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医锦 >

第34部分

医锦-第34部分

小说: 医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姐,菜都死了……”阿梅伤心的道。
    陈悠也未想到林远县的气候是这样,她前世与草药打交道了二十来年,不管是草药种植还是炮制都可以说是得了祖父的传承,种这点菜种子自然也不在话下,可有时人算不如天算,一场大雨就把这小块菜地给祸害了。
    陈悠用手中的小铲子将歪斜的苗儿扶正,又从密集的地方挖几株补在稀的地方。
    这才转头刮了下两个小家伙的小鼻子,“怕啥,今天不是分家了吗,前院的菜园子也有我们家一份,等明儿从前头菜园子移几株来补上。”
    阿梅阿杏两个小包子这才开心的笑起来,叨嚷着问陈悠前院的菜园里种了什么菜。
    三姐妹在菜地边儿说话,东边篱笆墙处传来脚步声。
    陈悠奇怪,都这么晚了,谁还会来他们家,陈悠一转头,就见到两个人站在他们家门口东张西望。
    陈悠皱眉打量不远处的两人。一老一少,一高一矮。个儿矮的是个老头,胡须和头发都花白,一身宽襟的灰色长衫,有些驼背。个儿高的是个十四五岁左右的少年,冗长脸,浓眉,麻杆儿一样的身子裹着一件深灰的袍子。
    老头瞥见了陈悠,背着手迈开步子走到三姐妹身边,“闺女,陈永新可是你爹?”
    陈悠愣了片刻,点头,“是的,你们找我爹何事?”
    眼前的小姑娘约摸只有十来岁,却一副小大人样,说话也周正,倒是叫一边的少年有些出乎意料。他目光不由地在陈悠身上时间停的长了些。
    “既然这是陈永新家,那就好办。”老头眯了眯眼睛,皮笑肉不笑道:“我们今日是找你爹来销账的。”
    销账?陈悠心中顿时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来。
    “麻烦你们在这等等,我进屋去告诉我娘。”陈悠怀疑地瞥了两人一眼,拉着两个小包子的手进屋去告诉陶氏。
    “陈永新家的这个闺女倒是不错,瞧着挺机灵,元礼,你说是不是?”老头眯着眼睛瞧着陈悠三姐妹的身影。
    张元礼没说话,只是瞟了祖父一眼。
    不一会儿,陈悠就带着陶氏出来了,陶氏上下打量了眼两人,“不知两位来有何贵干?”
    陶氏的话引得少年多看了她两眼。
    而少年身边的老头却满脸的错愕,老头瞪大眼睛,“吴大妹子,我是村西头的张大爷!你莫不是把我也忘了吧?”
    之前听村人嚼耳根子,说是老陈头家的三媳妇突然失忆了,张大爷还当这是村里人在讹传,现在一见,竟没想到是真的!
    家里几个小闺女不认识他还情有可原,但“吴氏”可是与他见过多次的,居然也不认识,那也只有失忆一说可解释了。
    陶氏眉头一蹙,显然不知道这村西头的张大爷是做什么行当的。
    但陈悠和两个小包子一听到这名号,便反应过来。村西头的张大爷叫张书,是做粮食生意的,在林远县城开了一家米粮铺子,在这百十来户的李陈庄是算得上号的了。
    陈悠虽然之前没见过这张大爷,却在吴氏与陈永新的谈话中听到过。之前,为了凑足陈怀敏的诊费,陈永新夫妇便将家中的米粮卖给了这位张大爷。陈悠记得很清楚,那时,陈永新还说,张大爷嫌弃米粮生了虫,给降了价钱。陈永新与吴氏说时,吴氏还愤怒的抱怨了两句。
    而这个时候,张大爷到他们家中说什么销账,是什么意思?陈悠总觉得不是什么好事。
    “我的毛病想必张大爷也听说了,还请多多包涵,先进屋坐吧!这么晚了,当家的身子也不好,有啥事,张大爷您就直说。”陶氏懒得与眼前的两人打弯。
    这个老头一眼看来就是精打细算、狡诈奸猾的那类人,陶氏敢肯定,这人凑在这个节骨眼上来拜访,绝对没有什么好事。
    张大爷带着孙子进了屋,屋内地因为过湿,被陶氏倒了一层草木灰。张大爷踩在草木灰上,眉头皱了皱眉,显然是嫌弃的很。
    ps:
    感谢影郴妹纸的小粉红,抱一个!

