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中华 >

第5部分

北宋中华-第5部分

小说: 北宋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眨W炱ぷ邮敲挥玫模饫锏母魑荒母霾皇切屑遥母霾皇鞘值子姓嬲拢恢醪文蹦芄唤谈颐切┦裁矗俊�
    刘通心想,好哇,皮球踢回来了,瞧我的。
    刘通:“这么说,你是有两下子的。”
    魏佳山:“不敢。”
    刘通:“你敢跟我比试一下吗?”
    魏佳山:“某所愿也。”老魏心想,这是你自个前来挑战,可不是我找茬,这可正中我老魏下怀,一定让你好看,等下倒是要留些余地给他,到时知州大人需怪不到俺老魏的头上。这老魏粗中有细,也不是纯粹的莽夫一个,否则也不会抓获多名悍匪。
    众人让出一块空地,刘、魏二人站在垓心。
    刘通:“三招之内,我不能把你打倒,算我输。”
    那魏佳山一听,气得哇哇大叫。其实刘通并非妄自托大,他知道这位老兄急性子,受不起激,一激之下,或许乱了方寸,那就露出破绽,给自己的机会就更多了。
    这几日,刘通冷眼旁观,见过钱松、余伦、赖大年、魏佳山等人显示武艺,对他们的技艺暗中作过一番考察,发现钱、余二教头武艺较高,可排在第一层次;而赖大年、牛福、魏佳山等人次之,可排在第二层次,其中牛福和魏佳山又稍逊赖大年一些。刘通将他们的武艺与自己所学作了分析比较,以自己后世所学的技击术完全可以击败他们。
    现代搏击,对人体各个部位的弱点研究透彻,对力学原理科学运用。现代技击之道,讲究效率、速度,效率是科学训练、合理安排体力,速度是训练瞬间爆发力,经过这些基础训练,再辅以技击方法的特训,其结果是追求一招制敌、招招致命,不给敌人以丝毫喘息之机。
    刘通后世幼时,曾学过南派少林武术、杨式太极拳,在军校以及军营训练时,又得到过国内著名散打高手、优秀特种兵的指点,对于搏击一项,颇有建树和心得。搏击之外,刘通还对摔跤、柔道、跆拳道有所涉猎。
    经过前段时间的锻炼,刘通的体能、技能不但恢复后世的水平,甚至尤有过之,对于这点,刘通自己也解释不了。你想,以一个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古代刘通的身体机能,为何能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达到比现代刘通更高的境界呢,这岂不是不可思异?通常情况下,没有个二、三年以上是做不到的。
    魏佳山大声吼叫,向刘通猛扑过来,一招恶虎掏心,气势逼人。这位仁兄身材高大,竟比刘通高出寸许,他双臂极粗,肌肉逑结,显然外门功夫练得极为扎实,只是上盘虽固,下盘却虚。刘通看出他的弱点,避实击虚,一个矮身急旋,以柔道的侧摔迅即将他摔倒在地。魏佳山不及施出一招,就稀里糊涂败北,甚感不服。爬起来,脸色通红,高声说道:“你投机取巧,这哪算比武?”
    刘通:“那好,咱们就来硬的,输了可要认帐。”
    魏佳山:“谁输谁赢,还很难说。”他领教了刘通的厉害,再也不敢说大话了,语意上已经大踏步退却了。
    刘通:“你先来。”
    魏佳山:“你可别再使诈。”说完,抡拳就打,这回使的是一招霸王击鼓,拳风直奔刘通面门。刘通以特种兵所授军体拳正面迎击,两拳相碰,风声烈烈。刘通感觉这魏兄的拳头还是挺硬的,果然是个硬汉,心下起了爱惜的念头。
    这魏佳山一拳能穿桌面,外号狂风铁拳,意思是拳硬如铁,拳速如风。可是这拳砸在刘通拳头上,却象砸在软物上,一点不起效果。原来,刘通在两拳相接的瞬间,以太极拳的拳劲稍作圜转回收。二人的拳头,只要有一个受到损伤,皆非刘通所愿。
    乘魏佳山愣神的间隙,刘通左手以少林小擒拿法抓住他的右拳,顺势往外一带,右手食中二指直取他的双眼,至其眼皮处,倏地停下,随即收回双手,人也退回原处。这几下电光石火,兔起鹘落,迅捷无伦,却又错落有致,一招一式清清楚楚,让人看得明明白白,真是赏心悦目。观者无不大为赞叹,只是碍于魏佳山的情面,不好出声喝彩。
    刘通一招之中,运用了三种拳法:军体拳、太极拳和少林拳,这些来自后世集体的智慧,加上刘通多年刻苦训练,威力非同小可。众人均想,以魏佳山之能,尚非刘通一招之敌,自己在他手底下又能走上几招?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在场的不乏高手,只觉这刘公子的拳法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但其所使拳法显然高明之极。自己是打不过的,不知师父、师兄们能否应对,恐怕也是胜算渺渺。
    魏佳山见对方手下留情,自己的硬拳是硬不过人家了,男子汉大丈夫光明磊落,输是输,赢是赢,输了就要认帐。当下,一抱拳,作个揖,说道:“我魏佳山今日输给公子,实在是技不如人,魏某拜服。”
    刘通为了日后开展工作之利,不得已而行比武之事,却也不为己甚,更兼对魏佳山生出好感,遂说道:“魏捕头快人快语,拳法高强,让我很是敬佩,刘通这厢向你赔礼了。”说罢,也抱拳深揖,给对方还礼。
    魏佳山眼眶微红,奔过来握住刘通的手,刘通也紧紧握住他的手,俩人经此一战,惺惺相惜,从此成为知己。正所谓不打不相识,打了才相知。旁观众人也都颇感欣慰。
    此役,刘通一下打出威名,无人再敢小瞧于他。众人此时方知,李知州李大人当初让刘通来军伍之中是多么的有先见之明。此后,刘通的一言一行无不对这些人有着莫大的影响,刘通的号令,众人一一凛遵,这对于刘通指挥队伍开展教学起到巨大的作用。
九 习武
    次日,刘通在军伍前发话:“军队首重军纪,当兵第一条,服从命令,严守军规。敢犯军规者,严惩不贷。军队的灵魂就是军纪,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叫你向前,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你也给我往下跳;叫你立定不动,就算有疯狗咬你**,你也不要给我动一动。不管你以前干什么,当了官差,到了军营,你就是一个兵,就必须服从命令,听明白没有?”
