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青铜时代的蜥蜴战争 >

第39部分

青铜时代的蜥蜴战争-第39部分

小说: 青铜时代的蜥蜴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本书上接春秋五霸,写的是春秋五霸(“五大恐龙”)死后,出现在春秋中后期的十大蜥蜴。其中晋占三,楚占二,齐占二,吴占二,越占一。
十大蜥蜴中,先是晋、楚两国的蜥蜴南北争霸。虽有,由于晋国、齐国、鲁国相继陷入君权旁落,卿大夫家族专政,政出私门,交相内讧的悲哀局面,无力经营中原,南北争霸的烽火渐熄,而南方的吴、越力量相继雄长,号为霸主,威风不可一世,不过却是乍盛乍衰。
在这本书中,春秋中后期,中国思想界更有看点。出现了孔子、老子、孙武三大圣人。孔圣人为我们设定了入世的哲学,老子为我们打造了出世的法门。二人演习了一种对立与补充,使中国人获得入世(不是入WTO)与出世之间的良好平衡感。孙武,“以正合,以奇胜”则是他的思想精髓,孙武伟大的兵法可以运用到人生社会各个领域。他是指导我们生存技巧的大师。
这三位大手笔,给中国人规范了未来两千五百年的文化内核。后代人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解释、重述、引申或证实他们的思想大厦。可以说,春秋战国是中国最富于创造性的时代。而于此同时希腊也出现了一些哲学家,有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赫拉克利特,认为灵魂不死、世界是由抽象的数主宰着的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研究了直角三角形,提出“毕达哥拉斯定理”,就是我国的“勾三股四弦五”。但是毕达哥拉斯这个家伙死活不承认根号2的存在,还把反驳者灭掉活口。
中国这一时期科技方面也颇有创新,发明了指南针的雏形“司南”,还有伟大的算盘。制作了青铜光学仪器——凹面镜,能反射太阳光点燃易燃物,比希腊的阿基米德先生提前了三百年。中国还发明了农田分行栽培,不再是一团乱苗,而欧洲直到1731年才分行栽培。黄帝、颛顼、夏、殷、周、鲁等六种历法在不同诸侯内部使用,它们名目不同但都属于“古四分历”,把每年分成365又四分之一天,十九年七个闰周,略领先于希腊。
但是论起冶铁业来,中国就变得乏善可陈。西方世界比中国进入青铜时代早,进入铁器时代也早。早在公元前十二世纪(我国的商王盘庚时期),西方一些地区就进入铁器时代。波斯人的庞大帝国,也是靠着铁器武器建立起来的。但他们的铁都是熟铁,温度低,不溶化,从炉子里取出来的时候,还会损毁炉膛,因此产量也低。这种不熔化的软乎乎的铁坨子,像半熟不熟的鸡蛋黄,只能敲打成形,所以做不出太精细的器皿,也不坚硬,因为它没有彻底熔化,内含杂质多。
我国在春秋后期逐渐开始了铁的冶炼,迟于西方。但是我们也有局部的领先——发明了皮囊鼓风技术,也就是用巨大的皮囊给炉子鼓风。不要小看这个皮囊,达到炼铁的高温全靠它扇忽呢,这个吞吞吐吐的皮囊在哲学家(老子)眼里,还被比喻成伟大的宇宙。而且中国人的风箱一推一拉都能吹气,叫“双动式活塞风箱”。几十上百人一起鼓动它,可以把火扇得很旺,以至于获得了比西方更高出两百度的高温,达到一千两百度上下!在这个可喜的温度下,铁矿石们愉快地熔化了,纯粹液态的铁水从炉中流了出来。赶紧把铁水浇铸进范具里,冷却以后直接成型,再打磨。这就是伟大的生铁冶炼与浇注技术——中国人的重大创新。它的优点在于,产量高,可连续生产,铁水也易于成形,方便浇铸成各种精细复杂的器具,而西方那个半熔不熔的铁坨子,很难敲打出一顶精美的王冠或者灯具。
