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郊天、望山川,祷祠而求福,雩兑而请雨,卜筮而决事。《诗》云:“神之
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此之谓也。
天致其高,地致其厚,月照其夜,日照其昼,阴阳化,列星朗,非其道而物
自然。故阴阳四时,非生万物也;雨露时降,非养草木也。神明接,阴阳和,而
万物生矣。故高山深林,非为虎豹也;大木茂枝,非为飞鸟也;流源千里,渊深
百仞,非为蛟龙也。致其高崇,成其广大,山居木栖,巢枝穴藏,水潜陆行,各
得其所宁焉。
夫大生小,多生少,天之道也。故丘阜不能生云雨,涔水不能生鱼鳖者,小
也。牛马之气蒸,生虮虱;虮虱之气蒸,不能生牛马。故化生于外,非生于内也。
夫蛟龙伏寝于渊,而卵割于陵。螣蛇雄鸣于上风,雌鸣于下风而化成形,精之至
也。故圣人养心,莫善于诚,至诚而能动化矣。今夫道者,藏精于内,栖神于心,
静漠恬淡,讼缪胸中,邪气无所留滞,四枝节族,毛蒸理泄,则机枢调利,百脉
九窍莫不顺比,其所居神者得其位也,岂节拊而毛修之哉!
圣主在上,廓然无形,寂然无声,官府若无事,朝廷若无人。无隐士,无轶
民,无劳役,无冤刑,四海之内,莫不仰上之德,象主之指,夷狄之国,重译而
至,非户辩而家说之也,推其诚心,施之天下而已矣。《诗》曰:“惠此中国,
以绥四方。”内顺而外宁矣。太王亶父处邠,狄人攻之,杖策而去。百姓携幼扶
老,负釜甑,逾梁山,而国乎岐周,非令之所能召也。秦穆公为野人食骏马肉之
伤也,饮之美酒,韩之战,以其死力报,非券之所责也。密子治亶父,巫马期往
观化焉,见夜渔者,得小即释之,非刑之所能禁也。孔子为鲁司寇,道不拾遗,
市买不豫贾,田渔皆让长,而斑白不戴负,非法之所能致也。
夫矢之所以射远贯牢者,弩力也;其所以中的剖微者,正心也;赏善罚暴者,
政令也;其所以能行者,精诚也。故弩虽强,不能独中;令虽明,不能独行;必
自精气所以与之施道。故摅道以被民,而民弗从者,诚心弗施也。
天地四时,非生万物也,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之。圣人之治天下,非
易民性也,拊循其所有而涤荡之,故因则大,化则细矣。禹凿龙门,辟伊阙,决
江濬河,东注之海,因水之流也。后稷垦草发菑,粪土树谷,使五种各得其宜,
因地之势也。汤、武革车三百乘,甲卒三千人,讨暴乱,制夏、商,因民之欲也。
故能因,则无敌于天下矣。夫物有以自然,而后人事有治也。故良匠不能斫金,
巧冶不能铄木,金之势不可斫;而木之性不可铄也。埏埴而为器,窬木而为舟,
铄铁而为刃,铸金而为钟,因其可也。驾马服牛,令鸡司夜,令狗守门,因其自
然也。民有好色之性,故有大婚之礼;有饮食之性,故有大飨之谊;有喜乐之性,
故有钟鼓管弦之音;有悲哀之性,故有衰绖哭踊之节。故先王之制法也,因民之
所好而为之节文者也。因其好色而制婚姻之礼,故男女有别;因其喜音而正《雅》、
《颂》之声,故风俗不流;因其宁家室、乐妻子,教之以顺,故父子有亲;因其
喜朋友而教之以悌,故长幼有序。然后修朝聘以明贵贱,飨饮习射以明长幼,时
搜振旅以习用兵也,入学庠序以修人伦。此皆人之所有于性,而圣人之所匠成也。
故无其性,不可教训;有其性,无其养,不能遵道。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
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卵之化为雏,非慈雌呕暖覆伏,累日积久,
则不能为雏;人之性有仁义之资,非圣人为之法度而教导之,则不可使乡方。故
先王之教也,因其所喜以劝善,因其所恶以禁奸。故刑罚不用,而威行如流;政
令约省,而化耀如神。故因其性则天下听从,拂其性则法县而不用。
昔者,五帝三王之莅政施教,必用参五。何谓参五?仰取象于天,俯取度于
地,中取法于人,乃立明堂之朝,行明堂之令,以调阴阳之气,以和四时之节,
以辟疾病之菑。俯视地理,以制度量,察陵陆水泽肥墽高下之宜,立事生财,
以除饥寒之患。中考乎人德,以制礼乐,行仁义之道,以治人伦而除暴乱之祸。
乃澄列金木水火土之性,故立父子之亲而成家;别清浊五音六律相生之数,以立
君臣之义而成国;察四时季孟之序,以立长幼之礼而成官。此之谓参。制君臣之
义,父子之亲,夫妇之辨,长幼之序,朋友之际,此之谓五。乃裂地而州之,分
职而治之,筑城而居之,割宅而异之,分财而衣食之,立大学而教诲之,夙兴夜
