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青铜时代的蜥蜴战争 >

第15部分

青铜时代的蜥蜴战争-第15部分

小说: 青铜时代的蜥蜴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庄公保镖为了给旧主子报仇,杀得最卖力气,把崔杼的妻儿老小以及宗族亲属全部杀光,烧了崔家大院,然后兴冲冲跑回庆府报告崔杼:“司令,我已经把他们都杀绝了。您大儿子脑袋在这儿,二儿子在这儿,摸摸,还热乎呢。”说完俩手一扬。
崔杼惊得魂不附体,嗥叫:“你……你,谁让你杀的。”
“不是您说您少爷造反了嘛?”
“你···你···”崔杼举着手指头,差点儿背过气去。赶紧下堂,鞋也来不及穿,光着袜子跑回家。一看,人呢,人全没了。崔杼放声大哭,这才知道中了庆封之计,自己竟然鸡给黄鼠狼拜年,求谁不好,怎么跑去求庆封了。赫赫相府一夜时间灰飞烟灭,万念俱灰的崔杼在鬼影憧憧的家里,手端着残烛,找了截绳子,上吊自杀了。(崔杼到底是个感情脆弱的人啊,这要换了勾践,出门接茬找人下棋去,根本不当回事儿。)
齐景公第二天听说以后,高兴地装出悲伤的样子点头认可。于是,借刀杀人的庆封从副司令升为正司令,齐景公深以为苦,于是暗中活动。大夫们上朝,工作餐都被齐景公削减,从一人两只鸡(古代人饭量够大啊)偷着降成一人一碗鸭子汤,说这是庆封的意思。大夫们吃不饱,纷纷埋怨庆司令。
庆封对管理国家没什么兴趣,他就喜欢往热闹场中钻,搞女人和田猎是他的最爱,古代的田猎爱好者相当于现在的购物狂,推着车子到大自然里采购,喜欢什么野味,就打来装车里,不管吃得了吃不了。渐渐地,目中无人的庆封跟当初的崔杼一样麻痹自大了,在一个风花雪月的早晨,他搞完妇女工作,就拉着一帮发烧友又出城了(跟曹爽一样)。
庆封打猎前脚刚走,临淄城里的陈、高、鲍、栾四大家族,凑了些兵甲,去抄庆封的家,油泼火烧,费了吃奶的劲儿也打不过庆封的儿子。庆封的儿子有拔山扛鼎之力,据守高台奋力还击。齐庄公从前的两个保镖突然从他身后反水,大喊:“我是卧底——!” 一个从后腰偷袭了他一剑,一个用戈卸掉了他的左肩。庆舍疼得仰脖暴叫,抓住柱子,一用力,撼倒了,屋梁掉下来拍死好几口子,接着抓过青铜祭壶,投砸死一个敌人,才力竭而亡。
庆封装了好多车野货,孔雀啊大象啊往回走,听说儿子们都被围歼了,临淄城也被反对派的家族占据了。赶紧攻城,攻打西门,不克,绕了一圈打北门,冲进去了。庆封回家捡了些东西,又上街列阵骂战,谁也不敢出来,他像疯狗似的在城里乱冲了一气,猛攻内宫城不下,就落荒而逃,往南跑到鲁国。
庆封用一辆油漆华美得可以照出人影的车子,送给鲁国执政者,换得收留(这辆车,从手工艺的价值上讲,也许比现代的一辆奔驰还贵)。老鲁很高兴,收留了庆封。旁边的鲁国人大摇其头,他们说道:“开好车就一定是好人吗?”没几天,齐国来人了,责备鲁国。庆封只好再逃跑,去吴国,因为吴国比较远,安全。
他的一个正直的狗腿子说:“如果您这脾气不改,跑什么地方也不安全。”
庆封到了吴国,吴王很高兴,终于有中原人士插队扶贫来了,赶紧天天跟着庆封学普通话,阿;波,赐,的,鹅,佛;并把朱方(江苏丹徒)封给庆封当封邑。庆封在朱方混了几年,充分利用中原文明优势,通过技术转让,搞活经济,也富裕了自己,日子过得竟比在齐国时还阔气。
