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中华 >

第31部分

北宋中华-第31部分

小说: 北宋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日,刘通与安尧臣先走,陈韬三人多留大名二天。这二天里,陈韬与金翠花的进展还不错,一个敬重对方的才学,一个仰慕对方的英豪,二人的关系急剧升温。刘通走之前,已跟金胜胡通气,金兄心中已然有数,何、马二人去提亲时,金家一口答应,陈韬很开心,金女倒是害羞躲了起来。
    陈韬婚后经刘通推荐到河北路任职,金翠花相助义军被金人发觉后,一家人转移到西北继续抗金,并协助刘通未竞的事业。
    刘通等人曾多次套陈韬的话,那盒子里还装着什么物事,陈韬立场坚定,守口如瓶,始终不肯讲。直到后来耶律秋燕才从金翠花口中哄出来,刘通问郡主时,郡主指指胸口说:“你看我睡觉的时候穿什么,那就是什么。”原来如此。刘通不得不佩服阿韬胆子够大,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动则已,动则惊人。刘通再去问阿韬时,他不好抵赖,神秘兮兮地说道:“我娘对我说过,给媳妇戴辽人的肚兜,生下的孩子健壮。”
    刘通五人回到汴京,由安、韬二人执笔,拟折上奏徽宗,何辛、马大刚搜集的情报和绘制的地图存入枢密院。刘通将全部资料誊制一份保存。
    刘通等人平安归来,大家都很高兴。老太太将他左看右看,发现他又黑了一点,但精神不错,还算满意。又问他王事有没有办妥,听到孙子肯定的答复,点了点头。刘父问过郡主的事情后,对刘通说:你在辽国娶契丹女子为妻,二地相隔千山万水,家里也不怪你。不过,有人在皇上那里参你,为父已向万岁解说,此事还需你自己跟皇上分辩。公主和李小姐那边,只有你自己跟她们说。
    北上前,二个未过门的妻子千叮万嘱,外面的女人不能碰,自己不但碰了,还跟郡主结成夫妻,不知她们会如何对待自己,这事头疼。躲着不是办法,硬着头皮也要去见她们。
    刘通当天进宫面圣,赵佶见到刘通,大为欢喜,连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刘通:“皇上,微臣在北边一直想念您老,真想早点回来跟您作伴。”
    赵佶:“你小子很不老实,在外边找了个契丹的郡主,还会想着赵老大?最多你就想想公主和李家小姐,嘿嘿,你竟然比老大还风流。”
    刘通:“您老是九天神龙,我是地上凡胎,远远不及呀。”
    赵佶大乐:“就你小子能说。”
    刘通:“您是我泰山大人,哪敢欺骗。我带回一幅熊胆,是契丹晋王府家传之物,郡主说是千年熊胆,也不知是不是真的,给您老辨明真伪吧。”说完,从怀中拿出一包真丝裹着的物事,呈给赵佶。
    赵佶笑道:“算你有点孝心。”
    刘通:“多谢皇上夸奖。”
    赵佶:“你怎么跟我客气起来了,这里没有外人,咱们还跟以前一样。”
    刘通:“遵命。”
    赵佶:“说说契丹的事。”刘通将辽国所见择其概要禀报,赵佶问奏折有无拟好,刘通回报明后天可以拿出来。
    赵佶:“你几时迎娶郡主?”
    刘通:“还没想好,这二、三年内大概不会娶回。”
    赵佶:“怎么回事?”
    刘通:“郡主的兄长年前去世,她家中原本就她兄妹俩,既然嫁到咱们宋国来,就按照宋国的规矩来办,为她哥哥守孝三年。”
    赵佶:“忠孝之道,最为要紧,你这么做很对。那些老夫子呱呱叫,这下可以封住他们的嘴。”
    刘通:“有您老罩着,为君分忧,为国效力,臣子们没有后顾之忧哇。”
    赵佶:“外头我帮你挡着,公主那里你自己去说,你过去看看吧。”徽宗自己风流成性,对刘通倒没怎么责怪。
六三 国事与亲事
    刘通二人向辽皇禀告订亲一事。
    辽皇:“刘使节家在南方,秋燕要远离故土,到南边去,合适吗?”
    郡主:“哥哥的墓还在南方,正好过去看看,也省得他在那边寂寞。”
    辽皇:“你哥哥在南方殉职,让你受苦了。”
    郡主:“为国捐躯,才象我契丹男儿。”
    辽皇又问:“宋人好像比较讲究父母之命,中明可曾告知父母?”
    刘通:“路途迢遥,一时来不及。陛下是我们的长辈,先禀明陛下,回去再告诉家父母。”
    辽皇又对郡主说:“秋燕可要想仔细,宋国跟咱大辽不同,到时可别哭鼻子。”
    郡主:“不会的。”
    刘通:“我会照顾好郡主。”
    辽皇:“中明可别欺负郡主。”
    刘通:“请陛下放心。”
    郡主笑道:“皇上给我撑腰,看他怎么欺负我。”
    辽皇:“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完婚?”
