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电视台长 >

第2部分

电视台长-第2部分

小说: 电视台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晓朝张镇最后又莞尔一笑,这才款款地走出房间。而房间里弥漫着上等香水的甜甜的味道……
  '4'第二天上午八点多点儿,张镇走进了电视台大楼。从饭店到电视大楼走着不过十分钟,他没叫司机接。周副台长和办公室主任吴广早已等候在门口,然后陪他进电梯上了十楼。他的办公室朝阳,有一个里间,外间足有六十平方米,桌椅沙发都是新的,看上去豪华,比他在县里的办公环境强了不少。张镇坐进椅子,从皮包里掏出水杯放在桌子上,然后朝后一仰,算正式开始了他的电视台长生涯。吴广急忙拿起水杯子要泡茶,周副台长一摆手说,等我去拿好茶喝喝。一转身急步走出屋子,不一会捧着一个精致的瓷罐又进来了,说是西湖龙井。吴广打开着瓷罐,先闻了闻,说真香,真是好茶!起码上千一斤吧!周台长皮笑一下说是朋友送的。
  第7节:电视台长(7)

()
  周副台长叫周明春,四十五岁,中等个头,气色滋润,乍看沉稳,动起来却敏捷,干过多年广告部主任,一年前才提拔为副台长。办公室主任吴广,四十岁,半年前由专题节目部主任位子调整成了办公室主任。
  张镇谦和地望着二位部下,觉得自己还应该说点什么,就思忖着说,我才来,一切都摸黑,我呢,先熟悉熟悉情况,然后逐步进入角色。吴主任你去把这几年台的工作总结和全台人员情况给我找找。
  吴广应声是走了。张镇用恳切的语气说,老周,目前台里的日常工作还是你主持着。周明春习惯地咧咧腮帮子一笑,说,我也没啥本事,就是个在一线打拼的命,你是台长,我听你的。这话听起来很有义气。
  正说着话,赵副台长推门进来了,昨天见面会时他正去市里参加一个会议。赵副台长握住张镇的手猛烈地摇晃着,说你一来,咱电视台又有指望了!张镇心里一愣,怎么我来了就有指望?难道电视台已经病入膏肓?赵副台长看着身材魁梧、气质粗犷,名字却秀气,叫赵小文,整五十岁,部队转业来电视台七年了,转业前是二炮的一个团政委,在部队上的大学,读的通信工程专业。来电视台先是当副县级调研员,去年才提的副台长。张镇感觉这个人依旧充满部队的作风,浑身充满豪气。
  三人随意扯了一会,张镇忽然说,你二位领我去转转吧。周、赵二位副台长一愣怔,说,要了解情况,可以把他们喊来呀。张镇笑着摆摆手说,我是想看看机房什么的,看看咱的家底子。三人先来到八层的编辑间。编辑间一溜十几个,一间里有一套编辑线。一些记者编辑在剪辑着节目。赵副台长分管技术工作,介绍说,这些编辑线都很陈旧了,整天修整天坏,严重影响了节目制作,有时连节目都耽误了播出。张镇看了看,是日本索尼公司的BT系列产品,他明白,眼前这样的一套编辑线,在十几年前是先进的,包括摄像机、编辑设备,算起来起码三十来万元。赵副台长又说,目前外地台,包括有的县级台,前期摄录设备都是数字信号的了,编辑设备都是非线编了,就是把所有拍摄来的素材上载到电脑硬盘库里,记者只需操作电脑就可完成节目编辑。张镇知道,数字信号的摄像机功能更多,携带轻便,所拍摄出的声像还原效果好;而非线编设备也是数字处理,制作节目方便快捷并且特技手法多,制作出的成品节目好看,信号几乎也无什么损减。他问,一套多少钱?赵副台长说,做过一次预算,前期、后期设备加起来,我们台全部更新,得五百万吧。三人又走进二十三层的播出机房,赵副台长当然又是诉说设备老化,经常出现播出故障。三人又走进十五楼的一个中型演播室。张镇看着简陋的背景布板和那木桌子和一架老型号的摄像机,不禁想起了十五前县广播电视局初上电视节目时的简陋情景。张镇问,咱有几个演播室?赵副台长说,设计的有四个,大型的一个,中型的二个,小型的一个,可利用的只这么一个,其他房子都还空着。所有的新闻、专题节目都用这套设备。张镇悄悄瞥了一眼始终不说话的周明春,见周明春似乎心不在焉。
  第8节:电视台长(8)
  赵副台长说,还有个大演播厅。于是三人又来到一楼的大演播厅。从里面进大演播厅需要走过一个三百平方米的大厅。张镇问,这个大厅怎么闲着啊?赵副台长说,按设计,这里是化妆大厅,没钱搞。张镇发现墙角堆放了一大堆灯具,就问,这些灯光怎么不用啊?赵副台长说,用啥啊!一堆破烂!张镇低头看了看,都还挺新的啊!赵副台长说,没怎么用过当然新!
  怎么不用呢?
  照度、效果都不行,只好拆下来了。
  那演出拍摄时怎么办啊?
  临时租用歌舞团的灯。
  张镇默然了。
  赵副台长踢了踢灯,叹息一声,说,二百多万呢!当初定这些设备还不是某个人一句话?
  这话很敏感。三人都不吭声了,默默走进前面的大演播厅,看了看,就又上楼回到了张镇的办公室。才坐下,吴广就抱着二个文件夹进来了,摆在张镇面前,说这是近五年的工作总结,这是全台人员名单和情况。张镇点点头说,我抽时间看吧。
