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香风韵 >

第158部分

墨香风韵-第158部分

小说: 墨香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云志的意思非常明确,郡县两级官员除日常管理地方之外,还必须挖掘出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地方富裕成为考核政绩的中心。他就是想让这些父母官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
    即将建国之风早已传了出去,在新政权即将建立的关键时刻,主公忽然抛出这么一个命令,不言而喻是在为下一步各级官员的任命铺路呢,这考得可是各级官员的真功夫、真能耐。各郡郡守再也坐不住衙门了,纷纷巡视郡内各县,考察资源、民情,挖掘经济优势,县令们更是积极行动起来,一场大规模的经济提速发展潜移默化中酝酿、积蓄、等待爆发。
    郡县一动连带着把整个行府也带动起来,各地来要政策的、要投入的络绎不绝,各种计划、规划更是如雪片一样落到行府各衙门。
    前书房的书案上顿时堆满了待批的奏章,凌云志从早上起来一直忙到现在,累得腰酸腿疼的,不禁放下毛笔,伸了个懒腰,望了一眼那堆仍然非常多、还未来得及看的奏章,顿感苦不堪言,暗道,君王有什么好的,每天不用干别的,光是批阅这些奏章都忙不过来了。
    幸亏凌云志来自现代,熟读史书,知道应该有所分权,没必要事无巨细事必亲躬的,识大体,弃细务,才是正确的为君之道。第二天早朝他就明确划分了何事该上奏待批阅,何事可由总理自行处置,然后上报备阅,何事各司、郡可自行处置,报总理备阅。
    至此以后,须批阅的奏章明显地减少,备阅的奏章经过宇文娟的整理条陈后看起来也省事的多了。
    西元前312年,己酉,端月初十,春光明媚。
    这一天,白纸终于制造出来了!
    一大早,管通亲捧一打经过剪裁适于书写的白纸兴冲冲地进宫求见主公。
    凌云志早已起来,正在凌云楼后的空地上锻炼武技,闻听通报,不及梳洗,匆匆奔前书房而去。
    进了前书房,一眼就望见了放在书案上的白纸,潇洒地一挥手,说了声,“先生不必多礼。”然后直奔书案而去。
    拿起一张白纸,一股熟悉的树香味传来,享受地吸了一下,然后坐在了太师椅上,仔细抚摸白纸,直觉纸质细腻、柔和、色泽白,有种坚韧的感觉,心中大喜,眼睛不由望向了笔墨。
    眼前人影一闪,只见管通喜笑颜开地拿起墨盘已在研墨,显然他从表情上看出自己想在纸上写字的想法。
    君臣二人配合默契,那边墨刚研好,凌云志这里已拿起笔来,蘸满墨汁,悬腕运笔,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很快展现在管通的面前,“国运昌盛。”字体自然是当时的俗体字草篆了,否则古人如何认出。
    白纸上原汁原味地留下了笔墨之迹,没有出现洇墨的现象,表明这白纸吸墨性强,宜于保存,凌云志大喜,他在观察着白纸的质量,而管通则完全被凌云志所书的翰墨所吸引,连声赞好,最后认真地说道:“不知主公能否将这幅翰墨赐于臣?”
    人类生来有美的追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翰墨优美,管通自然会求。凌云志微微一笑,在翰墨上留下姓名,然后递给管通,笑道:“有何不可。”
    管通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在一边的太师椅上,待其墨干。然后回身问道:“主公对这白纸可还满意?”
    凌云志又吸了一口白纸散溢出的树香味,笑道:“满意,满意。先生稍候,本公这就随你前往发明创造学宫传授雕版印刷之术。”
    管通露出一副果然在预料之中的神态,笑道:“禀主公,臣来时已将所选木匠带来,正候在宫外呢。”
    凌云志闻言,眼里充满嘉许,大声笑道:“先生真乃本公知心之人,哈哈。来人,传木匠进见。”
    时间不长,六名男子各抱一光滑木板走进前书房,从容放下木板,一起对凌云志大礼叩拜,道:“草民拜见主公,万岁,万岁,万万岁!”
