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太子李承乾 >

第38部分

大唐太子李承乾-第38部分

小说: 大唐太子李承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兕子他们听说自己又将多一个侄儿或是侄女,纷纷来信表示了他们的期待,兕子和李治甚至已经在信中表达了他们想要给自己的侄儿还是侄女取名字的欲望,两个小家伙已经商量好了,若是侄儿,就由李治取名字,若是侄女,命名权交给兕子。李承乾回信表达了自己对他们好意的感激之情,然后,很是委婉的说道,小名可以给他们起,而且要多拟几个,以备挑选。至于大名,还是算了吧,心领了!李承乾可不想自己的儿子还是女儿顶着一个小白一类的名字。他很久之前就对兕子他们取名的能力不报希望,兕子养过一只兔子,它的名字叫短尾巴,而李治给自己的红色马驹取了个名字,叫小红,这实在让李承乾与我心有戚戚焉。虽然对那个孩子的出生并没有多大期待,也没多少感情,但毕竟还是自己的骨肉,弄个弱智的名字,说出去岂不是很没面子。
  已经快到秋天,李承乾在书房里看着刑部的那些刑讯记录,实在是有些打不起精神来。
  死刑在古代还是一种很慎重的刑罚,除非是那种大逆不道的不赦之罪,否则都是留有余地的,判处死刑的案子都要交给皇帝做最后的判决,有的时候,皇帝觉得心情好,没准就赦免了死罪,不过这种事实在是很少发生。说起来,要皇帝拍板,但是,皇帝又哪有精力管这么多,一般只是粗粗一看,直接勾决。而几年前,这项权利已经移交到了东宫,李世民还专门让房玄龄他们教导李承乾《贞观律》。
  古时候法律和现在差不多,也是经常修订的,乱世法律比较严苛,盛世就要宽松许多。像贞观律就比武德律要宽松一些。废除了斩趾酷刑,增设加役流,还缩小了族刑、连坐的范围,这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至今,《贞观律》还在做着进一步的修订,但是总体思想还是不变的。比如说,五刑,就是笞、杖、徒、流、死五种刑罚。还有所谓的十恶不赦之罪,说的就是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犯十恶罪者皆处以重刑,不享有赎、免等特权,所谓十恶不赦,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很多罪过都是有商量余地的,那就牵涉到另一个概念,叫做八议。八议的对象主要指以下几种人,亲、故、贤、能、功、贵、勤、宾。总之不外乎皇亲国戚,或者官僚贵族。这些人只要不是犯了十恶罪,其他罪行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减轻或免于处罚。毕竟,每一朝都是有特权阶级的。再加上请、减、赎、当、免及化外人有犯、类推、死刑复奏等基本原则和制度,贞观律的基本构架也就全了。
  一般情况下,外放的官员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熟悉贞观律,科举中,就由专门的明法科,虽然报考的人一向不多,但是,他们只要能够考中,都能外放为一方官员。而如今官员出任前要进行培训,其中也有对贞观律的熟悉工作,以免发生谬误。
  李承乾要做的也就是看一下那些案件判决是否符合贞观律,这些都是刑部确认过的,也不用他操心,只要他往上盖上太子的印玺就行,至于是否冤枉,那是审案的人该做的事情
    正文 番外 苏晨
     更新时间:2009…5…18 23:05:44 本章字数:2459
  他是个温柔的人!我从见到他的第一眼就知道。
  那天是个明媚的春日,钟南山已经充斥着盎然的生气,花开的很娇艳,草儿的芬芳弥漫了整个天地。溪水潺潺地流淌,声音叮咚,很是欢快!
  阳春诗会因为卢家姐姐的事情提前了几天,来的多是大唐的名门子弟,有几个还是已经科举及第的进士,听侍琴说,里面的好几位公子无论才情品貌,还是家世都是一等一的,也许我能找到我将来的夫婿。
  我和几位姐妹坐在小亭里,少女的心还是羞涩的,我一边跟她们说着话,一边偷眼看着亭外的年轻男子。
  我看到了他。
  他并没有收到帖子,只是适逢其会,没有人知道他的家世,他那天报了一个化名:苏慕然。多么好听的名字,我心里悄悄地想着,脸上有些发烧!
  他带着两个小孩子,是他的幼弟妹,很可爱的孩子,漂亮纯真。看得出来,他很宠爱自己的弟妹,他将妹妹抱在怀里,言笑晏晏,嘴角带着一丝温柔的微笑,似乎脸上都放着光。
  他看了过来,我不知道他看得是谁,或许是我!这让我有些紧张,他会不会觉得我不够漂亮呢,一向骄傲的我在他面前总是有些不自信。很快他转移了视线,我轻轻松了一口气,又有一点小小的失望涌上了心头。
  他真的很有才华,提笔成文,一蹴而就,便迎来满堂喝彩。他卓然而立,一身青衣,那本该穿在庶民身上的长衫却显出了无尽的风华来!
