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青铜时代的蜥蜴战争 >

第26部分

青铜时代的蜥蜴战争-第26部分

小说: 青铜时代的蜥蜴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空箭雨声,人仰车翻声,肃杀的战鼓中,两股宽大的洪流猛烈碰撞在一起,突刺、拦啄、闪避,汉水岸边拧起一道苦痛的蛟龙。 
囊瓦躲在指挥车上保存着自己的性命,打了半天,身边都是死人。令尹囊瓦的斗志,在夜里上升,在白昼降下,对吴军无计可施,对春风力不从心,干脆弃军要逃走。他的部将史皇力劝,说:“临阵脱逃,是死罪。死战而逃,也许大王还能饶您。”
于是囊瓦硬着头皮,又斗了一阵,三次大战,三次大败,数一数次数,觉得已经抵挡得够意思了,说得过去了,对得起大王了,就撇下大军独自开逃。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史皇说:“您往北走,I cover you(我掩护)。”史皇掩护他出险,力战而死。而奉命前来援助的楚兵,抵达战场后,因其统帅与囊瓦先生互相看不起,竟未参加会战而自行撤离。
囊瓦一贯为祸于同僚,他曾杀死伯郤宛,又贪污索贿逼反了唐、蔡两国。饶是楚卒精悍,遇上也这样畏死、贪财、狭隘与狠毒的统帅,10万子弟兵,一样输个精光。楚卒血肉搅拌着尘土,染红了汉水东岸。(囊瓦不象春秋时代的人,倒可与清朝末年“败事有余”的弈忻、李鸿章之流媲美)。
囊瓦不敢回国,向北逃往中原郑国。
柏举战后,楚国溃军向郢都方向后撤,至清发河水畔(湖北安陆县),集结在渡口,准备过河。吴军的先锋队,跟踪追击而来。这些先锋队都是飞毛腿,战斗意志旺盛,力大脚快,是吴军的看家部队,一路追捻着楚军屁股。据墨子说,吴国的哲学先锋队能“一日奔三百里而舍”(正常战车部队是一日三十里就住下,为一舍,所以会被追上)。但是他们全是步兵,装备简易(否则跑不快),人数也少,减员后不足5000,跟数万楚军斗起来,必定吃亏。于是夫概按住先锋队,说:“敌人众多,阿拉人少,又都是短武器,所谓困兽犹斗,硬拼起来,阿拉没戏。所以阿拉要放他些敌人渡河逃生,后面的人羡慕前面的人,就会不顾一切争先逃命,队伍大乱,阿拉再上去砍杀。”(他也懂得孙武子“归师莫厄,穷寇勿追”的道理啊!)。
于是,吴先锋队停止进击,蹲在岸边“傻傻”地看楚军过河。楚军硬着头皮在吴人的注视下渡过一半人马,突然吴军站起身来,挥剑猛杀。是凡在渡河时,受水流影响,难以保持战斗队形,楚军虽然人多势众,但争渡大乱,过了河的算是拣了条命,正在河中的同志,还需努力,而剩在这边渡口上的人,伸脖子等船,惊慌无主,干脆全部投降,上万楚军被几千吴军轻易俘获。
渡水后的楚残军穿着湿衣裳落荒而行,在湖北京山地区停军造饭,饭刚熟,妈呀吴军又来了,楚军赶紧弃食奔逃(有曹操从“赤壁”向“华容道”旅行之风)。