    郡主:“还没想好,我们不想惊动太多人。”
    辽皇:“既然这样,选日不如撞日,明天先办个简单的仪式,也好让咱们契丹族人知道。”
    次日,辽皇发手诏到魏王府祝贺。耶律淳、耶律大石、萧成贵等契丹皇族和朝中大臣前来道喜,晋王府邀请了宋国使节和宋国驻辽官员前去观礼。安尧臣、陈韬、龚炳等人一同向他们道贺,只不过心里头感觉有些怪怪的。大礼不辞小让,大丈夫一如是乎?
    刘通将订亲一事写信回告刘府。贸易之事,方略早已定下,自有安、韬二人跟辽人谈判。
    王府的人向刘通学习舞蹈,新式舞蹈自王府传到中京,又从中京慢慢传开,那些三步舞、四步舞颇受上层人士的青睐,伦巴、迪斯科等舞蹈则很受辽国民众的欢迎。
    时光匆匆,转眼已是六月上旬。贸易洽谈经过多日商讨,已接近尾声。后面的几天,刘通一起参加。
    这日,刘通与安、韬三人一同来到萧成贵的官署,签订协议。
    萧成贵:“今夜我作东道,大伙不醉不休。”
    当晚,席设中京大明酒楼,这是中京最大的酒楼。辽人对大明二字极为看重,其重大事务常冠以大明字样。譬如其历法,师从祖冲之,乃冠名大明历。而其都城中京,又称为大明城。
    来出席宴会的除了双方谈判人员,还有秋燕郡主、耶律淳、耶律大石,何辛、马大刚、龚炳等人。
    萧成贵说道:“辽宋二国,曾经有过龃龉,然多年以来止息干戈,和睦相处。今二国协议已定,适逢郡主与使节大人喜结良缘,如此良辰,大家一同举杯庆贺。”众人同饮一杯。
    刘通说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宋辽都是东方大国,宋国百姓睿智勤劳,辽国民众纯朴坚毅。虽然我们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有更多相同的地方,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双方合作的前景非常的广阔。为我们将来的前途,干杯!”众人举杯共饮。大伙听着新词,很感新鲜。
    耶律淳向刘通敬酒:“刘大人,你是咱契丹人的女婿,酒不可少。”
    刘通:“来,喝酒。”
    耶律大石:“需当同敬郡主和刘大人。”大伙都来敬他们二个。
六七 内外攻讦
    刘通来到太后的寝宫,给太后请安,赵茹不肯出来。刘通送给太后人参、鹿茸等物,太后问了一些辽国事务,又训导他一会,然后让他去见公主。刘通谦虚受教,不敢异言。随后来到赵茹那里,赵茹正在生气。
    刘通长长一揖:“公主,您老人家好!小的刘通这厢有礼,请您老人家训示。”
    赵茹想笑,立马发现不对,又紧绷着脸:“你巴不得我老了,好去外面胡混!”
    刘通:“你不会老,别人都变成老太太了,你还是年青美丽。”
    赵茹:“你说这话有什么用,才出去多久,就把我的话当成耳边风。”这是事实,刘通没有回嘴。
    赵茹:“怎么不说话啦?”
    刘通:“正在听领导指示。”赵茹不知道领导是什么意思,一好奇就问起来,刘通说是上级的意思。
    赵茹一下反应过来,说道:“差点又让你骗过去,不许岔开话题。”
    刘通:“这可冤枉我,是你先岔开话题。”
    赵茹既好气又好笑:“还冤枉你,故意说些让人听不懂的话,想蒙混过关。”
    刘通:“我保证,绝对没有蒙骗的意思。”
    赵茹:“你自己说,要怎么处置你?”
    刘通:“罚我天天给你请安。”
    赵茹:“这算什么处罚?”
    “那你天天过来骂我一顿。”
    郡主哭笑不得,说道:“你这人怎么这样。”
    刘通:“那就罚我天天送花给你。”赵茹给他绕来绕去,气顺了不少,想了一下,有些心动,说道:“这个太轻。”
    刘通:“请领导安排。”赵茹想,这家伙真够赖皮,不能这么便宜他:“我还没想好怎么罚你,等以后想到了,再罚。”
    “不能搞秋后算帐。”
    赵茹眼睛一瞪,刘通没再说下去,心想说不定你以后就忘了。赵茹又问:“秋后算帐是不是说秋天以后加重处罚。”
    刘通:“不是,是说现在把帐算清了,秋天以后就没有欠帐。”赵茹:“这笔帐先记着,以后再算。”怎么没完没了?
    “有没有带些东西回来?”她这才想起这事。
    “有,怎么敢忘呢。”刘通取出一把犀角梳拿给她。梳子做工精致,赵茹很喜欢。刘通又送她一具貂皮,拿着貂皮在她身上比,还夸她穿貂皮衣好看。
    赵茹:“嘴上说的好听有什么用,你这人老不听话。”刘通:“我也有行动啊。”赵茹哼了一声,突然又问:“契丹的女子怎么样?”
