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65部分

血火河山-第65部分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耍踔猎谝院蠡鼓芙泄拿顺沟撞僮菰谌毡救说氖种小U飧鐾蝗缙淅吹闹饕馊梅荚笄路鹨丫吹搅酥泄诘赝忌弦丫涑闪巳毡镜哪且惶臁�
他不急不慌地说道:“太后,请恕我直言,中国虽大,但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李国勇的叛军,您和皇上又能够逃到哪里去?”
第一百三十七章 … 京城风云 (四)
芳泽谦吉的话触到了慈禧的痛处,是啊,中国虽大,但她又能去哪呢?走到哪哪都可能被李国勇抓住,那时候就算李国勇不杀自己,但失去了荣华富贵,失去了权利的她,又怎么能够忍受?
就象看着一条大鱼钻进了自己精心编织好的网中,芳泽谦吉说道:“我倒有个建议,虽然也是逃跑,但却肯定能恢复大清帝国的江山!”
“哦?公使先生请说。”愁眉不展的慈禧象一个溺水的人抓到了一块救命的木板。
芳泽谦吉慢慢说道:“军事上虽然李国勇进展顺利,但他也有势力达不到的地方,那就是满洲。在满洲,大日本帝国有十余万兵力驻扎在那里,在此我代表日本政府诚挚地邀请太后和皇上能够驾临,我们将给与最高规格的待遇!”
先是脸上一喜,接着慈禧就陷入了沉思。去满洲固然是个不错的主意,那里本来就是大清发祥之地,加上有日本人的保护,量他李国勇也不敢贸然前去,性命当然是无忧的了。但是,这么做,等于寄人篱下,处处都得仰仗日本人的鼻息,日子只怕也不会太好过。
见慈禧犹豫不决,芳泽谦吉继续劝说道:“中国有句俗话,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太后虽然眼下放弃北京,但将来借助我们日本军队的力量,又何尝不能再夺回来呢?”
“大清恢复江山,不需要借助外族的力量!”一直没有开口的光绪忽然说道,对于在甲午海战将自己打得大败的日本人,光绪可从来都没有什么好感。
芳泽谦吉脸色一变。
慈禧勃然变色道:“你这个逆畜,还敢开口,当年如果不是你要搞什么变法,好好的一个大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公使先生那是真心为我们母子着想,你怎么好歹不分?非要让李国勇抓住我们,砍了我们母子的头你才甘心?”
说到这慈禧对芳泽谦吉说道:“公使先生,我决定了,就去满洲,希望一路上的安全也能够得到你的协助。”
芳泽谦吉大喜过望:“没有问题,太后,我这就去安排。”
话没说完,屋外忽然杀声震天,一片“保护皇上”的声音此起彼伏,慈禧几个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就看到李莲英连滚带爬进来囔道:“老佛爷,侍卫和太监们造反啦!”
雪上加霜的噩耗让慈禧呆若木鸡。
所谓的“造反”,就是贺融祥多年来安插,发展在宫内的内线,人数其实也不多,三百来号人,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就几十个侍卫,但他们喊出的“保护皇上”的口号,倒一时怔住了许多不明真相的人。
起事诸人趁着宫内不明真相的时候,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接近了储秀宫。也是慈禧命不该绝,这时代苫正好进宫,,遇到此事的他没有惊慌,迅速带着大批侍卫赶到,大声说道:“焉有一城尽反者?此些须贼党作乱尔,诸君随我努力杀贼!”
他的话很快让宫内混乱的局势稳定了下来,越来越多的侍卫杀向了起事诸人,起事者以太监居多,根本不是这群如狼似虎侍卫们的对手,很快被屠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余下的三十来名起事侍卫,依仗着手中的毛瑟手枪,盘踞在宫中一角殊死抵抗。这些人本来就是贺融祥发展起来的直系成员,意志顽强,加上火器犀利,代苫一时也对他们无可奈何。
宫内的突发性叛乱,加深了慈禧的恐惧,也加速了她逃亡的决心,顾不得再收拾准备,对芳泽谦吉说道:“公使先生,事急矣,我希望能立刻到贵国公使馆暂避,并尽快出城。”
这正是芳泽谦吉求之不得的,正想说话,看到浑身沾满鲜血的代苫进来道:“太后,乱贼大半已平,余者不足为患,请太后皇上急速出宫!”
慈禧象看到救星一样地说道:“代苫,你来得正好,赶快挑选精壮侍卫,护送我和皇上到日本公使馆暂时躲上一躲。”
“万万不可!”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代苫大惊:“太后,您和皇上乃一国之尊,焉有跑到洋人使馆避难的道理?传出去将会成为天下笑柄。奴才代苫不才,愿拼将一死保卫太后和皇上,至于避难于日本使馆,太后,那是千万不能的啊!”说到这,代苫的声音都已变得嘶哑。
慈禧不悦地道:“这是我的主意,天下人要笑就笑我好了,代苫,赶快下去准备吧!”