  吴广去了。张镇问周副台长,咱一年创收多少?周副台长张口就来:每年递增200万,去年到了1200万。张镇又问,1200万在全省各市台里比是什么位置?周副台长笑笑,说,基础情况不一样,不好比数的。张镇明白了,看来在全省最低。赵副台长直摇晃头,说,说是1200万,扣这刨那后帐上也就750万。咱全台180人,连工资带奖金一年就得600万。这大楼运转着,一年费用也得350万!其他办公经费什么的,都是卯吃寅粮!更别说那四千万外债了!财政早就给断了奶,创收上不去,啥也办不了!张镇暗暗倒吸了一口凉气,忙问四千万外债怎么回事?赵副台长朝顶上一指,这大楼啊!张镇脸色就有些沉重。周副台长皮笑了一下,老赵,你不分管财务,算账倒清楚呢!张台长才来,你就喊穷,别吓着了张台长。周副台长翻眼一笑,说,吓退了张台长,你老弟正好上啊!张镇看出二位副台长在抬杠,急忙笑着摆摆手。三人又谈了一会台里目前的一些基本情况,很快就中午了。周、赵二位副台长都说三人一起去他家坐坐。张镇说心意领了,先不去了吧,我回饭店吃。周、赵二位副台长就笑笑说,好好。现在确实不是时候。
  第9节:电视台长(9)
  '5'下午上班后,张镇刚一坐下,周明春就端着个杯子提着个黑皮本子过来了,说给台长系统全面地汇报一下。张镇说,别什么汇报不汇报的,往后咱一个套里拉车,有什么事情咱商量着办就行了。周明春说,张台凭你这话,我就很感动,你不愧是县委书记出身,确实有水平。张镇一笑,怎么你开帽子铺了?俩人就笑了起来。周明春打开本子刚要说话,门又被推开了,赵副台长也端着个杯子提着个本子进来了。赵副台长一见有人了就站在门口,说你们谈你们谈!说着就要退回去。张镇急忙招呼说,老赵别走啊,咱仨一块谈吧。赵副台长说,又不是开会你们先谈吧。说完就把门带上了。张镇赶忙追出门,对着老赵的背影说,老周谈完我就喊你!张镇回来对周明春笑着一点头,周明春就汇报起来。
  平川电视台是1989年成立的,目前办有一套综合频道和一套图文频道,还管理着一个合资三星级酒店。周副台长说,这十几年的发展,电视台具备了良好的设备和人才基础,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比如每年都圆满完成了市委市府交给的宣传任务,比如开办了十二个新闻、专题、文艺节目形成了宣传规模,比如无线覆盖达到了100%,比如创收每年大幅度增加保证了各项开支,比如在省以上获得过几十项宣传和技术方面的荣誉,比如人心稳风气正干劲足,等等。
  张镇看着周副台长那认真还有点得意的脸,心里也有些振奋,就说,真不错,有这样的一个好基础,我底气也足了。他忽然想,上午赵副台长说那么多困难,是否故意夸张?
  周副台长给张镇和自己加满了水又说,当然了,咱台目前经济上是困难些。主要就是盖大楼欠了四千万。本来市里说给3000万的,可一分没给,而以免交10年的社会统筹费来抵充。这个社会统筹费是怎么回事呢?电视台是事业单位,过去一切经费开支都由政府拨付,而创收的钱全部上缴市财政列为预算外资金管理。2000年,市政府规定电视台实行自收自支,财政断奶,电视台每年除照章纳税外,还要上缴财政300万元,以平衡其他无收入的事业单位经费,名义就叫社会统筹费。
  第10节:电视台长(10)
  周副台长说,欠了这四千万确实是个大包袱,可年年还点,早晚能还完。
  张镇点头说,是啊,哪个单位搞建设不拖下一屁股债?张镇本还希望听听周明春谈点存在的问题。可周明春抱着杯子没有再继续说的意思。张镇就合上本子,也喝起茶来。一时有点冷场。周明春见状就站起了身,说,老赵还等着呢,我去喊他来。
  张镇望着周明春高高瘦瘦的背影,心里忽然有一种感觉,这个人不可以完全交心。张镇混迹官场多年,阅人无数,以为看人是准确的。
  赵副台长进来了。赵副台长一坐下就开说,老周肯定把成绩都汇报了,那我就只谈问题吧?我上来就给你诉苦水,张台你不会对我生厌吧?
  张镇一笑说,怎么会呢!连问题都不清楚,我怎么干呀!他感觉老赵这个人性格直爽,对工作很认真。就说,老赵,看得出你为咱台的生存发展很着急。我想听听你的一些想法。
  赵副台长习惯地一收胸,吸了一口长气又急促地呼出,说,那我就如实给你摆!问题可概括为一老一少二多。
  张镇问怎么个一老一少二多?
  赵副台长扳开一个指头,说,一老,设备老化陈旧啊!你也看到了,还有哪个市电视台用那样破烂的设备啊?老童在任时,年年咬牙发穷狠说更换一部分,可哪来的闲钱?可不更新设备,整个电视台就象快散架的老破车,说垮就垮!真停了播可就是大事了!
  张镇一听,心里就有些敲小鼓,是啊,停了播出,老百姓不干,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找你,市里领导也不饶你啊!他就在心里暗暗定了,下一步首先更换部分急需的设备。他发现老赵忽然不说了,正拿眼盯着他,急忙说,老赵你继续说。

