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第八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此一卷,第十七篇,凡三十一证,前有详说。
(
辨不可吐第十八/辨可吐第十九
辨不可吐第十八
合四证,已具太阳篇中。
辨可吐第十九
大法,春宜吐。
凡用吐汤,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微滑
,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
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
(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
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硬。
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眩、心悸也。
动气在左,不可下。下之则腹内拘急,食不下,动气更剧。虽有身热,卧则欲蜷。
动气在上,不可下。下之则掌握热烦,身上浮冷,热汗自泄,欲得水自灌。
动气在下,不可下。下之则腹胀满,卒起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也。
咽中闭寒,不可下。下之则上轻下重,水浆不下,卧则欲蜷,身急痛,下利日数十行。
诸外实者,不可下。下之则发微热,亡脉厥者,当脐握热。
诸虚者,不可下。下之则大渴,求水者易愈,恶水者剧。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
弦为虚,虚者不可下也。
微则为咳,咳则吐涎,下之则咳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则胸中如虫啮,粥入则出,小便不利,两胁拘
急,喘息为难,颈背相引,臂则不仁,极寒反汗出,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语言不休,而谷气多入,此为除中
,口虽欲言,舌不得前。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浮反在上,数反在下。浮为阳虚,数为无血,浮为虚,数为热。浮为虚
,自汗出而恶寒;数为痛,振寒而栗。微弱在关,胸下为急,喘汗而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于胁,振寒相
搏,形如疟状,医反下之,故令脉数、发热、狂走见鬼,心下为痞,小便淋沥,小腹甚硬,小便尿血也。
脉濡而紧,濡则卫*气微,紧则荣中寒。阳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荣紧胃气冷,微呕心内烦。医为有大热
,解肌而发汗,亡阳虚烦躁,心下苦痞坚。表里俱虚竭,卒起而头眩。客热在皮肤,怅怏不得眠。不知胃气冷
,紧寒在关元。技巧无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热应时罢,栗栗而振寒。重被而复之,汗出而冒巅。体惕而又振
,小便为微难。寒气因水发,清谷不容间。呕变反肠出,颠倒不得安。手足为微逆,身冷而内烦。迟欲从后救
,安可复追还。
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血虚为无阴,孤阳独下阴部者,小便当赤而难,胞中当虚,今反小便利
,而大汗出,法应卫家当微,今反更实,津液四射,荣竭血尽,干烦而不得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医复以
毒药攻其胃,此为重虚,客阳去有期,必下如污泥而死。
脉数者,久数不止,止则邪结,正气不能复,正气却结于藏,故邪气浮之,与皮毛相得。脉数者,不可下
,下之则必烦,利不止。
脉浮大,应发汗,医反下之,此为大逆。
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下之为逆。
夫病阳多者热,下之则硬。
无阳阴强,大便硬者,下之则必清谷腹满。
伤寒发热,头痛,微汗。发汗,则不识人;熏之则喘,不得小便,心腹满;下之则短气,小便难,头痛,
背强;加温针则衄。
伤寒,脉阴阳俱紧,恶寒发热,则脉欲厥。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是其候也。如此者恶
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热多者,目赤脉多,睛不慧,医复发之,咽中则伤;若复下之,则两目闭,寒
多者便清谷,热多者便脓血;若熏之,则身发黄;若熨之,则咽燥。若小便利者,可救之;小便难者,为危殆。
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头痛,目黄,衄不可制,贪水者必呕,恶水者厥。若下之,咽中生疮,假令手
足温者,必下重便脓血。头痛目黄者,若下之,则两目闭。贪水者,脉必厥,其声嘤,咽喉塞;若发汗,则战
栗,阴阳俱虚。恶水者,若下之,则里冷不嗜食,大便完谷出;若发汗,则口中伤,舌上白胎,烦躁,脉数实
,不大便,六七日后,必便血;若发汗,则小便自利也。
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其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固尔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主之。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大法,秋宜下。
凡服下药,用汤胜丸,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当下之,
宜大承气汤。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当宜下之,与大承气汤。
下利差后,至其年月日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后,脉沉。沉者,内实也,下解之,宜大柴胡汤。
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以下之,宜大承气汤。
(
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此第十卷,第二十二篇,凡四十八证,前三阴三阳篇中,悉具载之。
此以下诸方,于随卷本证下虽已有,缘止以加减言之,未甚明白,似于览者检阅未便,今复校勘,备列于
后: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桂枝二两(去皮)麻黄*
三两(去节)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
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加厚朴二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余依前法。
桂枝加附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术附汤方,附于此方内,去桂枝,加白术四
两,依前法。
桂枝去芍药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余依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掰)
杏仁二十四个(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
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掰)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
白虎加人参汤方
于白虎汤方内,加人参三两,余依白虎汤法。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各三两,余依前法,煎服。小便利,则愈。
以上九方,病证并在第二卷内。
葛根加半夏汤方
于葛根汤方内,加入半夏半升,余依葛根汤法。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于第二卷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余依桂枝汤法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于栀子豉汤方内,加入甘草二两,余依前法。得吐,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于栀子豉汤方内,加生姜五两,余依前法。得吐,止后服。
柴胡加芒硝汤方
于小柴胡汤方内,加芒硝六两,余依前法。服不解,更服。
桂枝加桂汤方
于第二卷桂枝汤方内,更加桂二两,共五两,余依前法。
以上六方,病证并在第三卷内。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去皮)黄芩人参各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
掰)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计)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十
二枚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掰)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于黄芩汤方内,加半夏半升,生姜一两半,余依黄芩汤法服。
以上五方,病证并在第四卷内。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一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掰)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加芍药汤方
于第二卷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三两,随前共六两,余依桂枝汤法。
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二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生姜半斤(
切)大枣二十五枚(掰)吴茱萸二升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以上三方,病证并在第六卷内。
四逆加人参汤方
于四逆汤方内,加人参一两,余依四逆汤法服。
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于四逆汤方内,加入猪胆汁半合,余依前法服;如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以上二方,病证并在第七卷内。
(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