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将门毒女:侯府二小姐 >

第58部分

将门毒女:侯府二小姐-第58部分

小说: 将门毒女:侯府二小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他并没有明确说出要立赵卓为太子,但言谈之间却告诉众人,百年之后,赵卓很有可能会成为大祁国接任他位置的下一任天子。

    结果顺宗帝这边刚死,就有人大声呼吁由十殿下赵卓继承皇位。

    与此同时,朝中又出现了两股势力。

    其中一股支持九殿下赵璟,而另一股,则支持被打发到小封地的七殿下赵勤。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际,当日深受顺宗帝宠爱的苏怜静和刚满周岁的十殿下赵卓,居然离奇惨死在无忧宫内。

    这下子,整个朝廷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一直在后宫以吃斋念佛为由的卫皇后突然趁此机会,借助她娘家的势力,将已经被封为亲王的大殿下赵瑾扶上了皇位。

    此番举动一下子在朝廷炸开了锅,谁都没想到,被人们忽略了很久的卫皇后,居然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面对诸位大臣的反对和声讨,身为国母的卫皇后很是淡定的责问众人,赵瑾是顺宗帝和她生下的嫡长子,按照大祁国老祖宗订下的规矩,若是先帝活着的时候并没有立下太子,驾崩之后由嫡传长子继承这片江山有什么过错?

    众臣被卫皇后问得哑口无言。

    是啊,赵瑾的确是名言正顺的皇家嫡长子,由他来继承这个皇位的确没有任何过错。

    可是,赵瑾身体孱弱,活到哪天都不一定,由这样的人来担任祁国的天子,岂不是一则天大的笑话?

    卫皇后却不管那么多,她心里明白,一旦皇位落到旁人手里,她这个名正言顺的皇太后在宫里怕是连一日立足之地都没有。

    自古以来,宫闱就是个充满厮杀和血腥的残忍之地。

    想要安安稳稳的活下来,就必须踩踏着别人的尸体一步步攀登权利的最顶端。

    这些年,面对顺宗帝的荒淫无道和冷血无情,卫皇后默不做声地将自己隐藏在佛门清静地。

    哪怕被那些自以为蒙受龙宠的小妃子们白眼嘲笑,她也会露出一脸不在意的笑容,由着那些无知女人们在后宫里肆意妄为。

    她在等,等一个反扑的机会,因为她相信,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事实证明,卫皇后的确是个很有心计的女人,至少在这场权利战争之中,她胜利了,成功了。

    不管是赵瑾还是赵璟,都是她的亲生血脉。

    只要赵瑾将皇位坐稳,赵璟将敌军击退,大祁国的权利中心就永远不可能从她的手中溜走。

    至于惨死在无忧宫中的苏怜静和十殿下,不过是顺宗帝活着的时候捧在手心中的两个小玩意儿。

    如今人都死了,那些被顺宗帝所衷爱的小玩意儿,自然要陪着她们的主子一块入土下葬,离开这个本就不属于她们的宫闱之地。

    不得不说,卫皇后的铁血手腕让所有的人都寒了胆。

    就算那些心里藏着小九九的人再怎么不痛快,面对卫皇后如此雷厉风行的手段,他们也不敢再当面露出半分不满。

    同年十一月十五,被卫皇后扶上皇位的赵瑾改年号为顺意,顺应天意的意思。

    卫皇后也顺理成章地坐上了皇太后的位置。

    不知是不是老天爷的恶作剧,这位顺意皇帝的登基并不是很顺应天意。

    他在龙椅上坐了还不到三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就夺去了他年仅二十六岁的生命。

    卫太后痛失爱子,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就在众人以为这个女人会沉浸在悲伤之中无可自拨的时候,卫太后再一次当着众人的面展现出她女强人的铁血作风。

    她一边让人办理着赵瑾的葬礼,一边又动作迅速地将赵瑾膝下那个年仅五岁的儿子赵昱扶上了皇位。

    很多大臣都想在这个时候提

    出反对意见,毕竟赵昱只有五岁,让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当皇帝,那不是说笑吗?

    结果卫太后冷笑着反问众臣,难道赵昱不是赵瑾的儿子?难道子承父业还承出错来了?

    啥?你们嫌赵昱太小不适合当皇帝?

    有没有错搞,当初你们一个个跑哀家面前说,要扶一周岁的十殿下赵卓上位的时候,怎么不说他年纪小?

    连一岁的娃娃都能当皇帝,五岁的娃娃怎么就不能当皇帝了?