    众:有。
    刘通:听不见,大声一点!听明白没有?
    众:有――
    一百余人大声回应,倒也有点气势。
    后世训练军队、训练警察的方法极其丰富而科学,刘通来到古代,因尚未从政,手中未握权柄,考虑到眼下不可表现得太过超前,便有所保留,只挑一些简单而又富有实效的训练方法融入古代的训练方法之中。即便如此,也是让这帮人叹为观止。这些汉子大多爽快,而且喜憎分明,他们对刘通的一系列训练手法,佩服得五体投地。刘通在古人的训练方法之中,也得到不少启发,对自己的训练模式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两相结合之下,倒是收到奇效。
    刘通将后世军队的口令、军姿、基本动作给参训人员逐一演示并予训练,但与当今时代格格不入的部分则先行掩藏,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非议和混乱。
    这些基本知识、基本功,对于士兵遵守军纪军规、塑造军容风貌大有作用。
    与此同时,刘通将后世的军营歌曲引入集训营,将歌词中不合时宜的部分作了修改。这些歌曲颇能起到提升士气、振奋军心之效。
    不久,当地驻军也在传唱。一时间,整个军营军歌嘹亮,生气勃勃,一扫以前萎靡之气。古人哪曾见识过这等脍炙人口的大众之歌呢,当这支奇怪的队伍**军营拉练时,百姓们经常听到喊一二一、一二三四的口号声和奇特的歌声。这些歌曲自军营流传民间,民间对刘通的传闻又有了新的版本,那些歌坊善才、声娱场馆的曲艺人士,颇有聘请刘通教授曲乐的劲头。
    经刘通整顿和调教,加上钱教头素重军纪,这支原本年龄各异,夹杂差人、衙役和府兵的杂牌老爷兵,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一日,训练完毕,刘通与黑猪、白鸽、赖大年、魏佳山等人拉呱。平日闲谈中,刘通每向猪、鸽等人请教古代二军对垒接触仗的打法,古代布阵方法,古代战争的作战方式,尽最大可能地了解古代作战的信息。
    黑猪钱松与西夏军征战多年,身上留下不少刀伤、箭伤。这个话题正搔到他的痒处,说起打仗一套一套,提到自己的光荣历史时,颇感自豪。
    刘通:“钱教头,啥时候咱们到西夏国一游,你意下如何?”
