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争大唐 >

第321部分

龙争大唐-第321部分

小说: 龙争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事喧哗?”卢承庆不悦地皱了皱眉头,冷冷地哼了一声。
    “禀侍郎,相州刺史舒王李元名派人送来急信,小的让其先去兵部司报备,其强自要见侍郎,故此发生争执。”把守在办公室门口的卫兵见房内传来卢承庆的询问声,不敢怠慢,忙大步行了进来,高声禀报道。
    “相州?”卢承庆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之色,沉吟了一下,还是开口道:“让他进来好了。”
    “是。”那名前来禀事的卫兵高声应答了一句,退将出去,须臾,领着一名身上满是泥浆的军汉走了进来。
    “禀卢侍郎,我家王爷有急信在此,请大人过目。”那名浑身脏兮兮的军汉大步走入室内,双手捧着份公函,躬身行礼道。
    李元名,唐高祖之第十八子,少有才名,及长则矜严疏财,始封谯王,后封舒王,有贤名,善理政,曾得李世民赞为“诸王之楷模”,而今已历三州刺史,实封千户,贞观十七年十月就任相州刺史,至今不过数月,然州已大治,在朝在野皆有贤王之名,非等闲州刺史可比,卢承庆虽不明舒王有何军务上的急事要报,却也不敢怠慢,忙挥了下手,示意卫兵将信件转接过来,信手打开了函件,只一看,登时就愣住了,倒不是这函件里所言之事有多么严重,恰恰相反,这信里头所载之事其实不过是件可大可小的事儿罢了——李世民东征,相州奉命调集粮秣以供军资,自三月以来,并无任何差错,然,四月二十五日,相州接司农寺调令,再次从粮库中发粮四百石以为军需,在装船的当口,因民夫搬运不当,致使粮包破损,露出袋中所装之米,这才发现这些米竟然都是陈粮,押运官方仁庆大怒之下,与相州府辩诘,双方各持一辞,互不相让,这才将此事闹到了兵部。
    陈粮并非不能食用,而是因其米碎而黄,口感极差,一般而言只是用来当作饲料或酿酒之用,甚少用于人食,更别说用来充当军粮了——按朝廷惯例,各地粮仓中之存粮每年都要调换,将陈粮卖出,而后购入新粮以补足数额,新粮与陈粮之间价格差异不小,各地粮仓中的米耗子没少在这其中上下其手,中饱私囊,若是往日发现了此事,自是得从根源上追查,以明定是非,该由刑部出面调查,实算不得太大的事情,可问题是此乃帝驾亲征之际,再小的事情也没人敢大意,无论是押运官方仁庆还是相州刺史李元名都不想承担贻误军机的罪名,双方立马就闹上了。按常理来说,调运粮秣属于户部与司农寺的活计,兵部只是管押运罢了,然则,如今乃是战时,军需上出了岔子,自然要由兵部出头来协调此事方可。
    这事情麻烦归麻烦,然则却实在算不得什么天大的事儿,至少在卢承庆看来是如此,无他,当事人双方完全可以各退一步,先将陈粮调换为新米,而后再行定夺也不迟,完全没必要闹到如此相持不下以致于影响到军需供应的份上,只不过双方都占着理,谁也不肯退让一步,这才导致了如今的僵局——方仁庆乃是押运官,自是负有押运军粮之重任,当然不肯以陈粮充军粮,提出调换新米本就属该当之事,本身并无多大过错,而舒王李元名手中握有司农寺转来的相关调拨单据,也是按着调拨单开了指定的粮仓出粮,他自然不肯承担以次充好的过失,双方都不肯退让的结果哪还能有个好的,这事情一闹起来,也就有些子大了。
    “此事本官知晓了,尔先下去休息罢。”卢承庆满心不愿去协调这么件扯皮的事情,可职责所在,却又不得不出面,脸色立马就有些子难看了,瞥了一眼那名前来传信的相州兵丁,淡淡地说了一句。一见卢承庆发了话,那名相州士兵自是不敢再多留,恭敬地行了个礼,自行退下不提。
    “该死!”待得那名相州兵丁退下之后,卢承庆没好气地骂了一句,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了几步,而后一把抄起那份军情折子,大步便向尚书省衙门走去。
    卢承庆急步走到尚书省衙门,由得门口的侍卫前去通禀之后,整了整官袍,迈步进了正堂,入眼便见黄门侍郎诸遂良正埋头速书,忙抢上前去,很是恭敬地行了个礼,叫了声:“诸公。”
    “啊,是卢侍郎来了,快,看坐,看坐。”诸遂良抬起了头来,笑容可掬地打着招呼,将卢承庆让到了书桌前的椅子上,待得卢承庆在书桌前坐了下来之后,诸遂良这才笑呵呵地问了一句:“卢侍郎来找本官,可是有要事?”
