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明史 >

第328部分

明史-第328部分

小说: 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欲,则一身无主,万事失纲,投间抵隙,蒙蔽得施。虽有神武之资,亦将日改

月化而浸失其初。欲进君子退小人,兴天下之利,革天下之弊,岂可得哉?

帝得疏,颔之。居无何,安、直相继罢斥。而吉任寄如故,衔智刺骨。

鼐常朝当侍班,智告之曰:“祖宗盛时,御史侍班,得面陈政务得失,立取

进止。自后惟退而具疏,此君臣情意所由隔也。君幸值维新之日,盍仿先朝故事

行之。”及恕赴召至京,智往谒曰:“后世人臣不获时见天子,故事多苟且。愿

公且勿受官,先请朝见,取时政不善者历陈之,力请除革,而后拜命,庶其有济。

若先受官,无复见天子之日矣。”鼐与恕亦未能用其言。

会刘概狱起,吉使其党魏璋入智名,遂下诏狱。智身亲三木,仅属喘息,慷

慨对簿曰:“智见经筵以寒暑辍讲,午朝以细事塞责,纪纲废驰,风俗浮薄,生

民憔悴,边备空虚,私窃以为忧。与鼐等往来论议诚有之,不知其他。”谳者承

吉意,竟谪广东石城所吏目,事具《汤鼐传》。

智至广东,总督秦纮檄召修书,乃居会城。闻陈献章讲道新会,往受业,自

是学益粹。弘治四年十月得疾遽卒,年二十有六。同年生吴廷举为顺德知县,殓

而归其丧。天启初,追谥忠介。

舒芬,字国裳,进贤人。年十二,献《驯雁赋》于知府祝瀚,遂知名。正德

十二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

时武宗数微行,畋游无度。其明年,孝贞皇后崩甫逾月,欲幸宣府。托言往

视山陵,罢沿道兵卫。芬上言:“陛下三年之内当深居不出,虽释服之后,固俨

然茕疚也。且自古万乘之重,非奔窜逃匿,未有不严侍卫者。又等威莫大于车服,

以天子之尊下同庶人,舍大辂衮冕而羸车亵服是御,非所以辨上下、定礼仪。”

不听。

孝贞山陵毕,迎主祔庙,自长安门入。芬又言:“孝贞皇后作配茂陵,未闻

失德。祖宗之制,既葬迎主,必入正门。昨孝贞之主,顾从陛下驾由旁门入,他

日史臣书之曰“六月己丑,车驾至自山陵,迎孝贞纯皇后主入长安门”,将使孝

贞有不得正终之嫌,其何以解于天下后世?昨祔庙之夕,疾风迅雷甚雨,意者圣

祖列宗及孝贞皇后之灵,儆告陛下也。陛下宜即明诏中外,以示改过。”不报。

遂乞归养,不许。

又明年三月,帝议南巡。时宁王宸濠久蓄异谋,与近幸相结,人情惶惧。言

官伏阙谏,忤旨被责让。芬忧之,与吏部员外郎夏良胜、礼部主事万潮、庶吉士

汪应轸要诸曹连章入谏,众许诺。芬遂偕编修崔桐,庶吉士江晖、王廷陈、马汝

骥、曹嘉及应轸上疏曰:

“古帝王所以巡狩者,协律度,同量衡,访遗老,问疾苦,黜陟幽明,式序

在位,是以诸侯畏焉,百姓安焉。若陛下之出,不过如秦皇、汉武,侈心为乐而

已,非能行巡狩之礼者也。博浪、柏谷,其祸亦可鉴矣。近者西北再巡,六师不

摄,四民告病。哀痛之声,上彻苍昊。传播四方,人心震动。故一闻南巡诏书,

皆鸟惊兽散。而有司方以迎奉为名,征发严急,江、淮之间萧然烦费。万一不逞

之徒,乘势倡乱,为祸非细。且陛下以镇国公自命,苟至亲王国境,或据勋臣之

礼以待陛下,将北向朝之乎,抑南面受其朝乎?假令循名责实,深求悖谬之端,

则左右宠幸无死所矣。尚有事堪痛哭不忍言者:宗藩蓄刘氵鼻之衅,大臣怀冯道

之心。以禄位为故物,以朝署为市廛,以陛下为弈棋,以革除年间为故事。特左

右宠幸知术短浅,无能以此言告陛下耳。使陛下得闻此言,虽禁门之外,亦将警

跸而出,尚敢轻骑慢游哉?”

