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漂泊家传奇--漂魂 >

第11部分

漂泊家传奇--漂魂-第11部分

小说: 漂泊家传奇--漂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刘梅对周勿说道:“你的分析也许有道理,有这种可能,那么,看在我们肖骁霄的面子上,我给你去做做说客?”

  周勿立马许诺说:“搞定了肖骁霄,我请你吃‘湘北米粉’,绝不食言。”

  刘梅立马教育周勿,说:“你错了,你最应该请的人是肖骁霄,要不是他,你能够学到这么多的东西吗?”

  周勿表示不解,刘梅只好继续教育,说:“你想想,肖骁霄这样一做,至少你知道了社会竞争是多么激烈,甚至江湖风险是多么的凶险。还有世界上没有四平八稳的事情,未雨绸缪,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至少才能够不处于被动之地……”

  周勿赶忙打断,说:“未来的嫂子,I服了YOU,我请你们所有的人还不得了,你们都是我的好老师、英明的前辈和大恩大德的救星,得了吧?”

  刘梅瞪了周勿一眼,说:“嫂子?不准乱说,小心老娘扒了你的皮。”

  周勿赶紧逃命去了。

  第二天中午时分,刘梅找到了肖骁霄,两人到教室外走动走动。刘梅对他说:“骁霄,你知道吗,现在周勿可是热锅上的蚂蚁啊?”

  肖骁霄轻轻地一笑说:“这个我当然知道,就他那几板子功夫,还能怎么着?”

  刘梅诚恳地说:“骁霄,可是你没有想到,以后可能就轮到你是热锅上的蚂蚁了。”

  肖骁霄忽然警惕地说:“梅子,你是不是话中有话啊?”

  刘梅只好说道:“其实呢,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周勿找过我,做了一些分析,其实当前你那两个管理机构消化不了那么多人才的,到时候他们满腹怨恨离开的时候,后果是很可怕的。”


()免费TXT小说下载
  肖骁霄忽然哈哈大笑,一会儿才说:“周勿这小子,居然能够想到找你做说客,看来是动了脑筋在想办法解决危机了,不错不错。”

  刘梅眉开眼笑,说:“那么,你可以让我圆满完成这个使命了?”

  肖骁霄看着她,点了点头,说:“梅子,其实我根本没有想为难他的意思,只是想制造一些所谓的危机,让大家更加有点锻炼的机会啊,若不然,大家四平八稳地按照既有的历史经验办事情,那样多没意思啊。”

  刘梅点了点头,说:“骁霄,我始终支持你!”

  一切都是美好的,事情得以圆满的解决,周勿自然需要破费,邀请了肖骁霄、李辰钰、杨思想、周勿、刘梅和袁丹凤一起,到校园门口的“湘北米粉”小摊子上“交学费”。伴着酸辣可口、雪白滑溜、油而不腻的“湘北米粉”,他们高谈阔论,意气风发,自是准备大干一番。

  而肖骁霄和刘梅,这段时间以来,也在图书馆走动几天了,终于又出来了一项研究成果,一个清晰而完整的魏源,已经能够为他们的人生带来不同一般的领悟。

漂泊家传奇--漂魂(8)
有诗为证:往事沧桑越千年,青山将军雄魂在。国运坎坷兴衰多,雪峰宝地孕神才。

  话说清乾隆五十九年,魏源降世于长河地区宝庆府现隆回境内。然其幼时,家道中落,生活十分困难,幸其自幼爱书。魏源六岁亦进私塾。无论家贫,夜燃豆秸,母织子读。九岁,应县童子试,以“腹内孕乾坤”对“杯中含太极”而使考官大为惊叹。

  魏源十一岁时,其性情直爽,疾恶如仇之性格,颇得乡邻喜爱,亦为腐儒痛恨。乡里有一无耻亦无能举人,专好抄袭他人之诗作。被魏源揭了老底,举人恼羞成怒,便借题发挥,加以报复。

  举人指向灯笼里的蜡烛,说道:“烟蘸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魏源随机应对: “纸糊灯笼,笼边多缰,眼里无珠。”

  举人挨了骂,不肯罢休,又气冲冲地说:“屑小欺大乃谓尖。”

  魏源立即回敬道:“愚犬称王即是狂。”

  弄得这个妄自尊大的举人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魏源十四岁,始参加县学入学考试,名列前茅,亦被赞誉为神童。三年后,回乡教书,方园百里,颇有文名。然多少中华少年英才,生于封建腐朽制度之汪洋大海,挣扎于八股取士之科举漩涡,大多苦苦煎熬,穷经皓首,一事无成,抑或报国无门,郁闷悲愤,激|情突围。

  魏源乃傲骨铮铮之人杰,根本瞧不起儒家之繁琐文风,思想亦与封建文人官僚大不同,为当时社会之叛逆,亦为真才实学之壮士。其虽在二十九岁中了举人,但考进士一直落榜,直至五十一岁时,才中了三榜之第十九名进士。