    刘通正拿着貂皮在比划,没多想就说:“还不错。”说完心中直骂自己蠢,公主脸色不悦,刘通赶紧补充:“跟你比,那可差远了。”
    赵茹:“那个耶律什么燕,是不是很美?”刘通想,说不美不对,公主大概也不信,当着一个女孩说另一个女孩美,似乎也不妥,就说:“她叫耶律秋燕,年纪比你大,你比她美。”赵茹心中略霁。
    赵茹:“李姑娘那边去了没有?”刘通说还没有。赵茹又问:“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刘通说明天过去,赵茹也要去,还显出一脸顽皮的神色,刘通打个冷颤。
    第二天,刘通没去上朝,他跟安尧臣等人商讨奏折之事,然后才去阿碧家里,而赵茹一早就来了。赵茹要来李府,有二个目的,一是看看刘通送什么礼物给阿碧,二是跟阿碧商量怎么惩罚无良汉。二位姑奶奶凑在一块,一加一大于二,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刘通做好了接受轰炸的心理准备。
    刘通送给阿碧的礼物没有不同,致于赞美之词因有公主在场,就省略了,倒是阿碧自己说还没穿过貂皮大衣,冬天穿着一定好看。公主听到这话对刘通眨眨眼,不过马上又恢复严肃状。东西接收以后,二人对刘通开了个批判会,先让刘通自己认识错误、自我检讨,然后是对他的批判。
    阿碧:“你为什么去找番邦的女子呢?”
    刘通:“番邦的女子也有好人。”
    赵茹:“番邦的女子有什么好?”
    刘通:“一时说不清楚。”
    二女:“你娶她来,把我们置于何地?”
    刘通:“跟原来一样。”
    赵茹:“怎么个一样法?”
    刘通:“最重要的位置。”
    二女:“什么时候娶她过门?”
    刘通:“至少二年以后。”二女稍稍放心,随后,问起郡主的详情以及俩人从相识到订亲的过程。听完之后,对郡主失去亲人表示同情,但对番邦女子没过门就跟男方住在一起,又予以声讨。当然,对刘通的行径自然是忿忿不平,并给他扣上花心汉、薄情郎的帽子。有鉴于此,二女对刘通又多了一些限制。她们也不是一味胡搅蛮缠,刘通也没有和稀泥,在夫为妻纲的三纲五常的古代,女子的地位是很低的,刘通现代观念,对女性比较尊重。她们出口胸中恶气,发些怒火,是人之常情,刘通也坦然受之。
    次日,刘通参加早朝,安、韬二人列席朝会。此时已是六月中旬,而五月份朝廷有些人事变动,擢郑居中为少保、太宰兼门下侍郎,刘正夫特进、少宰兼中书侍郎,保大军节度使邓洵知枢密院事。
    刘通呈上奏折,介绍辽金情况、阐述对应之策。朝中众臣意见不一。蔡京等人主张趁此机会及时出兵北伐,加速辽国的崩溃,早日夺回燕云地区。
    宋人自太祖以来,对前朝割让幽云十六州给辽国如骨鲠在喉,幽云情节极重。幽云之地,对宋辽都至关重要,谁占据此地,谁就掌握主动,太祖太宗几次用兵,皆铩羽而归,故曾留言,谁夺回该地,封谁为王。因此,赞同早日北伐的朝臣占据大多数。
    郑居中等人虽然还是主张休息养民,但对刘通提出先期静观、早作准备、缓期出兵的策略并不反对。这二派的人数相加还是少于激进派,徽宗的心里也是蠢蠢欲动,大有赞同早伐派的趋向。
    安尧臣心中焦急,再次强调:“燕云之地,辽国视之为禁脔,契丹不仅驻扎重兵,且据有地利,我朝若是发兵过早,必然两败俱伤。二强相争,女真从中获利,久后成为大宋之患,还需慎之又慎。”
    蔡京:“早一日夺回燕云,早一日便宜。幽云十六州的回归,必可大大鼓舞人心。契丹国势衰败,军心不振,有何可惧!”附和声一大片。
    徽宗:“燕云之地是我大宋之要害,太祖太宗视之为恨事,如今天赐良机,不可错失,越早拿回越好。军伍粮草及时备好,克日北伐。邓卿,筹集粮草等物需多长时间?”
    邓洵:“回皇上,要是一年以内的短期作战,需半年以上的筹备;要是二到三年的作战,一年的筹备还是稍紧;要是超过三年的作战,至少要二年以上的筹备,筹备时间越长越好。”按此说法,仍是晚伐派的主张,徽宗等人又哪里等得。
    徽宗:“先作短期筹备,慢慢再筹中长期的。”辽事议完,徽宗问还有何事要奏。
    御使章真出班奏曰:“臣有事要奏。”徽宗问是何事。
    章真:“刘待制出使契丹期间,擅自跟契丹女子结亲,有伤风化,辱没使节风范。”
    徽宗:“德初,令郎的行止你可清楚?”
    刘正夫:“犬子此次远行路途遥遥,临行前微臣已告诉他,家事可自行决断,此为权宜变通之道。辽人婚俗,较为简易,犬子跟契丹女子结亲,未曾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