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纪元1912 >

第3部分

新纪元1912-第3部分

小说: 新纪元191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桓鋈撕鸵蝗喝伺卓磺校非笠桓雒蜗氲墓适拢。�
    唐人街,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华人聚居的地方,但是实际上这里却是他们的“避难所”,但即便是在这里中国人仍在继续受苦受难。在这里,他们同样会遭到石块的袭击,蔬菜车会被掀翻,辫子有时候仍然被人揪扯。
    对于很多中国移民来说,他们一生就生活、居住在唐人街那几个拥挤、狭小的街区里,从不越雷池一步到白人的世界里去。就是在唐人街,华人移民们在特殊的环境下,用特殊的心理状态酝酿了一种独特的移民文化。可以说。唐人街就是他们在美国建造的又一个家乡。唯有在那里,他们才可以抬起头大声说话、谈笑,唯有在这里,他们才会稍微感到一点自在、自由和自信。
    这就是唐人街!
    行走在唐人街间,李子诚看着周围那些正在剪去辫子,或是在店门外插上五色国旗的同胞们,看着那些穿着长袍马褂却在外面罩着一件西装的同胞,他们就是自己的同胞啊!
    偶尔看到街边店铺上悬挂的孙中山等人的照片,李子诚不禁暗叹着自己来的时机不对,如果再早一天的话,没准自己还能碰到武昌起义后从丹佛来到纽约的孙中山等人,指不定还能和这位国父有上一面之缘,或许……
    想到自己竟然和他只是半天之差,李子诚不禁有些懊恼,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身份问题,在杰克森威尔逊港耽误了时间,或许自己真能见到那位国父,要知道自己来到纽约中央车站的时候,他不过是刚从码头登上前往伦敦的邮轮。
    “人家现在正在伦敦!”
    “少爷,要不要找辆马车!”
    就在心下思量着的时候,身旁传来一个声音,一直跟在李子诚身旁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恭敬的说道。
    “阿四,你去找辆马车吧!”
    从唐人街到华尔待还要走很长一段路,更何况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这路该怎么走。
    “是,少爷!”
    话音一落,阿四便飞似的朝街口跑去,看着那穿着灰西装头戴鸭舌帽,在人群中穿行的阿四,李子诚忍不住笑了笑。
    一个星期前,在托马斯·李船长的帮助下,自己终于摆脱了“保释”,得已离开佛罗里达乘火车来到了纽约,在纽约唐人街的中华会馆内,碰到了的阿四这个从国内偷渡到美国,原本想和父亲团聚,结果父亲却早在两年前就已经病死的少年,举目无亲的他一直在唐人街做着帮工,而同样举目无亲的自己,同样需要一个熟悉纽约的跟班,一切几乎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分钟功夫,阿四便带着一辆同样由华人赶着的西式硬篷马车停在路边。
    “少爷!马车到了。”
    点点头在钻进车厢的同时,李子诚冲着阿四吩咐一句。
    “去华尔街!”
    马车缓缓的行走在曼哈顿的街头,看着车外那狭窄的街道上交错的马车、汽车,望着那些穿着大衣、戴着礼帽的路人。
    “这里就是1911年的曼哈顿了!”
    看着眼前曼哈顿,李子诚怎么也找不到自己曾看过的那个“水泥的森林”、“站着的城市”,在后世被称为美国象征的曼哈顿岛,同样也看不到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
    不过此时的纽约早已经是这个时代全世界最为繁华的城市。曼哈顿岛上熙熙攘攘,纽约的大由于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建筑施工,纽约的街道上堆满了建材,交通拥堵远甚于21世纪的纽约。唯一能让李子诚找到一些熟悉感的,恐怕就是那主宰纽约都市风景的赤褐色砂石建筑。
    这个时代的纽约正处于一个蓬勃展的时代,一个奢华品位纵横风靡的时代,一个让充满理想的新贵们热血沸腾的黄金时代。
    “可惜,这里只属于白种人!”
    想到自己在亚特兰大海关被喷药,如果不是托马斯·李船长为自己担保甚至支付了5oo美元的保证金,怕自己一上岸就会被投进监狱的经历,李子诚在心里感叹一句,这个时代的美国绝不是什么天堂,至少对于一个黄皮肤的亚洲人来说,这里并不“美”。
    将视线投给坐在对面的阿四,李子诚笑问了一句。
    “阿四,你想过回国吗?”
    少爷的问题让阿四一愣,回国那两个字眼让他的眼中闪动着异样的神采。
    “做梦都想,谁想在这受洋鬼子欺负,可……”
    如果有钱回国的话,自己早都回国,为什么还呆在美国受气、受欺呢?
    “三等舱的船票要一百二十六美元!”
