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响-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我知道。”
“写的是‘忍耐’两个字。常见的,没什么了不起的词语;但是,在人生的各种场合咀嚼它,都会尝出不同的含意哟。”
“是啊。我呀,不知怎么搞的,老是觉得那两个字上面‘啪嗒’掉下的那个大墨点,特别招人喜欢。那个墨点里像是包含了爷爷各种各样的心情似的。”
“嗯,平常嘛,裱装店里,都要把这个墨团团裁去,裱装干净的;我可硬是让店里的人特地留下这个大墨点。你想嘛,他硬撑起自己的身体,说不定是趴在地铺上写的。粗大的笔蘸饱了墨,‘啪哒’掉下了一滴。于是,就在那下面写下了‘忍耐’两个字。头上沾着大大墨滴的‘忍耐’。”
“爸爸你也给我写点什么留下来吧。”
“让我写?为了女儿留下我那糟透了的字吗?要让我现丑啰。我老头的字写得并不好,可尽管是临死人写的字,还是一丝不苟花了大力气的呢。”直木为自己忽然想到的事“扑哧”地笑出声来,“秋子,我把手笔蘸饱了墨,让它在纸上啪哒啪哒地滴上一些墨点怎么样?很抽象的,不管什么意思都可以解释。”
“什么呀……”
“签上个大名吧。然后再添上‘给秋子,父亲’这几个字。”
“这算什么,不行。还是得有些什么话才好。”
“可是,秋子你不觉得这话有些不对劲吗?刚才秋子说,要比我先死,让我给你写几个字留下来,不是自相矛盾吗?弄颠倒了吧。”
“哪里哟,这个和那个不一样嘛。”
“我们家里幸子的字写得最好,你让她给你写,怎么样?”
“呃,幸子姐姐的字是可以,可我要幸子姐姐做的手工制品,那些东西虽称不上工艺品,但我想要那些与幸子姐姐她人品相配的,由温柔性格造就的手工制品。”
“是嘛。那倒也不错。”
“爸爸可是毛笔字哟。即使我比父亲先死也要……”
“嗯。为了外孙吧。作为他有这样一个外公的标记……即使挂不上壁龛也不要紧。”
“幸子姐姐做新娘时拿去的‘内里雏’的画,虽说是有名画家的画,可实在不是什么好画呀。是受命之作,拿出去卖的画吧。只不过寄托了母亲的回忆罢了……”
“是嘛。”
“比起那个来,爸爸给秋子的毛笔字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呢?!”
“为了秋子的孩子吗?让他笑话字写得这么差的外公吧。”
“我可不像是要结婚的人,所以也就从没考虑过要为了孩子做些什么事。”
“嗯。秋子聪明地要了我们家的宝贝‘勾玉’,也许我还是写写勾玉古诗歌的好吧。我辞掉公司职务的时候,秋子你可是什么闲话也没说。你那份温柔的安慰,我完全心领了。”
“我可是不要爸爸您说这样的话,那时,我呀,忽然想到:啊,养育我们一家的是父亲你一个人呐,只有你一个人呐。秋子第一次真正地明白了,那时可着实吃了一惊呢。我呀,受爸爸的恩惠,逢凶化吉,免遭暴风雨的袭击。那时候哇,我第一次彻底懂得了。刻骨铭心。这一切分量都压在爸爸你一个人的肩上……我在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从心脏到动脉,眼泪流得止不住了。后来我想,我的血呀,要是变成为爸爸而流的眼泪那才好呢。自己遇到挫折,社会可不是宽容的地方。”
“这倒是的。”
“那时,还有些迷茫呢,但是,也许再没有其他哪一样生物,会像人类做父母的那样,特别是父亲长期持续对孩子的养育和庇护吧。动物早早地就把孩子从身边赶走了。还听说过,狮子把狮子推落到山谷里去的事呢。”
“嗯。这是和动物生育的年月和寿命有关吧。”
“大学啦、高中啦,负担长期教育义务的只有人类做父母的。为什么要供孩子读到大学毕业,还得为他们操心就职的事呢?连女儿的嫁妆都得张罗的活物,除了人类没有其他了吧。”
“哦,女儿的嫁妆吗?你不说,我还从没有想过呢,是啊,其他的动物可不会有哇。结婚仪式啦,还有结婚宴会啦。”
秋子点点头,把黑瞳仁潮湿的眼睛移开。
“人类也像过去男孩子的黑衣服一样,最多12岁到15岁,父母亲就把孩子赶出去,那将会怎么样呢?”
“那可不行啊。眼前成问题的少男少女违法犯罪,可是越来越多起来了。”
“是吗?停战以后的新宪法上,孩子对双亲的权利加强了,义务却减弱了,而且,孩子又不知分寸地任性,他们自我控制的心不是变得越来越贫瘠了吗?”
