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就好。”彭诚松了口气,也有些奇怪道:“小婷,你这四大爷是做什么的,怎么打扮这样的……复古。”
“呃,好像叫什么地师。”黄婷半知半解道:“就是帮人看风水的。”
“确切的说是感应地气运转,勘察山川地理脉络,为人寻龙点穴的风水师。”王观解释道:“你刚才没看见他手里拿了个罗盘么,多半是在找风水宝地。”
“啊……”彭诚恍然大悟,眼中掠过一抹不以为然,显然对这种迷信的东西没有好感。不过在黄婷面前,他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黄婷没有察觉,看了眼时间之后就笑道:“快中午了,我们回去吃饭吧。”
王观闻声,有些迟疑道:“这个……我不用跟着去了吧。”
“王观,你客气什么,一餐饭而已,没必要觉得不好意思。”
说话之间,彭诚拢着王观的肩膀,在他耳边低声道:“你这家伙,又想临阵脱逃。这么不讲义气,我可要骂人了……”
“你自己吃苦就好,何必拉我受罪。”王观无奈道。
“不管,我不好过,你也别想跑……”彭诚摇头,拖着王观下山而去。
不久之后,三人返回黄家,黄父正在厨房忙碌。看见这个情况,也不用招呼,彭诚就笑容可掬的跑去帮忙洗碗刷盘了。
做饭炒菜的时候,倒是其乐融融,但是到吃饭的时候,就明显变得小心翼翼了。反正这餐饭下来,王观很不自在,不过肯定比彭诚好受许多。
将近一个小时,让人感到很难受的午餐才算是结束了。然后,众人坐在厅中,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主要是黄母在问,彭诚回答。
王观在旁边有心帮腔,但是又怕喧宾夺主让黄母觉得不满意,就干脆保持沉默。然而,黄父没有忘记早上的话,把碗筷洗刷干净之后,就来找王观聊天了。
聊了一会,谈到了王观的工作,黄父忽然目光闪烁道:“你在古玩店上班,那么对于古代的东西应该比较了解吧。”
“谈不上多么了解,但是一般能够认出来。”王观谦虚道,忽然心中一动,看向了黄父,隐约感觉今天或许没有白来受罪。
“你等等……”
就在这时,黄父站了起来,走出了客厅,几分钟之后又走了回来,不过手里却多了一个扁长的小盒子。
黄母见状,皱眉道:“你拿这东西出来做什么,还不死心啊。”
“什么死不死心的,我就是让小王见识一下,看他知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黄父辩解起来,然后把扁长盒子递给了王观,笑着说道:“小王,你瞧瞧吧。”
“烂笔杆子有什么好看的。”黄母哼声道,一语道破了玄机。
“唉……”
王观心里叹气,一种亲自揭开谜底的畅快感觉顿时没有了。
随即,王观微不可察的摇头,定了定心神,轻轻的把扁长盒子打开,只见一支二十多厘米长的毛笔杆就搁放其中。之所以说是毛笔杆,那是由于笔尖的毫锋已经秃了,只剩下浅浅的一截毫毛嵌在笔头上……
(未完待续)
第266章 诸葛笔
“伯父,你这支笔杆是怎么得来的?”
这个时候,王观没有急着上手打量毛笔,而是先打听具体情况。
“这是祖传的东西。”黄父有些自豪道:“小王,你可能不知道,我们祖上就是大名鼎鼎的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这支毛笔很有可能就是他传下来的东西。”
“别吹嘘了。”黄母摇头道:“这破笔杆子你不知道找多少人看过,人家当着你的面肯定称赞不已,但是在背后不知道怎么说你呢。”
“说我什么。”黄父哼声道:“他们那是不识货,有眼不识金镶玉。”
“我倒希望是金镶玉,哪怕镶银镶铜也行,至少能值些钱。”黄母鄙视道:“但是一个破烂竹管,送出去恐怕也没人要。”
“不和你争了,妇道人家真是头发长,见识短……”黄父悄声嘀咕,然后冲着王观笑道:“小王,你别听她的。看看,这个是不是古董。”
“那我就上手了。”王观一笑,轻轻把笔杆拿了出来,仔细的观察。这个笔杆大约有二十四厘米长,呈浑圆状,体通亮黄的颜色。
王观稍微掂量一下,感觉笔杆有些轻,再看表层的纹理,可以断定是竹管无疑。
看了一会,王观心里有了初步判断,然后再注意观察笔头已经光秃的毫锋。从锋毫参差不齐的情况来看,应该是长期使用毛笔写字,致使笔锋秃绝的。
这时,王观伸手微扯了下锋毫,发现笔头有些松动了,居然能够把笔管中的锋毫扯出三四厘米来……“咦!”
