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明-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你们这样的,要靠着出来挖草根的村民多不多?”肖天健接着问。
“唉!多呀!几乎家家户户都出来这么干的,谁家的粮食都不多,要不然的话,就挨不过这个春天了呀!”老汉舍不得吃那几小块肉干,小心翼翼的收入了怀中,连那几张饼子也被他小心的放在了怀里面,肯定是要回去之后,再给其他孙子孙女吃的。
肖天健挥挥手,铁头便又去取来了几张饼子,肖天健交给了老汉,对他说道:“吃罢!你也吃一块,我看你也饿坏了吧!”
老汉又是好一阵感谢,这才小心翼翼的掰下了小半块饼子,一点点的吃了起来。
“老汉今年多大年龄了呀?”肖天健对老汉问道。
“不敢当呀!我是个老不死的,今年都六十了,还在活着糟蹋粮食!我们村像我活这么大岁数的,也就俺和另外一个老不死的俩人,过一年算一年了呀!要不是要照护这些个小娃的话,我都想自己干脆找根绳子吊死算了,也不拖累孩子们了!”老汉叹息着说道。
“那么说老汉也是种了一辈子地了吗?”肖天健心酸归心酸,但是还是发现了宝贝,于是立即对老汉问道,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们一辈子积累下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而从这个老汉身上,搞不好能了解不少当地农业的东西,也好下一步为他们准备粮种。
老汉听到这儿,于是自豪感由然而发,对肖天健说道:“是呀!我大小跟着老人便开始种田,到现在起码也有五十多年了!”
“那敢情好!那么老汉给我说道说道,在咱们这儿,开春之后该多种什么收成才好呢?”肖天健顿时来了精神。
第八十七章 新作物
老汉一听这个,便打开了话匣子,对肖天健说道:“这个呀!那好汉爷算是问对人了!咱们这儿要说种什么的都有,主要还是种高粱多一点,咱们这儿的田地多时丘陵地,很多时候浇不上水,都是靠天收,高粱这东西耐旱,所以丘陵地上种高粱也就收成有保证一些!
有些细田里面,有钱人家会种些谷子,谷子碾成小米好吃不假,但是这东西呀!产量太低了!不能养活太多人呀!所以穷人多种麦子!谷子就不敢多种了!
这麦子,还是冬天前种的冬小麦好呀!产量大一些,一亩地能如果年景好的话,好地块里面一亩地能打二三百斤粮食,可是没人敢吃,这以前可都是要拿去交租用的,只能留下点高粱米过日子!眼下好多地还荒着,好地块里面开春要赶紧耕出来,种上春小麦才行!
不过我老汉可还是有个主意,那就是可以留出一些地,赶到开春,就种下一些荞麦,这东西好呀!荞麦这东西长的快,熟的快,四月间就熟了,熟了之后春荒也就解决了,便能撑到夏天春小麦和高粱熟了,然后地块腾出来,还能种上秋粮,比方说黄豆之类的东西,那样的话,春天饿死的人就会少不少的!……”
老汉如数家珍一般的给肖天健说起了种田的事情,肖天健听罢之后也是心中豁然开朗了起来,其实在他问老汉之前,他自己也有一些想法,那就是玉米和红薯的问题。
之所以肖天健会想起这两样东西,事情还要从他这次在来山西途中,在途经鄜州期间,和罗汝才麾下那支义军的遭遇战说起,那一战刑天军突遭罗汝才手下的袭击,奋战之下,将其一举击溃,并且在罗汝才手下那里抢来了一批粮食,而事后在清点战利品的时候,靳夫子在其中意外的发现了两种没见过的东西,其中有几袋玉米还有一些红薯,也不知道他们是从什么地方抢来的。
总之这些东西立即便被肖天健视作至宝,严令军中任何人不许偷吃这些东西,并且安排靳夫子亲自妥善保管,特别是那几袋红薯,更是被他派人包上了棉被,以免被冻坏,在到了这里之后,他还专门过问过此事,为那几袋红薯专门挖了地窖,用来储存这几袋红薯,每天还要下去翻动一下,不要让它们坏掉了。
而对于肖天健来说,虽然他对于农业知识很匮乏,但是也知道玉米和红薯的用途还有来历。
这两种东西还包括土豆和辣椒以及烟草,都是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才被从美洲大陆运出来的,逐步开始扩散到全世界范围种植,而这两样东西进入中国时间绝不会太长,以至于中国腹地之中,许多人都没听说过也没见到过这两样东西,所以当初被发现的时候,有人不认识它们,还险一些被丢弃掉或者是拿去喂牲口或者是干脆扔掉。
