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伐 >

第111部分

宋伐-第111部分

小说: 宋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大殿里的众人才明白,敢情洪过绕了如此之大的圈子,就是要出示那个什么倭人的海图,证明高丽人地疆土不过是“三千里江山”。
    见到洪过如此确定的说出证据,在场众人纷纷低声议论起来,现在看来,洪过刚才说的话已经是确定无,那高丽人一直以来就是在金国君臣面前胡吹大气,什么万里之国,根本就是一群吹牛皮地家伙。
    洪过对完颜'拱拱手:“邢王如果不信,可以去韩王府,取来我书房中的那幅海图,那海图乃是我途经燕京时候,在一个倭人手里买下地,至于那个倭人么,此时可能正在燕京,因为他的海船遇到了高丽海盗,被人家一把火少个干净,他是带着最值钱地东西跳海逃生的。”
    听到高丽海盗,王双虚头上青筋蹦起老高,指着洪过连连叫嚷:“诬蔑,诬蔑,通通都是诬蔑,这是**裸的污蔑,所有的东西都是伪造地。”
    可是,此时整个大殿中已经没人会相信他了,刚才他的沉默,已经很好的说明了一切,洪过用令高丽使臣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高丽人一直在吹牛,或者说,是在撒谎。
    洪过冷笑下,没有去回应那个“王嘘嘘”,狗可以对人龇牙咧嘴的乱叫,那是狗的兽性,但是人要是对狗狂叫回去,这个人就是精神不正常了,再说,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王双虚刚刚最不应该的,就是那一阵沉默,等同是默认了一切,现在再喊什么诬蔑虚构的早就迟了。
    按照人地惯性思维,一个骗子说出来的话,还会有多少人相信呢,下面他说的东西,可没有刚才那样雄厚地证据作依持,不过,现在这里上百名金国上京的达官贵人,还会有多少人肯相信高丽人的话呢?如果王嘘嘘知道,自己输掉看似不重要的第一阵交锋,有这般重要意义,会不会激动地再次吐血?洪过倒是很期待后面王嘘嘘的表现。
    洪过转身对在座所有人道,“虽然两唐书上说,高丽人就是唐代高句丽人建国,但是,我从倭人那里了解到的,全不是那么回事,那唐代在辽东极盛的高句丽国,与现在这个高丽国,完全没有一点关系!”
    此言一出,满场震惊。
    高丽人将自己是高句丽后裔的话,挂在嘴边已经很久了,金国从上到下都听过这些言论,更何况,在后人编的唐书上面,又清清楚楚写着高丽人是所谓高句丽人后裔所建立,让所有读过书地人都相信了这些言论,所以高丽使者,才会在上京城里大言煌煌的说自己是“大高句丽国”使者。
    洪过现在的话,等于在抽高丽人的大嘴巴。
    看着王双虚又要开口,洪过立即打断了他:“曾经有人跟我说,谎言说上一千遍就是真理,我看有些人把谎言说了不止一千遍,已经说到连他们自己都开始相信了。”说完,他指着一脸错愕的王双虚,冷冷道:“别以为自唐灭高句丽后,整个三韩之地都并入新罗手中,且唐季末年因为战乱,三韩之地断绝了与中原地联系,你们高丽人就能顺嘴胡编,我们中原人不知道的事情,人家倭人可是清清楚楚记载着呢。”
    说话,洪过又面对所有客人大声道:“为什么高丽人几百次要求倭人入贡,都被倭国朝臣拒绝?”他突然大声道:“因为倭人最清楚你们高丽人的老底,你们根本不是什么高句丽人后裔,你们那个太祖王建,不过就是一个泥腿子出身地小军官,不懂诗书不通礼仪,当年是靠着背主叛变才有了后来的权力,一个背主小人地朝廷,有何德何能要外邦甘心臣服?”
    一转身,洪过见到王嘘嘘暴跳如雷想要斥骂,立即赶快道:“当年高句丽王室姓什么,姓高,你们高丽王室姓什么,姓王。当初百济王室乃高句丽王室分支,可是百济王室一者逃入高句丽,后来被唐皇带去了中原居住,另外一支去了倭国,被倭人天皇封为臣子,你们那个太祖王建凭什么说自己是高句丽王室的种,什么时候高句丽王室姓了王?难道说,你们高丽王室这个种,是野路子出来地,所以才留在了三韩之地?”