    卢承庆在朝日久,早就知晓诸遂良乃笑面虎一只,手段狠辣了得,并不想与其过分套近乎,只是拱了拱手道:“诸公,是有一碍难之事须得诸公出面调停方可,这事情是这样的……”
    “哦?竟有这等事?”诸遂良听完了卢承庆的情况介绍,眉头飞快地皱了一下,伸手取过卢承庆搁在案头的文档,飞快地扫了一番,脸上虽还带着笑,可眼中却不经意地闪过一丝激动之色,不过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淡淡地道:“此小事耳,卢侍郎且放宽心,本官这就着手去办好了。”
    卢承庆见诸遂良将这麻烦事揽了过去,自是求之不得,也不想跟诸遂良多拉近乎,笑着起了身道:“那就烦劳诸公了,下官尚有公务在身,就不多打搅了。”
    “好,好,好,卢侍郎勤于王事,实我等之楷模也,您忙,老夫就不送了。”诸遂良笑呵呵地将卢承庆送到了正堂的门口,嘴角含笑地跟卢承庆话别,可才刚一回过身来,脸色立马就阴了起来,走到书桌边,拿起那份文档,在手上反复地掂了几下,突地提高了声调道:“来人,备车,本官要到东宫一行!”
    富丽堂皇的显德殿中,诸遂良默默地立在殿旁,身子虽站得挺直,脸上也带着笑容,可一双老眼中却满是焦虑之色,不停地看着后殿的方向,满头满脸都是汗珠,心情又怎个急躁了得——天都已近午时了,自打到了显德殿,诸遂良已足足等了快一个时辰了,却始终没见太子李治露面,偏生又无法着人去催请,着实令诸遂良心里头老大的不耐,可也没法子,谁让他是臣,别人是半君呢,就算再不耐也只能捏着鼻子等将下去了不是?
    “太子殿下到!”就在诸遂良等得望眼欲穿的当口,东宫主事太监管大松那尖细的嗓门总算是想了起来,伴随着喝声,太子李治打着哈欠从后殿里转了出来。
    “老臣诸遂良叩见太子殿下。”一见到李治出现了,诸遂良忙不迭地抢上前去,恭恭敬敬地给李治见礼。
    “啊,是诸爱卿啊,这么急着见本宫可是有甚要事么?”李治语气虽和缓,脸上也带着笑,可话里头却透着老大的不乐意,无他,这厮今日又在后宫里鬼混,压根儿就没回东宫,正自爽得开心之际,生生被诸遂良给搅了兴头,哪还有甚好气色,若不是因着诸遂良是他要极力拉拢的重臣,只怕李治连见都懒得见上一面的。
    “启禀太子殿下,老臣确实有要事须奏明殿下。”诸遂良早就知道李治是个阿斗型的人物,之所以会投向李治,也并不是被李治的雄才大略所折服,左右不过是跟长孙无忌打的主意一样罢了,看重的仅仅是李治软弱好控制而已,自不会跟李治计较那些个态度问题,不过么,诸遂良说是有要事要奏,却并没有往下接着说究竟是何事,而是拿眼看着簇拥在李治身边的那帮子宦官、宫女们。
    李治是懦弱了些,却不是傻子,见诸遂良半天不开口,便知其中必有蹊跷,略一沉吟,挥了下手道:“尔等全都退下。”李治既然下了令,一帮子宦官、宫女们自是不敢再留,各自应诺退出了大殿,只留下李治与诸遂良相对而立。
    “诸爱卿,有甚事可以说了罢?”待得众人退下之后,李治走到了躬身而立的诸遂良身前,饶有兴致地看着诸遂良,淡淡地说了一句。
    “殿下,这是相州刺史舒王李元名送来的急件,还请殿下过目。”诸遂良并未多言,只是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一份公函,双手捧着,递给了李治。
    李治白白担着个监国太子之名,然则在朝廷公务上却压根儿就插不上手,现如今大权都在刘洎手中掌控着,李治最多算是个橡皮图章罢了,也就是盖盖印章,签个名便算是监国了,先前李治还试着对报上来的公文提提自己的看法,然则却没人理会他的意见,到了后来,他也就懒得再管政务了,每日里醉生梦死,倒也逍遥得很,此时见诸遂良将相州送来的急件送上,还真来了些兴致,可匆匆看了一遍,却郁闷地发现这不过是件鸡毛蒜皮的小事罢了,真要协调起来的话,功劳不见得有,麻烦倒是不老少,心中顿时就来气了,皱着眉头道:“诸爱卿急着见本宫就为了这事?”
    诸遂良早就知道面前这位主儿是个阿斗,也早就料到其压根儿就看不出这份公函后头隐藏着的秘密,眼瞅着李治不高兴了,在心里头狠狠地鄙夷了李治一把,可脸上却堆出了最诚挚的笑容,很是恭敬地回道:“殿下请细看司农寺调拨单后头附署的官员名讳。”
    “嗯?”李治闻言愣了一下,紧赶着再次翻开文档,找到了调拨单,扫了一眼,却没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满头雾水地问了一句:“刘铖?此何人也?”