这种把铁矿石熔化成铁液再浇注成形的技术,看似很简单,欧洲却一直没有掌握它。直到了十四世纪使用了水力鼓风炉,欧洲人才开始这么搞。之前,他们一直是抡着大锤子敲打半熔不熔的铁坨子,把铁坨子敲打成形——好在他们胳膊粗,力气大。
正是由于我们有生铁熔炼浇铸技术,在春秋后期,晋国的赵简子先生才成功地铸出了一个大铁鼎,上面刻着法律条文,而这对西方是个难题:你很难敲打出来这么个大家伙,刚敲打完这一半,那一半就已经冷却了。至于在铁鼎上铸刑法条纹,对西方就更难了,你很难在铁上刻字,而对我们就变的easy,只要在浇铸使用的范具上先刻出字来就行了。范具还可以反复使用。不过,我国这种彻底熔化后再浇铸的生铁也有问题,虽然它比西方的铁坨子(熟铁)坚硬,但是会比较脆,不耐碰击,用于农具、工具、餐炊家具还行,但不能作武器,上了战场就两半儿。所以武器还是青铜垄断的。
但是人们立刻试着把这种生铁锻炼成“钢”。众所周知,钢比铁厉害多了,硬而且韧。人们绞尽脑汁,发明诸如生铁退火、柔化、脱碳技术,以及熟铁渗碳、加碳技术,终于在春秋晚期造出了钢剑(长沙有出土)。而到了汉朝以后,更先进的百炼钢、炒钢、灌钢慢慢出来了,钢铁时代到来了,关公的手舞的大刀也才成为现实。
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从前那些石头或青铜的犁尖不结实,禁不起蛮牛拉,所以都是人来拉犁,肩膀起泡。套上了V形铁刃以后,坚固轻便,哗啦啦地给土地开膛,把深层养分翻到地面上,大大提高了农业效率。于是牛拉犁也就出现了。
有了牛干活,人们解放出来,拿着铁工具去干别的活:女孩捏着铁针和铁小刀在裁缝衣服,男生攥着铁锥、铁钻,雕琢漆器、木器、玉器。手上的活儿越发多了,人们开始忙碌起来,加班加点搞生产,好拿出去多卖钱,晚上也得干活了,睡得也晚了,还得点上油灯(油灯遂被普及了)——春秋末期的夜晚,你可以看见到处都有黄晕的灯光闪着,这是从前几千年所没有过的奇观。人们也开始吃上晚饭了(从两餐增为每日三餐),可以点着灯吃,照见饭里有没有bug!吃完饭赶紧收拾碗盘,抹抹嘴抓紧干活。
唉!技术进步反倒使人更忙碌了,现在不也是这样吗? 

附录 本书大事年表

公元前
 592年 晋会鲁、卫、曹、邾。晋郤克执政。
590年 鲁“作丘甲”,备齐。
589年 晋、齐战于鞍,齐大败。晋齐结盟。楚伐鲁,鲁请和。楚、鲁、秦、宋、齐、郑、卫、陈、蔡、许等盟于蜀。
588年 晋、卫尽灭赤狄余部。
586年 郑、许在楚争讼,郑败。郑、晋盟于垂棘。晋会齐、鲁、宋、卫、郑、曹、邾、杞盟于虫牢。
585年 吴寿梦立,称王。晋自绛迁都新田,号新绛。
584年 楚伐郑,晋会齐、宋、卫、鲁、曹、莒、邾、杞之师救之,楚师败。诸侯盟于马陵。晋使申公巫臣至吴教吴伐楚。吴入州来。吴尽取蛮夷属楚者,始大,通于中原。
583年 晋杀大夫赵同、赵恬,复立赵武。
582年 晋会齐、宋、鲁、卫、郑、曹、莒之君于蒲,吴王不至。晋释楚大夫钟仪使归求和。楚使公子辰如晋,请修好。
580年 宋华元使晋、楚,谋两国和好。秦、晋隔河而盟,秦归而背盟。
