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网络帝国 >

第96部分

重生之网络帝国-第96部分

小说: 重生之网络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结果,徐烈也颇感意外,EMI的音乐总监现在连嘴都笑得合不拢了。九十年代末的时候,唱片业开始逐渐走下坡,但表现还不是十分明显。
    到了二十世纪,才是唱片业的末日。互联网的出现,让音乐有了快速分流的渠道。再也没有人为了听一首歌,而花几十块钱去买CD。
    盗版的风行,让唱片业一蹶不振,原来唱片约和经纪约是分开的,后来唱片公司只有把歌手的唱片约和经纪约都签在手,才能在唱片发行,通过不断地跑场子,跑晚会,把钱找回来。
    除了极个别的人之外,每出一张唱片就意味着亏一笔钱。直到彩铃的出现,才让唱片业又看到了一缕曙光。
    但这笔收入毕竟对于任何一家唱片公司而言,都不能算多,所以才会在零六年的时候几大唱片公司联手对国内的KTV行业提起点播费一事。
    这也是无奈中的一种勉强算过得去的一种对策。但在蒋薇出唱片的时候,唱片业的环境还是可以的。以后满打满算五万张就诈唬是金唱片销量,十万张就是白金唱片销量的歌手在蒋薇的唱片销量面前都要汗颜不少。
    因为她是真正的白金唱片,一百二十万张的初期销量,让她一下就成为了全国最众所瞩目的明星,而连带着专辑中十首歌的作词作曲者徐烈也一时名声大噪。
    这还只是第一波,根据唱片公司的估计,全年的销量至少在三百万张以上,而且只是正版销量,按正版盗版1:2~5的比例,真实销量应该在千万张之上。
    而即使成了大明星,蒋薇还是像原来一样,这或许就是指的本色吧。她原来的唱片合约在快要签的时候特意用传真发回到徐烈那里,让他把了关。
    在徐烈的交待下,她只和唱片公司签了唱片约,而没有签订经纪约,这就造成了另一个麻烦事。
    在成名后,一大堆的广告公司都涌上门来,她都挑得眼都花了,看她累得够呛,唱片公司倒也想帮她找一位经纪人,但不知怎的,她拒绝了。
    在第二天,蒋薇来到宋州的时候,说道:“其实我心里有人选……”
    坐在恒星大厦十楼的咖啡厅里,徐烈透过玻璃窗一眼望下去,外面的记者倒没多少,毕竟那里的媒体环境也要比之后的好得多,记者朋友们也没有学到香港那些娱记的本事。
    “哦?”徐烈转过头,把手里的咖啡杯放在墨色的玻璃茶几上,笑道:“说说。”
    “肖娟,娟姐。”蒋薇笑着说道。
    徐烈摇了摇头:“她不行!许欣不可以吗?”
    肖娟现在是恒星广告的总裁,那个位置她要是走了,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做,而且徐烈也不是不会轻重的人,不会把自己手下的大将拿去给蒋薇做伴。
    “她还是太年轻了,”蒋薇风情万种地叹了口气,其实她的年轻比许欣也大不了多少,“在有些事情上还是欠些火候。”
    徐烈倒没想到蒋薇会说出这么成熟老道的话,她话里的意思是指许欣在待人接物上的不足,“那……我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了。”
    恒星系由于大幅扩张带来的管理人员上的瓶颈是显而易见的,而第二批的赴美进修班也已经动身了,杜琳也不断地从人力中介公司里把新鲜的血液注射到恒星系里。
    “你总不能把我就这样撂着不管了啊!”蒋薇瞪了徐烈一眼。
    “你先帮我把宣传片拍了,再说吧。”徐烈苦笑着摇了摇头,站起身来,朝另一个房间走去,赵单阳还在那里等着他。
    恒星基金也运作了几个月,该是进行第一批慈善捐助的时候了,蒋薇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而千里迢迢抽空从北京赶到宋州来。
    以她现在的腕儿,要是花钱找她拍广告的话,至少得两百万起跳,但徐烈出面的话,自然是免费的了,那十首歌曲的版权费都好几百万,徐烈可都是让蒋薇全盘接受了。
    “怎么样?”徐烈坐下后,对面除了赵单阳外,还有他的助手,一个叫穆一帆的精瘦男子,听说是中央财经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在国海证券做过两年的调研员。
    “徐总,情况还不错,”赵单阳是很沉稳的人,从他对徐烈的称呼上来看,就能看得出来,“第一期能够拿出五百万的善款。”
    徐烈很满意,能够在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内做到百分之十的收益,果然没有看错人。
    “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到位?”徐烈笑道。
    “三天。”赵单阳说道:“从里面提款还是要费几日的周折。”
    在证券交易所还没能够实行全电子化的时候,各大证券代理商也没有提供银证转账业务的时候,即使是像恒星基金这样的大客户,想要把钱从里面提取出来,也要费一番周折。
    不过三天的时间,倒还正是徐烈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正好把宣传片拍摄完毕,在善款到的同时,也能让恒星广告邀请媒体朋友进行配合。
    赵单阳倒是一个纯粹的生意人,心里没有徐烈想的那么周全,等后者把蒋薇引进来的时候,他还吃了一惊。
    主要是摸不透两者之前的关系,要知道,以蒋薇现在的身份,能把她请过来,那不光是钱能解决的了。
    “蒋……蒋……蒋小姐,你……你好。”一向以沉着冷静著称的赵单阳,倒也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惹得蒋薇“咯咯”地笑了两声,“赵经理,你太紧张了。”
    赵单阳抹了一把冷汗,才和穆一帆一起把蒋薇安排坐下。接着,在十分钟内,恒星广告的总裁肖娟,恒星连锁的董事会主席张秋、CEO张岑都来到了十楼的恒星基金不大的会议室里。
    徐烈笑吟吟地看着他们,半晌过后,才说道:“或许大家都有些不理解,为何要把你们都请到这里来。恒星基金的作用大家都是了解的,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做恒星基金不光是做慈善那么简单,而是做慈善营销。”
    “慈善营销?”