王观愣住了,脸上若有所思。
“小王,怎么了?”黄父看了过来,然后满不在乎道:“不用在意,笔头早松了,掉出来也不奇怪。”
“伯父,这笔不简单啊。”王观笑道,手指头拂动,感受到笔杆的圆润光滑,更加肯定自己的判断。
“当然,伯父家祖传的宝贝,怎么可能差。”适时,彭诚趁机拍马屁,同时悄悄地向王观伸出大拇指比划,暗赞他机灵。
“小彭,做人要诚实。”
然而,黄父眼尖,发现了彭诚的小动作,没好气道:“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不能随便敷衍。如果故意说瞎话哄我开心,我是不会高兴的。”
“呃……”彭诚挠头,尴尬笑道:“伯父,我错了。”
“伯父,你错怪彭诚了,这东西真的很好。”
与此同时,王观连忙说道:“虽然我不能证明这支笔杆是黄庭坚用过的东西,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说,这支笔至少有八百年历史了。”
“什么?”
黄父惊愣起来,有些难以置信。毕竟,他嘴上经常说这是祖传的东西,实际上他心里也没有底气。说白了,真是有几分吹嘘的成分。
所以,听了王观的话,黄父不仅没有欣喜若狂,反而狐疑道:“小王,做人要诚实……”
“伯父,我说的是真话。”
王观无奈笑道:“你这支笔包浆厚重,光泽透亮,分量极轻,分明是存放了许多年了。最重要的是,笔锋藏一寸在管中,这个就是唐宋时期名笔诸葛笔的显著特征。”
“诸葛笔?”彭诚惊诧道:“诸葛亮发明的笔?”
“不是……”王观摇头,解释道:“诸葛笔是宣笔的一种,出自南唐的制笔高手诸葛高。据说诸葛高制笔有术,技艺精湛,堪称海内第一,所以又名诸葛笔。”
“小王,你不是哄我吧。”
黄父半信半疑道:“我只听说过宣纸,没有听说过宣笔啊。”
“伯父,我骗你做什么。”
王观哭笑不得道:“在古代的宣州,不仅是宣纸出名而已,宣笔一样出众。当时的宣笔名噪一时,北宋时期的名臣欧阳修、梅尧臣、叶梦得等人,都曾经赞誉过宣笔。这是有史料可查的,绝对假不了。只不过到了元代,宣笔才逐渐衰落,被湖笔取代了。”
“真的!”
看见王观说得头头是道,黄父有些信了。
“当然是真的。”王观说道:“当年的诸葛高,最擅长用动物的毛制笔,其中最有名的品种就是鼠须笔和紫毫笔,每枝笔酬价十金,世人争相抢购,却供不应求。”
“十金,那岂不是很值钱?”
这时,黄母也被吸引过来了。
“十两黄金,那该是多少钱啊。”彭诚也有些咋舌,眼定定的看着王观的笔杆,十分怀疑道:“这东西有这么贵吗?”
“我说的是专供达官权贵特制笔,不是这种普通类型的笔。”王观笑道:“不要小看古人,他们也是非常精明的,一样知道把商品划分等级,卖给不同阶层的人。”
“已经八百年了,再普通的东西,现在应该变得很贵吧。”黄母急忙问道,还是比较关心具体的价格。
“这个不好说。”王观沉吟道:“古代毛笔的收藏,属于比较冷门的项目,除非是遇到喜欢的人,才愿意花大价钱买。”
“不对吧,这是古董啊,古董也没人要吗?”黄母质疑道。
“伯母,话不是这样说的。”王观温和笑道:“对于古董收藏,大家的认识可能有一定的误区,总是觉得越古老的东西就越值钱……”
“没错呀,有什么不对吗?”
不仅黄母点头,旁边的彭诚他们也纷纷表示赞同。
“不是不对,而是非常不靠谱。”
王观摇头,耐心解释道:“其实古董和现在的东西差不多的,在古代的时候值钱,现在肯定值钱。如果古代是破烂,现在一样没有多少人愿意买。说白了,就是要看东西的质量。好的东西肯定是人人都抢着要,其他名人效应、稀少程度等等,只是附加的价值而已。”
“可是电视上不是经常拿几块破竹简出来,就说是什么国宝国宝的……”黄母不解道:“我也没觉得那东西有多好啊。”
“那是说在文化价值。”王观笑道:“竹简本身没有多少价值,但是在竹简上记录的文字却具有难以衡量的研究价值……”
“好了,你别插嘴,整天提钱,你俗不俗。”黄父不耐烦摆手道:“你看小王说得多好,文化价值。毛笔是古代文房四宝之一,肯定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吧。”
“没错。”这个时候,王观真是在奉承了,笑着说道:“你这支笔,对于研究古代宣笔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也就是说,不值钱啰。”黄母有些失望。
“一两万吧。”王观想了想,微笑道:“我这是保守估计,或许还能更高。”
“两万?”