“太后!”代苫无计可施,“扑通”一下跪了下来:“奴才们哪怕都死光了,也必定保证您的安全,千万三思啊!”
慈禧气得浑身发抖,手指着代苫正想发作,忽看到李莲英又匆匆奔了进来,面带喜色地道:“太后皇上大喜,德亲王得知宫中叛乱,已带着家丁前来救驾,就在紫禁城外,侍卫们问要不要放他们进来。”
大喜过望的慈禧说道:“快放他进来,德亲王真忠勇之士,我要好好地赏他。”
跪在地上的代苫大叫:“且慢!宫中的叛乱,德亲王如何这么快就知道了?他又怎么能这么快就召集齐人手?未有圣旨,擅动刀兵,罪同谋反,德亲王不会不知道,我看其中必然有诈。”
慈禧总也是个精明的女人,统治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她,立刻被代苫的话所提醒,也品味出了这事的确有不对的地方:“暂时不要开门,看看再说。”
而这时在紫禁城外等得不耐烦的德亲王,见宫门久久不开,宫内的内应又没有消息传出,和身边的王亚樵商议了一下,决定强行打开城门,生擒慈禧。
匆匆赶到宫门的代苫,见德亲王果然反了,颇有才干的他,一边命令死死顶住宫门,一边命令侍卫们爬上城墙反击。紫禁城的侍卫们无论在训练上还是忠诚上都绝非其他清兵可比,在他们的誓死守卫下,倒给了德亲王很大的杀伤。
这些侍卫虽然火器稀少,但弓箭上倒很继承了祖先的本事,一个个箭射得既狠又准,只看见德亲王的人马纷纷倒地,宫门外的尸体愈积愈多。
代苫虽然牢牢守着宫门,心里却是有苦说不出,外面几千人攻击,宫内还有几十个叛党没有消灭。李国勇反了,老百姓反了,侍卫反了,太监反了,现在皇室宗亲竟然也反了。这大清究竟怎么了?当年太祖皇帝龙出关外,纵横疆场,横扫天下无敌,又是何等的威风,难道祖宗辛苦创下的基业,就毁在了自己这一代人的手里?
第一百三十八章 … 京城风云 (五)
宫里的慈禧也好不到哪去,不想关注宫内外厮杀的她,几次带着光绪和芳泽谦吉想从其它门跑出宫去,但不管哪个方向都有德亲王和情报部的人在把守,这些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看到门里有人出来,也不管是谁,仗着手里的先进火器,一通乱射就将他们打了回去。
此时指挥侍卫们作战的代苫,见叛军在自己的大量射杀下,士气已明显不如开头,于是站上城楼大声叫道:“奕仁谋反,我奉皇上圣旨诛杀之!有胁从杀贼者既往不咎,继续忤逆者株九族,取奕仁首级者,官升三级,赏银千两!”
他的话当真起了作用,德亲王的部队本来就不是正规军,虽然经过了帝国军官的长期训练,但思想上仍然混乱不清,不知道究竟是在为谁作战。现在占据不利,又在代苫极富鼓动性的喊话之下,几百人扔下武器,呼喊一声,四处逃散;数百人更是在高官厚禄的诱惑之下,反戈一击,攻击起德亲王的部队来。
在卫兵地保护下,德亲王逃到了一处比较安全的地方,对王亚樵说道:“九光兄,你看怎么会这样?宫里又一点消息也没有,这又越打越不成样。你看是不是先撤出去,等待帝国正规军到来?”
“不行!”王亚樵斩钉截铁地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慈禧和光绪死死地盯在这里,哪怕打到这剩下最后一个人,也不能后退半步!”
还想劝说点什么,但看到王亚樵那让人害怕的脸色,德亲王终于把话生生地吞到了肚子里。
随着时间地推移,听到枪声增援上来的清军越来越多,代苫也打开宫门杀了出来,在两面夹击之下,德亲王手下逃亡、死伤无数,最后只能带着数百亲信和王亚樵的五十名特工,帝国军官退守到了一小块地方。
这时候的王亚樵心里也是焦急万分的,自己牺牲了事小,但让慈禧逃脱那可是辜负了元首的期望,可是面对密密麻麻的清军,这么一小块阵又能坚守多少时间呢?
身边不停的有人倒下,鲜血溅得德亲王浑身都是,开始后悔进行这场叛乱的德亲王哆嗦着嘴唇说道:“九光兄,赶快拿个主意啊,再这么下去,我们都得完蛋!”
王亚樵还是那样冷冷地道:“没有别的办法,还是那句话,哪怕全部战死,也要完成元首交给的任务。德亲王,我希望你看清楚形势,咱们四面都是敌人,根本逃不出去了,与其这样,不如再坚持一段时间,或许会有奇迹出现的!”
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德亲王也知道王亚樵说的是实情,咬着牙的他开枪杀了两个想逃跑的部下,狂叫道:“他妈的,给我顶住,大不了大家一起死在这里!”