    一句话后,阿四沉默了下来,双眼看着少爷,少爷一个月给自己3o美元,要是少爷能雇上自己几个月的时候,没准就能……
    “少爷,你要是早来一天就好了!”
    “嗯?”
    阿四的话让李子诚一愣,为什么早来一天就好了。
    “孙先生在会馆讲演的时候,我去过,孙先生说……”
    在阿四说话时,李子诚注意到他的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说什么?”
    “孙先生说,武昌起义成功了,举国响应起义,满清灭亡指日可待,很快革命就成功了,国家共和了,中国就强大了,到时候洋鬼子就不敢欺负咱了!大家都这么说,说革命成功了,汉人要当家作主了,国家自然也就强大了,咱们在外国的日子就好过了!”
    阿四的一句话,让李子诚沉默了下来,事实真的如此吗?或许对于这些身在异国他乡的人来说,这是他们的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期待,可事实呢?革命成功了不一定就等于强大。
    在未来的几十年之中,等待中国的又将是什么呢?
    心下思索着未来着几十年生的事情,李子诚忍不住出一声长叹。
    “有时候……”
    话到嘴边,李子诚还是吞了回去,对于中国来说,或许近代的中国原本就是多灾多难的,二次革命葬送了中国的宪政之路,从此中国走上自己所熟悉的那条道路,革命的与不革命的,地方的与中央的、地方与地方的军阀混战,最终整个国家的元气遭受重创。
    “如果自己能早回来几个月多好……”
    心下暗自思量着这个念头的时候,李子诚却是冷嘲一声,早回来几个月,自己就能改变历史吗?
    从很小的时候起,在几乎是他人潜移默化间的影响下,自己并不怎么喜欢“革命”那个名词,在中国近代革命、民主、自由、主义、共和、大同……都是曾经被用以呼唤理性、现代性、个性、人性与新的时代,同时也这些词也被用以唤起多数人的暴力,用以巩固权力,用以践踏权利与扭曲人性、创造同质化。
    在中国的近代,在长达几十年中,一代代中国人在那里用“革命的与反革命的”在那里臆想着“正义”,而后又借着革命的名义,在中国的土地上大开杀戒血流成河,千百万计小人物成为“正义”的牺牲品,但是他们得到答案了吗?
    “或许,在中国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一个伟大的组织;或许,在中国社会的方向抉择中,我们总是抽到下下签;或许,我们任何一个机会都导向失败;或许。我们总是一遍遍重复着历史的错误与悲剧;或许,我们至今还不知自己来自何方,去向何处。”
    没有答案,为了一个答案,一代代中国人寻找了一百多年,可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中国,人们依然迷茫,面对着所谓的强大时,人们仍然在苦苦寻找着答案。
    作为一个“冷静派”的年青人,自己也曾寻找过答案,可最终答案是什么呢?
    “从来都没有什么终极目的,有的,只是社会的进步。”
    想到三年前,上大二的时候,在论坛上与他人的争论,李子诚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或许,这才是最终的答案,只不过有时候,一些东西替代了进步本身,尽管世间绝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进步本身,可……
    心下陷入思索的时候,李子诚的心底浮现出自己同父亲的一次争论,最终父亲用一句话做了总结。
    “想这些干什么呢?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还有能力去想其它事情吗?”
    在李子诚陷入思索的时候,马车哒哒的朝前行驶着,此时坐在车厢内的李子诚并没有看到赶着马车的车夫,不停的为其它的马车或汽车让路,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来说,即便是行驶在外国的街头上,他们几乎本能的为外国人让着路,似乎这种唯唯诺诺早已经渗透到他们的骨子里。
    马上的华人车夫小心翼翼的赶着马车在驶进华尔街时,车夫的举动变得更加以谨慎,他知道这里都是什么人,这里的任何人都可以像碾死一只蚂蚁碾死自己,真不知道那位先生到这里来干什么。
    华人车夫停稳马车后,看着远处侧目而视的警察,他有些紧张的吞了吞口水,几乎是手心冒着汗的拉开车门,冲着车厢内轻声说了句。
    “先生,到华尔街了!”
第005章 贷款
    “先生,华尔街到了!”
    马车门被打开的瞬间,一个声音传入耳中,下一秒中车夫已经麻利的挂上车梯,必恭必敬的扶着车门。
    走下马车的瞬间,李子诚扶了一下自己头上戴着的礼帽,双眼盯视着不远处的那家“摩根银行”。
    “呼!”
