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当时只道是寻常 >

第21部分

当时只道是寻常-第21部分

小说: 当时只道是寻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明珠和容若这对父子相当好玩,志趣爱好有天壤之别。一个热衷名利权术,至死不息,荣华富贵惟恐不足;一个澹泊名利,唯求反璞归真得享自然。恨不得退到魏晋时,和陶渊明,嵇康一起把酒临风,整日清谈度日,就清贫些也甘之如饴。

读容若词,真有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偶尔不食人间烟火是亮眼出尘的,然而太过不食人间烟火就显得幼稚可恨了。除非生活在天上,否则一定要接受现实考验。玉皇大帝的女儿一旦落入凡间都要脚踏实地开始学习煮饭洗衣,织布养家。生活在生活中的人,有哪个人是彻底无事无为无压力的?理想永远只是理想,挂在前面,引你趋步向前,实现固然是好,实现不了也不至于生不如死。若为得不到而终生不欢,那就了浪费理想的作用了。

容若始终不够达观,生性太过浪漫。所看到的都是前事影象里显出的美好的一面,而选择性遗忘生活中真实沉重的一面。“金殿寒鸦,玉阶春草”至多是工作不对口,也算不上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生活态度,其实很不足取。当时现在,有多少人是连工作都没有的呢?

人不应该怨恨自己的出身和处境,无论好坏。对于真正心志坚强沉着有力的人,坏的处境是力量惊人的大手,助其以迅疾的速度成熟,脱胎换骨。这样开展出来,就是绝壁上牡丹,气势盎盛。换个角度想,假若没有明珠,容若当真只是个低等的旗人,他整天为生计奔波劳碌时,整天卑躬屈膝跟在人身后叫大爷时。或许我们再读他这句“人生何事缁尘老”感觉到的或许就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清高出尘,而是苦闷无奈了。那时的“就中冷暖和谁道?”就真的是就中冷暖和谁道了。 
http://。。  …72…12:43:38 AM《当时只道是寻常》 2007。2缁尘老




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作者:安意如




平生恨



水龙吟·题文姬图

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柯亭响绝,四弦才断,恶风吹去。万里他乡,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对黄沙白草,呜呜卷叶,平生恨、从头谱。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尺幅重披,玉颜千载,依然无主。怪人间厚福,天公尽付,痴儿呆女。

曹操是个很复杂的男人,枭雄一世引动兵祸连连,赤壁数十万大军葬身火海,亦不见他灰心动荡,临终前却对诸姬妾却操心十足细腻深长,“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又云:“馀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为,学作履组卖也。”香料在当时是极为贵重的高档消费品,只有达官贵人的妻妾才能享用。曹操将自己珍藏的香料分给诸姬妾,实际上是在为诸姬妾分割遗产,以保她们安康。分香卖履嘱咐云云,显出一伟丈夫柔情牵挂。

因为收罗的美人越来越多,曹操专门为美人们在临漳西南建了一处住所,名“铜雀台”,台高十丈,周围有殿屋一百二十余间。曹操令其姬妾们都住到这里,无事时便到这里与美人们享乐。铜雀台,实际上是曹操的后宫。

《三国演义》里便拿铜雀台做耍,安排孔明编排出“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消息来刺激周渝,说曹操是闻说二乔好美色,特造了铜雀台准备占领了江东就把二乔带回家金屋藏娇。俺们年轻气盛的周郎当然不服气啦,于是乎坚定了和曹操对抗的决心。这当然是文学家的夸张,好象吴梅村作《圆圆曲》言“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其实只是为男人为男人无意识的美言罢了,历史是男性主笔的,若有名有利第一受益人自然是男人。若骂名汹涌无法推卸了,朝女人这边一推也是习惯性动作。事实上若没有其他因素的驱策利益的蛊惑,吴三桂哪里肯为陈圆圆千里勤王,背负骂名?周渝不经过战略考虑,他就是咬碎刚牙把小乔拴在腰带上随身带着也不至于贸然举通国的兵力和曹操对抗。

曹操对女人也有例外。他的一生,唯一一个景仰,尊重,花了大价钱把她赎回来,却不是因为私心和占有。唯一一个得他如此相待的女人是——蔡文姬。

容若说,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真是一丝儿不错。蔡文姬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文姬家学渊源。她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蔡邕就是蔡伯喈。有一出京戏,我常常听,唱的是蔡怕偕中状元后,不认发妻,别娶丞相之女,可说是厚诬古人。东汉时根本没有状元,也不存在别娶丞相之女这回事。为此陆游曾感叹系之他说:“身后是非谁管得,隔村听唱蔡中郎。”曹操早年经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请教,十分敬重。这也为后来他赎文姬种下契机,曹操肯花黄金千两,白壁一对将文姬赎回,除了爱惜她的才华,更深的原因是故人之思。