疏入,陆完迎谓曰:“上闻有谏者辄恚,欲自引决。诸君且休,勿归过君上,

沽直名。”芬等不应而出。有顷,良胜、潮过芬,扼腕恨完。芬因邀博士陈九川

至,酌之酒曰:“匹夫不可夺志,君辈可遂已乎?”明日遂偕诸曹连疏入。帝大

怒,命跪阙下五日,期满复杖之三十。芬创甚,几毙,舁至翰林院中。掌院者惧

得罪,命摽出之,芬曰:“吾官此,即死此耳。”竟谪福建市舶副提举,裹创就

道。

世宗即位,召复故官。嘉靖三年春,昭圣太后寿旦,诏免诸命妇朝贺。芬言:

“前者兴国太后令旦,命妇朝贺如仪。今遇皇太后寿节,忽行传免,恐失轻重之

宜。乞收成命,以彰圣孝。”帝怒,夺俸三月。时帝欲尊崇本生,芬偕其僚连章

极谏。及张璁、桂萼、方献夫骤擢学士,芬及同官杨维聪、编修王思羞与同列,

拜疏乞罢。未几,复偕同官杨慎等伏左顺门哭争。帝怒,下狱廷杖,夺俸如初。

旋遭母丧归,卒于家,年四十四。世称“忠孝状元”。

芬丰神玉立,负气峻厉,端居竟日无倦容,夜则计过自讼。以倡明绝学为己

任。其学贯串诸经,兼通天文律历,而尤精于《周礼》。尝曰:“《周礼》视

《仪礼》、《礼记》,犹蜀之视吴、魏也。贾氏谓《仪礼》为本,《周礼》为末,

妄矣。朱子不加是正,何也?”疾革,其子请所言,惟以未及表章《周礼》为恨。

学者称“梓溪先生”。万历中,追谥文节。先是,修撰罗伦以谏谪福建提举,逾

六十年而芬继之。与伦同乡同官,所谪地与官又同,福建士大夫遂祀芬配伦云。

崔桐,字来凤,海门人。乡试第一,与芬同进士及第。授编修。既谏南巡,

并跪阙下,受杖夺俸。嘉靖中,以侍读出为湖广右参议,累擢国子祭酒,礼部右

侍郎。

马汝骥,字仲房,绥德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偕芬等谏南巡,罚

跪受杖。教习期满,当授编修,特调泽州知州。惩王府人虐小民。比王有所属,

辄投其书椟中不视。陵川知县贪,汝骥欲黜之。巡按御史为曲解,汝骥不听,竟

褫其官。世宗立,召复编修,寻录直谏功,增秩一等。预修《武宗实录》,进修

撰。历两京国子司业,擢南京右通政,就改国子祭酒,召拜礼部右侍郎。尚书严

嵩爱重汝骥,入阁称之,帝特加侍读学士。汝骥行己峭厉,然性故和易,人望归

焉。卒赠尚书,谥文简。

应轸等自有传。

赞曰:词臣以文学侍从为职,非有言责也。激于名义,侃侃廷诤,抵罪谪而

不悔,岂非皎然志节之士欤?夺情之典不始李贤,然自罗伦疏传诵天下,而朝臣

不敢以起复为故事,于伦理所裨,岂浅鲜哉。章懋等引宣宗箴,明国家设官意,

不为彰君之过。邹智指列贤奸,矫拂媮末。舒芬危言耸切,有爰盎揽辔之风。

况夫清修峻节,行无瑕尤,若诸子者,洵足以矫文士浮夸之习矣。

 卷一百八十 列传第六十八

○张宁王徽(王渊等)毛弘邱弘李森魏元(康永韶等)强珍

王瑞(张稷)李俊汪奎(从子舜民崔升等)汤鼐(吉人刘董杰)

