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木头-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你是祟尚古典音乐还是喜欢流行歌曲,不管你是否能听懂这音乐背后的深意,不管你是忙碌的都市人还是闲闲的上流贵族,只要你愿意为音乐驻足,慕庄就倾心为您演奏。
现代的数字化媒体技术将这份心动送到全球每个角落,不用割肉买昂贵的音乐会门票,站在大屏幕面前,音乐便送到你的耳边。
这就是“慕庄独奏音乐会”的策划方案!
站在离慕庄最近的位置,司空空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成果,戴大老板却哭丧着脸,“司空啊司空,我待你不薄啊!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我怎么对你了?”
司空空不觉得自己对老板有愧啊!“你看你看,这场‘慕庄独奏音乐会’举办得多成功啊!可以说是盛况空前,观众人数和覆盖范围突破历史上所有音乐会的记录。这还不叫成功啊?要用我家乡的方言来说,这叫大大地为您‘撑脸’了!”当然,能达到今天的效果,也要感谢慕庄那帮学生,如果没有他们的背景及势力,她的策划案很难实现。
她说得都没错,但她漏了最重要的一点,“你忘了帮‘横空’赚钱?”没有门票哪来的收益,慕庄的独奏音乐会,戴大老板没赚到一分钱。
这倒是哦!司空空有话等着他呢!“你不是常跟我说,做媒体策划这一行,知名度就是金钱。慕庄的独奏音乐会的确没给公司赢利,但它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全球谁不知道‘横空’?老板,你想想,如果是用广告方式达到这种目的,你得投人多少金钱。我一次性为你省了那么多钱,不就等于帮你赚了那么多嘛!”
听她说话的口气,好像一次性为“横空”赚丁几个亿似的。戴大老板睁只眼闭只眼,难得有闲心听听音乐,还是世界级小提琴大师演奏的经典小提琴曲目,这门票买得——值!
成功混过老板这一关,司空空刚想静下心来听听音乐,可迎面看到何必和白云,他们俩不知道为什么事正在争论。
这两个人每每撞在一起,总是有无数的问题需要用嘴巴去解决。大多时候白云是争不过何必的,谁让她不讲理的时候居多呢!不过争到最后,胜利的人是何必,道歉的人依然是他——跟他老师的悲惨结局完全一样。真是有什么样的老师便教导出什么样的学生,一点儿不差。
司空空微笑着走上前去,想帮何必一把。一道熟悉的身影闯人她的眼帘,她的笑容没来得及收住。这样满足又美丽的笑容出现在司空空脸上,肖伯纳还是第一次看到。
“好久不见!”他礼貌地打着招呼,用他习惯的客套。
这段时间他们一个忙“慕庄独奏音乐会”,另一个策划“成哗音乐会”,在公司的确很难见到。司空空客气地打了声招呼,顺便询问:“今天不是‘成晔音乐会’举办的日子吗?你怎么有空来这儿?”
“‘成晔音乐会’推迟了。”肖伯纳说得漫不经心,好像那不是他策划的案子一样。
司空空不便多问,或许他是故意推迟“成晔音乐会”,不让两场音乐会撞车吧!
沉默在两人间蔓延,为了策划“成哗音乐会”,肖伯纳翻了不少资料,他知道慕庄正在演奏的是萨拉萨蒂(P。Sarasate)根据比才创作的歌剧(卡门》改编的《幻想曲)。慕庄不愧是音乐大师,弓弦交错间竟将卡门的个性展露无疑。很难想象慕庄那根呆板的木头竟然可以用他的琴演绎出狂野的卡门,可他愣是做到了——木头不木,这得看由哪位大师来雕琢。
随着旋律,你仿佛看见卡门踩着节拍狂热地舞动着,像……像她。
“我认识了一个女孩。”
跟曾经爱过的女生谈另一个女生,这感觉有点儿奇怪,肖伯纳却不讨厌。“跟她在一起,让我觉得自己不像肖伯纳,反倒像肖邦。”
“那她岂不成了乔治桑?”