    凌云志心中暗赞,发明创造学宫确实能陶冶人的气质,这些人虽然出身低微,却在学宫大环境的影响下,变得自尊自信,遇事沉稳,从容不迫。温和笑道:“各位先生平身。”
    六名男子闻言均是身子一颤动,能从主公嘴里被称为先生,作为一个木匠何其荣宠,感激莫名。
    管通更是丑脸生光,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
    凌云志看了一眼木匠们又拿起的木板,大小正适宜,心中暗赞管通准备周详,随后拿起毛笔,分别在六张纸上写下一段话,待翰墨干净,交给木匠每人一张,命其将有字一面覆在木板上,固定稳妥,使字变成反体,把字刻在木板上,让文字凸出,四边各留出均匀的少许。
    六名木匠按照凌云志的指导就在前书房中现场实习,然后他又命宇文娟将自己事先制好的几把毛刷取来待用。
    时间不长,六名木匠先后完成雕刻,凌云志取来一一察视,这些木匠果然手艺高超,文字笔墨按照原样雕刻在了木板上。
    然后他又指导木匠,在版面字上均匀涂墨、覆纸,用刷子一刷,笔墨就印在纸上,宛然如真,管通一旁观看,啧啧称奇。
    随后凌云志又教授了如何制作毛刷,吩咐木匠们要善加练习,并根据实际操作加以改善,待技术娴熟后马上前往襄平学院南宫吟处听候指令。
    管通拿着凌云志的墨宝兴冲冲地带着木匠门离去,前书房中留下了满地的木屑。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三集 潇洒凝练 第九章 大刀阔斧(2)
     更新时间:2008…6…4 20:59:23 本章字数:2364
    西元前312年,己酉,端月初十二。
    南宫吟率领六名木匠及相关编撰人员开始印刷《汉语大字典》,首印计划三千册。
    早朝散了以后,凌云志被董先良接到内府衙门,到了衙门门口,只见数十辆大马车整装待发,董先良一脸奸笑地对凌云志说道:“造纸作坊今日开业,臣想请主公去给捧捧场,呵呵,不好意思,劳动主公大驾了。”其实他是听管通转述主公指导发明造纸和水力大纺车的事以后,立刻上了心了,主公既然能发明造出纸这种东西来,那对如何建立作坊和合理设置工艺流程肯定心中有数了,能发财的买卖董先良自然是不甘人后的,而且他还在打水力大纺车的主意呢。
    凌云志似笑非笑地瞥了董先良一眼,不满地说道:“你心里有几个弯弯肠子,别人不清楚,本公还不了解吗?嗯?”
    董先良笑容依旧,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笑嘻嘻地说道:“嘿嘿,简直什么都瞒不过东家啊,不过发财的事还请东家勉为其难了。”
    毕竟在一起磨合时间长了,董先良一改称呼,车里的两人听懂了,凌云志气的直翻白眼,仇戈眼里的冷冰冰也不见了,换成了笑意。
    买卖是东家的,东家不出力谁还出力去,自然要身先士卒了!董先良话外之意就是这意思。
    凌云志忽然生出一种自己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他一直熏染着身边人凡事都要从利益这个角度去看待问题,董先良可以说学得最到家了,这不现在就用在他身上了,瞪了董先良一眼,悠然笑道:“那好吧,利还是要挣的,不过,你看见那一营骑兵了吗,呵呵,这么兴师动众出了城,恐怕造纸作坊的那点技术想保密可就难喽!”
    凌云志屡次出事,早已使领地上下对他的安全问题上了心,几位重臣早已在朝会上专门对此提出动议,责成近卫军必须严格执行对主公的保护规定,城内出访最少要有一个营的近卫随行保护,出城近郊最少要有两个营的近卫随行保护,领地视察近卫军全体跟随保护。近卫军现在相当于一个加强的正规师团编制,共设置六个营,三万多人,武器装备都是最精良的。
    董先良这才感觉出不对来了,一万近卫军前呼后拥地跟随出城,还不引得满城轰动啊,保密?恐怕自己一行还未到达造纸作坊地点,已经变得路人皆知了,灿烂的笑容顿时变成了苦笑,他明白此事凌云志也是无可奈何,当初提出对主公保护的动议,他就是提出者之一,针对的责任者却是近卫军统领仇戈,所以出行保护问题主公说得也不算,凡事得由这位不好打交道的近卫军统领决定。
    董先良偷瞥了冷冰冰的近卫军统领一眼,顿时感觉到了对方拒人千里之外的冷然,虽然希望不大,但他还是鼓足了勇气,探头对仇戈笑道:“仇统领,你看能否通融一下?让主公微服出行,派千八百人保护应该也没什么大问题,再说还有墨家二妖暗中保护,加上统领大人,实力已经够强大的了,你说是吧?”
    “不行!”冷冰冰的两个字,透着没有商量的余地。
    董先良不由一缩脖,将头马上缩了回去,愁啊!