    诸遂良笑了,笑得跟只老狐狸似的,点着头道:“此刘侍中之长子是也。”
    “啊!”李治先是一惊,而后又是一喜,刚想着下令严查,却又收住了口,眼珠子狂乱地转了起来,脸上的神色变幻个不停,良久之后,长出了一口气道:“此事重大,本宫须好生斟酌一番,诸爱卿且在此稍候,本宫去去便回。”话音一落,也不给诸遂良开口的机会,一转身,大步转入了后殿之中。
    “这……”诸遂良没想到李治说走就走,一时间气急,恨恨地摔了摔宽大的袖子,站回到殿旁,百无聊赖地接着数大殿顶上的装饰花纹,心里头将李治骂得个狗血淋头也就是难免之事了罢……   
第三百五十二章京师之倒刘行动(四)
    时已近午,日头正艳,满城蒸腾的水汽令人闷得喘不过气来,赤着双脚的李治在毅和殿那间爱的小屋里烦躁不堪地踱来踱去,连满头满脸的汗水都顾不得去擦上一下,一张原本尚算英俊的脸扭曲得厉害,脸皮子一抽一抽地动个不停,气喘得很急,重重的呼吸声在不算太大的厢房里回响个不停,而这声响又令李治心中的烦意更是重上了几分。
    这是个好机会,一个夺权的好机会,这一点李治自是能看得通透,然则他却无法下定这个决心,也无法断明究竟该进行到何种程度,无他,魏王一系的势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大得令李治下不了动手的决心,毕竟先前刚被吴、魏双王的人马狠狠地整治了一回,此时李治不免有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顾忌在,再者他也无法判明眼下这个局势到底是真的机会还是个布置巧妙的陷阱,生恐落入他人圈套的李治自然也就瞻前顾后地犹豫了起来,说到底,除了李治本身懦弱的个性之外,更关键的还是他没有足够的实力,底气不足之下,信心又如何足得起来?
    “怎么还没来,搞甚子,怎地还不到!”李治在厢房里来回踱着步,焦躁万分之下,忍不住自言自语地叨咕了起来。
    能让李治如此等待的自然也就只有武媚娘了罢,说起来很有意思,当初李治勾搭上武媚娘,仅仅不过是打着吃野食的想头罢了,毕竟采老爷子的禁脔可是件很刺激的活计不是么?可几番“征伐”下来,李治彻底被武媚娘的床上功夫给收拾得服服贴贴的,恨不能时时刻刻都将武媚娘搂在怀中好生怜爱几番,自打老爷子出征以来,李治回东宫的时日屈指可数,每日里必要寻武媚娘快活上一回,**上的欢娱还是小事,经过这近两年来的偷情生涯,李治发现武媚娘的政治眼光高明得很,对于朝中的大势往往能做出个极为靠谱的预测,这令李治惊喜之余,将武媚娘当成了自个儿最信任的心腹——李治以前没听武媚娘的劝告可是吃了不少的苦头,现如今没武媚娘拿个准主意,李治是不敢再莽撞行事了的。
    就在李治等得头顶生烟之际,厢房的门“咯吱”一声被推开了一条缝,人影一闪,上穿露胸薄衫,下着火红石榴裙的武媚娘悄然从门缝里钻了进来,还没等她立稳脚跟,李治便已一个箭步冲了过去,一把将武媚娘抱在了怀中,口中呢喃着道:“媚娘,你可算是来了,等煞本宫了啊。”
    这会儿正是宫中用午膳的时辰,宫里头来来往往的宫女、宦官们到处都是,要想避开旁人的耳目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武媚娘为了能顺利抵达毅和殿可是没少花心思,也没少走弯路,赶得紧了些,加之天又热,浑身上下香汗淋漓的,被李治这么一抱紧,不免有些子难受,眉头飞快地皱了一下,可口中却是温柔体贴地道:“叫殿下久等了,是妾身之过也。”
    “呵呵,没事,没事,来了就好,来了就好。”李治亲了亲武媚娘的耳垂,呵着气,笑着说了一句,那呼气吹在武媚娘的耳上,立马挑得武媚娘浑身一颤,搂着李治腰间的手不由地也紧上了几分,胸前的两团柔软顿时压得李治心神为之一荡,紧赶着伸出右手便要去解武媚娘的腰带,却浑然往了自个儿左手上还拿着份公函,这一下动静大了些,那公函的边角刮在了武媚娘柔软的肩背上,登时就令武媚娘“唉呀”一声低呼了起来。
    “啊,糟了,本宫险些忘了正事。”武媚娘那声低呼一出,李治这才想起自个儿找武媚娘来此的用意,满腔的**立马如潮水般退了下去,放开了武媚娘的身子,紧赶着将那份公函递给了武媚娘,一边还没忘了出言解释道:“媚娘,你看仔细了,调拨单上那名户部小官儿,哦,叫刘铖的,正是刘洎那老狗的长子,依你看来,这里头可有蹊跷之处?”
    这份公函并不算长,连同附着的单据在内也就只有薄薄的几页纸罢了,可武媚娘却看得很仔细,足足花了一盏茶的功夫才算是将公函过了一番,但却并未马上开口,而是微皱着眉头思索了起来,末了,长出了口气,轻轻地问了一句:“此公函是何人送来殿下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