    可怜那些大臣一个个全都被卫太后问得哑口无言,就算心里再怎么不满,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年仅七岁的赵昱,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坐上了那个高不可攀的天子之位。

    同年十一月二十五,赵昱正式登基,改年号为元贞,每天出入都有数十人前佣后簇,这些人全是卫太后精心培养出来的心腹。

    谁要是想让小皇帝赵昱重蹈他父皇赵瑾的覆辙,就要仔细惦量惦量,自己到底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至此,皇家的这场登基风波总算是告下了一个段落。

    远在七喜镇的白洛筝听了这些传闻,忍不住在心中感慨,那卫太后果然是个有本事的,居然能在如此动荡的环境里,用这么绝妙的办法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第138章 别想正妻

    与此同时,带兵在外的九殿下赵璟那边也频频传来捷报。

    莫天成和他所率领的几十万大军,在赵璟勇猛的攻势之下连连告败,整个大军一退再退,最终被逼回了国境。

    赵璟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直抵东吴境内,趁机夺下东吴三座主要城池,搞得整个东吴民不潦声,老百姓一片怨声载道。

    东吴国君见势不妙,派特使与赵璟私下洽谈求合。

    赵璟狮子大开口,告诉那特使,想要求合不是不行,但必须满足他提出来的所有条件。

    首先,东吴与北岳的合作必须立刻中止,其次,从今以后东吴要对大祁俯首称臣,并且每年都要奉上贡品,最后,作为降将的莫天成必须由祁国发落,以平民愤龊。

    如果东吴国君不肯答应这三点,他会率领大祁军队继续攻打东吴,直到灭国为止。

    东吴国君被赵璟提出的条件气得险些喷出一口黑血,但为了守住东吴这片江山,他只能含恨答应,并派出使臣与大祁择日正式签下了这份议合合约。

    连连战败的莫天成还想带着仅剩的队伍誓死反抗,无奈赵璟越战越勇,单枪匹马将名震一时的莫天成掳获,并当着自己麾下数十万大军的面,亲手斩下了莫天成的首级。

    至此,大祁与东吴一战,算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而发起这起争端的北岳,则成了秋后的蚂蚱,任凭它怎么蹦跶,也不可能再逃不出祁国的手掌心……

    在白洛筝的记忆里,她如今所经历的一切,有些已经因为她的重生而被改写了,而有些事件,则仍旧按照上一世的轨迹继续发展着。

    无论怎样,属于她的命运,已经和上一世完全脱离了轨道。

    她不知道这样的局面对自己来说是幸还是不幸。

    总之,生活还得继续,日子还得过下去。

    就在朝廷那边为了夺位之战闹得不可开交之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七喜镇也是各种不太平。

    被赶出白家大门的蒋大山夫妻果然如白洛筝所料,一家四口住进了锦华大街街尾开设的那间布庄里。

    起初,他们慑于白家人的厉害,还算是消停老实。

    渐渐地,那些喜欢在背后道人是非的老百姓,便开始在私底下非议白家的各种传闻。

    比如白家的主事者白正杰成了朝廷的叛国贼,又比如白老太太带着一家老小之所以会回七喜镇定居,是因为白家在京城的房子被朝廷给查封了。

    而白家的妾室柳姨娘被新上位的白夫人给活活逼死,白家大小姐年纪小小就被后母赶出家门任其自生自灭。

    白家二小姐因为名声问题被国公府退婚之后,便无人问津,恐怕这辈子都要烂在娘家没人敢娶了……

    随着这一起又一起的谣言漫天飞舞,明月和珠莲这两个为主子抱打不平的丫头,气得差点就把街上那些三姑六婆的嘴巴给缝上。

    白老太太和白夫人也在心里暗恨蒋大山和陈氏这两个混蛋给脸不要脸,吃她们白家的,用她们白家的,占她们白家的,居然还有脸四处散播她们白家的谣言,抵毁她们的名声。

    唯有白洛筝最是冷静淡漠,并没有把外面那些谣言放在眼里。

    她告诉奶奶和姨母,跟蒋大山和陈氏这样的人斗气,一来没有证据,二来自折身价。

    别忘了,那陈氏出身乡野,以泼霸为名,这十里八村的老百姓哪个提起陈氏不抖出一身鸡皮疙瘩。

    与其像个泼妇一样跟陈氏这种下三滥的货大吵大闹,不如保持冷静不予理会。

    要知道,就算她们侯府如今落了难,作为在京城里混迹了几十年的名门权贵,也不是她蒋大山和陈氏这种人能够随意谩骂抵毁的。

    再者说了,白老太太当年冲着亲戚的面子将沦为乞丐的蒋家四口接进白家照顾,这件事在七喜镇并不是秘密,几乎是人尽皆知。

    白老太太多年没回七喜镇,蒋大山带着媳妇孩子占了人家的宅子不说,还妄想把真正的主人赶出家门。

    如此厚颜无耻、丧心病狂的一家人,好意思像个八婆一样留在七喜镇四处去讲主人家的是非吗?

