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异史-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定国愤然道:“登基之后就是皇上,谁敢说不是?”
莫不计道:“李将军莫非没有听说过‘成王败寇’的道理?如今大西军已经败了,这张献忠就自然不再是皇上了!况且你如今已然降了楚国公,那么你以后就不能再称呼张献忠为皇上,你要一心一意的辅佐楚国公才是,否则的话,怎能让我军放心用你?”
李定国心中一惊,猛然意识到自己刚才说的话分明是在向对方示意自己仍然是张献忠的部下,这可真是不妙,万一对方因此而心生杀机,那么自己肯定不可能幸免了。
想到这里,李定国神色又是一变,忙站起身来,向秦侃作揖道:“小人刚才说漏嘴了,还望秦将军莫怪。”
秦侃看了看莫不计,随后笑着站起,走到李定国身前,扶着他的手,命他直起身子,随后说道:“我也知道李将军为张献忠义子,感情菲浅,平时说惯了,自然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我是不会怪你的!不过嘛,这以后你可要注意了,不仅自己不能再呼张献忠为皇上,而且还要约束部下,因为现在你们已经是我镇虏军的部下了,是官军了,不再是夕日那些士人们口中的流寇了,这些事情你要千万记住了!”
李定国心下凛然,他赶紧表白道:“小人遵命。”
莫不计也站起来,走到二人身边,笑着说道:“李将军此话就不对了!”
李定国心中又是一凛,茫然转过头去,看着莫不计那笑眯眯的脸,问道:“不对?”
莫不计道:“当然不对!现如今你已是秦将军属下,自然应该自称‘标下’、‘末将’或是‘属下’,这小人二字可听得不大对头啊!”
李定国恍然大悟,他看看莫不计,又看看秦侃,尴尬的笑了笑。秦侃随后也笑了起来,他拍了拍李定国的肩膀说道:“从今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你要全心辅佐楚国公才是。”
李定国肃然道:“我军军势疲敝,多亏有镇虏军收留,否则的话前途渺茫,小人……标下自然是不会有二心的!请秦将军放心好了。”
莫不计随后也笑道:“这就是了,大家从今日起,就是自己人了!”
三人相视大笑,帐篷中的阴郁气氛一扫而光。
莫不计看着李定国那渐渐舒展开的脸,问道:“张献忠……啊,你义父下葬没有?”
李定国猛然一愣,说道:“你问这干嘛?我是不会将义父的棺木交出去的。”
莫不计看了看秦侃,随后笑道:“将军误会了!我可不是那么不通情理之人,我只是问问,你义父的头颅是怎么处理的?”
“什么?”李定国闻言一愣,不觉向后退了几步,脸色变得难看起来,说道:“你怎么知道义父首级被人割去的?莫非……”
秦侃赶紧解释道:“将军别误会,割去张献忠首级的并非是我们,而是另有其人。”
“谁?”李定国的眼睛里仿佛要冒出火来。
秦侃转过头去看了看莫不计,随后又转回头来,对李定国说道:“是汪兆龄和张献忠的宠妃尹氏,他二人勾搭成奸,因事泄被张献忠察觉,而且又见成都被围,便合谋将他杀死,取了人头到曾英大营领赏去了。”
“哦?是他们?”李定国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由于张献忠死后,头颅一直没有找到,因此下葬之时用的是一个用木头草草雕刻而成的木脑袋,现在他忽然听到秦侃这样说,顿时明白过来。
李定国咬牙切齿的问道:“请问我义父的头颅还在曾英那里吗?”
莫不计摇头道:“已经不在了,那曾英邀功心切,已经在昨晚派人将你义父的首级送到重庆去了,准备再从那里送到南京,向朝廷报功。”
“岂有此理!”李定国暴喝道,“曾英匹夫,不得好死!”
莫不计赶紧劝道:“将军莫要这么大声,万一让曾英听到了,岂不是又惹事上身?”
“惹事就惹事!他能将我怎样?”李定国说道,“不知那两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在哪里?莫非还在曾英大营?”
莫不计说道:“将军是说汪兆龄与尹氏吧?他们二人知道将军肯定不会放过他们,因此便躲入曾英大营不肯出来,今日一早,曾英已经派人将他们也送走了,具体从何处走,我也不知道,将军若要报仇,只怕是来不及了。”
李定国沉默不语,他低着头,呆呆的看着地面,双手攥成拳头,紧紧贴在腿上。
秦侃安慰道:“将军勿要烦恼,如今还是先想想你的部下怎么安置吧!”