    第二卷 数字狂潮 第四十四章 【恒星基金不是滥好心】(下)
     更新时间:2009…2…22 11:03:42 本章字数:3463
    “对,慈善不是一无利可图的东西,它是一份事业,”徐烈见话说得还是模糊了一些,笑道:“我举一个例子,微软,大家知道吧?”
    见在座的人都点头后,他继续说道:“比尔·盖茨的微软帝国几乎垄断了全球所有个人电脑的屏幕,每个人一打开电脑,首先看到的就是Windows的视窗标志,这在拥有《反垄断法》等一系列法律严规的情况下,为何他还会得到美国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你们知道吗?”
    除了张秋和张岑在低头深思外,其余的人纷纷摇头。
    “那是因为他大部分的财产都捐助给了慈善事业,”徐烈笑道:“他和他的妻子梅琳达成了一个叫‘比尔和梅琳达基金会’的机构,进行全球范围的慈善事业投资活动,这为他赢得了极大的名声。”
    “我承认我比不了比尔·盖茨,恒星系也不是微软,”徐烈笑道:“我更没有他那么的慷慨,能够把财产的大部分都援助出来,但是……”
    “这仅仅是现在,谁知道以后的事呢?”徐烈沉声道:“谁知道恒星系以后会不会变成一个超过微软的帝国,谁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变成比比尔·盖茨更富有的人呢?谁又知道恒星基金会不会超越‘比尔和梅琳达基金会’成为一个世界第一的慈善基金呢?”
    下面的人都沉默着,听徐烈说下去。
    “但在这之前,恒星基金还不能够得到‘比尔和梅琳达基金’一样的关注的时候,慈善事业还是可以做的,这也是我把蒋小姐从北京邀请到宋州的原因。”
    徐烈笑了笑,说道:“中国的文化,所遵从的道德标准是‘为善不留名’,而且更有些人说‘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这与我的观念是相左的。”
    徐烈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做善事是应当的,恒星基金现阶段的目的是帮助那些在去年的水灾里失去学校的适龄儿童重逢校园,这也是恒星基金成立的初衷。老赵,我让你做的报告呢?”