蔡邕名重天下,文姬在父亲的熏陶下成长,博学而有文才,后来她被曹操从匈奴赎回,知恩图报。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当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文姬表示自己还能背出四百篇时,曹操大喜过望,立即说:“既然如此,可命十名书吏到尊府抄录如何?”蔡文姬惶恐答道:“妾闻男女有别,礼不授亲,乞给草笔,真草唯命。”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满足了曹操的渴求,也可见文姬超凡的记忆力和才情。

这阕《水龙吟》是容若长调中的佳作。整篇以蔡文姬生平事打底,夹叙夹议。转折起伏间行云流水,笔力不坠,情感真挚,感慨更是惊心。此词又有两种解读:有词家认为是容若在借文姬事咏吴兆骞事。“名士倾城”,名士即指汉槎。“非生非死”句则用吴梅村送汉槎的诗“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毡裘夫妇”是叹吴妻葛氏随戎宁古塔。由此论断此词当作于汉槎自塞外还不久。

苏雪林则认为这仍是容若在借古事咏自身感情的不幸,“恶风吹去。万里他乡”,似是在叹恋人入宫,两人之间如远隔重山。而词意也是在感慨与恋人之间事多坎坷流离,像文姬一样身不由己。

我是觉得两种说法可结合起来看,人的思路和情绪是共通交融的,也许他的确是在借文姬图咏吴汉槎的遭遇,然而由此牵引了情绪联想到自身事,笔下有所流露亦是合情合理。

容若用极洗练的话道尽了文姬一生坎坷。一路读下来,文姬的身世和容若的感慨相互交融,词脉清晰,情感丰盈。首先是蔡邕之死。东汉末,大将军何进被宦官十常侍杀后,董卓进军洛阳尽诛十常侍,把持朝政,董卓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三日周历三台,拜中郎将,后来甚至还封他为高阳侯。董卓在朝中倒行逆施,引起各地方势力的联合反对,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被吕布所杀。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蔡邕请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汉史》,士大夫也多矜惜而救他,马日碑更说:“伯喈旷世逸才,诛之乃失人望乎?”但终免不了一死。:在相传蔡邕曾盛赞今绍兴西南柯亭的良竹。“此地之竹制笛,奇声响绝。”柯亭响绝,是说蔡邕已死……

董卓死后,军阀混战的局面终于形成。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正是所谓的恶风吹去。

“万里他乡,非生非死。”容若也算文姬知音了。当初细君与解忧嫁给乌孙国王,王昭君嫁给呼韩邪,总算是风风光光的占尽了身份,远适异域,依然要产生出无限的凄凉,何况被掳掠的蔡文姬!她从一个名门闺秀,沦落到饱受番兵凌辱和鞭笞的落难女,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来,心境的落差是可想而知的。这年她二十三岁,初嫁卫仲道,夫亡无子,归母家。为乱军所掳,流落匈奴十二年。后人怜她际遇,绘文姬图,仿佛窥见她在匈奴时苦况,也不过是隔靴挠痒。这十二年,虽然她嫁给了匈奴的左贤王,也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婚姻不算困苦,并且以她的聪明也很快学会了匈奴人的语言,甚至学会了吹奏民族乐器“胡笳”想来文化的沟通上也不艰涩,但是文姬自幼受汉文化熏陶长大,自有坚持。何况古时交通交流一概闭塞,一个女子流落域外始终是此身良苦。若非实在难以割舍,文姬也不会选择抛下两个儿子回到中原。

文姬自幼精通音律,某夜蔡邕弹琴,弦绝。文姬侧耳听之:“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断一弦问之,又对曰:“第四弦”。并不差谬。光阴闪烁。很多事在少年时不觉得怎样,人越大,少时之事越翻覆如尘,如花刺细微刺心。此时,黄昏的塞外,戈壁滩上落日如血,就是有高山流水的雅才又怎样呢,面对着黄沙白草,用卷叶吹起的曲子叫“平生恨”。

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是高傲语,又是冷落失意之言。孑然抛却了自鸣得意。怪人间厚福,天公尽付,痴儿呆女。更是沉痛。人复杂,世情更如藤蔓纠结不清,不会按照预想的方向行进,沁入血骨的是绝色聪明人才能生出的无奈和感慨。

想来容若是厌极了自己的身世,甚至是聪明。 
http://。。  …73…12:43:40 AM《当时只道是寻常》 2007。2平生恨




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作者:安意如




照魂销



东风齐著力

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欢谑,到底总无聊。欲谱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曾消、凭谁把、一天愁绪,按出琼箫。
往事水迢迢。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旧欢新梦,雁齿小红桥。最是烧灯时候,宜春髻、酒暖蒲萄。凄凉煞、五枝青玉,风雨飘飘。