庆封的生命,走向健康透明、奇秀挺拔,在残坏不整的心里也许他也有爱,诉说着重新作人、偿债答报的祈望。但是,落下的花朵是不能重上枝头的,庆封的脑袋成为未来世界宪兵构求的对象,这是后话不提。
这是齐景公第四年的事情(公元前545年)。
庆封之乱以后,一直在官场上混着的不倒翁——晏子,成为了精巧地站稳于齐国政坛的新相国,长达40年。
晏子在崔杼、庆封之乱时期表现得刚强忠贞,得到了齐景公信任,于是相位做的很久。
这时候的西边,公元前六世纪下半叶,晋国霸业却正在悄悄衰亡。
晋平公就像我们前边介绍的,在六卿的欺负下,成了“窗边族”,六卿斗得不可开交,晋平公只顾饮酒作乐,假装不见,还逼着瞎子师旷给他演奏“清角”(只有黄帝、尧舜之类的大圣人才配听这曲子)。结果晋平公听了,飞沙走石,大雨倾盆,晋平公恐惧,趴在地上,象一块扔掉的抹布。等把他救起来以后,就开始发高烧,从此闹病,拖了几年才死掉。
公元前531年,晋昭公即位,形势不好不坏。晋昭公第二年,在位已十七年的齐景公来晋国喝酒,玩投壶比赛,一边玩一边嚷嚷,晋国那边说:“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
晋昭公果然一箭投中,哈哈大笑。
齐景公举起箭来,说:“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结果也一箭入壶。
齐景公的“与君代兴”这的话,意思是想称霸,取代晋过。晋国人大怒。齐景公的保镖赶快上前,借口天时已晚,拉着齐景公下去。
为了打击齐景公,晋昭公第三年(齐景公20年,公元前529年),晋国出动战车四千乘,气焰如火如荼,跑到齐国的家门口去大阅兵,然后要求老齐到河南平丘地区会盟,认晋国当老大。
面对晋国派出的四千辆战车(简直是天文数字,武王伐纣时才三百辆,春秋五大战役一般单方面不过几百辆)(简直是天文数字),齐景公还嘴硬,不同意,叫板。晋国叔向以威严的辞令将齐景公压服,并把旌旗顶子加上飘带,表示将要用兵。齐国及12国诸侯分外恐惧,只好再次承认晋国的地位。
齐景公从此明白,当霸主是需要拿出行动来的,于是他找出了司马穰苴,来训练齐国陆战部队。
司马穰苴出身于齐国新兴家族“陈氏”的分支(后来陈氏篡夺了齐国社稷),而且他也写了一本知名的兵法《司马法》,一共一百五十五篇,可惜已经失传。(不过,留着的话也没多少人爱看)。还有一种说法是现在还剩了五篇,但是真假难辨。
司马穰苴奉命给齐景公练兵,第一天就来了个下马威。他请齐景公最宠信的人帮他治军,到了军中就把这个人以“迟到”罪名,拉出去杀了。接着,齐景公派人来求情,又被以乱闯军营罪,杀了,连同两匹车马。
司马穰苴立威取信以后,带兵赶走了晋国骚扰者和燕国入侵军,但由于他是老陈家的(齐国国君的掘墓人),齐景公遂对他限制使用,没多久革掉了他的职,使他悒郁不乐,抱病而死。
三年后,齐景公23年,为了争做北方霸主,至少是山东霸主,齐国开始蠢蠢欲动。伐徐,伐莒,收留被“三桓”揍出家门的大胡子鲁昭公,攻取鲁地郓城,让昭公居住。齐国把卫国从晋国座下拉拢到自己的联盟,又通过“夹谷之盟”退还汶阳之田,拉拢鲁国入伙,又吸收了一向跟晋国敌对的郑国,再两次与徐、莒、邾、杞等君结盟,终于使得巴尔干地区全都是了齐国的势力圈(除了晋国的铁杆朋友宋国)。
