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乎,配角乎-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么夸张嘛,不就是带人看看房签个合同。”
“反正我说不清楚,应该没这么容易。”
“你吃过饭没?”
“今晚店长请我们几个新进的同事吃的。他们说了,这个行业淘汰率相当高,不是公司不要你,而是自己坚持不下去走掉;一定要做好前半年的辛苦准备,前面六个月挺住了,才有可能做好。”
“这么忙的话,会不会影响你出国?”
“先工作一段时间再说。”
“出国的事你真的准备就靠自己?”
“光靠我自己哪能行?我哪有钱?等过阵子我跟我父母好好谈谈,没他们资助我是出不去的。”
“你父母会答应吗?”
“我想应该会吧,他们那么疼我。最主要的是要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对于他们而言,毕竟存在选择的机会。”
“我支持你。”
“多少?”
“多你个头,当然是精神上的,而且是毫无保留地支持。”
“我挺担心自己做不好这个工作,一是我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二是真的很辛苦,我看他们又是爬楼敲门,又是陌生拜访,经常要跟保安打交道,竞争又激烈得一塌糊涂。”
“现在哪个行业好做,我们文科专业只能做销售,要相信自己。我可是听说做这个行业很能来钱,这可是目前上海最火热的行业。报纸上不是说什么台湾人一飞机一飞机的来上海买房,温州人一火车一火车地涌到上海炒房地产。能用到英语吗?”
“好象能吧,碰到老外来租房子,也许就用上了。”
“其实我很想你在上海一直工作下去,等有机会咱们合作一把,搞个公司玩玩。”
“以后机会有的是,等我从国外回来,你发达了,不要不屑于跟我合作就是了。”
“真那样的话,你应该高兴,至少证明我非一般强大。”
林沣大笑着说。
“八字还没一撇呢。”
“我相信你,我记得好象只要你认准的事没什么做不成的,你叫陈成吗。”
第二天中午,林沣乘午休时间去超市买了个饭盒,接下来枫要带饭去公司,没有饭盒就没办法在微波炉里转了。
这时枫打来了电话。
“老公,我回到家了,文章也离开上海了。”
“累不累?午饭吃了没?”
“不累,我待会下楼买份快餐好了。”
“我刚你给你买了个饭盒。”
“谢谢老公。今晚别做饭了,我们出去吃。”
“不做,你明天带什么?”
“我想出去玩。”
“吃完饭再出去也可以呀。”
“好吧,我先买好菜等你回来烧,你说买些什么?”
“你看着办吧,记得买点虾。”
“知道了,那你尽量早点回来。”
“我争取。”
林沣六点多就到了家,枫早就洗好菜,等着林沣切烧。林沣烧饭的速度相当快,不一会就炒完了所有的菜。林沣比较喜欢进厨房,讨厌买,如果有人买好了菜又洗好的话,他是十分乐意展示厨技的。
“第一次带饭我来给你装,你喜欢吃虾,多带点。”
林沣右手握拳,放在枫的嘴唇边,说:“采访一下,第一次带饭有什么感觉?”
“听真话,还是假话?”
“先来假的。”
“菜不够丰富,只有三荤两素。”
“真的呢?”
“不告诉你。”枫莞尔一笑。
“真的?”
林沣瞥了枫一眼,忽地一下将手伸到了枫的腋下,鬼笑着要挟道:“你说不说?”
枫十分怕痒,林沣却一点都不畏痒,据说小时候就此专门训练过,因此枫总觉得不划算,少了种惩治方式;林沣长年短发,也没办法抓他的头。为此,枫免不了苦恼,这家伙怎么这么少死门,没劲,吵架他从不还嘴,这架就永远吵不起来,不管她用多少恶毒和激烈的词语。真生气时,只有一种办法最让林枫害怕,那就是自虐。所以二人在一起,林沣往往会在枫真生气的前夕用尽肚子里的词汇和脑子里的招式,将起“扼杀”。
“不许挠我,你猜吗?”
“我猜,猜中有奖?”
“两次机会,猜中了我就亲你一下;猜不中,你亲我一下。”
“这不都一样吗?便宜了你。”
“怎么会一样呢?没学过语文,主动和被动的区别。”
“好,我猜。”
林沣左手搔头,扮鬼脸相,笑着说:“一定是你觉得我对你好极了。”
枫摇了摇头。
“不是这个,你也太没良心了。”
“那能这么简单,干吗让你猜。”
“只有一次机会,亲你是小事,坚决不能输给你。”
林沣自言自语。
“是不是……?”