乔治桑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女作家之一,她的社会小说、田园小说在文学界呼声甚高,而她的感情生活也是几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莫过于她与波兰作曲家、钢琴诗人肖邦的那段缠绵悱恻、惊心动魄的爱情。
肖邦如诗,乔治桑如火——肖伯纳想说的是这个意思吧?司空空也不追问,她知道他会顺从心意告诉她的。
“她是个……很平凡的女孩,不够优秀,不够美丽,不够……不够吸引人。但她很像卡门,总是热情似火,有着使不完的激情。在她的字典里,爱就是爱。没有那么多附加条件,没有太多的理智选择。跟她在一起,很……满足。”
她笑了,为朋友高兴,“现在是不是明白我为什么选择木头了?”
明白了!他是得到幸福之后才明白爱的真谛,虽然顺序颠倒了,但结局仍是完满的。
“司空,以前的我是不是很让你讨厌?我是不是……”
司空空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指指正在拉琴的慕庄,她告诉身边的所有人,“听!到高潮了。”
这首《幻想曲》她听过无数遍,曾问那根木头为什么那么喜欢这首曲子,他说比才在创作歌剧《卡门》的时候曾围绕着一句经典独白,萨拉萨蒂将这句独白的神韵融合到了《幻想曲》中,听高潮,卡门向全世界的人发出爱的宣言:
若是你讨厌我,就让我来爱上你。
最奇妙的和谐也不过尔尔!
·精彩内容载入中·
尾声
·精彩内容载入中·你问我是谁?
虽然我每天站在街上,但我不是讨饭的。我是街头卖艺人,多少沾个“艺术家”的“艺”。平时拉拉小提琴,欣赏我的过路人给点儿钱,也足够我混饭吃,
每天的生活简单又平静,只除了那家伙来的时候。
你问我哪个家伙?
还能有谁?很会拉琴的那家伙,曾在我的地盘上举办街头独奏音乐的家伙。
他每次经过这里的时候,都会对我的小提琴产生浓厚的兴趣。嘴里嘟囔着“音不准”,他这就拿过我的小提琴,调起音来。调着调着,他就拉了起来。结果总是引来一大堆人驻足围观,交通堵塞是他创造的一大问题,抢我饭碗是他创造的二大问题。
虽然他这么霸道,但我不敢揍他。听说他是什么小提琴演奏大师,叫什么“木头”——我是没听过他的名字啦!哪个音乐大师会叫这么土的名字?可跟在他后面的那个女生都叫他“木头”,我也就私心里管他叫“木头”了。反正他看起来呆呆的,估计不会计较的啦!
别看他呆,经常跟他在一起的那个女生可是精明得很呢!那女生叫什么“空”来着,木头总是叫她“空空”,不知道的还以为“四大皆空”呢!我每天站在街上阅人无数,这点儿社会阅历还是有的。不信?等着瞧吧!
这不!木头又抢了我的琴在拉了,也不知道是他拉得太投入了,还是天性风骚。引来一群花蝴蝶围绕在他的身边,他竟全然不知。
不好!那个精明的女生来了,这下可有戏看了。
等了又等,女生怎么不发火啊?莫非她在等木头拉完那一曲?真是有涵养啊!音乐家的女朋友果然非同凡响,看到自己的爱人被一群女生包围,不但不冲进重围,还全当什么也没发生般镇定自若,一般的女生大多已经一哭二闹三上吊了。她倒好,安静得像什么也没看到似的。
一曲终了,“四大皆空”终于有反应了。她上前夺过木头的琴……不不不!那是我的琴。她想干什么?莫非……难道……她要……大家快逃啊!灾难来了。
如我所料,她将小提琴架在脖子上,有模有样地拉了起来,顷刻间天崩地裂,原先包围着木头的女生们纷纷作鸟兽散,她们的耳朵及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估计一时半会儿是没精力再跟“四大皆空”抢爱人了。
这招——高!实在是高!