黄父黄母都有些意外,这个价格已经超过他们的心理底线了。
看出他们不信,王观轻笑道:“伯父伯母,我不是在信口开河,最近几年文房四宝的收藏也逐渐升温了,其中毛笔的收藏也是一种趋势。可惜这支笔只是竹质的,如果是雕刻了文字或图案的木杆、漆杆、瓷杆,价格更是高得不可思议。”
“比如说在几年前,一个大型拍卖会上有一支明万历竹刻花鸟纹毛笔,估价仅为八万至十二万元,但是最终成交价却达到了九十九万元。”
王观笑呵呵道:“当然,人家成交价高,也是有原因的。要看质量和工艺、品相等等细节综合衡量,才有那么高的价格。可是,你这支笔,只是竹质的笔管,上面没有刻款,没有图案,就是普通的毛笔。如果不是能从笔锋工艺特点鉴别出是诸葛笔,恐怕也值不了两万。”
“小王,你别误会。我们不是觉得钱少,反而觉得多了。”黄父迟疑道:“两万块,有人愿意买吗?”
“当然愿意。”
说话之间,王观摸出一张集古斋的名片,递给黄父之后,微笑道:“伯父,这个就是我工作的地方。你要是不嫌麻烦,可以抽空过去一趟,我们经理肯定会收你这东西。”
“瓷都啊,有些远……”黄父似乎打消了疑虑,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之后,他把笔杆收了起来,倒是对王观更加热情了。
一转眼就是下午三点多,王观和彭诚也辞别而去。
“这么早就回去了?留下来吃晚饭吧。”黄父挽留起来。两人自然是推托不已,黄父也不强求,只是笑容满面的让他们以后有空常来玩。
出了门,王观钻进车上,等了好久,彭诚才和黄婷挥别完了,依依不舍的走来。
“噗……”
王观二话不说,马上驱车而去。
路上,彭诚感激涕零道:“王观,今天真是多亏了你,帮我分担了火力。啥都别说了,晚上我请客,一定要通宵达旦,不醉不归!”
说着彭诚又有几分担忧道:“对了,你说的是不是真的?”
“什么真的假的?”王观迷惑不解道,十分熟练的艹作方向盘,避开附近的行人,飞快的向县城而去。
“那个笔杆子。”彭诚皱眉道:“哪天黄伯父真拿东西去你店里咋办?”
“凉拌,直接买下来呗。”王观瞥视道:“你该不会是怀疑我在撒谎吧?”
“就怕你看不准。”
关系很熟,彭诚也没绕圈子,直言不讳道:“不过,你看错了也没关系。如果黄伯父真的拿东西去你们店里卖,你一定要买下来,大不了事后我出这个钱。”
“嘿,你倒舍得。”王观笑道。
“没有办法,娶个老婆不容易啊。”彭诚叹声道:“特别是刚才听你说一支笔能卖近百万,我也考虑着要不要回家翻箱倒柜了。”
(未完待续)
第267章 真是巧!
“你家我去过,好像没啥古物。”王观随口道,专注驾车。看见出了郊外后行人稀少,也慢慢加快了速度。
“我说的不是武宁的家,而是彭泽的祖宅。”彭诚解释道:“你也知道,每年清明节,我们家都要回彭泽扫墓的。”
“对喔。”
王观反应过来,然后笑道:“彭泽啊,陶渊明写归去来兮辞的地方,你要是能够找到他的手书字帖,那么这一辈子都不用发愁了。”
“废话,谁不知道。”彭诚没好气道:“就算我历史不好,但是也知道陶渊明是东晋人,离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他的文章手稿怎么可能保存到现在。”
“这可不一定。”王观笑道:“现在一样有陶渊明的手迹流传,虽然只是拓本,但是年代越久,仿得越真的话,价值也就越高。还有那篇归去来兮辞,或者桃花源记,未必要陶渊明的原本募本,只要是历史书法名家写的就行,一样很值钱。”
“好比苏东坡就曾经写了归去来兮辞的字帖……”说到这里,王观啧声道:“就算把陶渊明的原本手稿拿来,恐怕也没有苏东坡的那个字帖价值高。”
“为什么?”彭诚有些愣了。
盗版的居然比真的值钱,这是什么道理?
“不是说了么,要看作品的质量啊。”王观解释道:“虽然说,陶渊明是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一个级别的大文豪大才子。可是除了苏东坡之外,其他人不是以书法闻名于世的,所以苏东坡字帖的价格,自然要比陶渊明真迹高一些。”
“当然,这也是个人见解而已,毕竟年代太久远了,陶渊明的手迹早就化成灰了。如果真的有陶渊明真迹出世,那么绝对是轰动全国的大事。”
王观有些神往,却也知道这是不切实际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