“不要问我,你只有一次机会了。”
“让我再想想。”
“慢慢想吧。想好了才能吃饭,为了让你更准确地想,我决定上升一个高度,这可关系到是否心有灵犀哟。”
“你瞧你,笑得多得意。老婆,求你了,不要提到那个高度。”
“没努力就打退堂鼓,这好象不是你的风格?”
“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讲风格的。”
枫不管林沣,自己一人吃得欢喜,边吃边偷着乐。
林沣点了根烟抽了起来。
“是不是……?”
“不对。”
“我知道了。”
林沣重重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枫刚夹了支虾,又放了下来,使劲地看着林沣。
“你说呀,你快说呀。”
“先讲好,我说准了可不能赖,为了尊严为了爱情,不能让你得逞。”
“准了我高兴都来不及,绝不会赖帐。我们俩在一起,只有你赖帐的时候。”
“是不是感觉幸福?”
“不准确。”
“别插嘴,我还没说完。”林沣摇头晃脑慢吞吞地说,“更准确地,是有家的感觉。”
枫一下子跨过来坐在林沣的双腿上,狠狠地亲了他一口。
“太精确了,老公,你真帅。”
“那是当然。”
林沣用右手拂了拂头发,摆了个酷。
“你分析分析给我听。”
“再来一口。”
枫又亲了一下。
“你先坐过去,我们边吃边说。”
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林沣灭熄烟蒂,拿起筷子享用晚餐。
“我们来看看,一般都是些什么人带饭,带饭的人几乎都是上海本地人,不是本地人,至少也是在上海成了家。带饭的以年轻女性居多,他们的饭菜是谁烧得呢?当然是她们的父母。也就是说,只有有了这个家的框框,才有可能有饭菜带。你说是不是?”
“老公,你分析得真准,有时我很羡慕那些每天带饭菜的同事,想不到我的这一天也来得这么早,原以为要等到我结婚以后。”
“这小菜一碟,如果你带的饭菜全是你自己烧的,可能你有的就是成就感。”
“我不要成就感。”
“你想去哪里玩?”
“我在崇明碰到一个男的,他在外滩旁的一个陶吧打工,说去他们那里的人特别多,我想去看看,做个东西什么的。”
“行,就当是去看看外滩的夜景。我们买房子的事陈成可能没办法,他们公司卖的都是百万以上的。”
二人到那陶吧的时间约八点左右,可能是时间尚早,人不是很多。枫刚认识的那个朋友叫邬禹也在上班,他是此间陶吧制作陶唯一的指导师,年轻小伙子。陶器有大有小,价格有高有低,林沣对此没什么兴趣,小时候玩泥巴那是家常便饭;枫兴趣颇浓,但付钱太多,她又觉着不划算(她的这点传统美德林沣非常喜欢,也非常需要,因为他自己是个彻底的浪费主义者)。邬禹一个劲打折至六(他说这是他的权限),枫决定做个小陶器送给林沣。
“你说我做什么?”
“随你了。我在这边看杂志等你。”
“我就做个烟灰缸,你老是摔坏家里的烟灰缸,亲手做的,再摔坏我就跟你算帐。”
枫妩媚地笑着说。
“做好了,我就把它供起来。”
枫在邬禹的指导下做得开心又投入,看见枫快乐,林沣就全身轻松如风。半个小时后,邬禹把枫做好的半成品放在了林沣的桌上。
“你们现在可以上色,想涂成什么颜色就涂成什么颜色,也可以在上面刻东西,等我们拿去土窑烧好了,你们就可以过来取了。”
“什么时候可以来取?”枫问。
“保险一点,两个礼拜。你们慢慢涂,好了叫我。”
“谢谢。”
林沣仔细端详眼前这个烟灰缸,似是而非,或者可以叫做碗,规则波浪边的碗,中央有个心形盛口。做得相当不错,很有枫的特点。枫将心形盛口内壁涂成了鲜红色,外壁上成了白色,再点了些蓝色的雨点。烟灰缸的外立面全部涂成了紫色,里面二人又胡乱涂了些黄白蓝绿,随意得很。
“我们刻点什么呢?”林沣问道。
“就刻上‘ILOVEYOU’和我们的生日。”
“好,你来刻。”
枫用一支小木签在烟灰缸上慢慢地滑动,那专心劲甚是可爱,真象是艺术家在完成自己的雕塑作品的最后部分。全部刻完后,邬禹走了过来。
“都好了?”