    所以说,这世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那些没脑子的三姑六婆一样,搧点风就会起火的。

    大多数人心中还保存了一分理智,明白什么人是好,什么人是坏。

    就拿那些租用白家商铺的店主来说,这几年受蒋大山和陈氏的逼迫,租金是一涨再涨,每到年底一结算,手中所剩下的纯利润和刘管家管事的时候完全没有可比性。

    七喜镇里还有不少被蒋青玉调戏过的良家妇女,对蒋家也是心存了许多怨恨。

    白洛筝明面上不跟蒋家人过不去,背地里却让明月和珠莲花银子收买人心,四处传播蒋大山和陈氏在白家时的种种极品行为。

    渐渐地,蒋家在七喜镇的名声越来越臭,对他们夫妻二人看不上眼的人也越来越多。

    好几次,陈氏提着菜篮子去菜市场买菜,有些对蒋家看不上眼的菜贩子直接放出豪言壮语,凡是蒋家人来买菜,菜价一律比卖给其他人要贵上五到十倍不止。

    嚣张惯了的陈氏被菜贩子们气得破口大骂,偏偏她越是撒泼打滚,那些菜贩子们越是齐心合力。

    为此,陈氏和蒋大山被七喜镇这些“蛮不讲理”的老百姓生生给气得好几天都没起来炕。

    至于蒋家在锦华大街街尾开的那家布庄就更惨了,接连几天不开张那是常有的事,就算是偶尔开张了,也是本钱处理,丝毫看不到半点利润。

    蒋家沦落到这种地步,正筹划要娶蒋美玉为续弦的孙有财不可能一点消息都不知晓。

    这孙有财是个非常好面子的老头儿,既然他当日已经答应要把蒋美玉娶进家门,在蒋美玉没犯任何错误的前提下他自然不能贸然提出毁约。

    不过,孙有财有话在先。

    如今的蒋家和从前已经没法儿比,想让他娶蒋美玉也不是不行,不过正妻的名份蒋美玉是别想了。 



第139章 弟弟昏迷

    若是蒋家愿意,妾室的身份还可以赏蒋美玉一个,若是不愿意,他们孙家也绝对不会勉强。

    孙有财的这个决定,直接把陈氏给气得两眼一翻当场就给昏死了过去。

    就算陈氏再怎么想要逃避现实,事情都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也由不得她们蒋家说愿意还是不愿意。

    现在蒋家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孙有财这个大靠山件。

    正妻也好,妾室也罢,只要蒋美玉懂得做人,把孙有财给哄乐呵了,蒋家就不怕在七喜镇立不住脚。

    至此,一直被蒙在鼓里的蒋美玉,总算知道她爹娘要把她给卖进孙家当媳妇。

    不,连媳妇都算不上,从头到尾,她只不过就是一个妾!

    蒋美玉大哭大嚎,死活不肯答应她爹娘的要求嫁进孙家给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子当小妾龊。

    她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追求、包括自己喜欢的男人。

    她心心念念喜欢的是那种每天捧着书本吟诗作对的儒雅风流男,而不是像孙有财那种长着满脸皱纹,浑身还散发着酒臭味和胭脂味的死头老。

    奈何蒋大山和他老婆陈氏,是一对儿无良的爹娘。

    他们真正在乎的只有利益和地位,至于女儿到底嫁的是什么人,最后会不会得到幸福,他们根本就不会关心也不可能去关心。

    最后,在蒋美玉惊天动地的哭嚎声中,她被蒋大山和陈氏强行逼上了花轿。

    并被出言警告,嫁出去的女儿就等于是泼出去的水,蒋家的大门从今以后不可能再为她蒋美玉开放,除非她在夫家混得好,否则,甭想再回来叫他们一声爹娘。

    蒋美玉被逼上花轿的那一刻,引来七喜镇无数老百姓的驻足旁观,白洛筝和她身边的两个丫头也成了这些旁观者的其中之一。

    一阵微风吹过,轻薄的轿帘随风掀起。

    满脸眼痕的蒋美玉死死揪着被她一把拉下来的红盖头,在轿帘掀起的瞬间,与站在外面看热闹的白洛筝四目相对。

    轿子里的蒋美玉恶狠狠地瞪着曾与自己同处一个屋檐下的白洛筝,眼含恨意道:“都怪你,要不是你,我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白洛筝,你给我记住,我蒋美玉得不到好,这辈子,你也别想得到好!”

    明月气得刚要上去和蒋美玉理论,就被白洛筝拉自己身后。

    她面无表情地看着轿子里满脸不甘心的蒋美玉,似笑非笑道:“这句话你应该对生你养你的爹娘去讲,因为把你逼上花轿,让你嫁给一个比自己爷爷年纪还要大的男人为妻的那个人,是你亲娘,而不是我!另外……”

    在轻落的轿帘迎风落下之前,白洛筝又丢给她一句:“别以为我不知道,当初到底是谁提议,让王媒婆来白家,向我提亲的。蒋美玉,有句话说得很好,善恶终有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话落的瞬间,轿帘也随风落下。

    不管蒋美玉到底有没有把白洛筝的话听进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