  我似乎看到他的目光从小亭中飘过,不知为何,显出一股寥落的味道来,那感觉一闪而逝,我不禁怀疑那是否只是错觉。
  他年轻英俊,温文尔雅,才华横溢,符合我少女时代所有的幻想。我心里想着他,不禁痴了。
  他很快悄然离去,留给人们无尽的猜想。他以为走得神不知鬼不觉,却没有看到,有一个少女偷眼看着他,看着他离座而起,带着两个弟妹悄然远去。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很多年后,我在一卷有些发黄的手稿中看到了这曲小令。那时,我已经是他的妻子,有了几个孩子。记得那次他看到这份手稿时,有些发愣,眼睛里闪过一丝惆怅来。小令中是个相思入骨的少女,何尝不是他自己。我心中有些嫉妒,我最初以及所有的爱恋都系在他的身上,但他的心里总留着一个角落,给了另一个不知名的女子。但我不能说,因为那时候我已经是六宫之主,一国之母,他的皇后,我不可以嫉妒。我微微的笑着,如同已然过世的长孙皇后,温柔大度:“陛下若是觉得寂寞,不妨在全国选秀,也好充实后宫!”他看向我的目光有些古怪,混着惊异,似乎还有怜悯。我知道他懂我,我的心思在他的目光下从来无处遁形。
  苏慕然这个名字在长安很有名,他的诗词被人四处传唱,听说,那青楼楚坊中,若是当红的姑娘不知道苏慕然的诗词,那她的牌子都没人点。
  我怀着小小的憧憬与期盼在我的闺阁中一点一点描绘出他的形象。他的气度如此高贵,肯定是名门公子,我应该是配得上他的吧!心中总有些惴惴,如他那般优秀的男子,他的家中一定已经给他选好了妻子了吧!她的妻子一定也是出身高贵的小姐,或许还有可能是个公主。心中悲喜交加,夜夜辗转反侧,佛经上说:“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他是那样完美的男子,叫我怎么能不心心念念,想着他,爱着他。
  我要嫁人了,嫁的是当朝太子,我会是太子正妃。
  我难过了许多天,我再也不能嫁给苏公子了,也不知道他会不会记得我,想来是不会的吧,那天那么多人,也没人给他介绍,他怎么会记得我!他永远也不会知道,有一个少女曾经用全部的心爱恋着他。
  我穿上了红色的嫁衣,头上顶着沉重的凤冠,没人看到,那大红的喜帕下,我流了泪。
  然而,我再次听到了那个清朗温润的声音,一只修长干燥的手伸过来,握住了我的手,他的手心很温暖,我的心怦怦直跳,似乎都要跳出来。一个声音在脑中激荡:“是他!是他!”
  我欢喜不已,如同很多个梦里梦到的,我真的要嫁给他,从此休戚与共,一生相随。
  他温柔的不知对我说了什么,我一点儿也没听见,我快要笑出声来,是的,我的夫君就是他,我梦中那个英俊挺拔的男子!他是太子,我会是他的太子妃!
  那晚的烛光很温柔,我的脸上抹着厚厚的粉底,掩住了我发烫的脸颊。他眉眼里含着温暖的笑意,挑开了我头上的喜帕。我有些紧张的绞着衣角,脑子里一片空白。婚前娘亲她们的话我一下子忘得一干二净。
  他的目光里带着隐约的炽热,这让我欢喜。饮过合卺酒,我抬眼看着他,心中想,他也是喜欢我的!郑重的剪下一绺头发,我细心的挽成合髻,收进一个精致的荷包里。
  结发为夫妻,恩爱不相移。
  那晚,在疼痛中,我告别了少女的生涯,他的怀抱很宽阔,很温暖,言语间带着怜惜之情。第二日,我看着白色的缎子上几点落红,心中升起了油然的喜悦:我终于全部是他的了!
  他待我很好,温柔缱绻,让我心醉。他的目光永远温柔,笑容永远高贵温润。他很少跟我说朝堂上的事,他说,我只要给他当好东宫的家就好。是的,那是我们的家。
  我发现我是那么地笨拙,诗词歌赋并不能让我在这个东宫获得人们的尊敬,我只能一点一点的尝试。我并不知道,他曾经帮我解决了多少暗中的麻烦。
  后来,侍琴的事情发了,我一夜之间长大!