在德亲王近乎于红了眼的残酷弹压下,他的部下倒稳住了阵脚,死守在那么一小块地方,疯狂反击,靠着李国勇增援给他们的先进武器,还算能勉强守住。
代苫见局面趋于缓和,急忙命令侍卫进宫通知慈禧和光绪,准备出逃。
王亚樵见对方调动频繁,又在战场上拉出了一条隔离带,估计这是慈禧要跑了,他叫过了所有的特工和帝国军官,说道:“一会只要看到紫禁城里有人出来,见到个老太太模样的,给我打,别管伤亡,无论如何不能让慈禧跑了!”
命令是下了,但要在严密地防范下打中慈禧,王亚樵也不抱什么希望。
就在最危急的时候,清兵包围圈的外围忽然响起了一阵紧似一阵的枪声,夹杂着一片“活捉慈禧”,“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呼声,间或还响起一两声手榴弹爆炸的声音。
王亚樵欣喜若狂,这声音他实在太熟悉了,他忘情地一把抓住德亲王的手:“我们的部队,是我们的部队,帝国陆军到了!”
德亲王从大喜到大悲,又从大悲到大喜,再也控制不住的他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抹去满头的汗水,口中连声叫道:“我的妈呀,终于来了,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王亚樵听的没有错,冲进北京城的就是帝国陆军2师的37团。
在冯旭东地催促下,37团日夜兼程,克服了巨大的疲劳,用最短的时间赶到了北京,其中掉队的士兵不计其数,顺利到达北京城外的只有2000余人。
而这时贺融祥在其中又一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安插在城守军中的内线,贺融祥以金钱利诱和武力威胁的双重手段,成功说服了守城军官,控制住了北京城的西门。因此37团一到城下,贺融祥第一时间就打开了城门,使得37团迅速进入到了城区。
随着37地进城,满城响起了“叛军进城啦”的惊呼,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纷纷躲进了家中,紧闭房门,嘴里念叨着“菩萨保佑,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期望叛军不要冲进自己的房子。不少家里有年轻女儿,美貌老婆的,因为听信了满清地宣传,有地方藏的藏起,实在没有地方藏的,也要把锅灰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冯旭东可没有心思去理会老百姓的心思,带着部队直扑紫禁城。清兵虽然人多,但哪里经得起帝国士兵的冲击,没几个会合,防线就被勇猛的士兵冲垮,清军象被赶散了架的鸭子一样四散逃命,37团的士兵也没空去抓什么俘虏,他们的任务就是控制住紫禁城。
见势不秒的代苫急忙命侍卫带着慈禧再次退了回去,这时他的一个部下对他说道:“大人,北京没有了,您快些走吧,我们护着您冲出去!”
代苫面如寒冰:“做臣子的,只有尽忠捐躯,哪有弃主逃跑的,今天就是我代苫的毙命之日!”
那部下一把抓住了代苫:“大人,您醒醒吧,咱大清亡了,叛军凶猛,再不出去就晚了,。我们知道您忠心,但您为大清留点火种吧!将来才有为太后和皇上报仇的机会啊!”
这话象重锤一样敲打在代苫的心头。是啊,为大清留下火种,报仇,报仇!他呆了一会,向着皇宫的方向跪了下来,恭恭敬敬到磕了三个头,眼泪刷刷地流下:“太后,皇上,非是奴才不忠,奴才走了,代苫在这里发誓,必报此奇耻大辱,必杀李国勇,为我大清复仇!”
“大人,走吧!”代苫的亲信一边一个架起了代苫,趁着对方合围还没有完成,凭着对道路的熟悉,很快消失在了北京城中。
(晚上蜘蛛有个饭局,会晚回来,这章就发的早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 京城风云 (完)
并不知道代苫逃跑的冯旭东,快速结束了宫门外的战斗,找到了王亚樵。
王亚樵喘着气说道:“还好你们来得及时,不然真得让慈禧跑了。”
冯旭东笑道:“要不是你们在这死死地拖住慈禧,我们可就算是来得晚了,还好没有辜负元首的期望,这么多的辛苦也没有白费。”
死里逃生,容光焕发的德亲王又恢复了往日的神气,没想到自己居然成功了,大清虽然亡了,可自己全家的富贵前途终于保住了,他上来奉承道:“帝国大军真如神兵天降,本王佩服得五体投地!”
看了看一口一个“本王”的德亲王,冯旭东淡淡地道:‘德亲王客气,这次你的功劳也不小,元首必有嘉奖,现在紫禁城里还有多少守军?“
被冯旭东一夸,德亲王更加得意:“本来几万人是有的,可前头里派去河北去了大半,又死了跑了一批,现在里面估计四、五千还是有的。”
王亚樵说道:“现在就冲进去?”
冯旭东摇了摇头:“我们的任务是围住慈禧,来之前柳师长再三交代了,紫禁城是民族瑰宝,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要强攻。慈禧是肯定跑不掉的了,一切等师座来了再说吧。”
一个团的兵力要想包围住整个紫禁城还是有困难的,王亚樵和贺融祥动员了所有的内外勤特工,加上德亲王组织起来的一批人,才勉强够用。
此时只要谁能组织起一支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