()好看的txt电子书
  老赵就又扳起来一个手指说,再说一少,一线业务骨干少啊!你别看有180号人,可真能干事的也就是三分之一!
  张镇问,这么多人怎么进来的啊?老赵说,还不都是有头脸的人的关系!现在工厂公司都不行,都看着电视台跟块肥肉似的!老童手里满满一把条子,哪个也惹不起!要几个编制来,就排着号地打发这些条子。
  第11节:电视台长(11)
  张镇清楚,这样的情况,各事业单位都存在。如今企业大都效益不好,而进政府机关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于是有点关系门路的就朝事业单位挤。肯定用不了几天,塞到他手里的条子也一定是应接不暇。而事业单位真正需要的人才,又很难通过编制进来。事业单位的编制掌握在政府手里,下边打报告要编制简直如登天。政府只允许事业单位对社会招聘一些合同人员。
  老赵又说,按说可以对社会招聘一些专业人员,咱目前依旧吃的是大锅饭,合同人员的身份是临时工,当然工资待遇比正式工低许多。可钱少了招不来好的,招来了培养成了熟手嫌待遇低就又飞了。
  张镇没再接话。他在想,电视台不是自收自支了吗?怎么还在吃大锅饭?这样的体制怎么会调动大家积极性?既然吃着大锅饭,那些有门路子的人又怎么不来挤?
  老赵望着张镇有些冷的脸,又扳起来一个指头,我再说二多?
  张镇发现自己又走了神,急忙点头噢了一声。
  老赵说,欠债多,主要是盖大楼那4000万,这个我就不说了。我想说的是,酒店存在的问题多。老赵神情有些忿忿然,搞酒店纯粹是卖国贼!败家子!
  张镇心里一震,这么严重?
  老赵就把和别人合办酒店的事情说了一遍。
  星光大酒店的前身,是局的广播器材厂和一个招待所,占地七十亩。赵副台长说,那器材厂过去主要生产小喇叭和水泥杆,老产品无了销路,处于倒闭状态,招待所原是六层楼,主体建筑宽大,装修档次却比较低,经营效益一直不好。后来局台分家时,就把器材厂和招待所当作一个包袱分给了电视台,主要是为了养住那二十几号人。接过来后,本来想自己想办法开发,可一盖大楼,也就一直没钱办。到了2005年,市里掀起了招商引资的高潮,每个单位下达指标,实行任务指标考核,完不成任务的,单位第一把就离开业务岗位去党校学习半月,然后再去跑项目资金,什么时候完成了指标什么时候再回单位主持工作。年内没完成任务的就另行安排工作。这样的高压政策足以让各单位的第一把们惶恐。当时给电视台的招商任务是1000万元投资额。这把前任台长老童难住了。老童又是开会动员,又是四处找熟人跑关系,真是绞尽脑汁,千方百计。老童领着几个人在外奔波了一个多月空手而归。回来不几天,老童忽然召集开会,说要研究招待所和深圳一家公司合作的事情。
  第12节:电视台长(12)
  赵副台长说到这里,就打开本子,翻到了那天的会议记录,又继续说,老童说合资建一个大酒店,十年为合作限期,我们以器材厂和招待所的地皮和实物为股份,占51%为董事长,那家公司以1000万投资入股,占49%为总经理。利益也按这个比例分成。我当时分管后勤,老童一提出,我吓了一跳!没敢表态。
  张镇问,为什么?
  赵副台长一合本子说,明摆着啊!咱那地皮和实物到底是多少钱啊?那公司投1000万就占了49%?
  张镇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