吴先锋部队5000人吃完楚军做的大米饭,打着饱嗝继续追赶。此时,楚“左司马”沈尹戎(就是建议分兵夹击吴军的那位爷),听说主力军违约出击,在汉水东岸覆灭,连声跌足大恨。恨完了,只好率领所部车马驰救,正好遇上楚军残部又被追击而来的吴军飞毛腿追上了。沈尹戎看见楚军已溃不成形,但他依旧不顾吴军强大,当即率本部兵车分数路进攻,追击夫概。沈尹戍是个将才,战法高明,击破吴先锋队。
吴先锋队长官——夫概同志,吃了败仗,逃窜路上撞见随后赶到的吴军主力。伍子胥、孙武、伯嚭等部迅速推进,将楚军沈尹戎部包围,沈尹戎奋勇力战,三次接战,三次负伤,见大势已去,命令属下割掉自己的首级回报楚昭王(宁死不屈,舍身报国,有张自忠之风!佩服!)。
由于沈尹戎的抵挡,争取了时间,使楚军残部得以继续向郢城安全撤退(这些楚人成为未来战略反攻的基本力量)。就这样,吴军合计经过五战,五战皆胜,迫近楚都郢城。 
此时的郢城是风声鹤唳,人心动荡。17岁的楚昭王主张弃城逃跑,监护大臣子西、子期坚决反对。 
也许逃跑是明智的。一般国都,附近都要有一道高山可作屏障,比如北京城外就有太行山、军都山,燕山蜿蜒曲折,互相联系,以为西部、北部天险。汉唐的长安更有“四塞之固”,易守难攻。但郢都(即湖北江陵,千里江陵一日还也)背靠长江,向南还可以防范,向北则是地势低下的江汉平原、一马平川,被北方攻击者所鸟瞰。北方的入侵者倘若撑着竹竿加一段助跑,几乎就能跳进城来。而且楚国的城墙修得很赖,是诸侯之中修得最不认真的,甚至根本就没有修。这主要是因为郢都深处湖北腹地,从来没有被兵临城下过,所以不care,楚国人就象睡觉的狮子那样,敢于仰面朝天。
但是,最近十几年,吴国人象小日本一样崛起,攻势凌厉。楚令尹子重丧师于安徽当涂时,临死前嘱咐:“郢都要修城墙了。”楚国方才开始“城郢”,把郢都用城墙围起来——时间是十年前楚平王临死的时候。虽然是有城墙,不过17岁的楚昭王还是小腿哆嗦,不顾全城军民的生死存亡,带了心爱的妹妹出城而逃。
子西、子期正在督率军民上城战斗,听说大王先撤了,子期赶紧抽出部分精兵去追赶保护。子西则继续指挥一帮群龙无首、士气消沉的士兵,往下扔石头。吴军未经大战,即踩着云梯进占郢都。 
至此,吴军从苏州出发,逆行淮河1500里,在河南湖北交境登岸后进入楚国广阔的领土,陆地疾行500里,南下实行闪电战,赶在楚兵增防之前,迅速通过三大险关,并在柏举大破楚主力,又追在残军屁股后连揍四次,前后不到十几天时间,五战及郢,攻破了似乎不可能被攻破的庞然大物——楚国,彻底体现了孙武“攻其所不备”的奇谋和“兵贵神速”的战术主张,佩服佩服,这是春秋战争史上的创举,也是第一次有大国国都陷沦敌军之手。 
吴军进占郢都以后的表现,使人联想起了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南京后的奸淫杀掠。按《左传》记载,春秋第八大蜥蜴吴王阖庐,进驻楚王宫,强占楚昭王卧室,强迫楚昭王的媳妇跟他睡在一起(楚昭王才17岁,他媳妇当然更年轻)。接着,阖庐命令,吴国臣僚将士按官阶大小顺序进驻楚国相应级别大臣家里,睡对方主人的大床,娶对方的妻子(其实就是强奸)。强奸完了,叫她真老公出来像奴仆那样端饭菜到床上来给他吃(最后半句是我加的)。