李定国抬起头来,说道:“标下先谢过秦将军,我听说贵军粮食也不多,可你仍吩咐部下送来粥菜给我军食用,这番大恩标下很是感动。只是如今川中饥荒甚重,若这么多大军在这里久留的话,恐怕会无处筹粮,因此,以标下看,最好尽快离开这里,到别处就粮。”
秦侃问道:“那依你之见,何处为好?”
李定国犹豫片刻,终于说道:“不如去云南,那里承平已久,虽然前些时候沙定洲谋反,可是毕竟未经大战,因此那里还是可以养不少军队的,况且那沙定洲兵少力弱,正是我军南下的好时候。而且……”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将龙在田派阿来婆前来为大西军领路南下之事说了出来。
“哦?”秦侃有些惊奇,他问道:“那阿来婆现在何处?”
李定国答道:“还在我军之中,不过已经混入寻常兵丁之中,只有少数几个将领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若是秦将军下令,标下立刻将他押来。”
秦侃转头望着莫不计,向他征询意见。
莫不计知道李定国的流寇习气又犯了,他寻思片刻,随后说道:“这样,目前我军必须先将四川安定下来,而且还要赈济饥民,只有等这些事情了结之后,放可抽出兵力去云南,况且楚国公还未下达南下云南的命令,我军还是不要轻动为好。至于粮食的事情,我将再给楚国公写封信,相信应该能够解决的。这样吧,你先下去,派人将那阿来婆送到秦将军军中,秦将军自有主意。”
李定国并未立刻退下,而是转头看着秦侃。
秦侃点头说道:“莫先生说的没错,你就下去办理吧。”
待李定国行礼退下,走出中军行辕,莫不计方才舒了口气,他对秦侃说道:“恭喜秦将军收服李定国。”
秦侃苦笑道:“我总觉得有些不大好,玩阴谋诡计我可不太喜欢。”
莫不计笑道:“欲成大事者不可顾虑太多,秦将军不喜诡计,确是坦荡君子,这让莫某很是佩服,不过,将军需知,在这官场、战场之上若是心肠太过耿直的话,是很难笑到最后的。”
秦侃叹道:“还是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撕杀过瘾。”他将两手紧握成拳,互相碰击几下,随后又说道:“莫先生怎么知道那曾英一定会听你的话,把张献忠的人头和汪兆龄、尹氏送走呢?”
莫不计说道:“我曾向人打听过,知道曾英此人最是好大喜功,张献忠的人头既然落到了他的手上,他怎能不好好的利用一番?不过,这也可看出,曾英手下没什么厉害的幕僚,要不然他也不会真的这么听话,连夜派人将张献忠的人头送回南京请功去了。”
秦侃道:“莫先生确实厉害,这样一来,可是绝了大西军转投曾英部的念头了。”
莫不计说道:“其实我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毕竟现在粮食才是最重要的,我军粮食不如曾英军粮食多,如果我军粮食用尽,难保大西军不会转投曾英,所以我才用此计将李定国逼怒。”
秦侃说道:“可是别忘了,杨展军中的粮食比我军和曾英军加起来都要多,这可不是好兆头。”
莫不计点头应和道:“不错,这倒真是一个麻烦,看来必须想办法解决我军的粮食短缺问题,否则的话,恐怕会很麻烦。不过,比起曾英来,杨展似乎要好对付些。”
第二十六节 南京密使
熙熙攘攘的街道上车水马龙,来来往往的人群在窄小的街道上挤来挤去,人们头顶上的烈日无情的烘烤着城内城外的一切,并将所有的人都晒得满身是汗。
武昌虽然并不是这个时代最繁华的城市,但毕竟它地处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占尽地利之便,无论是从长江下游来的丝绸、布匹,还是从长江上游来的土产、药材,亦或是从汉江上游来的骡马、牲畜,都必须经过这里,使得这里成为了整个长江与汉江流域的商品交流中转站,从而为武昌的兴盛创造了前提条件。
不过,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现在的武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繁华,由于连年的战乱和饥荒,武昌城的商业逐渐凋敝,即使在最繁忙的季节,这里的江面上也看不到多少船只来往,只有那少数渔船还在江上飘荡,收获着不多的希望。
与平日的萧条不同,今天武昌城内的街道上人山人海,将几条主要的街道都堵满了。无论是男是女,无论是老是少,所有的人都向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兴高采烈的互相交谈着,并向着远处眺望。
人群就象是长龙一般,沿着街道向前蜿蜒前行,几股人群逐渐合为一股,并最终汇向黄鹤楼附近。
对于百姓们来说,今天可是一个大日子,因为据说声名赫赫的大明楚国公林清华将在今天正式宣布成立一个新式学校,因为学校的校址就选定在黄鹤楼附近,因而人们也就放下手里的活,纷纷涌向黄鹤楼,去见识见识一下这百年难得一见的大场面,同时也想看看大明楚国公到底长得是什么一副模样。
百姓们喜欢看热闹,林清华同样也喜欢,不过,作为今天的主角,他不得不放弃站在黄鹤楼上看风景的企图,百无聊赖的与手下的幕僚们站在黄鹤楼下,等候着吉时的到来。
