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中华 >

第42部分

北宋中华-第42部分

小说: 北宋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通的战略构想逐步展开,其战术部署一步步向纵深推进,无形的钢枪已在悄然之中刺向梁山的心脏。
    五人的谋划将近一天,晚上,晁盖山庄英雄聚会。东道主晁盖首先致词:“今日,刘大人携王大人、陈大人一行莅临本庄,让我等得见世间真正的豪杰,今夜不醉不散。”众人同饮一杯。
    刘通:“我与诸位虽是初识,但神交已久,今日一见,得偿夙愿。”众人举杯再干。
    王波:“刘大人尚在汴京之时,即已识得诸位英豪,我与陈大人一到济南,刘大人就说一定要带我们来见见各位英雄,今日终于会面呵。”
    公孙胜:“在座的除了晁保正声名响亮,我等却无名气,刘大人竟也知道,久闻刘大人乃是世间奇人,名不虚传哪。我等当敬刘大人三杯。”大伙连饮三杯。
    陈疏:“我和王波年岁居长,却甘当刘大人的学生,对吾师由衷的钦敬,仰之弥高,俯之弥深。”众人都说那要敬谢师酒。
    刘通:“你们二个是不是挨先生的板子不够?”众人哈哈大笑,举杯畅饮。
    王波:“据闻公孙先生学得呼风唤雨之术,然以吾师所授,此为世间所无,不知公孙先生有何良方?”
    公孙胜:“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我这点微末道行,如何瞒得过刘大人,那都是唬人的把戏,此事刘大人必知奥妙。”公孙胜出个难题,众人望着刘通,等他解答。
    刘通:“公孙先生这是考较来着。”
    公孙胜甚为诚恳:“不敢,不敢,我亦有诸多不明之处,还请刘大人指点。”
    刘通:“宇宙奥妙无穷,却有规律可循,有些我们已然知之,有些尚未知之。神仙道术,皆为虚妄。风雨之所成,乃是气流与水汽二者的结合。水汽遇冷,会凝成水,冷到一定程度会凝结成冰。冬春之交,南方热气流来自海洋,气流中含着大量水份,碰到北方冷气流,凝结成水,水落到地上,那就是雨水了。夏秋之时,气流上升到高空,高空比地面冷得多,水汽在空中凝结成水或凝结成冰,这就是下雨或是下冰雹的缘故。我们有时碰到六月飞雪、八月冰雹,就是这样形成。禅宗道家所谓呼风唤雨,其实是观察了天气的变化,因时而动,要是他观察不准,那风雨是唤不来的,想必公孙先生一定有许多失望的时候呀。”
    公孙胜哈哈大笑,连忙起身作揖,说道:“我还奇怪了,法术时灵时不灵,以为是心意不诚,原来是气流作怪,我也被师傅给懵了。刘大人见识超凡,一语中的,解我心头多年的疑惑,请受我一拜。我要改行了,投入刘大人门下,做个小徒弟,学些真材实料,省得到时候又再出丑。”众人一齐大笑。
    刘通:“公孙先生从善如流,弃其糟粕,可喜可贺,当弟子不必,做朋友就好了。”
    公孙胜过来拜倒在地,说道:“先生二字要从我这去掉了,刘大人要是不肯收我为徒,我是不起来了。”他倒很犟。
    刘通:“你快起来,老大不小了,还跟孩子一样,”
    公孙:“肯收我做徒弟了?”
    刘通:“只要你愿学,我哪会不愿意教。”
    公孙胜大喜,咚咚咚磕了三个头,口称:“师傅在上,徒儿给您拜见。”
    刘通:“入我门中,做我徒弟,不兴跪拜之礼,否则以后逐出门墙,你听到了?”
    公孙:“是,谨遵师傅之命。”
    刘通:“这才象个学生。”公孙胜很是欢喜。
    吴用:“刘大人几时将所学传给我们一些,就够我们受用,也好让吴用变成有用。”众人又再轰笑,都说拜师要先拜酒,你自个先喝十杯,那就学得十成,要是只喝一杯,那就只能学到一成。
    刘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所知也很有限,还得向各位多讨教。刘通只愿将胸中所学早日跟大家共享,我在郓城还要呆上一阵,大家可以随时过来交流。以后离开郓城,尽可来找刘通切磋,大家可别忘记哈。”
    大伙七嘴八舌,这个说刘大人谦虚,那个说怎么会忘。一夜尽欢而散。
八七 郓城断案
    郓城沸腾起来了,人们议论纷纷,向常庄人打听怎么回事。常不魁成了权威发言人,他的叙说简直成了戏说。先说济州、西路告状如何的艰辛和惊险,再说济南西郊巧遇节度使大人,节度使大人如何以礼相待、殷勤慰问,又如何治军有法、治政有方,如何爱民如子,还说刘大人这回是来惩治贪官、平反冤案的,如此等等,说得天花乱坠。
    一行人下榻县衙,刘通让其他人先歇息,自己休息一阵后,傍晚开始理事。解决梁山之患半点延误不得,一旦贻误时机,纵其走上别路,必然损失巨大,后果严重。对杨奇虎一案的复查,分为三步:首先调阅卷宗,其次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第三是升堂问案。
    阅卷之后,刘通传见知县时文彬,仵作曹绿水,班头朱仝、雷横,以及现场官兵,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已过。次日上午,派人分头通知证人出堂作证,帖出告示,定于下午未时中刻升堂审理杨奇虎一案,允许郓城民众派代表到县衙旁听。
    下午,县衙大堂,刘通坐于正中位,吕通判、时知县分坐二旁,证人暂候大堂外面。惊堂木一落,刘通喝令“升堂”,众衙役齐声“威武”,随后提杨奇虎上堂。杨奇虎上堂后,暂时解除其刑具。他虽然形容憔悴,眼中却显桀骜之色,刘通暗赞好个壮士。
    刘通:“来者何人?”