579年 宋华元第一次弭兵,晋、楚盟于宋。秦召白狄伐晋,晋败狄于交刚。
578年 晋会诸侯伐秦,大败秦师于麻隧。
576年 楚背盟攻郑、卫,郑败楚师。晋等诸侯国与吴会盟于钟离。
575年 晋楚战于鄢陵,楚败。
574年 晋厉公灭欲氏,胥氏族。楚灭舒庸。
573年 晋栾氏、中行氏杀晋厉公,立悼公。晋悼公施新政。楚、郑伐宋。
572年 晋率诸侯之师围彭城,彭城降。
571年 郑受楚命伐宋。晋会齐等诸侯围筑城虎牢逼郑。郑服晋。
570年 楚令尹子重率师攻吴,败,子重卒。晋、周、鲁、宋、卫、郑、莒、邾盟于鸡泽,吴王不至。
569年 晋用魏绛和戎之策,戎归服。
568年 晋、宋、鲁、陈、卫、郑、曹、莒、邾、滕、薛、吴、鄫盟于戚,诸侯戌陈以备楚。楚伐陈,晋率诸侯救之。
567年 齐灭莱。
566年 楚围陈。晋会诸侯于廉为,谋救陈。陈君逃会。
565年 晋会诸侯于邢丘,以命朝聘之数。楚伐郑,郑请和。
564年 秦乞师于楚,将以伐晋。楚驻军武城以为秦援。晋率诸侯之师伐郑,郑请和, 诸侯与之盟于戏。楚伐郑,郑与楚和。晋用魏绛谋息民。
563年 晋与诸侯及吴会子于祖,灭偪阳,予宋。郑五族作乱,子产等平乱。晋会诸侯之师筑城虎牢而戌之。郑请和。楚救郑,诸侯之师退。郑与楚盟。
562年 鲁三桓作三军,三分公室。晋会诸侯,与郑盟于毫。楚、秦伐郑,郑服。晋会诸侯伐郑,郑又请和于晋。
560年 吴伐楚,楚败吴。
559年 晋率诸侯会吴于向。晋率诸侯之师伐秦。
557年 晋平公会宋、鲁、卫、郑、曹、莒、邾、杞、小邾之君子湨梁。晋攻许,又攻楚,晋、楚战于湛阪,楚大败。晋师至楚方城,伐许而还。
555年 齐攻鲁,晋会诸侯之师伐齐,战于平阴,齐败。
554年 郑国人暴动,杀执政子孔,子展掌国政,子产为卿。齐灵公卒,内乱。齐和晋盟于大隧。
553年 晋率诸侯与齐庄公盟于澶渊。
552年 晋范宣子逐栾盈。晋会诸侯于商任,为禁锢栾氏。
551年 孔丘出生。晋与诸侯在沙随盟,再次禁栾氏。栾盈自楚奔齐。
550年 陈役人暴动,杀贵族庆比。栾盈入晋,晋杀栾盈,尽灭其族。齐伐卫、攻晋,晋退齐师。
549年 晋范宣子为政。晋会诸侯于夷仪,谋伐齐。楚会陈、蔡、许之师伐郑以救齐。晋率诸侯救郑,楚退兵。齐为周筑王城。
548年 晋会诸侯伐齐,齐内乱,崔杼杀庄公,赂晋,诸侯与之盟于重丘。晋赵文子(武)执政,令薄诸侯之币。楚灭舒鸠。楚“量人修赋。”
547年 楚、秦攻吴、伐郑。
546年 宋向戌弭兵,晋、楚盟于宋。
545年 齐、陈、蔡、北燕、杞、胡、沈、白狄等国君朝晋,又朝楚。楚令尹屈建卒,晋赵武赴楚吊丧。
544年 吴攻晋,晋俘杀余祭。吴季札聘鲁、齐、郑、卫、晋等国。
543年 郑执政子皮将权交子产,进行“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恤,庐井有伍”等改革。
541年 晋、楚会诸侯于虢,重申宋之盟。晋败无终和各部狄人。
540年 晋韩宣子聘鲁、齐、卫国等国。
539年 齐晏婴使晋,见叔向曰:“齐其为田氏矣。”叔向曰:“公室将卑。”
538年 楚使伍举聘晋,求会诸侯,晋侯许之。诸侯朝楚,会于申。郑子产“作丘赋”。吴伐楚,进入棘等三地。楚筑城于钟离等以备吴。
537年 鲁三桓四分分室。楚晋联姻。楚会诸侯之师和东夷伐吴,晋从楚,吴早设备,楚无功而还。
536年 郑子产铸刑书。楚伐徐,吴救徐,楚攻吴,吴败楚。