自从知道有可能有名人也回到这个时代以后,林清华就立刻加快了建设的步骤,除了大规模的加强军队建设以外,他还加快了新式学校的建设。
林清华决定同时成立三座学校,一座陆军军官学校,一座海军军官学校,还有一座综合性高等学府。
前几天陆军军官学校已经建好,学员们也开始上课了。由于教员人数太少,林清华不得不从各部队中亲自挑选战斗经验丰富,而且认识字的军人,让他们来学校充当教员,虽然林清华一再降低标准,但最后也只找到了七十名勉强合格的教员。看着这些傻呵呵站在那里傻笑的教员们,林清华有些哭笑不得,虽然他很想亲自教导学生,但是他的事情实在是太忙了,即使有幕僚们的协助,他仍感力不从心,因此教导陆军军校学员的众人自然就落到了这些半吊子教员们身上了。不过,林清华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他知道,只要给这些教员们足够的时间,他们一定能够教出合格的学生,况且他们的实战经验丰富,如果能按照自己所编写的教材来教的话,应该没有问题,为了尽快让这些教员们熟悉教材,林清华还请了些先生教授他们,这样一来,在陆军军官学校中就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教员们白天到学校教学,而晚上则留在学校之中,听教书先生们或者就是林清华本人讲课。
除了陆军军官学校之外,林清华本来是打算同时建立海军军官学校的,但由于他手下会水上作战的人已经基本上都被马满原带到淮安去了,因此现在建设学校的难度很大,他不得不暂时将此事放上一放,等以后合适的时候再行建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林清华知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人才,而人才并非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想得到足够多的人才,就必须建立新式的学校,用新式学校来培养人才,只有这样,整个社会的进步速度才能加快,才能走在整个世界的前面。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林清华决定在武昌城中建立一座综合性的大学,用它来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由于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因此分出几个专科学院就显得很必要了。
最重要的当然是技术学院,因为无论是造枪造炮,还是造船,都离不开技术,因此,首先建立的就是技术专科学院。该学院的教员大部是从西平寨及各处请来的手艺高超的老工匠,由他们向学生讲授手艺与技术,除此之外,还请来一些年轻书生,由他们向学生们讲授林清华所编写的教材。当然了,林清华也知道仅靠那些书生们自学是无法掌握那些高深的教材知识的,因此他也必须经常给这些教员们讲课,虽然这样有些急功近利,但时间已经不允许林清华偷懒了,填鸭式的教学已经显得相当的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
当然,林清华也知道,仅仅依靠这些,是不可能迅速向新式技术靠拢的,要想尽快让这所学院真正成为整个中国的技术先锋,就必须将自己所掌握的现代知识灌输给学生,并且启发他们的自我创新意识,让他们能够自行开发新的技术,创建新的理论,而这就需要大批的新式教员。
解决的办法就是再建立一所师范学院,将自己所回忆的所有知识迅速灌输给学生,当这些学生学会之后,就以他们为教师,到别的学院担任教员,再将知识传授给其他学生。
当然了,按照这个时代的传统看法,一个学校要是没有四书五经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林清华也成立了一所文学学院,由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及其同僚担任教员,按照他们对于传统儒学的理解,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在逐渐改变学生们的知识结构的同时,也可起到掩人耳目的作用,免得引起那些顽固的老夫子们的反对。
除了这些学院之外,林清华还成立了一座医学院,既讲授中医,也讲授西医外科学,教员则从随军大夫中选出,当然,作为当仁不让的人选,哈斯木自然成为了西医外科学主讲教授。
学院招收的学员全部都是十五岁以上的年轻人,而且必须识字。不过,起初报名的人并不算多,因为对于大部分读书人来讲,只有读书、科考、当官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而象这些手艺、师范一类的东西实在是旁门左道,不值一哂,整个学校中,除了那由黄宗羲等人主持的文学学院还能引起他们一点点兴趣之外,其它的东西根本不能引起他们的任何注意。
为了引人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