    “杨奇虎,本县杨庄集人氏。“
    刘通:“为何不跪?”
    杨奇虎:“我只跪天地君亲师,草民不曾犯罪,为何要跪?”
    刘通:“你只跪天地君亲师?”
    杨奇虎:“没错。”
    刘通:“还算识得礼数。你有无功名?”
    杨奇虎:“没有。”
    刘通:“本座京东路节度使刘通,今日特来提审杨奇虎通匪劫庄一案。杨奇虎听者:在本案审结之前,你仍是一名疑犯,你听清楚没有?”
    杨奇虎:“听清了。”杨奇虎听到刘通报出官衔,口中啊了一声,随即喃喃自语,也不知他说什么。
    刘通:“杨奇虎听好了,公堂之上象征皇家威仪,我等地方官吏乃是代天子巡视四方,你既是疑犯,又无功名在身,理当对着公堂下跪,此为律法规制,你听明白没有?”
    杨奇虎:“我愿意磕头。”
    等他行过礼,刘通让他起来说话,令其陈述当日事发经过。
    接着按次序先后传证人上堂作证:常庄的常不魁等人证实劫庄的强盗系黑狐山劫匪,杨奇虎与常庄汉子一同奋力杀贼;现场官兵证实在常老四家中见到杨奇虎,但没见到他杀害常氏父女;仵作说明常氏父女的死亡时间,以及二个死者身上的创口短而齐整,为类似斧头的锐器所伤;班头朱仝、雷横说明现场勘查以及事后所调查的情况,当日杨奇虎所使器械为虎头叉,是狩猎工具,常家也没有发现斧头一类的锐器,据查黑狐山二寨主云中月所使的兵刃为板斧。
    上述事实证明,杨奇虎并非杀人凶手,杀人者另有其人。
    刘通在结案陈词时说道:“纵观全案,常氏父女二人死在杨奇虎赶到常庄之前,黑狐山强盗祸害乡里,着日派兵剿灭。匪首云中月聚众劫庄,杀人嫌疑最大,应予缉拿归案,以正法典。杨庄集壮士杨奇虎急人危难,造福乡里,实属铮铮义士,不但无罪,而且有功,兹令张榜全县,表彰义举。”
    郓城民众举臂欢呼,杨奇虎泪眼模糊。他所行的善举惠及郓城周边,又何止常庄、郓城一乡一县,公义自在人心。刘通主持公道,不但肃其冤,而且昭其勇,及时争得了民心,为其今后进剿山贼、稳定局势奠定了群众基础。
    刘通惊堂木一拍,全场立时肃静。
    刘通:“县令时文彬。”
    时县令起身应道:“下官在。”
    刘通:“你断案不明,出入人罪,将有功义士判成劫匪,却让真正的盗贼逍遥法外,你可知错?”
    时文彬打着哆嗦:“卑职知错,请大人网开一面,文彬请求戴罪立功,身冒矢石,直捣贼巢。”
    刘通:“兹免去时文彬县令之职,最后如何处置,待禀明朝廷之后,依律惩处,停止职务期间,允许其戴罪立功。县令一职,由郓城主簿秦其武代理。”
    刘通当堂免去原知县一职,一点不留情面,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郓城百姓闻之,再次击股欢呼。
    刘通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道:“我在这里重申本官的准则,准则只有一个:唯才是举,赏功罚过。有功不赏,有过不罚,有才不举,必然导致官兵疲沓,民心离散。范文正公曾经说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等需当牢记心头。”
    话音一落,“刘青天”的呼声自县衙传向全城。刘通心中有喜有忧,喜的是民心可聚,忧的是任重道远。何时才能纵横疆场、扫清寰宇,何时才有一片青天,今生能否完成夙愿呢?