  肖骁霄、刘梅亦曾纳闷良久,其为何苦苦要通过科举制和腐朽的封建王朝“妥协”而“同流合污”呢?大抵封建文人,均有“入仕济世”之强烈抱负和胸怀,殊不知,被吃人不吐骨、杀人不见血之封建王朝旧制折磨得人鬼不分。

  幸魏源虽大部分人生耗费在功名场上,然其报国之心尤在,终未被垂死制度吞没。而是忍辱负重、意气风发地融合到悲壮的强国救民之伟大事业中。

  身处逆境,魏源“探索强国救民”之心不减,以做幕僚辅佐贤官,更以寻求救国之路而竭力写作。并和龚自珍、林则徐结为“执友”(现在称之为“挚友”)。于写作而言,魏源对当时陈腐文风相当不满,根本不想做儒家思想之书虫,而是放开思路研究“经世致用”之真学问,即“天地东西南北之学”,积极寻求改革图强之路。

  史载,魏源“少年好远游,曾踞祝融之峰最上头”,并发愿“从此芒鞋踏九州,到处山水呈真面”。其信奉“知”于“行”中,一生之中若得空闲,便出游,足迹踏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书载:魏源东到定海普陀山,南到香港、澳门,西到甘肃嘉峪关,西南到四川,东北到山海关。曾游历庐山、泰山、恒山、华山、衡山、嵩山、黄山、天台山、雁荡山、普陀山、天目山、武夷山、九华山、五台山、太行山、中条山、盘山、王屋山、九龙山等等名山,常徘徊于江湖之间,北尽黄渭、龙门,南游西江、阳朔,西溯嘉陵、三峡。五十五岁时,还作了一次耗时半年之久、行程八千里之漫游,遍历南中国七个省区。其自谓:“州有九,游其八;岳有五,登其四。”其不仅知“游山乐”,而且知“游山学”。于旅行中,其特别观览山川之形貌,并进行对比。其在“衡岳吟”一诗中道:“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如无深入、细致之观察,如此生动之诗句是无从诞生的!

  拥有如此游历,伴以坚实学识,并得良师益友,终于造就了魏源作为伟大思想家之根基。魏源之忧患意识非常鲜明,对当时官僚体制、贪污腐败行径进行了严厉抨击。并对“四海之内,天朝为大”之封建观念给予无情嘲笑。激烈批评当代腐儒,鼠目寸光,夜郎自大!魏源悲呼:“呜呼,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

  道光二十一年,即一八四一年六月,魏源在江苏京口会晤林则徐。两人对榻倾谈,共识国人对“中国之外的‘夷’实在知之甚少”。为唤醒国人,放开眼界,了解世情,挽救中华危亡,魏源开始编撰《海国图志》,鲜明提出“师夷之长技以治夷”!

  后人评之:“此乃划时代著作,而魏源名垂青史!”“魏源思想”之光辉魅力,从文正公曾国藩身上得以佐证。

  曾国藩出生于离宝庆府不远之双峰县偏僻小山村,亦是一介书生。现代史上,毛泽东、蒋介石对曾国藩推崇有加,皆因其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

  而世人对三湘名士研究认为:三湘乃南蛮之族,其族真正走上世界,亦文正公创建湘军始!而学者又深入考证,曾国藩思想,无非是“继承自魏源以来一些先进人物的思想,使之付诸实践”而已!

  研究魏源,乃使肖骁霄悟出中国潜规则之一:中华之道,首要解决的乃是“身份”问题。什么“身份”,决定了在社会中可以使用什么思维,从而去解决符合这个“身份”的社会问题。故而,千百万“儒生”都要在帝王面前过关,取得这个“身份”。魏源初始,亦不例外。

  纵观今日莘莘学子,继续奉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金科玉律,众生不为未来之创造而生存,而堕落为“潜规则”之害虫,真乃中华之悲也!当然,少年心高气傲,甚易动气:一定要打破这个陈腐的“潜规则”,既为这个民族,也为自我尊严!在“潜规则”面前,任何“中华人”都是没有灵魂、没有尊严的行尸走肉!魏源能够脱离了这个“行尸走肉”之行列,首先在于其认清了“潜规则”之危害,并悲情地决裂了“潜规则”这个害虫!

  面对研究魏源得来的成果,肖骁霄和刘梅都有些哀伤。在中国,一个所谓成熟的社会机制,它不是如何深入全面地去解放人类,而是既得利益者形成了一套吃人的潜规则,以此奴役和摧残各种先进的人才,让人才变成“尸体上安装着一个植物脑袋”的动物。让它们要么顺从既得利益者而沦落为可耻的奴才兼这个潜规则的帮凶,要么逆反既得利益者苦苦挣扎而苟延残喘寻求真理甚至死无葬身之地身败名裂。


()免费电子书下载
  肖骁霄有点沮丧地说:“梅子,你说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跟魏源的那个社会是一样的吗?”