“好了。”枫回答道。
“很有想象力嘛,搞了这么多颜色在上面,我给你放过去。”
林沣付了钱,邬禹将烟灰缸放到了一堆半成品中,那里各种形状的东西都有,虽称不上真正的艺术品,可也妙趣横生。
林沣贴近枫的耳朵,低声说道:“要不了几分钟,这邬禹肯定会过来聊天。”
“你怎么知道?”
“观察呗,他对你印象不错,这家伙感觉还好。”
“我不相信。”
“别不相信。”林沣扭头看了看不远处,接着说,“你看他已经走过来了。”
“今天客人不多,不介意的话,我陪你们聊聊天?”
“没关系,你请坐。”
林沣说,“你抽烟吗?”
“谢谢,我不会。”
“你怎么会到这里来打工的?”枫问道。
“我学得就是陶艺雕刻专业,对口,这专业只有景德镇才有。”
“你毕业多长时间了?”
“差不多一年。”
“有什么打算没有?准备在这里一直干下去?”
“应该不会,这里算不上纯粹的陶吧,老板吃不准,所以将酒吧跟陶吧开在了一起。等我自己以后有钱了,一定要开一间创作性的陶吧,以陶会友,与友赏陶。陶器是我的最爱。”
“这想法好,很有自己的个性。”
“人能随性而活绝对是第一大快事。”
“到时别忘了通知我们,反正林沣的手机号你已经知道了。”
“我会把预定单上的手机号码记下来的。”
“在这里工作,一个月挣钱不少吧?”
“虽说指导师只有我一人,没我还不行,可我也是按件提成的,好在每个月的数量都不少。可我还是挺担心的。”
“担心什么?”
“我不擅长做生意,但我也知道生意做久了主要靠回头客的重复购买和介绍新客户,可我们这里的客人基本上都是一次性,少有第二次行为的。”
“我想这最主要的是客人缺少玩陶的兴趣。”林沣说。
“你说得太对了,比我早出社会见解就是不一样,一针见血。”
“以后你自己开店,重点就可以放在培养玩家上。”
“我会的。”
“你应该活得很充实。”
“尽管我还是租房子住,工作也不是十分稳定,但我的确充实,因为我没有抛弃兴趣。”
“但愿你能一直保持下去。”
枫嫣然一笑。邬禹也笑了,笑得真实,他甚至有些感动,有人仔细地聆听他叙述的理想,而且发自内心的赞同。林沣和枫离去时,邬禹将二人送至大门。最后搞得三人都有些感动。
两个月后的星期二的下午,枫休息。
枫打来电话叫林沣尽快赶去世纪公园地铁站附近看房,描述那房子状况良好,搬进去就能住,厨房和热水器都齐全,七十几个平方,三十六万,中介说了这里的房价半年一个涨。枫的语气感染了林沣,决定立即前往。林沣通知陈成叫他无论如何放下手中工作,赶过来陪同。好在陈成正在外作业,较为方便。
二人赶到时,枫正独自一人瞎转悠。三人拖上中介公司的老板娘去了房间,林沣仔仔细细地看了好一阵子,除了厅不大,为暗厅之外,其它地方都满意,决定买了。这两个月来,枫几乎将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在了四处看房,真是典型的乐此不疲,这套房子无论大小,还是新旧程度以及价位都是看过的二手房里最最合适的,不能让枫再跑下去。
三人看完房又回到了中介公司,一路上陈成叮嘱林沣不要表现出购买诚意,以便还价。可到了中介公司之后,林沣直接就跟老板娘谈起了价格,老板娘死活不让价,佯装给房主打了几通电话,房主只让了二千。
“老板娘,我真的很有诚意,不用拐弯抹角,要不你打电话把业主叫过来,我当面给他说说,行的话我们今天就可以定下来。”
“你刚才也听到了,业主最多也就让两千,这不比高价房,可以少个一万两万几万的。”
“你就帮帮忙,也好让我死心嘛,再说了如果真的定下来,他也要出面签合同的。”
“我试试看。”
虽然谈价没有多大进展,虽然枫明白这样急切变主动为被动了,虽然枫没怎么说好,但她瞧见林沣如此地投入如此地果断,幸福随血液流遍了全身,太渴望有自己的房子了,也许这梦今天就能实现。
陈成把林沣拉到店外,告诉他,一般从事低档二手房买卖的中介公司十分的不规范,普通老百姓生平可能只买一次房,又不懂里面的道道,他们就会利用各个环节捞取利润。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