寐而劳力之。此治之纲纪也。
然得其人则举,失其人则废。尧治天下,政教平,德润洽,在位七十载,乃
求所属天下之统,令四岳扬侧陋。四岳举舜而荐之尧。尧乃妻以二女,以观其内;
任以百官,以观其外。既入大麓,烈风雷雨而不迷,乃属以九子,赠以昭华之玉,
而传天下焉。以为虽有法度,而朱弗能统也。
夫物未尝有张而不驰,成而不毁者也。惟圣人能盛而不衰,盈而不亏。神农
之初作琴也,以归神;及其淫也,反其天心。夔之初作乐也,皆合六律而调五音,
以通八风;及其衰也,以沉湎淫康,不顾政治,至于灭亡。苍颉之初作书,以辩
治百官,领理万事,愚者得以不忘,智者得以志远;至其衰也,为奸刻伪书,以
解有罪,以杀不辜。汤之初作囿也,以奉宗庙鲜犞之具,简士卒,习射御,以
戒不虞;及至其衰也,驰骋猎射,以夺民时,罢民之力。尧之举禹、契、后稷、
皋陶,政教平,奸宄息,狱讼止而衣食足,贤者劝善而不肖者怀其德;及至其末,
朋党比周,各推其与,废公趋私,内外相推举,奸人在朝,而贤者隐处。
故《易》之失也,卦;《书》之失也,敷;乐之失也,淫;《诗》之失也,
辟;礼之失也,责;《春秋》之失也,刺。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五色虽
朗,有时而渝;茂木丰草,有时而落;物有隆杀,不得自若。故圣人事穷而更为,
法弊而改制,非乐变古易常也,将以救败扶衰,黜淫济非,以调天地之气,顺万
物之宜也。
圣人天覆地载,日月照,阴阳调,四时化,万物不同,无故无新,无疏无亲,
故能法天。天不一时,地不一利,人不一事,是以绪业不得不多端,趋行不得不
殊方。五行异气而皆适调,六艺异科而皆同道。温惠柔良者,《诗》之风也;淳
庞敦厚者,《书》之教也;清明条达者,《易》之义也;恭俭尊让者,礼之为也;
宽裕简易者,乐之化也;刺几辩义者,《春秋》之靡也。故《易》之失,鬼;乐
之失,淫;《诗》之失,愚;《书》之失,拘;礼之失,忮;《春秋》之失,訾。
六者,圣人兼用而财制之。失本则乱,得本则治。其美在调,其失在权。
水火金木土穀,异物而皆任;规矩权衡准绳,异形而皆施;丹青胶漆,不同
而皆用,各有所适,物各有宜。轮圆舆方,辕从衡横,势施便也;骖欲驰,服欲
步,带不厌新,钩不厌故,处地宜也。《关雎》兴于鸟,而君子美之,为其雌雄
之不乖居也;《鹿鸣》兴于兽,君子大之,取其见食而相呼也;泓之战,军败君
获,而《春秋》大之,取其不鼓不成列也;宋伯姬坐烧而死,《春秋》大之,取
其不逾礼而行也。成功立事,岂足多哉!方指所言而取一概焉尔。王乔、赤松,
去尘埃之间,离群慝之纷,吸阴阳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入新,
⻊弃虚轻举,乘云游雾,可谓养性矣,而未可谓孝子也。周公诛管叔、蔡叔,以
平国弭乱,可谓忠臣也,而未可谓弟也。汤放桀,武王伐纣,以为天下去残除贼,
可谓惠君,而未可谓忠臣矣。乐羊攻中山未能下,中山烹其子,而食之以示威,
可谓良将,而未可谓慈父也。
故可乎可,而不可乎不可;不可乎不可,而可乎可。舜、许由异行而皆圣,
伊尹、伯夷异道而皆仁,箕子、比干异趋而皆贤。故用兵者,或轻或重,或贪或
廉,此四者相反,而不可一无也。轻者欲发,重者欲止,贪者欲取,廉者不利非
其有。故勇者可令进斗,而不可令持牢;重者可令埴固,而不可令凌敌;贪者可
令进取,而不可令守职;廉者可令守分,而不可令进取;信者可令持约,而不可
令应变。五者相反,圣人兼用而财使之。夫天地不包一物,阴阳不生一类。海不
让水潦以成其大,山不让土石以成其高。夫守一隅而遗万方,取一物而弃其余,
则所得者鲜,而所治者浅矣。
治大者道不可以小,地广者制不可以狭,位高者事不可以烦,民众者教不可
以苛。夫事碎难治也,法烦难行也,求多难澹也。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铢而称
之,至石必过。石秤丈量,径而寡失;简丝数米,烦而不察。故大较易为智,曲
辩难为慧。故无益于治,而有益于烦者,圣人不为;无益于用,而有益于费者,
智者弗行也。故功不厌约,事不厌省,求不厌寡。功约,易成也;事省,易治也;
求寡,易澹也。众易之,于以任人,易矣。孔子曰:“小辩破言,小利破义,小
艺破道,小见不达,必简。”河以逶蛇,故能远;山以陵迟,故能高;阴阳无为,
故能和;道以优游,故能化。
夫彻于一事,察于一辞,审于一技,可以曲说,而未可广应也。蓼菜成行,
甂瓯有{艹是},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员中规,