姜绾(余濬等)姜洪(欧阳旦畅亨)曹璘彭程庞泮(吕献)叶绅

胡献(武衢等)张弘至屈伸王献臣(吴一贯余濂)

张宁,字靖之,海盐人。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七年夏,帝从唐瑜

等奏,考核南京大小诸臣。宁言:“京师尤根本地,不可独免。”又言:“京卫

带俸武职,一卫至二千余人,通计三万余员。岁需银四十八万,米三十六万,并

他折俸物,动经百万。耗损国储,莫甚于此。而其间多老弱不娴骑射之人。莫若

简可者,补天下都司、卫所缺官,而悉汰其余。”议格不行。

帝得疾,适遇星变,诏罢明年元会,百官朝参如朔望。宁言:“四方来觐,

不得一睹天颜,疑似之际,必至讹言相惊,愿勉循旧典,用慰人心。”帝疾不能

从,而“夺门”之变作。

天顺中,曹、石窃柄。事关礼科者,宁辄裁损,英宗以是知宁。朝鲜与邻部

毛怜卫仇杀,诏宁同都指挥武忠往解。宁辞义慷慨,而忠骁健,张两弓折之,射

雁一发坠,朝鲜人大惊服,两人竟解其仇而还。中官覃包邀与相见,不往。寻擢

都给事中。

宪宗初御经筵,请日以《大学衍义》进讲。是年十月,皇太后生辰,礼部尚

书姚夔仍故事,设斋建醮,会百官赴坛行香。宁言无益,徒伤大体,乞禁止。帝

嘉纳之。未几,给事中王徽以牛玉事劾大学士李贤,得罪。宁率六科论救,由是

浸与内阁忤。会王竑等荐宁堪佥都御史清军职贴黄,与岳正并举。得旨,会举多

私,皆予外任。宁出为汀州知府,以简静为治,期年善政具举。

宁才高负志节,善章奏,声称籍甚。英宗尝欲重用之,不果。久居谏垣,不

为大臣所喜。既出守,益郁郁不得志,以病免归。家居三十年,言者屡荐,终不

复召。

无子。有二妾。宁没,剪发誓死,楼居不下者四十年。诏旌为“双节”。

王徽,字尚文,应天人。天顺四年进士。除南京刑科给事中。宪宗即位数月,

与同官王渊、朱宽、李翔、李钧疏陈四事。末言:“自古宦官贤良者少,奸邪者

多。若授以大权,致令败坏,然后加刑,是始爱而终杀之,非所以保全之也。愿

法高皇帝旧制,毋令预政典兵,置产立业。家人义子,悉编原籍为民。严禁官吏

与之交接。惟厚其赏赉,使得丰足,无复他望。此国家之福,亦宦官之福也。”

其冬,帝入万妃谮,废吴后,罪中官牛玉擅易中宫,谪之南京,徽复与渊等

劾之曰:

陛下册立中宫,此何等事,而贼臣牛玉乃大肆奸欺!中宫既退,人情咸谓玉

必万死。顾仅斥陪京,犹全首领,则凡侍陛下左右者将何所忌惮哉?内阁大臣,

身居辅弼,视立后大事漠然不以加意。方玉欺肆之初,婚礼未成,礼官畏权,辄

为阿附。及玉事发之后,国法难贷,刑官念旧,竟至苟容。而李贤等又坐视成败,

不出一言。党恶欺君,莫此为甚。请并罪贤等,为大臣不忠者戒。

臣等前疏请保全宦官,正欲防患于未萌。乃处置之道未闻,牛玉之祸果作。

然往不可谏,来犹可追。臣等不敢远引,请以近事征之。正统末,有王振矣,讵

意复有曹吉祥。天顺初,有吉祥矣,讵意复有牛玉。若又不思预防,安知后不有

甚于牛玉者哉?夫宦者无事之时似乎恭慎,一闻国政,即肆奸欺。将用某人也,

必先卖之以为己功;将行某事也,必先泄之以张己势。迨趋附日众,威权日盛,

而祸作矣。此所以不可预闻国政也。内官在帝左右,大臣不识廉耻,多与交结。

馈献珍奇,伊优取媚,即以为贤,而朝夕誉之。有方正不阿者,即以为不肖,而

朝夕谗谤之,日加浸润,未免致疑。由是称誉者获显,谗谤者被斥。恩出于内侍,

怨归于朝廷,此所以不可许其交结也。内官弟侄授职任事,倚势为非,聚奸养恶。

广营财利,奸弊多端。身虽居内,心实在外。内外交通,乱所由起,此所以不可

使其子侄在外任职营立家产也。

臣等职居言路,不为苟容,虽死无悔,惟陛下裁察。

诏谓“妄言邀誉”,欲加罪。诸给事、御史交章论救,乃并谪州判官。徽得

贵州普安,渊茂州,宽潼川,翔宁州,钧绥德。奏盖钧笔也。侍郎叶盛、编修陈

音相继请留,不纳。最后御史杨琅言尤切,几得罪。

微至普安,兴学校教士,始有举于乡者。却土官陇畅及白千户贿,治甚有声。

居七年,弃官归,言者屡荐,终以宦官恶之不复录。徽尝曰:“今仕者以刚方为

刻,怠缓为宽。学者以持正为滞,恬软为通。为文以典雅为肤浅,怪异为古健。”

其论治,尝诵张宣公语“无求办事之人,当求晓事之人”,时皆服其切中。

弘治初,吏部尚书王恕荐起陕西左参议。逾年,谢病还,卒,年八十三。子

韦,见《文苑传》。

王渊,浙江山阴人。天顺元年进士,除南京吏科给事中。素伉直,终顺天府

治中。

朱宽,莆田人,李翔,大足人,皆天顺元年进士。李钧,永新人,景泰二年

进士。宽为南京礼科给事中,翔兵科,钧工科。既被谪,宽进表入京,道卒。翔、

钧皆以判官终。

毛弘,字士广,鄞人。登天顺初进士。六年授刑科给事中。成化三年夏,偕

六科诸臣上言:“比塞上多事,正陛下宵衣旰食时。乃闻退朝之暇,颇事逸游。

炮声数闻于外,非禁城所宜有。况灾变频仍,两畿水旱,川、广兵草之余,公私

交困。愿省游戏宴饮之娱,停金豆、银豆之赏。日御经筵,讲求正学,庶几上解

天怒,下慰人心。”御史展毓等亦以为言,皆嘉纳。

帝从学士商辂请,改元后建言罢官者悉录用。弘请断自践阼而后,召还给事

中王徽等,不许。慈懿太后崩,诏别葬。弘偕魏元等疏谏,未得请。朝罢,弘倡

言曰:“此大事,吾辈当以死谏,请合大小臣工伏阙固争。”众许诺。有退却者,

给事中张宾呼曰:“君辈独不受国恩乎,何为首鼠两端。”乃伏哭文华门,竟得

如礼。

弘在垣中所论列最多,声震朝宁。帝颇厌苦之,尝曰:“昨日毛弘,今日毛

弘。”前后所陈,或不见听,而弘慷慨论议无所屈。钦天监正谷滨受赇当除名,

命输赎贬秩。正一真人张元吉有罪论死,诏系狱。弘等皆固争,终不听。三迁至

都给事中。得疾,暴卒。

邱弘,字宽叔,上杭人。天顺末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数陈时政。成化四年

春,偕同官上言:“洪武、永乐间,以畿辅、山东土旷人稀,诏听民开垦,永不

科税。迩者权豪怙势,率指为闲田,朦胧奏乞。如嘉善长公主求文安诸县地,西

天佛子札实巴求静海县地,多至数十百顷。夫地逾百顷,古者百家产也。岂可徇

一人之私情而夺百家恒产哉?”帝纳其言,诏自今请乞,皆不许,著为令。札实

巴所乞地,竟还之民。弘再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