☆、第068章 趁火打劫

“是这样的,吴大妹子,你们家的事情我今日也听说了,本不应该这个时候来打搅,但是这事已经拖了这么久了,我也是没法子,你看,上次你们欠的粮食什么时候能还上,这刚过了农忙,铺子里的粮食可是紧着呢!”张大爷张口说话便是要粮食。
    陈悠心中一惊,瞪大眼睛瞧着张大爷,不敢相信他口中说出的话,他们家什么时候欠张大爷家粮食了?
    陶氏脸色一肃,“张大爷,这事从何说起?”
    张大爷摸了摸花白的胡须,“吴大妹子,上月你们在我那卖了粮食这事或许你不记得了,但你当家的应该是不会忘的,我们从来都是做本分生意,决不讹人,这字据还在我这呢?”
    说着张大爷对着身旁的张元礼使了个眼色,张元礼从袖口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了张大爷。
    陶氏见张大爷眼中满眼志在必得,便知道今儿恐怕是要被坑了。
    “张大爷,您说的不错,许多事我都记不清了,那容我先去问问当家的,确认后再来回复您。”
    陶氏叮嘱陈悠姐妹几句,便转身进了东屋。
    陈悠怀疑地看了眼张家这对祖孙,陈永新卖粮食那日与吴氏的对话她听的清清楚楚,只说了张大爷降了粮食的价钱,旁的什么都没有,这张大爷是什么意思?
    陶氏不一会儿就出来了,对着张大爷祖孙道:“麻烦您移步,当家的腿脚不方便。”
    张大爷倒是惊奇的瞥了陶氏几眼,这个“吴氏”与失忆前变化太大了,简直判若两人。
    张大爷与张元礼进了东屋,陈悠拉着两个小包子也跟了进去。
    秦长瑞靠在床头,见到张大爷便笑起来,“张大爷,来坐,我这腿还没好。不能下床,还请多担待。”
    “永新兄弟你这说的什么话,你好好歇着,今儿来也不是为了什么大事。”张大爷坐下后笑眯眯的道。
    “张大爷做事。我一贯放心,但是人总要图个心安,不知道能不能将您手中的字据给我瞧瞧。”秦长瑞客气道。
    张大爷奇怪的看了陈永新一眼,老陈家几个兄弟都是目不识丁的,斗大的字的都不认识两个,看这收据又有什么意义?
    他心中虽是这么想,可仍然将字据拿了出来,交到了秦长瑞的手中。
    一张薄薄的粗宣纸,上面的字迹并不漂亮,且还有些扭曲。他只一眼就明了了上面的内容,不过这份字据上却明明确确写明了陈永新欠的粮食数目,另外,下方还有陈永新的手印。
    秦长瑞怀疑地瞥了一眼这个张大爷,装作不解的询问:“张大爷。你也知道,这斗大个字,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可否麻烦张大爷给我读一读。”
    秦长瑞这句话一出口,张大爷这才松了口气,方才“陈永新”的眼神好像真的已经读懂了这份字据一般。
    “好说。好说!”张大爷接过字据递给身边的张元礼,“元礼,读一遍给他们听。”
    张元礼的声音略带着变声期的沙哑,但声线并不难听,咬字也很是清晰,可字据中的内容却叫陶氏和陈悠都变了脸。
    字据上说。陈永新那日拿回的钱是多赊了一个月的粮食,如今日子也快到了,张大爷这才过来消了这账目。
    陈永新的脾气与老陈头有些相似,虽然死心眼,可是为人也算得上正直。他若是与张大爷赊了一个月粮食的钱,肯定当时就会将这件事告诉吴氏,而他并没有说,那便说明,这件事根本就是这个张大爷在讹人!
    陈悠气愤地捏紧了拳头,恨不能现在就拆穿了这对不要脸的祖孙。他们刚刚分家,得了些粮食,这两人立马巴巴的就跑来要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算计好的。
    陈悠虽然愤懑不已,可这屋中还有秦长瑞和陶氏,根本就没有她说话的份儿,况且,她也没有证据证明张大爷说的是假话。
    憋闷了看了眼陶氏,又将目光落在了秦长瑞的身上。
    这么一看,陈悠就觉得不对劲,眼前的“陈永新”面对这样的讹诈,情绪竟然没有一点波澜,而且还显得分外的冷静。
    按道理说,陈永新并不是这样的人。
    如果是原来的陈永新,这个时候应该是炸毛的反应那才对。
    直到此刻,陈悠才真正确定陈永新与吴氏一样,被换了人。而且,很有可能,陈永新被换之人与如今的“吴氏”还有一定的关系。
    忽然,陈悠觉得这一切有些好笑,难道说这老陈头三房一家都是穿越体质?以后会不会连陈怀敏也被穿了?想到此,陈悠觉得有些惊悚。
    秦长瑞面对这对祖孙明显的敲诈,却无能为力,这字据白底黑字,又有陈永新亲自按下的手印,就算是拿到官府,根据大魏朝律法,也是他们没理儿。这要怪就只能怪,这个身体的原主是个白丁,不知道这字据上写了什么就毫无防备按了手印,平白叫人得了好处。
    “白纸黑字,永新兄弟可明了了,张大爷可没有占你一分便宜,念在你还有伤在身,这零头便给你抹了吧!”张大爷“体贴”道。
    秦长瑞抬起一双眸子注视着张大爷,张大爷抬头猛然与他对视,竟觉得后背平白生出一股寒意来,只听秦长瑞似是妥协道,“孩子他娘,你带着张大爷去搬粮食吧!”
    张大爷眼里有些吃惊,没想到今日这件事竟会如此轻松。
    直到张大爷祖孙离开东屋,秦长瑞脸上的和色顿时烟消云散,显出满脸冷冽和凌厉来。
    陶氏很快也回了东屋,看了夫君一眼。
    “家里的粮食这么一来,十日都不够了。”陶氏忧心忡忡。如果秦长瑞身体好好的,她哪里会担心,不过丈夫的腿还要将养一个月才能下床走动,这一个月的花销该去哪里弄。
    “这次没办法,他手中拿着字据,便是到了府衙,也是他们有理,这亏我们不得不吃下,但是这亏我们却是不能白吃的,只望着他们以后夹着尾巴做人,千万不要落在我的手上。”秦长瑞冷声道。
    陶氏点头,“这人肯定是不能放过,但是我们眼下的日子该怎么过?要不我去找些活做?”陶氏前世可是高门嫡女,虽然粗活累活通通不会,但是这闺阁女红却是极好的。
    以前手中的绣品都是穿戴在近亲之人身上,旁人连求一副帕子都要托几路转好几个弯,也不一定能拿到,现在却是要靠这闺阁之技来养家糊口了?
    秦长瑞最是了解妻子,知道她心中所想。大魏朝虽然开明,但是女子与男子相比也限制颇多,他们本是簪缨望族的嫡子嫡女,虽然遭逢落魄,可是那份自尊还在。秦长瑞又是爱妻如命的人,又怎么忍心看着妻子靠卖绣品养活一家。
    秦长瑞将妻子揽靠在怀中,捏着如今这双带着糙茧子的手,在妻子的发顶落上一吻,“文欣,你再让我想想,为夫一定会找到法子的。若真不行,倒时我们再行这下策。”
    陶氏在丈夫的怀中点点头,不管是在何种环境中,只要是他们夫妻还在一起,那就不是地狱,她也相信所有的困境到最后也会迎刃而解。
    张元礼跟着祖父出了陈悠家的小院。粮食已经差人来搬了。
    他奇怪的看了眼祖父,既然这赊账的粮食也要回来了,祖父为什么比来时更加的愁眉苦脸。
    “祖父,这事不是办妥了吗?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张元礼终于不解的问了出口。
    张大爷转头瞧了高瘦挺拔的孙子一眼,叹了口气,“元礼,你不知道这其中的内情,如果你知晓了,也一定会像祖父一样这么奇怪。”
    张元礼停下脚步,不解地看着张大爷,“这老陈头三房欠了咱们家的粮食,我们来要,天经地义,他们还,也是理所应当,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能有什么内情?”
    张大爷摇了摇头,他这个孙子什么都好,书读的好,性子也温润。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正直,不知变通。在县学里只学了满肚子的迂腐来,丝毫没有他做生意的精明劲儿。
    张家人丁凋零,张元礼的父亲二十出头就患病去世,只留下他这一棵独苗,这张家虽不是什么大富人家,但是在李陈庄,这条件却是数一数二。张大爷苦心经营的米粮铺子,以后还不是得传给张元礼。这几年,他一个老家伙还能顶着,等再过几年,他身子不行了,这一切不都得交到张元礼的肩上。到时候,要是他不懂这生意场的变通,再大的家业也守不住。
    张大爷有心想要教一教孙子,就边走边将他坑陈永新这个白丁的事情仔细与孙儿说了。说完还评论道:“就是像这样的人才会吃亏上当,我也才有空子可钻,要是精明些的,这法子就不合用了,那就得另想办法。元礼,这生意场上,就是这样你坑我我坑你,不然,这盈利何来?”
    张元礼彻底被他爷爷的这副生意经给惊住了!
    ps:
    感谢zcxzy妹纸的小粉红~晚点有20小粉的加更!