方中矩,动成兽,止成文,可以愉舞,而不可以陈军。涤杯而食,洗爵而饮,盥
而后馈,可以养少,而不可以飨众。今夫祭者,屠割烹杀,剥狗烧豕,调平五味
者,庖也;陈簠簋,列樽俎,设笾豆者,祝也;齐明盛服,渊默而不言,神之所
依者,尸也。宰、祝虽不能,尸不越樽俎而代之。故张瑟者,小弦急而大弦缓;
立事者,贱者劳而贵者逸。舜为天子,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周公肴臑不收于前,钟鼓不解于悬,而四夷服。赵政昼决狱而夜理书,御史冠盖
接于郡县,覆稽趋留,戍五岭以备越,筑修城以守胡,然奸邪萌生,盗贼群居,
事愈烦而乱愈生。
故法者,治之具也,而非所以为治也,而犹弓矢,中之具,而非所以为中也。
黄帝曰:“芒芒昧昧,因天之威,与元同气。”故同气者帝,同义者王,同力者
霸,无一焉者亡。
故人主有伐国之志,邑犬群嗥,雄鸡夜鸣,库兵动而戎马惊。今日解怨偃兵,
家老甘卧,巷无聚人,妖菑不生,非法之应也,精气之动也。故不言而信,不施
而仁,不怒而威;是以天心动化者也。施而仁,言而信,怒而威;是以精诚感之
者也。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故有道以统之,法
虽少,足以化矣;无道以行之,法虽众,足以乱矣。
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治国,太上养化,其次正法。神清志平,百节
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生之末也。民交让争处卑,委
利争受寡,力事争就劳,日化上迁善而不知其所以然,此治之上也。利赏而劝善,
畏刑而不为非,法令正于上而百姓服于下,此治之末也。上世养本,而下世事末,
此太平之所以不起也。夫欲治之主不世出,而可与兴治之臣不万一,以万一求不
世出,此所以千岁不一会也。
水之性,淖以清,穷谷之污,生以青苔,不治其性也。掘其所流而深之,茨
其所决而高之,使得循势而行,乘衰而流,虽有腐髊流渐,弗能污也。其性
非异也,通之与不通也。风俗犹此也。诚决其善志,防其邪心,启其善道,塞其
奸路,与同出一道,则民性可善,而风俗可美也。所以贵扁鹊者,非贵其随病而
调药,贵其擫息脉血,知病之所从生也。所以贵圣人者,非贵随罪而鉴刑也,贵
其知乱之所由起也。若不修其风俗,而纵之淫辟,乃随之以刑,绳之以法,法虽
残贼天下,弗能禁也。
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汤以殷王,纣以殷亡。非法度不存也,纪纲不张,风
俗坏也。三代之法不亡,而世不治者,无三代之智也;六律具存,而莫能听者,
无师旷之耳也。故法虽在,必待圣而后治;律虽具,必待耳而后听。故国之所以
存者,非以有法也,以有贤人也;其所以亡者,非以无法也,以无贤人也。晋献
公欲伐虞,宫之奇存焉,为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而不敢加兵焉。赂以宝玉骏
马,宫之奇谏而不听,言而不用,越疆而去,荀息伐之,兵不血刃,抱宝牵马而
去。故守不待渠堑而固,攻不待冲降而拔,得贤之与失贤也。故臧武仲以其智存
鲁,而天下莫能亡也;璩伯玉以其仁宁卫,而天下莫能危也。《易》曰:“丰其
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无人者,非无众庶也,言无圣人以统理之也。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
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
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
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
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夫刻肌肤,镵皮革,被创
流血,至难也;然越为之,以求荣也。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诽誉以导之,
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