跨过北太平洋,在北美洲西海岸登陆,于李彦直记忆中的“旧金山”一带,开辟了一个新港,取名“明山”。
这一南一北两个海港,便成为华人登上东大陆的码头,但这批移民真正产生重大作用,却已是数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第六卷 之八十六 分天竺
更新时间:2009…8…28 11:05:49 本章字数:5340
当李彦直正在处理麻逸事务的时候,一支偏师已从满剌加出'首发,这支舰队包括一百二十艘船,四千多官兵水手,军队无论数量还是战斗力都一般,主帅殷正茂也不是以猛将见称。|(/|*
船队刚出'首发时,就有消息传出来说,卧亚方面已经听到消息,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了。
殷正茂听说这个消息后头皮'首发麻,这个传闻究竟是不是真的,不知道,如果是真的,那情况就真的很不妙。以数千之众跨越数千里,横过孟加拉湾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攻打一个背山靠海之城,这种战争要取得胜利是很渺茫的。
但是殷正茂知道,船队必须出'首发!因为这次战争是他主动提出来的,如果他战败,只要不影响到整个战局,李彦直也许不会很怪他,只是有一段时间他的日子会很难过罢了,但要是他不战而怯,那他以后在李氏集团内部就会被人看不起。
也许是妈祖保有,船队很平安地抵达斯里兰卡,在这个大岛北部停泊。
这时关于卧亚的消息来得更确切了…………葡萄牙人确实已经得到了消息,正准备严防死守。不过也有消息说葡萄牙人其实很恐慌。
综合种种情报,殷正茂倾向于认为这两个消息都是真的。
“他们连连败绩,兵力也不够,恐慌应该是有的。”殷正茂琢磨着:“不过,既然那个索萨带走了大部分的兵马,那么卧亚现在兵力应该不足,所以他们恐慌应该也是真的。”
如今明军攻,葡军守,奇袭已是不可能的了。在劳师远征的情况下。从古今中外的战争史看来,哪怕葡萄牙方面只有几百个人在防守,明军吃败仗地机会也是蛮高的。
作为一个将才,殷正茂擅长的不是冲锋陷阵,而是擅长利用各种手段解决问题顺便自己升官'首发财…………尤其最后四个字,才是最重要的。
差不多就在这种情况下,殷正茂的参谋官…………葡萄牙商人弗兰西斯可•;托斯坎诺走了进来。
这个葡萄牙商人有一颗十分聪明地脑袋。经过这段时间地相处。他已经很清楚殷正茂是一个什么样地人。所以他这次来。重点不是要和殷正茂讨论如何攻打卧亚地事情。而是如何善后地事情。
“其实。殷将军。就算让大明攻下卧亚。又有什么作用呢?”弗兰西斯可•;托斯坎诺问。
在这个时代。大明在印度多出卧亚这么一个港口。却是没什么作用。甚至可能是一种负担。
殷正茂沉吟着。说:“这不是现在应该考虑地事情。”其实托斯坎诺提地问题他不是没想过。只是无法对这个葡萄牙人宣之于口。
与李彦直图谋百年之后不同。殷正茂提议攻打印度。完全是出于一种私心…………他需要建功立业。以一次成功地远征来证明自己有独当一面地能力。以此作为他以后地晋身之阶。不过。精明地李彦直并没有提供过多地资源给他浪费。殷正茂得到地便只是很有限地兵力与资源。正是这一点让他陷入了进退两难地境地。
“可是殷将军。保留卧亚也许对大明更好哦。”
“嗯?”殷正茂鼻孔中'首发出一声质疑的声音。
“欧洲和中国地贸易。|(/|*是不能断的。”弗兰西斯可•;托斯坎诺说:“葡萄牙若是在印度这边没有一个据点,那么很多商人怕就不敢来了。也许到达非洲后就停下了,这样一来,对双方来说其实都没有好处。相反,如果保留卧亚,那么过了这段时间的紧张期后,欧洲地商船仍然会来,经过卧亚抵达新加坡,或'首发由中转商把货物从卧亚运到马六甲、从马六甲运到卧亚…………这样新加坡才能盘活啊。大明方面,也才有税收可收。相反,要是新加坡盘不活,那么大明每年就要往这个地区补贴大量的军费,这可是一个极其沉重地负担。”
托斯看诺的这几句话,便是李彦直听了也可能要点头,但殷正茂却没有给与正面地答复。
“但是本将军到了这里,总不能无功而返。”
这句话说得很委婉,但对托斯坎诺来说已经够了,他知道殷正茂的意图了。
“其实,殷将军,可以两全其美地。”
“怎么两全其美法?”
“将军可以在印度取一块地。”托斯坎诺微笑着说:“但不是卧亚。”
殷正茂露出沉思状:“这有什么好处呢?”
“当然有好处啦。”托斯坎诺道:“最大的好处,就是容易。印度半岛很大,东海岸这么多的地方,随便找个良港驻扎,就算占据了,岂不比去攻打卧亚来的容易?”
殷正茂摇头:“别糊弄我了,天竺这边,也不完全是蛮荒,若不是良港,我看不上,若是良港…………哪个良港没有土著王公霸占着?”
弗兰西斯可•;托斯坎诺笑着说:“这里是有些印度王公,但这些人很好对付的。印度虽然也是古国,但这印度半岛和大明不同,并未统一,南部分为几十个邦,每个邦都是各自为政,他们打不过我们葡萄牙人,我们葡萄牙人又被大明打败了,所以大明只要大军一到,那一定势如破竹。”
“少给我拍马屁了。”殷正茂说:“你到底有什么鬼主意,快说吧。”
弗兰西斯可•;托斯坎诺这才收敛了笑容,说道:“殷将军,其实,我们可以跟卧亚联手啊。”
殷正茂听得呆了,这可是一个他从来没想过的主意。
“殷将军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攻取土地,而不是要杀几个葡萄牙人立功吧…………其实在卧亚的葡萄牙人也没多少了。将军就算战胜把他们全杀了,那也不见得是什么大功劳,而将军若为此付出代价,却又太不值得了。但是,如果是把目标定在攻取良港,为大明取得印度洋沿岸的一个飞地,那反而不会很苦难。”
听到这里,殷正茂点了点头,似乎是认可了这个葡萄牙人的提议。
“可我这次来,毕竟是为了攻打卧亚。”
“那没问题地。”托斯坎诺说:“我们其实已经攻下了卧亚。而且拿住了代理总督凯尔特•;康沃尔,但将军效仿那个,三国的张飞。来个义释,那个,那个谁?”
“严颜。”
“啊,对,义释严颜。然后凯尔特很感激将军,就做了将军的前锋,在印度打下了大大的疆土……”
托斯坎诺描绘起一个梦幻般的未来:明军如何以葡萄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