☆、第069章 白手起家(2)(20粉红+)

“祖父,您怎么能这样对人家,老陈头家三房的状况您也不是不知道,这一家子还要吃饭呢!您把别人粮食都骗走了,他们吃什么?”张元礼生气道。
    若真是这家人欠着粮食也罢了,他祖父本就是斤斤计较的人,也算是这家人倒霉,可现在的情况是,这家人根本就不欠他们什么,祖父却还在这个时候给人家火上浇油,这无疑是在“赶尽杀绝”啊!
    “胡说什么,若做生意都像你这样,我们张家的这米粮铺子早就倒了,像老陈头三房家里老三那样的,就算我不坑他,他也会被别人坑的,要你替他们操心,若日子真过不下去了,他们家不是还有三个闺女!”张大爷不满的对孙子道。
    张元礼觉得祖父的思想已经扭曲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这段日子,他从县学回来,祖父经常要求他跟在他身后学着接掌家中的铺子,他其实并不喜欢做生意,反倒是醉心于学问,但张家只有他一个独苗,他不愿意让祖父伤心,便也跟着祖父后观摩一二。
    先前祖父的一些手段,他也不赞同,可那毕竟还没有过分到越过人伦道德,可这件事却是做的太过分了。
    “祖父,我去将实情告诉他们。然后咱们把粮食还回去!”张元礼转身要走,张大爷被孙子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