以齐为首的东方各国联盟与晋形成对抗,晋国的盟主地位名存实亡。
实际上,试图成为东方霸主的齐景公国内,已经走下坡路,他所结成的中原联盟,也并没有什么作为。而他的国内却出了大的问题。问题的性质,和晋国的六卿专权接近,就是他下面的陈氏家族,攫取了他很大的国家权力,严重威胁着他的君位。
已经自顾不暇的齐景公,居然在自身统治危机重重得时候,还跑到国外去抢滩、争霸,也真有他的。呵呵。
齐景公、晏子同志二三事:
齐景公从为政第30个年头起,也不想“代兴”,也不想“争霸”了。他开始懂得享受,大造宫殿、广聚狗马,厚敛重刑,穷奢极欲,残酷盘剥贫下中农。野有饿殍的季节,齐景公后宫的马儿却吃着香喷喷的小米,住在文绣绫罗披挂的台阁,国君仓库里的好东西,多得吃不了,牛马老死在栏牢里,牛肉都硬得嚼不动,酒都放酸了,小米变成土块块,衣服也多得穿不完,长了虫子。这些财富并不能证明齐国的富有强大,而只是说明齐景公征敛的过分。
征敛一般必须配合以酷刑——不然老百姓不交啊。齐国滥刑到了戏剧化地步,被刖(念月,砍脚)了脚的老百姓太多了,只好买假脚装上。市场上的真鞋很少有人问津,假脚倒是非常走俏。走在临淄的穷人区里,鬼影比人影多,鬼们衣衫破烂,面黄肌瘦。鬼孩子们瘦骨嶙嶙,瞪着大眼;老年的鬼佝搂着身子在地铁口乞讨,晚上就睡在建筑物的排气孔旁边(这是纽约)。
晏子劝齐景公说:“咱们收的税太重了,老百姓太穷了。政府必须厉行节俭。”齐景公当即表态:“以后少砍些人脚,多砍些政府预算”。可是没过两年,齐景公又要大修宫殿了。晏子没办法,就请愿负责监工。
于是,晏子以修建宫殿为名,增加工钱,放慢工程进度,定期交换民工,让穷人都来打工,以便有饭吃。这样,整整修了三年,老百姓免于饿死(跟罗斯福的新政差不多)。
不过上面写的,全是根据《晏子春秋》,他似乎在书中不停地给他的国君扬恶,以衬托自己的贤明。
另外,齐景公越老越喜欢饮酒,有时候招人聚饮,连饮七天七夜,饮一阵,乐一阵,睡一阵,房事一阵,朝廷政事全部荒废。(不干政事也好,干政事也不过就是琢磨着怎么收税、刮地皮)。
陪酒的官员和宫女都累坏了,齐景公醉得摇摇晃晃,还毫无收场之意。大夫弘章以死相谏,齐景公不以为然,哈哈大笑,说:“弘大夫,来,跟寡人一口闷。”
晏子拱手对弘大夫说:“恭贺大失!你有幸遇上了我们的贤明国君,善于听从臣下劝谏。如果你遇上桀纣那样的暴君,你早就身首异地了。”
齐景公一看晏子都把桀纣抬出来了,酒吓醒了一半儿,晏子趁机规劝。
齐景公一看晏子把桀纣都抬出来了,酒吓醒了一半儿,认识到了错误的严重性。齐景公改正,不喝酒了,改出行了。阳春三月,风和日丽,齐景公带着小老婆和宦官们前呼后拥,笙歌乐舞,到鸟语花香世界游玩,不料遇上一堆白骨精。齐景公大喊晦气,晏子说:“大王每次出游,方圆几十里内的老百姓,都得献出财物供您消费,交出车马供您驱使;而他们自己却在饥寒交困中化为白骨。如果老百姓造反闹事,外悔乘机侵入,国家就完蛋啦。”
齐景公赶紧谢罪,收敛白骨,赈济百姓,还给自己下禁令,三个月内不出游。(等季节换了景色不一样了再出去!)