据《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东风解冻。”唐人曹松有除夕夜诗:“残腊即又尽,东风应见闻。”,宋胡浩然有除夕词始用,《东风齐著力》调名本此。

三月来到云南,慢慢经过整个春天,高原日照丰盛,每一天都仿佛比别的地方多出一两个时辰,我住的小城,常常有到晚上八点半才天黑的情形出现。与日光相应的是雪山地气,花木总是开谢舒展,娇颜烂漫,如女子驻颜有术一般。东风的力道一直不弱。古人说,“时迈不停,日月电转。”在这里仿佛失去效应。

一天过去了,不觉得什么,展眼一个月,看看来时含苞现时开到极盛或者已现谢势的山花,惊然有了“流光容易把人抛”的感觉。我们在时光里急急行过,如跳跃的觅食袋鼠,一个月前在哪里还想得清,再长一点回头看,风光就已经杳然了。

手中身后的虚无,会让人常常忖度存在的意义,像容若说:“勉为欢谑,到底总无聊。”《妙法莲华经》有一段化城喻品,说一队旅行者旅程艰苦卓绝,备受猛兽攻击和险恶威胁,旅人渐渐身心俱疲,心生退意。冥冥中的神秘主宰和指引者做了法术,在荒野中幻化出华美宫殿,让他们得以休憩,获得气力和信心继续前行。而城池的另一边就是陡峭悬崖,河水奔流……

如经所喻示,生命本相一场幻觉,邂逅每一人事都有力量驱动,镜花水月波动开谢,极力跋涉虚无之境追寻,即有所得也是空枉。

我喜欢读容若这样的悲词,悲而有道,合着人生永恒的矛盾,不算是无病呻吟。起句即直抒胸臆,抒发人世匆匆却依旧缁留红尘的矛盾感慨,定下全词悲切无奈的基调。接着道出生活中强颜欢笑,欲说无语的空寥:说一千道一万,心头恨难消。

下阕陷入对往事的漫漫回忆里。写夜半梦回,醒来后对钟爱的人思恋之情,窗前月明,梦里情景宛然。结句“五枝青玉,风雨飘飘。青玉指所燃的灯。《西京杂记》里载:“咸阳宫有青玉玉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鳞甲皆动。”此处并不见《西京杂记》里的绮艳,窗前灯在风雨中飘摇不定。画面凄冷隐隐有李贺“鬼诗”的凄切。也有人说五枝青玉是指竹,代指伊人的过去的居所,也不是没有道理。

品词意萧瑟,容若心意悲凉,自叹天生薄命必是有隐情,绝非一句“天遣明慧,多愁易感”能敷衍地过去。

回忆仿佛烟雨飘杳的江南,人在往事中渐行渐深,一幕幕掠过眼前:雁齿小红桥,元宵佳节的漫天烟火,佳人的宜春髻。她把起葡萄美酒劝饮,酒映红颜悄。爱是如此消魂。

又想起关于“宜春髻”的种种,是古时女子立春日梳的发式,以彩纸剪成燕形戴在头上,贴“宜春”二字。这种风雅别致,不是我们现在花个几千块去买一件米兰新款,法国彩妆可以抵得上的。

《牡丹亭·惊梦》里有一句极春光旖旎的唱词:“你侧着那宜春髻子恰凭栏”,读来让人真让人意会微笑,心神动荡。

如今的男人也一样,他们的眼睛再也看不出这种微妙春光了,他们一定要泻得满地都是才有兴致观赏。 
http://。。  …74…12:43:42 AM《当时只道是寻常》 2007。2照魂销




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作者:安意如




思往事



河传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昼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我在想,容若如果不是词人,王昌龄如果不是诗人,他们可以是很高明的小说家。放低自己,脱开形迹,作品中看不到男女性别的分界。对女性的心理描写是古代的男文人们擅长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大基调下,男性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女性代言人的角色。王昌龄写《闺怨》一诗,将少妇心理的细微变化摹写得深刻入微。容若写《河传》也是这个路子,写微雨湿花时节,闺中女子的心中难以诉说的柔情迷意。她自梦中醒来,斜倚着屏风思想着梦境同往事,却都是惹人伤感的,连心情似乎也湿哒哒。面对一片春景不由伤感,意中人不在身边,对景伤情,将写满了相思字也无计可施。回忆起当时与意中人相会的情景:杨柳,花枝,蝴蝶,春光旖旎。如今往事皆非,空作相思意。

《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