  很多年后,我坐在大明宫中,成了人人称道的皇后,雍容尊贵。他是一代明君,依旧与我相敬如宾,帝后相谐。偶尔看到新进的宫妃,恍然间,似乎又看到那个英俊的男子微笑着拈着一朵花走近,插在我的鬓角。
    正文 第七十五章
     更新时间:2009…5…18 23:05:44 本章字数:2329
  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候,空气中充斥着甜蜜的花香,洁白的槐花盛开在枝头,有玲珑的蜜蜂在花间穿插飞舞。花园里的蔷薇花也开了,颜色各异,层层叠叠,争相斗艳。
  李承乾素来觉得牡丹芍药太过娇贵,又觉得蔷薇也是娇美可人,他东宫那边的花园里由此种上了大片的蔷薇,在这花开的季节,如同花海一般。
  就在这繁花盛开的季节,吐蕃来人了。
  吐蕃前些年打着与大唐同进退的旗号,对败逃的吐谷浑发起了攻击,很是赚了不少好处,因着藏边气候问题,李世民君臣都觉得此时还没有必要跟吐蕃翻脸,也就默认了吐蕃对一部分土地的占有权。又派遣冯遐龄出使吐蕃,以表达大唐的胸怀与气度。冯遐龄此时归国,随之还带来了吐蕃的使者。
  此时吐蕃已经统一,松赞干布自任赞普,而前来出使的是吐蕃的大相,也就是相当于宰相的禄东赞。禄东赞带来了五千两黄金,还有各色珍宝前来进贡,自认属国,并希望能够和大唐结亲,想要李世民将一个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几年前,吐蕃就派了人过来求亲,不过,当时,这边刚刚干掉了突厥,还在跟吐谷浑折腾着,被那边的傲慢无理弄得肝火上升,正在磨刀霍霍,要狠狠教训一下吐谷浑的。加上那个使者也与那帮人一般货色,很是不讨人喜欢。于是,那吐蕃的使者也没得到什么好脸色,就灰溜溜回去了。那使者也是个不老实的人,回去之后,不敢说是因为自己没用,让大唐拒绝了他的求亲,反而说是吐谷浑的使者太过混账,在其中挑拨捣乱,才害得他也没能完成任务。松赞干布当时刚刚统一了吐蕃全境,吐蕃国势蒸蒸日上,称雄雪域高原,威慑着周围的小国,连泥波罗(今尼泊尔)国鸯输伐摩国王也要曲意讨好,甚至将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尺尊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以此来换取和平。他被伤了自尊,觉得大唐拒婚扫了自己的面子,是瞧不起自己,又觉得大唐刚刚结束战争,未必是自己的对手,为了炫耀武力,便很是牛气烘烘的发动了战争,不仅狠狠的打击了吐谷浑,还发兵攻打松州,并且派人威胁唐朝说:“如果不把公主嫁给我,我就带兵打到长安。”结果被唐军所败。松赞干布在见识到了唐朝的强大后,只好退兵,并派出使者,还是这个禄东赞到长安来请罪,送上了一大堆金银珠宝,又表达了求婚的诚意。当时李世民为了安抚吐蕃,也就口头上同意了,如今那禄东赞正是来下聘的,希望可以娶一个公主回去。
  李治坐在御花园里,正在和兕子还有合浦一起玩,这小子向来在姐妹俩手里讨不了好处,很快又输了。
  兕子还好,一向性子好,还安慰了李治几句,让李治发不出火来,合浦却是娇纵惯了的人,当下便摆出一幅得意洋洋的模样,很是趾高气扬的耻笑着李治。李治很是不忿,气呼呼道:“好男不跟女斗!”
  “是雉奴你太没用,就知道找借口!羞羞羞!”合浦刮着脸皮,嘲笑道。
  李治有些气急败坏,很快眼睛一转,嘿嘿笑了起来,看向合浦的目光里满是诡异与幸灾乐祸。
  合浦很是不爽,狠狠地一脚踢了过去,正好踢中了李治的小腿,她穿的可不是丝履,而是一双皮质的短靴,她如今年纪也是不小了,加上她也是成天在外面蹴鞠,打马球的,脚上力气绝对不会小到哪里去,一脚下去,踢得李治龇牙咧嘴,痛呼起来。
  “臭雉奴,干什么笑得这样古怪,莫非你有什么事情瞒着姐姐我么?”合浦恶狠狠的看着李治,很有再踢上一脚的兴致,“赶紧说,要不然,我再揍你一顿!”
  李治揉了揉消退,只觉得痛得不行,向来都要青了,当下气急败坏的跳了起来:“你就知道欺负我,马上都要嫁人了,看谁敢娶你!”
  合浦很是不以为然:“我嫁不嫁人关你什么事!太子哥哥肯定会给我选一个好的驸马都尉,要你个小屁孩操什么心!哼!”
  李治很是气愤,一下子大叫起来:“大哥也救不了你,要知道,前两天吐蕃派出了他们的相国,要来娶大唐的公主回去做王后呢!现在宫里还没有定下来的适龄公主可不就只有你吗?”
  李治很是得意:“听说父皇好几年前就答应了那个什么吐蕃赞普的求亲了,偏偏这几年将几个差不多大的公主都许了人,就剩下你还没有定,这次不是你去和亲,还有谁?”
  李治想到得意处,几乎是手舞足蹈起来,一脸的幸灾乐祸:“听说那个松赞干布已经四五十岁了,比父皇年纪还大呢!还有,听冯大人带回来的人说,吐蕃那边比起北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