好样的“四大皆空”,我怕了你还不成?你快把小提琴还给我啊!那不是木头,你千万别用弓将它锯断啊!
呜呜呜
明年开春,我要寻找全新地盘开始我的街头艺术,祈祷上天别让我再碰到“木头”和“四大皆空”,我那脆弱的精神受不起这等折磨啊!
这,就是我——一个街头艺人的悲惨史。
—全书完一
+欲知“奇妙的和谐”系列之钢琴篇,请看《爸爸不在家》!
*近期将推出“奇妙的和谐”系列之长笛篇,敬请关注!
·精彩内容载入中·
后记奇妙的和谐
·精彩内容载入中·这一系列为什么取名叫“奇妙的和谐”,在钢琴篇《爸爸不在家》中我已经作了交代。其实这世上有很多东西明明是相反的,融合在一起却又交织出奇妙的和谐。像《爸爸不在家》中,有关爱与恨的和谐。还有这篇中两个世界观、人生观完全不同的人,在面对爱情时的和谐。
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于是相对的事物之间便有了转化的可能。
像我偏好流行音乐,可在大学的音乐欣赏课中也欣赏了许多优秀的古典音乐,如今听到古典音乐也不至于起鸡皮疙瘩。猪猪一路学习古典音乐,但只要是听过的流行歌曲,他马上就能用钢琴弹奏出来,而且他每次去自助卡拉oK厅,唱的都是流行歌曲。
这种和谐偶尔也会露出不和谐的音符——
于于:猪猪,拉《梁祝》给我听!
猪猪(不屑一顾的表情):这首协奏曲太简单了,是对我琴技的辱没,不拉!
于于:拉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协奏曲》吧!要拉出激情哦!
猪猪(冒充忧郁王子):拉完整首协奏曲差不多要四十分钟,太长,不拉!
于于:拉帕格尼尼的曲子吧!
猪猪(玩深沉):技巧太多,太累,不拉!
于于:拉周杰伦的《东风破》吧!
猪猪(露出“算你狠”的凶恶眼神):你是想听《梁祝》、《D大调协奏曲》,还是听我玩技巧?要么,我把三首曲子都拉一遍?
呵呵!折磨猪猪真的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但形势也有调转的时候,例如他拿我的二胡拉(二泉映月)。
我曾经学过四年的二胡,不是主动,在年幼无知的单纯岁月被妈妈骗去了少年宫,说是教我画画,我兴兴而去,悻悻而归,妈妈把我送进了画画班的对门——二胡班。四年二胡学下来,学有多精,痛有多深。后来,不记得找了个什么理由放弃了二胡。从此以后,我便一直讨厌弦乐器!
于是,当猪猪这个一天没学过二胡的人,用小提琴的技巧和指法拉我的二胡的时候,尤其是拉经典名曲《二泉映月》的时候。我真的很想用一百万砸死他——将一百万换成一元钱的硬币一次性砸死他。
瞧!这又是一部《一元钱的爱》,多经典啊!
PS:小说中提到的柴可夫斯基作品35号《D大调协奏曲》(不熟悉吗?有没有看过陈凯歌导演的《和你在一起》?电影结尾男孩为父亲演奏的就是这首曲子的最后篇章——顺便说一句,主演的男孩好帅啊!)、萨拉萨蒂《幻想曲》(不熟悉吗?那我也无法给你感性认识了)都是猪猪这次参加专业组比赛的演奏曲目——加油啊,猪猪!我永远支持你(想象一下一个十人在音乐厅里,头上系着标有“加油”的布条,在众多身着西装、礼服的人群中拿着旗子摇来摇去的场景)。
PS又PS:至今为止,帕尼尼国际小提琴专业比赛上有一位华人曾荣获金奖,他就是吕思清——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可能有雷同的啦!
·精彩内容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