东汉人写的《吴越春秋》里面甚至点名道姓地说,伍子胥、孙武、伯嚭这三个人,也睡了楚国最高行政官令尹囊瓦及司马的wifes,(旷世兵圣孙武也加入了这个睡觉行列,真不知是真是假!多半是真的吧。既然上边领导安排大家分男女过组织生活,这是政治任务,当然要完成。除了因为楚国女色可贪,这更是为了打击楚民族一贯优越的主子感觉——从前总拿我们吴国人当附庸,当奴才,当蛮夷!现在奴才要骑在主子头上啦。这就跟把地主小老婆被分给村里的光棍,一个道理)
(注:两千四百年后,八国联军攻破北京,联军统帅瓦德西住进了慈禧太后的“闺房”,这倒不是因为他喜欢老女人的气味,而是按他说的:“为了对大清国表示蔑视。”)
阖庐甚至把爪子搭在楚昭王的漂亮妈妈身上(即伯嬴,当初的秦国美女公主,本来预备嫁给楚平王的太子的,却被楚平王娶了,生下楚昭王)。按刘向《列女传》说法:吴军入郢,昭王逃,阖庐尽妻其后宫(把后宫佳丽全部睡遍),次及伯嬴(按顺序睡到了伯嬴)。伯嬴持刀曰:“妾闻天子者,天下之表也;公侯者,一国之仪也。是以明王之制,使男女不亲授受,坐不同席,食不共器,异巾栉,所以远之也……今君王弃仪表之行,纵乱亡之欲,犯诛绝之事,何以行令训民?”于是吴王阖庐惭愧而退,放了伯嬴一把。保住贞洁的伯嬴因此上了《列女传》的光荣榜。
伯嬴作风顽强、勇保贞洁,了不起啊,这个中国的蒙娜丽莎。(伯嬴是她的名字,嬴是秦国的姓,伯表示她是大女儿——当时女孩的名字真简单啊。)
有上边人带头,吴国全军将士奸污抢劫,满城骚动。肆无忌惮的吴军,对这个楚文王、楚成王、庄王、共王、灵王、平王等历代知名恐龙、蜥蜴所盘踞过的,有两百年经营历史的名城,极尽蹂躏破坏之能事,把楚国宗庙(祭祀祖先用的)和楚国社稷(祭祀天地用的),全部拆毁(相当于绝了人家香火),楚庄王、共王等一干人的灵位全部砸倒了。 
跟楚国有仇的蔡、唐两国领导人——老唐和老蔡,也随军到达,除了强奸以外,两个守财奴和铁公鸡,更一头扑进了囊瓦家里,找到囊瓦的珍宝堆,乐得直抽风,以索回当初的皮裘和宝马为名,搬走了全部珍宝细软。接下来,阖庐的弟弟——先锋官夫概,为了抢占囊瓦的宫邸,跟阖庐的太子“公子山”动武,夫概得胜,入住令尹宫(这叔侄俩明是抢宫,实是抢未来吴国的继承权)。 
“复仇男神”伍子胥则干了一件最为出名的事,到郊外掘开楚平王大坟,把平王的body挖出来,鞭尸三百,进行泄愤,报了16年前的大仇(他的“大仇”真是牵动了上下2500年所有中国的人心啊,如今在吴楚之地的农村,不论贤愚,都喜闻乐道伍子胥之事)。伍子胥抽完之后,又让伯嚭拿起鞭子,伯嚭也跟着抽了几十百鞭子——他跟楚平王也有愁啊。天地一时为止大块!当国君也得讲理啊!
按《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还一脚踩在楚平王肚子上,一手抠下楚平王眼睛,说到:你个独夫,撒旦!当初你听信谗言,杀害我父兄,你留着眼睛有什么用,你也有今天!