齐景公的后半生过的,大体如此。他死后,子孙们成了陈氏板子上的肉,被宰了好几个。
晏子真能让齐景公这么听话吗?不知道。反正上边都是《晏子春秋》写的,不知其中有没有水份和给自己贴金的成分。
我们看《晏子春秋》这本书,发现晏子的能耐,也不过就是叽叽歪歪地提点意见。作为相国,像管仲那样拿出一套改革政治经济体系的方案,并且真能通过推行它而富国强兵是正经。提点儿意见,不过是谏官的职责,难道一个相国只能当个谏官吗。难道他这么写,是想证明自己充其量是个谏官的料吗?国家闹到这个地步,首先是晏子的责任,这家伙不知引咎辞职或者发动改革兴利除弊,而居然只是在书中一味挖苦自己的老板和提点鸡毛蒜皮的意见。
李斯给秦始皇作丞相的时候,不但能够履行一个丞相的重任,而且“有善归主,有恶自与”,就是把荣誉和好事给国君,错误和责任归自己。我想这才是古大臣之风。
下面说说晏子,晏子实际是一个明哲保身派的人。
晏子同志最大的特点是身高不足一米五零,性格刻板,寒酸悭吝,天天穿旧衣服,一件皮袄穿了八百年。(当然,后代更穷的士大夫,还羡慕晏子呢,晏子毕竟还有件皮裘啊)。晏子祭祖,猪肘子块头微小,连祭器底儿都盖不过来。晏子出门,坐二手车,驾一匹瘦马,让人感觉好像国君从来不给他发俸禄似的。
作为相国,乘坐彩车,身穿美服,显示国君的恩宠,大国的威严;跟随狡童美姬,围拢丫鬟奴仆,烘托相国的权势,其实是少不得的。当官就要有当官的样子嘛。(名相管仲就是这样的,排场很大)
去晏子家里一看,更寒碜,地势卑下潮湿,而且喧嚣聒噪,就住在农贸市场围墙外边。
有马千驷的大富豪齐景公趁晏子出差期间,就把他的家给搬了,离开农贸市场,换到干燥寂静的富人区。晏子回来,气得要命,硬把新房子毁了,就剩一件破屋子住。
齐景公无奈,又派人把农贸市场一部分税收送到晏子家里,增发给晏子相当于两个封邑赋税的工资,看到晏子的老婆又老又丑,齐景公就把自己的女儿赐给他。所有这些,都被晏子一次次婉言谢绝了。(该要的不要,则是乱法。应该批判。)
最惨的是晏子的老婆,她一天只有一顿饭里有肉,不知道是买不起还是老公不让买。
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晏子却违逆人性,猥琐小器,喜欢过原始社会穴居生活,“开历史的倒车”。从前管仲当相国的时候,非常奢侈,但不失为名相,因为他能让国富民安;晏子自苛,而民穷君无权,有何补益?
其实晏子很有钱,他并不会没有钱,他自己有封邑,但他偏不肯花,也没有拿出钱去接济穷人。据他自己讲,钱是都给了亲戚们,让亲戚们享受富贵。亲戚长辈们拿了他的钱,都肥马轻裘了,他为家族做了贡献,自己却装作清廉自守。本家族之人得了实惠,他自己得到了名声,真是一举两得。只可惜了他的老婆,一天只有一顿饭里边有肉,且只是一盘,还不许穿丝织品,晏子的老婆,活得真像在地狱里一样。晏子这么干,不表明他清廉,只说明他世故,是个老油条。他一味的装穷作秀,只是他的一个政治手腕。他大约是从当年“崔杼、庆封”家败人亡的故事总结出来了世故的经验,在自己物质生活上,格外装孬种。正是如此,他才历事三代君主,从政长达50余年,执政将近40年。
如此长期的“不倒翁”当政,也不知道这算是齐国人的幸事,还是不幸。(晏子老霸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