535年 北燕和齐结盟、联姻。楚灵王建章华台。
534年 陈公室之乱。楚灭陈。
532年 齐田氏联合鲍氏灭栾氏、高氏。
531年 楚灵王诱蔡灵侯。楚灭蔡。
530年 晋灭肥。楚围徐以惧吴。
529年 楚复陈、蔡。晋会诸侯于平丘。吴灭州来。
527年 晋伐鲜虞而克鼓。
526年 齐攻徐,徐请和。齐、郯、莒、徐盟于蒲隧。
525年 晋灭陆浑之戎。楚、吴战于长岸,楚先胜后败。
524年 宋、卫、陈、郑均发生火灾,子产生确除灾。周景王铸大钱。
523年 邾、唷⑿旎崴喂擞诔妗F牍ボ烊思汀3侵堇矗牢狻
522年 楚平王杀伍奢、伍尚,伍员奔吴。郑子产卒。
521年 晋、齐、卫等诸侯之师平宋乱。
520年 晋灭鼓,周王子朝逐悼王,悼王卒。晋伐王子朝,立敬王。
519年 周王子朝攻王城,敬王出奔。吴攻州来。吴、楚战于鸡父,楚败。楚城郢防吴。
518年 楚水军攻吴,壏从楚师。吴逐楚师,灭巢及钟离。
517年 晋赵鞅会诸侯之大夫于黄父,谋平周乱。鲁三桓逐昭公,昭公奔齐。
516年 齐会鲁、莒、杞、邾于鄟陵,谋送鲁昭公回国。晋伐王子,奉敬王回国。王子朝奉周之典籍奔楚。晋师戌周。
515年 吴乘楚丧伐楚,围潜。吴公子光乘机杀王僚自立,是为吴王阖庐。公子掩馀奔徐,公子烛庸奔钟吾。晋会诸侯于扈,谋周、鲁事。
514年 晋灭祁氏、羊舌氏,在其原采邑地设县,六卿掌权。
513年 晋赵鞅铸范宣子刑书于鼎。
512年 吴俘钟吾国君,灭徐。徐君奔楚。吴采伍员扰楚之计。
511年 吴扰楚,攻楚潜、六等地。楚师出,吴即退兵,楚疲于奔命。
510年 吴始伐晋。晋等诸侯为周筑城。
508年 吴败楚师于豫章,破巢。
507年 楚令尹子常囚蔡、唐国君,向两国索贿。蔡请晋伐楚。
506年 晋会十八诸侯国于召陵,谋伐楚。晋卿荀寅求货未得,辞蔡侯伐楚之请。吴与唐、蔡伐楚。吴楚战于柏举,楚败。吴入郢。楚昭王出逃。楚大夫申包胥赴秦救求援。
505年 晋入吴。秦救楚。秦、楚联军败吴、灭唐。吴王弟夫概潜归自立为王,败而奔楚。吴王阖庐与秦、楚再战,大败。楚昭王还郢。
504年 吴伐楚,败楚师。楚迁都鄀。
503年 晋大夫籍秦迎周敬王入居王城。
501年 郑駟歂杀邓析,用其竹刑。
500年 齐、鲁夹谷相会,孔子相礼。晋围卫,齐、卫、郑会于安甫,共抗晋。
499年 鲁与郑结盟,叛晋。
498年 鲁与齐盟于黄。
497年 齐、卫攻晋河内。晋赵鞅杀邯郸午,其子据邯郸叛晋。范、中行氏攻赵鞅,鞅奔晋阳。知、韩、魏氏奉公伐范、中行氏。范、中行氏逃朝歌。赵鞅代范鞅为政。
496年 楚灭顿。吴晋战于檇李,吴败,吴王阖庐伤而卒,子夫差即位。晋围朝歌,鲁、齐、卫谋救范、中行氏。晋师败范、中行氏,又败郑、范氏联军。
495年 楚灭胡。
494年 楚围蔡,蔡降楚。吴晋战于夫椒,晋败,吴入晋,句践降吴。齐、卫合师救邯郸晋之叛军,围晋五鹿。齐、鲁、卫和鲜虞再攻晋,夺棘浦。晋攻朝歌。
493年 齐送粮援范氏,郑军护送;晋赵鞅誓师,败郑于铁,夺粮千车。蔡迁州来。
492年 晋赵鞅围朝歌,范、中行氏奔邯郸。
491年 楚伐蛮氏,晋执蛮子归楚。齐、卫援范氏,围五鹿。晋赵鞅围邯郸,邯郸降,中行氏奔鲜虞,齐纳之于柏人。
490年 晋围柏人,范、中行氏奔齐,晋乱平。
489年 晋攻鲜虞。齐田氏、鲍氏灭国、高氏、杀晏孺子,立悼公。
4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