还有一个说法,伍子胥甚至“戮尸”,割掉楚平王脑袋下来,当灯笼提着到处走。(“杀”是砍活人的头,“戮”是砍死人的头)。还有较轻的说法,伍子胥带领六千士卒,用鞭子抽打楚平王之坟,但并没有开坟。不管怎么样,伍子胥都有轻微精神病的嫌疑,虽属于报仇,是孝子烈丈夫所为,但也许有不利的政治影响,兼以吴军的烧杀暴行,遂激起楚国上下民愤,以及诸侯各国戒惧警惕,在政治上使自己陷于孤立。 
楚国上下都隐忍着,等待大王回来号召他们。
这时候的楚昭王正在云梦大泽逃跑,只带了心爱的小妹妹和少量跟班,把众大臣及其家属都扔在郢城,等待强奸。 
楚昭王逃跑路线一直向北,而不是跨江南下湖南,因为湖南目前尚未开发。(两百年后屈原流放时才“涉江”去了湖南,他诗中的湖南到处是猴子和大森林)。因为是向北逃跑,当然遭遇了吴军,但楚昭王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伙大象,大家动手把燧木(古代的火柴棍儿)绑在大象尾巴上,直冲吴军。吴军从来没见过这种甩着大鼻子的肉体坦克,纷纷抱头鼠窜。楚昭王夺路而逃,暂时脱险。 
180余年后,大象也在欧洲首次用于战争,英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驱赶发怒的大象拉着战车,碾在波斯人身上,尸体上千。不过波斯人很快找到对策,他们用廉价的猪,也尾巴点着火,猛冲象群。受惊的大象看见这种短鼻子的“小象”,乱作一团,自相践踏,使己军受了没顶之灾。
楚昭王接着向北,逃入云梦泽中,受到盗贼攻击,脑袋被戈凿伤,他裹着纱布逃跑途中,妹妹实在跑得没力气了,就叫侍卫钟建背着她跑。小妹妹名叫季芈畀我,老四,长相随她的秦国妈妈,漂亮得要命。钟建背着她的时候,感觉后背吹出来慌张的兰气,耳鬓斯磨中,小妹妹怀中的小鹿砰砰乱撞。 
钟建觉得背着美女妹妹跑,比自己光身跑起来还轻快。
兄妹千辛万苦跑到北部的郧县,差点被郧县人杀了,当唐僧肉吃。县长弟弟说:“当初,楚平王杀了咱们父亲,现在他儿子送上门来了,不杀白不杀。在郢都里他是大王,出来他就是咱仇人。” 
郧县县长不同意,他发表了一通“下”不可以讨“上”的等级观念之后,护了楚昭王一道出逃到随国。 
随国就是“随珠弹雀”的地方,出产明珠,200年前开始当楚国的附庸。楚昭王这是第一次来视察自己的殖民地,却是以亡国国君身份,最可笑的是后面的吴军紧追上来,跟随国索要楚昭王。你们交人的话,我们就割汉阳之田给你,否则,呵呵,就割你的脑袋。 
楚昭王的监护人子期,自认为长得象昭王,就打算出去冒名顶替。随国人占卜了一下,最终结论是不交人。随人从自身长远安危考虑,楚近吴远,还是巴结楚吧,婉言拒绝了吴军。 
楚昭王暂时寄居随国,筹建流亡政府,而国内他的监护人子西,也组建临时伪政府,摆出楚王车马旗帜,以安定楚国人心。 
时间一过去就是几个月。(如果晋国趁目前机会击楚,那么楚国就彻底完了,不过晋六卿只知道保养私家势力,谁也不愿意对外消耗)。 
这时候出来了一个名人——申包胥。申包胥跟伍子胥原是好朋友,俩人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伍子胥父兄罹难,只身出逃,指天画地发誓:“我必覆楚!”申包胥说:“我必存之。”然后分道扬镳,各行其志。 
16年后伍子胥终于攻破郢都,红着眼四处报仇。申包胥此时蹿在不知哪里的山野,捎口信对伍子胥说:“您伍家从楚庄王起,世代受楚国恩禄,你却引了吴兵来打楚国,掘平王坟,鞭平王尸,如此报仇,暴露了您神经病的症状,您太过分啦。” 
伍子胥也承认自己微神经错乱,他回信说:“我日暮途远,不得不倒行逆施。”(成语出处)。
申包胥看看没戏,就沿着西北去陕西的弛道,昼驰夜趋,徒步1000余里,往秦都雍城去(凤翔市,西凤酒产地)。一路上,衣裳全给划破了,途中估计还遇到老虎,只好扔了随身携带的肉包子砸它,终于用了七天七夜时间,脚后跟、脚底板儿全部裂穿,饿着肚子来到秦国,向秦哀公递书求援。 
申包胥说:“吴人贪得无厌,简直是封豕长蛇(贪心不足蛇吞象)。今天吴国吞了楚国,明天就吞您秦国。况且,我们国君的妈妈,还是您的女儿哩,您不救我们可以,不能不救您外孙啊!”
秦国自从秦穆公以后,120年来,胸无大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