结果还是靳夫子好奇,在处理这些东西之前,想到肖天健熟知不少的杂闻轶事,搞不好肖天健会知道这两样东西是什么,于是便拿了一些给肖天健看,结果当肖天健看罢之后,当即便震惊了,于是这才令靳夫子妥善的保存了起来,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这两样东西估计着又和肖天健失之交臂了。
而玉米和红薯这两种东西,都是比较耐旱的东西,很适合在阳城这一带种植,特别是丘陵地上,更适合种植这些东西。
而且这两种东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亩产量高,玉米后世的时候亩产量可以达到一千多斤,这时候的玉米没有后世种子好,也没有什么杂交玉米之说,但是产量也绝对不会低于这个时代中国人常种的各种粮食作物,特别是它耐旱和不择土壤的特性,便十分适合在这里推广种植,应该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救灾粮,而且吃起来口感也不错。
而红薯就不用说了,这东西不占地,田间地头找点地方种上,产量和现在的许多农作物相比,可以用吓人二字形容,亩产万斤那都是少说了,即便眼下还没有良种,仅凭他手头现在的这些红薯,亩产量估计也不容小觑,最保守的估计,起码也有几千斤以上的产量,而且现有的那些红薯也可以很快扩繁起来,绝对是一种前途无限的救灾粮。
更何况这东西浑身上下都是宝贝,几乎没有不能吃的地方,叶子可以吃,茎秆也能当菜吃,即便是干了的茎秆叶子,照样也是上好的饲料,所以某种程度上,这些红薯在肖天健的眼中,甚至比同等重量的银子还要值钱。
可惜的是现在找不来土豆,如果再有土豆的话,那就更加完美了,这几种高产作物合起来大量推广,很快便能解决粮食的问题。
和老汉聊了一阵之后,肖天健还发现老汉确实不是吹的,在种田方面的经验十分丰富,包括耕种,积肥,施肥,灌溉几乎无所不通,于是心中更是大喜,难怪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世上的每个人都有他的长项,只要善加利用,便都是人才。
“老丈!请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今天我有幸能和老丈遇上,乃是我的运气呀!”肖天健慨叹着对这个老汉说道。
老汉虽然有些得意,但是也没敢忘形,赶紧连连谦虚道:“哪里哪里!好汉爷这是给俺老汉脸呀!俺也就会点种地的事情,哪儿有好汉爷说的那么厉害呀!倒是老汉俺要多谢好汉爷,您给的这些个饼子,又够我们祖孙吃好几天了!老汉俺不敢耽误好汉爷的事情,告退了!”
“且慢!既然能遇上你这样种田的能人,我岂能如此让老丈就这么走了呢!不成不成!我看这样吧!这位老丈,以后我看你也不要再回村里面去了,就到我们刑天军给我帮忙吧!我们还自留了一些地,开春后作为军屯之用,少不得要有人给我们指点一二,老丈也不必再回去受罪了,带上你的孙子孙女,就搬到我们莲花寨住吧!以后保证饿不到你们了,至于原来分给你的地,我们也不收回来了,就留给你剩下的两个儿子,等你们到了我们莲花寨之后,我还会安排人教你孙子孙女读书,你看这样如何?”肖天健对这个老汉说道。
老汉一听,先是吓了一跳,以为肖天健不让他走是为了什么呢!后来听肖天健把话说完之后,顿时是大喜过望,当时就兴奋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捂着胸口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喘了半天气也没缓过来。
倒是把肖天健给吓住了,赶紧扶着老汉让他平躺着,刚才他说的话,让老汉高兴坏了,险一些把好事弄成坏事,活活把老汉给高兴死,要是老汉因为这个被高兴死的话,那么他可就罪莫大焉了!于是他赶忙给老汉喂水,又是让人给老汉抚胸,好一通忙活才把老汉给缓过来。
“哎呀!好汉爷可是说话作数吗?不是诓骗俺老汉让俺高兴的吧!好汉爷您是……?”老汉一缓过来劲,就赶紧爬起来又给肖天健跪下,一脸的急切对肖天健问道。
一个扶着他的亲兵立即笑道:“您老人家今天可算是遇上贵人了,这位可就是我们刑天军的将军大人,按照咱们以前说的,就是大掌盘子!”
老汉更是吃惊不小,看着肖天健居然忘了礼节,瞪大了眼睛打量着肖天健,有点不敢相信,嘴里面说道:“难道您……您就是肖……肖将军?”
“不错,正是在下!”肖天健微笑着看着这个老汉。
老汉哎哟一声,赶紧又俯下身,对着肖天健使劲的磕了几个响头,嘴里面叫道:“恩人呀!您就是我们这些老百姓的恩人呀!老汉俺刚才不知道是将军大人,居然还跟将军坐一起,还给将军胡吹,请将军万万要恕罪呀!”