    时文彬既已免职,县衙诸司相应代理上一级职务,其中也有交换职位的,自然是人人勤谨,使出十二分的力气,希望能被节度使大人赏识,去掉那个括号,转为实实在在的职务。看刘大人的行止,似乎没那么快离开郓城,正好多多表现一番。
    杨案之后,刘通召集县衙新班子议事:一是如何发展当地经济,二是如何进剿周边贼寇。《宋史》有言:“兖、济山泽险迥,盗或隐聚。”郓城属济州辖地,众人熟悉本地情况,所提的意见和建议离不开县情,综合归纳起来后,制定新的县政县策。文书的整理和起草,由押司宋江负责。
    《水浒传》中描述宋江面黑身矮,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宋江是个人杰,刘通人尽其才,擢其暂代主簿之职,他既是后世的常务副县长,又兼任县府办主任。宋江诚惶诚恐,不知道刘大人何以如此器重某家,他虽然忙碌,却很感荣耀。
    宋江脑筋灵活,善于审时度势,若非如此,也不会担任河朔义军首领,领兵转战河北、山东、苏北诸地,更不会在海州绝地率余部降于知州张叔夜了。倘若起义一帆风顺,义军不断发展壮大,他还会投降吗?此人是个难得的干才,若是运用得当,可发挥其长。
九一 梁山之脉
    六月的盛夏很是燠热。晁庄聚会之后,晁盖、吴用等人常在县衙走动,公孙胜日夕跟着刘通,形影相随。他底子好,领悟快,用心专一,进步很大,而其所学甚为驳杂,刘通也从他那里学得不少奇经怪道。师徒相长,相互促进。二人既是师徒,更是朋友。
    公孙胜文才武功俱臻上乘,他既是心腹弟子,又是得力助手。刘通对后世知识、后世学说的讲述,大多由公孙胜记录和整理,再由刘通审核修订,为今后广泛传播学问以及将来著书立说出了大力,堪称第一传人。
    这日,晁盖来到县衙,刘通对他说道:“如今要对梁山用兵,晁保正既为村中父母官,领了官府的俸禄,也当为朝廷分忧,本官听说晁庄主家财万贯,能否挪借一二,也好让家乡的子弟兵改善改善伙食。”
    晁盖:“祖上留得一些资财,俺却不善经营,每日去的多,进的少,如今所剩无几,难如人意呀。”
    刘通:“本官正要向郓城人士筹集粮饷,第一个找晁保正商议,还望保正莫要推却。”
    晁盖:“不知要借多少?”
    刘通:“自然是多多益善,最少也得纹银1000两,咱申明在先,这是借你的,梁山之事一了,立即奉还。”
    晁盖:“小的手头甚紧,能否再少一些?”
    刘通:“晁庄主结交三教九流,难免良莠不齐,本官没有跟你理论,已是另眼相看,向你借些银子,也是左遮右挡,可别敬酒不吃呵。军情紧急,太阳下山之前务必将银两交来。”
    晁盖:“既如此看得起晁某,某敢不从命。”说完告辞而去,甫出衙门,便一脸愤然,一路唠叨:“天下乌鸦一般黑,平日里自命清高,还不是贪得无厌。话说得好听,还不是老虎借猪,有借无还。”
    晁盖回去筹集饷银,当日移交郓城有司,官府给他打个收讫的白条。当地若干殷实之家,也被刘通请到县衙,如法炮制,筹借目数不等的银两。刘通的举措由梁山探子报回山寨,梁山头目心中暗笑,量你三头六臂,还不是得向地方伸手索要钱粮。
    梁山周边的水乡,官府人士已在征集船只,据渔民说,官府征用的渔船每条每日二个铜板,要是剿灭了梁山贼人,到时另有赏银。官府的话能信?胳膊拧不过大腿,不给是不行的。
    那石碣村的阮家三兄弟,也被官府征去了二条船,只剩一条船打鱼度日,一想起这事就要破口大骂。只不过,本届官府不同于往日,一条船每日还有二个铜板,以前是分文没有的,总算稍有安慰。阮家兄弟与周边渔民时常送一些奸宄之徒投奔梁山,那也不足为怪。
    一日,黄金锤当值,领一队喽啰到水泊周边巡查。林冲听手下小头目黄牛牯报称,最近官军动静较大,鲤鱼村一带好像有官兵活动。林冲放心不下,上了黄金锤的哨船,要往鲤鱼村勘探敌情。看过之后,觉得有些古怪,却又看不出哪儿不对,哨船往回行驶,一路都在琢磨,忽然一拍大腿,叫道:“原来如此。”
    你道为何?原来鲤鱼村原本渔船较多,而今却是静悄悄的,不见一艘船,附近也不见其踪迹,这船都上哪儿去啦?林冲正在沉思,忽听岸边一人叫道:“四哥好雅兴,且到小弟店中坐坐如何?”
    林冲一看,不是朱贵是谁?当即一笑:“是五弟呀,瞧我走神呢,竟没看见五弟。”
    朱贵应道:“四哥劳心寨务,难得到俺店中一叙,今日新到一尾石斑,哥俩好好聊聊。”
    林冲:“好咧。”说罢下了船来,随着朱贵走进店中。林冲心想,朱贵以开店为名,探查消息是实,正好向他探听官军动向。
    林冲与朱贵后头加入梁山,平时二人走得较近,今日趁机聚聚,交流一下兄弟感情。朱贵泡上茶来,让伙计杀鱼烹煮,自与林冲叙谈起来。
    林冲:“五弟生意可好?”
    朱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