    赵单阳这才从刚才的震惊里回过神来,递了一个眼色给穆一帆,后者从公事包里掏同一叠文件,送到了徐烈的手上。
    “嗯,报告做得不错,具体的事,我还是找别人去吧,你们还是把心思放在恒星基金的运作上,”徐烈沉吟了一下,说道:“还有,把我刚才的话忘掉。”
    赵单阳和穆一帆都是一愣,半晌才理解到徐烈话里的意思。他是不想让他们有太多的想法和包袱,毕竟现在的恒星基金还不是“比尔和梅琳达基金会”,徐烈也不是比尔·盖茨。
    报告上列出的是省内受灾后无法得到政府资金进行援助失学率较高的地区,本来这件事是交给杜琳去做的,只是这段时间徐烈看她实在是太累了,人也有些憔悴,便把事情交到了赵单阳的手上。
    当然,他也是在田文言的配合下才完成的这份报告,上面的数据大部分都是政府里保密,不对外公布的,主要就是怕媒体乱想乱写。
    与历史没有什么不同,徐烈略微有些苦涩地说道:“宋州和沐阳还是重灾区啊。”
    “嗯,宋州十二个县,包括城乡结合部地区一共有一百三十所小学被淹,其中有五十七所的教室教学设施在灾后无法使用,政府本来是想一次性投入一笔资金进入,解决这个问题,但去年又偏偏恰逢金融风暴,虽然对国内没有多大的影响,毕竟还是要提留一笔资金防患于未燃。”赵单阳说道。
    “其实如若政府拿不出钱是最好不过的了,”徐烈自己都感觉这句话说得有些邪恶,“这正好给了我们运作的机会。”
    “怎么说?”张秋抬起头问道。
    徐烈从他的目光里知道他已经把握到自己的心思,便笑了起来:“做企业和做人一个道理。人活一世,名利二字,这名字还在利之前。不过这名可得是好名声,不能是坏名声。恒星系如若能够借慈善捐助一事把名声打出去,倒省了一批不菲的费用。”
    此刻,肖娟和蒋薇终于才明白徐烈肚子里打的是什么主意,也清楚蒋薇为何要千里迢迢从北京赶回来。
    借蒋薇的名气,与恒星基金慈善活动结合在一起,倒是一种美妙的结合,对于蒋薇也是一种十分正面的形象。
    “蒋小姐,你愿意做恒星基金的形象代言人吗?”赵单阳不失时机的转过身,问道。
    “为什么不呢?”蒋薇含笑眨了眨眼睛。
    “哈哈!”徐烈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肖娟下午就派人去联系省电视台的负责人,而宣传片的拍摄工作组也紧张地筹备着,毕竟蒋薇能留在宋州的时间不多,一切都必须在三天内完成。
    新闻发布会将在第二天举行,蒋薇从恒星基金的会议声出来后,便从徐烈手中把肖良借了过去,去会她的朋友去了。
    倒是赵单阳在下午三点左右的时候推开门走进徐烈的办公室,手里提着两客提拉米苏和两杯纯牛奶,笑道:“下午茶?”
    徐烈把鼠标放下后,笑道:“你不是光过来请我喝下午茶那么简单的吧?”
    “还什么都瞒不过你的眼睛。”赵单阳叹了口气,苦笑道:“我想问问资金的运作方式。”
    恒星基金把善款划出来后,具体的运作倒不是由他负责了,徐烈本来是打算交由宁长明来处理的,现在看来,赵单阳有他的想法。
    “说说吧!”徐烈掏出烟,点燃后,又把烟盒扔了过去。
    “我担心挪用……”赵单阳吸了口烟,沉思道:“倒不是我不放心市政府的人,只是在效率上,我怕……”
    徐烈之前倒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见他这么说,却也真是有可虑的地方。宁长明是自己的亲舅舅,虽然两人的关系有些晦暗不明,但在这方面,还是信得过的。
    只是他手下的人就……想到这里,徐烈深思了一会儿,说道:“我还是让人成立一个运作小组,监督资金的运作情况,具体的运作也交由咱们自己负责好了。”
    赵单阳点了点头,站起身离开了徐烈的办公室。
    “把张琴叫上来。”
    五分钟后,徐烈靠在椅子上,看着对面的人力资源副总监张琴,笑道:“怎么了?这么紧张?”
    张琴倒真有些局促,或许她是想到之前苻迪和张秋争权一事上吧,她当时是十分坚定的苻迪支持者,现在苻迪被调到了恒星研究院,虽然张秋事后也没说什么,不过那冷淡的表情还是让她一直都有些忐忑不安的。
    事后徐烈也没有像对其它人一样找她单独谈话,今天见了徐烈,难免有些不安。
    对她心里的想法,徐烈还是非常了解的,算起来张琴是杜琳从别的公司里挖过来恒星连锁的第一批人,在公司也有一段时间了。
    她的简历现在放在徐烈的桌上。
    张琴,女,汉族,二十五岁,宋州人,中山大学本科毕业,人力资源专业,曾在招商银行广州分行白云山区支行任人力资源部副主任。
    刚毕业一年的时间内就能做到这样的位置,能力她是有的,只是个性上有些与那里的人有所抵触,而且做了一年后,她也颇有点心灰意冷,有了离开的意思。
    恒星连锁当时在省内做得风声水起,又是宋州的企业,杜琳恰到时机的劝说,才让她下定了决心过来。
    倒也不是完全看在了钱的份上。虽说恒星系的员工工资都不低,但钱并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只是一个辅助条件。
    如果仅仅用钱就能挖过来的人材,那么即使他有能力,徐烈也是不会看重他的,这样的人欠缺了企业人才储备里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忠诚心。
    “我不是雍正,不会搞株连,更不会搞文字狱。”徐烈笑道。
    《雍正王朝》是九七年的连续剧了,但张琴还是印象深刻的,听到这话,她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是放了下来,露出会心的笑容。
    张琴是第二批赴美的员工,现在算来也是有研究生学历的了,是倒让她独挡一面的时候了。
    徐烈笑道:“有没有兴趣做恒星基金的执行人?”
    ————————————————————————————
    “比尔和梅琳达基金会”成立于二零零年,由于其它的关系,人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