“老丈教我这么多东西,我岂会怪罪老丈你呀!快快起来吧!回去收拾一下,我会安排人专门护送你们到莲花寨去!”肖天健双手搀住这个老汉,温言对他说道。
老汉一眼又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看着他们的范雨彤,于是立即便挣扎着不肯起来,对着范雨彤说道:“这位一定就是将军夫人了!小老儿给夫人磕头了!”
正看得兴致勃勃的范雨彤猝然之间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几乎是本能的伸手虚托了一下,说道:“老丈免礼……哎呀!……呸呸!谁是将军夫人呀!我可不是他的老婆!休要胡说!真是羞死人了!不跟你们说了!”
范雨彤话一出口,才意识到这个老头误会了,想来她可是个黄花大闺女,怎么这老汉眼神这么差呀!没看到她到现在还没有开脸吗?于是当时便被羞得是无地自容,啐了一口之后,迈开小碎步,也不顾的脚下荒地里面干净不干净了,撩起裙子便朝着路边的马车飞奔了过去。
众人看着惊如小鸟一般的范雨彤落荒而逃,于是都纷纷呲牙笑了起来,肖天健也拉了一脸的黑线,瞪了一眼身边的那几个亲兵,喝道:“还不快快送老丈回去收拾一下?等什么?”
几个亲兵包括铁头在内,立即做猢狲散状,搀老汉的搀老汉,抱小姑娘的抱小姑娘,一行人这才上路朝着前面村庄走去。
第八十八章 困局
付德明确实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自从下定决心投了肖天健之后,便甩掉了不少脑海中不切实际的想法,而肖天健所安排的许多事情,他仔细想想都很有道理,也不得不佩服肖天健的精明之处。
而他自己则会按照肖天健的思路,继续朝细处思考,帮着肖天健把提出的事情给细化,对于许多事情来说,他都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
而肖天健提出的许多思路,都只不过是个大思路,最多也只能称之为骨架,而剩下完善的事情,就只能由付德明来做了。
付德明也没让肖天健失望,自从接手了分田地的事情之后,组织起了不少人手,带着他们便实施了起来,刚开始的时候众人还有些摸不着头脑,该从什么地方下手,但是在付德明的带领下,这些人很快便摸到了门道,开始把这件事拉上了正轨,并且迅速的推广开来。
他们首先完成了对当地户籍的统计,并且统一进行了登记造册,然后又开始丈量土地,另外登记造册,最后开始按照户籍,对现有的土地进行划分,合并过小的村落,使人口逐步的集中起来。
同时他们还要完成新的地契的制作,这其中牵扯的事情着实不少,但是在付德明的妥善处理下,不少麻烦是都迎刃而解,如果这些事情交给肖天健去办的话,估计连肖天健也要晕菜,可是付德明到底是读书人出身,别看上阵打杀不行,处理起民事来,倒是轻车熟路,再加上刑天军一贯的严谨作风,也不存在贪墨之事,所以万事推行起来,都很是顺畅,老百姓们对他们这些人的做法也没话可说,一个个心甘情愿的接受他们的调配,使得分田之事推进的速度飞快。
在手下众人逐步熟悉了之后,付德明又将他们分成几组,分头到各地办理分田地的事情,这一下效率再次被提高很多,以至于仅仅一个春节期间,原本计划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的分田地的工作基本上便完成了大半,通过整合当地村民,集中松散的老百姓对现有可耕地进行复耕以及重新分配,并且腾出了不少的土地,为下一步接收流民安置流民腾出了比较充裕的空地。
付德明的工作也受到了肖天健的高度评价,对于这些参与其中的手下们,肖天健也都给予了勉力,同时也当即下令,赏给这些参与此项工作的数十人,每人十两银子的奖励,使得这些人也高兴非常,毕竟他们属于刑天军中的文吏系统,上阵杀敌轮不到他们,平日里想要获赏,机会便没有战兵们多,而通过这次的事情,文吏们也意识到了他们的重要性,只要活干的好,他们照样也会拿得不比战兵们少,这对于本地一些刚刚投身刑天军的人来说,无疑也是一种极大的刺激,使得他们干劲更加十足了许多。
但是同时肖天健也感觉到了他手下文人的缺乏,现有的可以算上是文吏的人员之中,也只有付德明有功名在身,好歹是个秀才,其余的所谓的文吏,大多数只能算是小时候读过几本书,认识字而已,一些人好歹算是童生,可是大部分人甚至连童生都算不上。
而文人的缺乏,对于刑天军许多事情的推进,也起到阻碍的作用,武夫们打仗没话说,但是治理地方肯定不行,他们更喜欢使用武力手段来解决问题,而民事之中,武力手段只能算是辅助作用,如果太依靠武力处理的话,有时候好事弄不好也会办成坏事,故此肖天健在巡视了一圈下来之后,对于这件事又开始头疼了起来。
现在他仅仅占据了这么点地盘,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