    凌云志看看董先良的样子,心中暗乐,他内心里倒是十分盼望能随董先良到郊外逛逛,不过,大队人马跟随就没什么意思了,所以就将这难题抛给了董先良。悠闲地望着车外,一点也不着急。
    董先良眼珠一转,下了马车对部属吩咐了几句,数十辆大马车开始缓缓而行,逐渐加快速度,很快消失不见。董先良不温不火地又上了车,笑道:“臣愚钝了,现在好了,让部署们先行一步就是了,臣陪着主公一会儿再出城巡视。”
    仇戈瞥了一眼董先良,心中暗赞,急忙探头出去,对手下吩咐道:“主公准备出城近郊巡视,命令二营马上前来报到。”
    随行的一营立刻有骑兵飞快向领主宫疾驰而去,显然是去召集二营随行保护了。
    凌云志又瞪了董先良一眼,有些气闷。
    很快二营大队人马飞驰而来,与一营会合,拥护着马车与内府马车队背向而驰,出了西门,沿着浑河向西行了一段路,然后折向向南,兜了个大***向东南行去。
    离城十里、东南方向有一低山茂林区,属于千山余脉,漫山遍野的嫩绿将大地映得绿茵茵的,充满生机,笔直的杨树遮天蔽日,马车沿着已初具规模的道路穿行在林间,身处林海之中使人感觉格外的清爽,道路蜿蜒,不久,眼前豁然开阔,一大片山谷似的无林多草区出现在眼前,方圆大约有几百米,一条小河缓缓穿过,在小河的对岸,沿岸耸立着几十栋房屋。
    凌云志下了马车,打量了一番四周,对董先良笑道:“看来你早有准备啊,这地点选得不错。”
    董先良贼嘻嘻地笑道:“主公从发明创造学宫一出来,臣就立马赶了过去,果然有好买卖,臣自然要早作准备了。”
    仇戈命令近卫军远处警戒,他紧跟在凌云志的身边向小河走去。
    小河上有原木上铺木板搭成的木桥,三人过桥来到对岸,只见所建房屋已经基本成型,房前与河水间留出很大的空地,工匠们正在制作造纸的各种用具,纸甑、踏碓和木碓、料槽、洗料袋、料耙、料杆等大型蓄水池、浸泡池已经修建完成,纸浆槽、纸帘、压纸架、刷把、纸焙等有序摆放。
    凌云志一一看过,非常满意,有点大规模生产的样子了,董先良在一边介绍道:“臣准备先期先在这里建立四个大型造纸作坊,已经招募工人六百余人,学宫派人对他们进行了技术培训,马上就可以开始生产了。”
    凌云志点了点头,说道:“整个筹备工作做得很好,不过想要提高产量,最好实行流水作业式分工细化生产模式,可以分成四个工区。”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三集 潇洒凝练 第九章 大刀阔斧(3)
     更新时间:2008…6…4 20:59:24 本章字数:2510
    董先良顿时瞪大了眼睛,凝神细听,只听凌云志继续说道:“第一工区选取原料,包括杨树砍伐,剥皮,剁碎,日晒雨淋。第二工区制浆,包括浸泡,拌灰,蒸煮,石碓舂捣,河沤,漂洗,袋洗等。第三工区打浆抄造,包括打浆,抄造,覆帘压纸,透火焙干。第四工区剪裁包装,包括干纸切边,整理包装,库存管理。每个工区里各道工序还可以细化,要确定每名雇工的具体工作职责,这样纸的质量才可能得到保证,产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而且对于核心技术也易于采取保密措施。”
    董先良频频点头,一一记下。
    凌云志又接着说道:“造纸所需杨木开始可采取间伐的方法,待发明创造学宫发明出幼龄杨树不经剥皮的制浆造纸工艺,就可在这水土肥沃之地进行人工密植。好了,你自己好好体会一下,本公去四处转转。”
    董先良待凌云志离去后,急忙重新部署工区安排,按照凌云志的提示每个造纸作坊都分成了四个工区,依序排列,形成流水作业的模式。在学宫工匠的协助下对雇工进行了分区,并创造性地任命了作坊长,工区长,指导作坊长、工区长细化每名雇工的职责和保密要求。
    等他安排完,凌云志也溜溜达达地游玩回来。
    董先良忽然想起一事,请示道:“主公,臣想将四个作坊统一管理,叫个什么好呢?”
    凌云志连想也未想,马上说道:“就叫襄平造纸厂,可在成品包装上印刷厂名。”
    董先良大喜,当场任命了一名内府官员为襄平造纸厂厂长,负责这里的整个生产管理事务。
    西元前312年,己酉,端月初十五。
    内府发放资金鼓励农户大面积栽桑养蚕,并签订回收协议。附近各县县令闻声而动,主动配合宣传鼓励农户,一时间农户蜂拥,原有的养蚕户更是闻讯颜开,马上与内府签订购销协议。
    三日后,行府下发律令,鼓励农户发展多种经营,但不能耽误正常农业耕种,凡当年农田荒废者,领地有权收回授予的农田,并加收赋税。
    西元前312年,己酉,仲春初九。
    襄平第二家造纸厂在大黑山下建立,正式投入运营生产。
    同天,襄平第一家大型机械生产企业襄平丝绸纺织厂在太子河畔正式开工生产。
    一时间流水作业式分工协作、细化工序的生产模式风靡整个领地、燕地,新昌铁器制造城、辽队造船城率先响应,在原有的流水作业工序上进一步将复杂的生产分成多道工序,将生产流程细化、规范化、定型化。辽西盐厂自然不甘落后,随即采矿业、建筑材料业等纷纷执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