“嗯。确实也有这一面呐。是跟西洋人学的吧,可人家西洋的家庭对小孩子的管教可严格啦。他们招待我去家里做客,孩子的穿着让我看了吃惊。伦敦那地方,街上老是能看到打扮得像小绅士、小淑女般的孩子,让你忍不住发笑呢。在日本,给孩子们穿的衣服,大多拣合身的便宜的买吧。因为孩子没过多久衣服就穿不下了。可是在伦敦,不少家庭给小孩子也穿绅士、淑女的服装。我们看了奇怪极了。在日本,武家时代的孩子不是,公家时代的孩子也不是嘛。”
“我们呐,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才觉得让父亲娇惯得太厉害了。”秋子一边说,一边把热水瓶里的茶倒出来,递给直木。直木坐起身,在河岸的青草上盘起腿来。他边呷着茶,边眺望着北山。
“真是欣欣向荣啊。苍山和树丛之间,吹来阵阵青色的风。”于是,他又说:“秋子,你这样对我好,我们家里,当只有秋子才能听到一块勾玉那静静的‘玉响’。把那块勾玉给秋子真是太对了。可是,现在做爸爸的我,已经没有再买三四块那样漂亮的勾玉,让秋子来听‘玉响’的力量了。没钱的话,倒是可以想想办法,可家庭里会成问题。另外,那样质地好而且又大的‘琅千手’翡翠勾玉,不管在哪儿的古美术店里都是很少拿来出售的。京都最大的叫‘良冈’的茶道用具店,那老板很喜欢勾玉,收集了几十年。我特别请他让我看了大大小小、各种奇形怪状的勾玉,听说以前他净是收进,从不卖出去一块。那不是做生意,纯粹是一种兴趣。他也许是日本数一数二的勾玉收藏家。他的宝贝可不常让人看,只有等主人心情特别好的时候,他才会让人看他的收藏。我尽管不是茶道用具店的老主顾,却早就和良冈认识,只要我开口的话,也许他还会给我看的。秋子难得来一趟京都,我去求良冈让你看看。”
“不用了,我呀,得到了爷爷的那一块,只要保存好就够了。我不想把自己看重的东西和许多相类似的东西做比较。”
“是嘛。秋子的性格里有这样的特点哪。”直木说,“可是,去看了良冈的勾玉收集,也不会让秋子对自己那块勾玉失望的嘛。”
“我知道,勾玉呀,首饰呀,弥生时代的‘铜铎’、陶器,还有大花瓶等等的照片。我在爸爸书房里那本照相册里看到过,这种事情我大概也知道一点。”
“是嘛。可是呢,彩色照片再怎么逼真,美术品的实物和照片毕竟是两码事嘛。形状是勾玉,可照片上看起来,普普通通没什么出众的地方呢。”
“是嘛。”
“好啦,勾玉的话题就说到这里吧。幸子说‘大学退学也不要紧’的时候,秋子你怎么会去听那个脱口而出的建议呢?”
“那是因为从小我就远不如幸子姐姐。而且从那时起,已经意识到老成为爸爸的负担不好意思,心底里暗暗地有了这份心思。十几岁就出来干活的女孩子多的是呢。”
“不全是这个理由吧,我明白。秋子在大学里失恋了吧。”
“是啊。比失恋更惨,女同学的情人狂热地追求我,在学校里呆不下去也是个原因。我对幸子姐姐稍微说了一点。爸爸你是从姐姐那里听来的吧。”
“模模糊糊地听到了一些。我的意见没有说得很多,但是秋子听了幸子说‘干脆退学拉倒’的话,实在太老实了。”
“大学里也没什么劲。”
“和那个女同学争夺情人,秋子你也没有一定要把情人夺过来的勇气吧。”
“是啊。那女同学还有我,有一次,咱们三人夜里一块儿出去,到大街上散步。那女同学忽地吞下了许多药,摇摇晃晃地走了几步,眼看着她要去扶邮筒,谁知‘啪’地一下直栽下去,耳朵根部撞上了邮筒,受了伤,头上直流血。立刻叫了一辆救护车送去医院。幸好吃的不是就死的药,于是,给她洗胃,当然是救活了的啰……”
“该不是骗局吧,这种表演。”
“是骗局吧,可一看到她用头发遮住半边耳朵下的伤疤,我就……”说着,秋子脸色有些发青,“可是呢,爸爸,旁观者清,看得出是骗局,当事者迷,我看起来不就像真的一样吗?女人嘛……”
“骗局总是骗局嘛。”直木打断了她的话,“可话说回来,秋子可是真能克制自己哇。说要死在我前头那般体谅我,看来照顾我今后生活的事主要得拜托给幸子了……”
“幸子姐姐她很能体谅人的,会做得很好的。”
“治彦媳妇静子一来,这回事儿该轮到她了……从别处来的嫂子,小姑总有些不好意思的吧。”
“我尽管没有故意去想这档子的事,可是,看静子嫂子什么小事都干,爸爸也像是挺喜欢她的。我可不打算在静子嫂子面前露出一点吃醋的样子呀。我只是觉得比起静子自己的父亲来,我们的父亲对静子来说要好得多。过去,媳妇对公公的服侍,完全是两回事嘛。事实上和父亲亲近……”
“嗯,怪不得治彦和静子夫妇之间会不融洽,起风波的吧。”
“这可是治彦哥哥的不好了。”秋子清清楚楚说的话,简直让直木吓了一跳,“治彦哥哥自己悲伤、苦恼,又不愿意和静子嫂子交流嘛。我在想啊,治彦哥哥应该再多交几个女朋友,然后再结婚,一开始不就可以相处得好吗?”