    哈哈哈哈哈哈哈
    大殿里响起一片哄笑之声,洪过这话说的太阴损了,等于是在说:你们高丽人不是往脸上贴金,说自己是高句丽王室后裔么,好啊,你们自己选,要不呢,直接承认自己是在撒谎,要不呢,就说自己是高句丽王室的野种。
    可是,无论王双虚如何去选,都逃不出一个撒谎的名声。
    是以,听到洪过的话,王嘘嘘面如死灰,嘴唇抽抽着,却是不知如何开口才好,整件事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已经不需要洪过继续说下去,大家都信了他九成九。
    看到事情向着不可收拾的方向发展,那边作为主人的两个王爷也头疼了,不得以,完颜梧桐站起来道:“高丽国使臣喝醉了,扶他下去休息吧。
    ”
    看着王嘘嘘好像个病入膏肓的病人般,被人抬了下去,那个完颜衮摇摇头,颇有些无奈的道:“高丽到底与我完颜皇族有亲缘,唉,怎么会是这样一班骗子,祖上脸面无光啊。”
    听到这话,洪过突然大声道:
    “谁说高丽人与完颜皇族有亲缘的。”
    ***********************************
    注1:三千里江山的说法,不知从何时兴起,但是在二战前后曾经广为流传,应该是包括了鸭绿江以东的领土,在洪过这个时期,这部分领土还没有被高丽人侵占,所以此时的高丽国境没有三千里,这里只是借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举国都是骗子
    谁说高丽人与完颜皇族有亲缘的。”
    洪过今天给众人带来的震惊已经不少了,可是,听到他这句话,依然将整个大殿震得人声一滞,刚刚还好像菜市场的大殿,一下子静悄悄的,所有人都是吃惊的看向了洪过。
    按出虎水完颜部,也就是女真完颜皇族,始祖是一个名叫涵普的老头,入赘到了按出虎水完颜部以后,生下了完颜皇族后世子孙,十代以后到完颜阿骨打起兵。可是,偏偏涵普又是从高丽国境迁来,所以,每次高丽使臣到了金国,都说涵普本来是高丽人,所以高丽人和完颜皇族是亲戚,藉此拉近双方关系。
    现在洪过公然宣称,高丽人与完颜皇族并不是亲戚,怎么会不令所有女真人大吃一惊。完颜梧桐再顾不得风度和形象,几乎是跳起来,定定的看着洪过:“改,改之可有证据?”
    洪过两手一摊,好似非常委屈的道:“这太容易解释了,女真始祖皇帝之时,正是大辽兴起刚刚攻灭渤海时代,女真乃是渤海别支,彼此同源同祖,而三韩之地北部正是当年渤海国故地,只因契丹人强行将渤海人大部西迁,才令渤海故地人口锐减土地荒芜,那高丽乘着渤海衰落,乘机北上侵占渤海故土,欺凌渤海遗民。
    女真始祖皇帝涵普陛下,本就是渤海子民女真后裔,不满高丽人的暴行,于是毅然迁离故土,北上寻找亲族,最终来到按出虎水完颜部,这不是合情合理么。若涵普陛下是高丽人,修建边境九城时候,怎么不见高丽人提起与涵普陛下的亲缘呢?”
    当年高丽人与女真因为土地开战,为了防范彪悍的女真人,在侵占的土地上修了九座城堡,不过后来因为达成和议,最终退出了这些土地。
    洪过在这个时候提到女真人和高丽人地九城之争,只要知道女真人历史的,立即就会想到当年与高丽人的战争,愈发激起女真人对高丽的反感,可以说,洪过是用心险恶。只是,这个时候王双虚已经被扶下去了,还会有谁站出来反驳洪过的理论呢?
    当年,女真没有立国,只是散居在辽东或大或小的一群小部落,穷困而且落后野蛮。在那个时候的女真人看,南面地高丽是一个不知多大的强国,所以涵普从高丽返回女真部族,说自己从高丽回来,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就像是后世宣称自己是从美国或者欧洲回来地海龟。
    但是,当传承了十代以后,女真人起兵,灭亡辽宋,侵占中原半壁,迫使周围西夏,南宋,高丽,蒙古诸部无不称臣纳贡的时候,自己的祖先竟然是从一个藩国归来的事情,颇有些完颜氏皇族不大愿意提起了,尤其是这位先祖有可能还是个高丽人的事情,也就是说,涵普从海龟变成了外国民,还是北朝鲜或者柬埔寨这样的国家逃难来的。这身份上地含糊,更成为完颜皇族心里一个小小的心结。
    以前高丽使者来到金国。老是将涵普如何如何挂在嘴边。老是在说高丽和金世代怎么样友好。虽然女真人耳朵里都听出茧子了。但涵普地归来是不争地事情。再说了。谁家暴富了没有两个穷亲戚上门呢?可这门穷亲戚太不识趣。老把富人家祖上那点丢人事挂在嘴巴上。虽然有些女真权贵因此对高丽人会有亲近感觉。可也很是有不少女真人。对这些喋喋不休地高丽人感觉腻歪透顶了。
    本来。完颜氏皇族以为高丽也是万里大国。涵普可能是高丽人地心结还容易接受。可是。当洪过证明了高丽只不过是个。“方圆不足三千里”之国。完颜氏皇族地脸面这下可就丢大发了。不仅仅是完颜氏皇族。怕是在场地女真人心中。都会因为涵普出身于这个弹丸小国。而且还是满嘴谎话地国家。而感到羞愤吧。
    现在。洪过这套理论无论合理与否。都大大符合女真人地口味。尤其是帮助女真人摆脱了面前地困窘。变相地洗刷了祖上地羞辱。
    从万里大国变成三千里江山。从数百年地血族兄弟变成了现在全无干系。甚至还有可能在几百年前迫害过自己地祖先。从昔年辽东强国王族后裔变成了一个出身草莽地化外强盗。现在女真人终于卸下心理上地包袱。可以不再用平等地眼光。而是从高处俯视地视角。“正确”地看待那些高丽人了。
    当所有羁绊都失去地时候。似乎只有各种“土产”。才能连接起女真贵人们和高丽地友谊。偏偏最近上京风声太紧。大家都不好继续收土产了。如此说来。女真人似乎不大需要替那些不知趣地高丽人火中取栗。去惹皇帝完颜亮不高兴。
    有了这样地共识。大殿上地女真人。再看洪过地时候。就感觉颇有些亲切了。
    到这个时候,大殿上再没人出来难为洪过,这些人的目光有志一同的望向了完颜衮,要看看此间主人究竟想如何处置,这个博学而且辩才高超的书生?