    钱松:“刘公子相邀,我钱松一定奉陪。多年不见西北故人,也不知这帮老哥们如今怎样了,还真是想念。”
    这些时日中,刘通常想,现代人拥有枪炮等高精武器,打仗根本用不着刀矛,而自己所学的搏击,却侧重于近身搏斗,对于古代快马长枪的决战多有不足,需向各位师父们好好学习长兵刃,幸喜这里明师济济,向一众高手讨教一二,当能促使自己进步。
    经过考虑,刘通选择了枪法。刘通幼时就很羡慕长枪英雄,赵云、岳飞、罗成、杨再兴,以及杨家将、杨门女将,无不是他崇仰的对象。闲暇之时,刘通便向钱松学习杨家枪法。钱松家传的杨家枪学自杨老令公之杨家,钱家常以杨门传人而骄傲,时时以杨门的忠烈激励家人和朋友,只希望有人学得枪法,上阵杀敌,保家卫国,对于枪法的传播并无门户之见。
    这日,刘通与钱松在演武场上切磋武艺。只听钱松说道:“公子欲练枪法,需知枪有长短,枪法又分不同派别。枪分短枪、长枪、中平枪,短枪用于近身搏斗,长枪用于战阵厮杀,而且多在马上使用,中平枪用于步兵作战;枪法的流派中,北有太原的六阳枪,枪法大开大阖;南有潭州的玄阴枪,枪法阴柔狠辣;东有扬州的**枪,枪法轻灵变幻;西有秦州的八角枪,枪法凝重如山。我修习的杨家枪法,即属北地的六阳枪,枪路开阔,气势如虹,讲究阴阳相生,奇正相合。”
    刘通闻言,慨叹道:“枪法还有这么多门道哪。”
    钱松说道:“咱们先学杨家枪,过些时日再来解说别的枪法。俗话说:枪挑一条线,棍扫一大片,用枪要诀在于一个直字。一门枪法中之中,又分攻守之道。进攻枪法有:挑、刺、攒、扫,防守枪法有:封、拍、抖、格。挑有上挑、下挑、左挑、右挑;刺有直刺、横刺、斜刺、后刺;攒为多向点击,扫为横打一片。封为身周旋转画圈,拍为高处下砸,抖为寸劲甩脱,格为架挡兵刃。几时做到挑戳格打,运用自如,力透枪尖,中平正直,那便登堂入室了。”
    钱松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只见他舞动枪花如寒星点点,前挑后刺如灵蛇吐信,封堵横扫如狂风席卷落叶,一招一式,或轻灵飘逸,或稳重凝炼,时而让人心潮汹涌,时而让人屏息凝气,枪法之精湛,已可直追当年杨家先人。
    钱松又说道:“初学者练习枪法,先学中平枪,中平枪身兼长枪短枪之长。长枪远袭而攻强守弱,短枪近战而守强攻弱,中平枪远攻近守,不偏不倚,二相适宜。熟练中平枪之后,再练长枪、短枪,则是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自此,刘通每天跟着钱松练习枪法,由浅而深,由生而熟,所下苦功非止一日。
    刘通与钱松多日交流,相互砥砺,你教我拳法,我教你枪法,刘通的枪法日臻娴熟,钱松的拳法日臻纯熟,刘通、钱松武学底子扎实,一法通而万法通,不需多耗时日,二人便已深得拳法枪法的神髓,半年之后,即大功告成。
    进入六月,天气炎热,集训班改为早晚野外训练,白天室内训练。自五月至八月,将近三个月的时光中,别开生面的训练,使得训练之成效远超以往任何时候,众人只觉得收获甚大,委实不枉来此一遭。
    泉州集训,是刘通军旅生涯的开端,也是他日后着手组建军队的尝试和预演,刘通从这里初步获得古代建军的经验,为其以后全面建设军队筹备了第一手资料。
十三 初试枪法
    刘通、阿碧主仆四人行走一日有余,来到临安地界,杭州已经在望。刘通和随从鲁荆各乘一骑,阿碧和侍女兰花坐着马车,九月秋风微凉,男士们骑马正感惬意,女士们坐车冷暖相宜。
    正行走间,忽听身后马蹄急骤,二匹马从刘通身旁掠过,接着十余骑在后紧追,马上乘客大声吆喝:“快追,点子跑不远了。”话刚说完,只见前方数十丈外,二匹马掀翻在地,马上乘客跃身而起,飘然落地,接着周围现出三人;拦住了二人的去路。刘通远远的看不真切,吩咐赶车的把车停下,让鲁荆护在一旁,自己打马上前,去看究竟。
    鲁荆取出刀来,挎在腰间,全神戒备。他今年三十出头,师从南派地趟门,一套地趟刀法已具相当火候,武功颇为不弱,常随李窦商行中人走南闯北,江湖阅历丰富。此次刘通等人北上,路途迢遥,需派得力之人相随,李窦请他一同护送阿碧。鲁荆一路说些江湖趣闻,倒也能解不少旅途的疲乏。刘通前日能让阿碧留下,也因有这鲁荆在侧,心中较为笃定。
    刘通走到近旁,相隔丈许,提住马缰冷眼旁观。只见十余人围住男女二人,男的是一中年,女的年岁尚轻,二人手上各持一把长剑。二人的马倒在一边,系埋伏草丛的三人暗器所伤。围住他们的十余人骑在马上,而且人数众多,单从眼前情势判断,那二人前景可虑。不知双方武功如何,这些人敢来围追,估计是有恃无恐。围堵的人丛中,刀叉剑戟,各色兵刃横陈,显然出自不同门派。
    一老者转头对刘通说道:“朋友若无指教,还请回避。”刘通说道:“我就一旁观看,不碍事。”老头不再理他,这伙人看他单枪匹马,要想横插一杠,那还不是太岁头上动土?
    一壮汉对被围的中年人说道:“方铁山,赶快把东西交出来,咱们相安无事,让你走路。要是不交,我冲天豹的斧头可不好吃。”
    一瘦子说道:“何必跟他废话,我一叉了结他,东西我不要,把那母的给我抓回去当压洞夫人。”
    一矮个说道:“你那莫干山没人伺候,不如去我天台山实在,我猫头鹰最疼女人了,这个婆娘我要了。”众人闻言,肆意大笑。
    刘通听他们对答,立知这伙人来路不正,一个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