“什么?”直木又吃了一惊。
“爸爸和静子嫂子那样亲近,秋子有时故意避开,不插进去。”
“嗯,秋子哇,你夹在善于察言观色的幸子和任性随便的加瑶子之间,可够受的呢。”
“不,一点没有……秋子也许就像爷爷临死前,给爸爸写下的‘忍耐’两个字头上,那颗“嘀嗒”落下的墨点一样的女儿……”
“你可说得太过分了。”
“没有哇。”秋子摇摇头。贺茂河的流水托起了对岸的一片绿,直木茫然地望着,心里在想,这闺女是咱家最美丽的吧。
代斋王
幸子买了当地有名的烤年糕,捧着回到了河滩上。她先把手绢扎在头上,然后说:
“实在对不起,今天客人太多,看让等得……”
“是嘛。”直木说。
“买到了‘神马堂’的年糕。这附近有两三家卖烤年糕的,‘神马堂’买的人最多,我们也常到那儿去买。”
“是嘛,太感谢你了。”
“这一小包,在这里大家把它吃了,这一大包带回去给妈妈他们。跟他们说,这是葵祭当天的烤年糕呀。”
“好吧。”
幸子打开了那小的一包,直木一看便叫道:
“咳,变小了嘛。上贺茂的烤年糕变这么小了哇?世界可真大变样啰。”
幸子当然不会知道过去烤年糕是多少大小,她茫然地听着。
“说是过去,也不过就是三四十年前的事,幸子已经生下来了吧。就是生下来也不可能知道的。我的一个朋友呐,在京都的电影厂里,没少给我烤年糕吃。这个人早早地夭折了……那时的烤年糕呀,大概有这么大。”直木用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个圆,“当然还挺厚的。那年糕,在自己家里烤着吃真有味儿。现在只要一想起那个朋友,就一定会想起那烤年糕的。大致上,在过去的‘关西’一带,烤年糕常当成点心来吃呢,当然要数上贺川山的最好了。虽然它属低档点心,可是,茶话会上从不会漏掉一次。”
“别净顾着说话,拿一块尝尝……”
“好的。”直木听从了幸子的话,把烤年糕掰了一半放进嘴里。“嗯,味儿不坏。但和以前比,这味儿太淡,太一般了。至少该说乡下人技艺不精呐。另外,人嘛,有种怪僻,老会觉得过去吃过的东西味道都好。”
“请等一下。”幸子翻开那薄薄的葵祭说明书,寻找着介绍“名特产——烤年糕”的那一节。
“有啦,有啦,爸爸说的也许是对的。这里一则短短的记事上写着:贞明皇后回到御所,经常差人去买年糕。据说上贺茂出身的女官很多,最喜欢吃的也是烤年糕呀。”
“是嘛。”
“听说烤年糕也叫做‘葵饼’,是上贺茂神社的名产。爸爸刚才说的,该不是这个时期的烤年糕吧。”
“也许是吧。”
“也许和北海道的‘大纳言’小豆一样吧,听说砂糖换了。过去是黑砂糖,战后用起上等的白砂糖,听说火候也变成了只适用于做薄的年糕了。”
“啊,是嘛。”
“战后听说还用过高价的黑市砂糖呢。上贺茂神社后面的高尔夫球场,听说客人们经常是开着高级车来买的。”
“那可不行。”
“香喷喷的年糕皮里,散发出黑砂糖那股带乡土气的味道,也许再也看不到了吧。”
“嗯。”
“而且,还写着这么一段呢。以前一家烤年糕店,开不下去了,当时在店里干活的,就是现在神马堂的店主,觉得把店盘给别人太可惜,于是,就在皇宫马棚的隔壁,又开起烤年糕店来了。这就是现在的‘神马堂’。”
“是嘛。”直木点点头,“这么一说,味道改了也是不无道理的。过去大概是用铁板烤的吧。”说着,他还歪着脑袋想。
“算了,也说不清楚改变的理由了吧,秋子,赶快尝尝。还有点温热呢。”
“好吧。”秋子也伸出了手,“真好吃呀。”
“我也没说味道不好。只是没有三四十年前的那股令人怀念的味儿了。”
“爸爸,这玩意儿在京都也变得少了哟。我呀,算是外地人,京都古老的东西,还有许多是我不知道的呢。”
“不仅仅是京都,世界上的古都都是如此。京都还算好的,味道啦,想法啦,也许还保留着些古典的情趣呢。”说完,他忽地像想起什么似的,“对呀,对呀,在日本还有秋子这种古风犹存的人呢。”
“秋子?古风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