    完颜衮被人盯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最终一甩袍袖,大吼一声:“送客。”他自己却是匆匆走去了大殿之后。
    望着完颜'的身影,蔡松年苦笑下,走到了洪过身边,压低声音道:“改之,我来送你吧,也算是全了个始终。”说着,蔡松年慢慢走向府门,路上,这位户部尚书还竖起拇指赞赏的道:“没想到改之的辩才,竟是比你的刀子还犀利,大金能有你这样的人才,我这一辈也就能安心回家养老了。”
    这次的宴会前的预谋,无论蔡松年是否有份参与进去,此人表面上终是对自己不错,辩驳高丽使臣的时候,也曾多次出声帮助,洪过不是随便咬人的疯狗,这时故意错后蔡松年半步以示尊敬。听到金国户部尚书的话,他急忙辩解道:“洪过本是宋人,想来日后也要回去大宋地。”
    蔡松年笑笑没有作声,在这位金国户部尚书看来,身为宋人真的不影响在金国做官,就比如他蔡松年,本来是北宋徽宗朝派去镇守燕京的大臣,结果是随着他老子一起投降了金国,而且从此官运亨通,即便是有些宋朝派来金国的
    不也一样被金国扣押后,被强迫当了金国的官么。心里,洪过的辩解过于苍白无力,他身为来自宋朝的金国官,未尝不想在朝中增加一名身世类似地同僚,作为日后的党羽。
    对这些昔年宋朝官员的心境,洪过多少能够体悟一些,虽然这些官投降金国地时候,或多或少的有这样那样的原由,在这个没有民族国家概念的时代,他们的行径也说不上太过恶劣。
    但是,洪过毕竟是来自于后世,即便不会将这些人打上汉奸的标签,但是,在他心中也对这些人生出鄙夷感觉。
    干笑几声,洪过不愿在这个事情上纠缠,随便找个风花雪月的由头将话题引开,一路上与蔡松年谈起王府景致,临了,蔡松年竟然还提起洪过地诗词,并且话语中不无赞赏之意。洪过对自己的老底还会不清楚,诗词的造诣上,他是拍马也赶不上眼前这个人,只有作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来掩饰。孰料,他这个表情看在我们的户部尚书眼中,又变成了尊敬前辈谦虚自守的态度,心理上对洪过的恶感又减去几分。
    走到王府门口,刚刚大殿上的事早被人传出来,看到神武无匹地洪过走出来,那些候在门外的随从车夫,吓得急忙躲去远远的,笑话,这个书生看似斯文,发起怒来竟然连王爷都敢动刀子,他们一群小杂碎一样的人,惹翻了还不是掏刀子一路宰光?
    林钟早将马车赶了过来,这个时候,林钟腰杆挺得笔直,自家兄弟威风八面,他这个作小弟自然也感觉极好,那些王府的王官管事们,早远远躲到一边去,再不敢出来刁难,任由一辆极为不起眼地乌篷轿车停在了王府门口。
    看着洪过的座车,蔡松年淡淡一笑:“富贵不淫贫贱乐,我辈读书人地风骨,怕是不能与改之相比。”
    洪过笑笑没有说什么,心里话:老子是不想出风头,他娘的,结果还是这样惹人注意。临行时他对着蔡松年拱下手,便要登车离开。
    就在这个功夫,忽听身后传来一声召唤:“改之留步。”
    洪蔡两人惊奇地回身看去,就见郑王完颜梧桐几步走上来,一把抓住洪过的手,脸上现出羞惭之色:“改之,师弟,那个,蒲家地脾气,你也是知道的,你们两个以前就脾气不相投,没想到,真没想到,唉,我来以前还以为他与你化解了,谁想到他竟是如此无礼,今天的事情真的对不住改之了,他日,哦,不用了,就年后吧,我在府上重新宴请改之,到时改之一定要给我这个师兄面子。”
    看着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