  刘梅亦无可奈何地说:“我也不知道啊。”

  肖骁霄无语,对于未来,现在肯定不可能找到未来的答案。魏源的一生深深地感染了他们,无论如何,未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现在不能够对未来有乐观的情绪。假若悲观笼罩了现在的一切,那么未来即为地狱。看来只能够深深地呼吸着现在的自由之风,努力让自己成为人生游戏规则的制定着,才是不虚此行的人生,至少未来也会是很洒脱的未来,不是拘束和被动的未来。

  仰望远处亘古千年的雪峰山,肖骁霄感觉到自己犹如身披盔甲的人生武士,手挽刘梅,在顶峰上吹响了远征的号角,伴随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苍茫的大地上,鼓荡着战鼓咚咚,颤动着铁蹄声声,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晰和苍凉!

  
  
  第六章  牛刀小试

  肖骁霄、周勿、杨思想和袁丹凤四人在团委会办公室召开“势力划分”的协调会议。核心主题就是“人才分配”问题。按照一种默契的规则,大家一致同意首先由肖骁霄挑选十二位小记者,也就是说从初一到高三,每个年级两个记者的名额。

  然后再由周勿在剩下的二十八位当中挑选十八位广播站工作人员。当然其中要考虑六位普通话好的同学,如果这二十八位里面不能满足,那么肖骁霄里面的十二位需要调剂。之后,剩下的十位同学全部编制到《雪峰青年》编辑部。

  杨思想这方面主要工作就是学校里面的四块黑板报,同时每两周检查一次各班的黑板报情况。具体工作由肖骁霄、周勿和袁丹凤共同协作完成,再在此基础上抽调全校各班的宣传工作人员轮流完成。

  袁丹凤因为在团委,大家公推她担任和团委书记的联络工作以及各部委的联络工作。另外,袁丹凤兼任记者团副团长,杨思想兼任广播站副站长。会议还决定,邀请女生部部长、《雪峰文学》社社长刘梅出任《雪峰青年》的副主编。

  这样的一个会议,堪称是“团结的会议、胜利的会议、取得重大成果的会议”。会议结果报到肖剑云书记办公室,获得首肯。肖剑云召开团委会和学生会联合会议的时候,在总结各部委工作安排分工会议时,这样评价宣传部:他们的分工各有重点,又相互协助,体现了较强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执行的综合能力,值得在各部委推广。

  理论上是取得突破了,但是肖骁霄清楚,光有这些肯定是不行的,更为关键还是“执行和实践”。他需要一场同样具备突破性的“行动和实践”,来肯定自己的理论是“言必行、行必果”的。在肖骁霄的工作重点里面,第二届校园记者团是他的全部心血,至于《雪峰青年》,自己只要把关保证质量,在执行方面,刘梅一定是出色的,也是放心的。那么,在“行动和实践”上的突破在那里呢?在设计了无数个方案被自我否定之后,肖骁霄有些想不出辙来了。

  自然,现在的肖骁霄几乎每周都要和刘梅碰上几面,不过没有形成定期见面的“制度”,这样一来就变成了“任务”,对两人身处现阶段的感情是很麻烦的。傍晚,肖骁霄和刘梅在平溪江漫步,踏着嫩绿的岸边青草,溪水潺潺,倒映着廻龙洲和两人身影,这一切,别提多美了。真是“清溪绿洲好读书,才子佳人两不误”。

  肖骁霄告诉刘梅说:“第一届校园小记者基本上留下了很好的传统,这些天小记者的表现是非常不错的,这说明他们继承好了这个传统。但是你知道,四平八稳不是我的性格,可是要有突破,到现在我都还没有想出招数来!”

  刘梅想了想说:“其实有时候成|人之美也是巨大的成就,也是很大的突破啊?”

  “成|人之美?”肖骁霄有点疑惑,说:“梅子,你的意思是什么啊?”

  刘梅笑了笑说:“很多时候,人们都期待能有属于自己原汁原味的建树,就忘记继承本身里面的突破,也就是说,你的上一任,他肯定有很多想法,但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留下了遗憾。但是后来着如果能够对一份事业抱着前赴后继的想法去执行和实践,这在今天的社会中,不是一种更大的突破吗?”

  肖骁霄显然震撼了,没有想到刘梅这么成熟,这么明白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他惊讶地问:“梅子,你怎么知道这么深刻的道理?”

  刘梅有点伤感地说:“这些都是我爸爸每次回家探亲的时候跟我说的,你知道吗?我一年见不到我爸爸几次,但是他每次回家,都教育我怎么看待社会上的一些事情,有时候也能够想通一些,有时候只能够鹦鹉学舌,胡乱复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