    深吸一口气,左手提着黑色的公文包,李子诚便朝着银行走了过去。下了马车的阿四则紧跟在少爷的身旁。硬底的皮鞋踏着路边的行道石,出哒哒的响声,看着那越来越近的摩根银行,李子诚清楚的感觉到自己的掌心在冒着汗。
    紧张,怎么可能不紧张,尽管在亚特兰大时,已经将十公斤黄金在银行换了六千六百多美元,虽说至今不过只花了几百美元,可那些钱总有一天会花完,更何况这点钱对于自己来说,根本不够解决自己的问题。
    必须要回到岛上,取走潜艇内的财宝,尤其是那些技术专利,或许在这个时代那些装在不锈钢筒内的专利图纸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甚至于可以……
    心下寻思着的时候,李子诚已经走到了摩根银行的大门处,在将在进门的时候,回头冲着阿四吩咐一句。
    “阿四,你在外面等着!”
    说罢,李子诚便走进了银行,皮鞋踩在大理石地板上出清晰的响着,听着声响的银行职员偶尔抬头看一眼这个刚进门的“绅士”,但下一秒,他们还是这位衣冠楚楚的绅士划为了“人”,仅仅只是因为他是东方人。
    进入银行大厅后,李子诚朝着那些排着队的美国人看了一下,然后便径直朝着左侧的办理金融事物的经理处走去。
    抬头看到一位年青的东方人走到自己的桌前,阿尔波特·卡萨佩斯的脸上露出了职业性的笑容。
    “你好!先生,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办理贷款!”
    说话时李子诚便坐在桌前的椅上,将公文包放在双腿上看着对方,自己来这就是来办贷款的,就那十八张英国债券办贷款,这是自己手中唯一一种可以折换现金的东西,尽管那些债券仍未到期,但至少可以充当贷款抵押。
    而阿尔波特·卡萨佩斯同样打量着眼前眼前的这个东方人,他的身上穿的似乎是一身定制的西装,他的衣服无一不显露出精致的做工,也许出自名家,仅仅只是这身西装便没有人会怀疑他是一个富有的绅士,银行从来都是对富人敞开大门的,不分种族、国籍!
    “先生,我们这里提供短期贷款,以及中长期贷款……”
    心想着没准是笔大生意的阿尔波特·卡萨佩斯连忙向这位东方人介绍着贷款的种类、利息,在介绍的时候,他同样也未忘记观察对方的神态。
    “当然,如果您要办理贷款,需要提供适当的担保,像房地产或者……”
    不待这个挂着值班经理的人把话说完,李子诚便直接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个牛皮纸袋放到桌上。
    “不记名债券可以吗?”
    “债券?”
    “是的,英国行的公债!”
    回答对方的疑问的同时,只手旋开纸袋的线条从纸袋中取出一张英国债券。
    在接过债券的瞬间,阿尔波特·卡萨佩斯心跳瞬间跳动数下,一连串零……这是一张1ooooo英镑的英国债券,接过债券的时候,阿尔波特只扫视了一眼,便知道这债券并不是假的,英国债券和英镑一样,表面的图形非常简单,但任何人都知道看似简单的英镑,向来因其设计极其细而被被称为“钞票女皇”,他的纸张极为特殊,十字形交叉的亚麻纸质密实,使用的多层叠加工艺也是独立无二的,而且还有使用了极为复杂的的水印印刷,任何一张英镑上都有数百个防伪点,英镑从来都是公认是不可能伪造的钱币中的艺术品。至于英国行的巨额不记名债券,其复杂性更远胜于的英镑,更何况根本不会有人愚蠢到的去伪造完全可以核对的债券。
    当然仔细的检查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面对这笔不菲的数目时更是如此,阿尔波特·路易还是仔细核对了一下这张十年前行的债券,在完成核对确认了债券的真实性之后,他又看了一眼这个东方人,同时又朝着门外站着那个跟班看了一眼,中国人!
    看到门外跟班穿那剪掉辫子后的模样,阿尔波特·卡萨佩斯下意识的明白了这个拿着债券来办理贷款的东方人的来路,他是中国人,想到中国正在生的革命,隐隐明白为什么他的手中会拿着债券,也许在用这些三十年长期债券办理抵押贷款之后,他根本就不可能偿还贷款。
    “先生,你应该明白,这是种不记名债券,还需要三十年才能兑换!”
    嗯?
    银行经理的话让李子诚的眉头一跳,来了,银行从来都是啃骨头不吐渣的东西,他肯定是想趁机压价。
    “而且我想我们还需要你提供适当的证明文件!以证明这些债券是……”
    不待他把话说完,明白这个人意思的李子诚立即开口说道。
    “这是不记名债券!”
    “但是……”
    “我想在纽约,任何一家银行都非常乐意接受我提供的抵押!”
    在说话的同时,李子诚从公文包中取出了另外十七张债券,这是从潜艇上一个铁皮箱中取出十几张债券,当时只是好奇,自己怎么可能想到,现在自己能不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