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拣宝 >

第340部分

拣宝-第340部分

小说: 拣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鸡血石!”吴老低头一看,只见一抹鲜明艳亮的殷红光泽就浮耀出来。
    “老师,大红袍,极品大红袍。”于得水有些激动,干脆把盒子搁下,双手捧着鸡血石,微微迎着阳光一照。刹那间鸡血石的边角就有几分透明的感觉,同时缓缓流动一抹如水波般柔和的光芒,色彩十分绚烂亮丽光鲜,让人迷醉。
    与此同时,刚才还唉声叹气感叹自己年老体弱,手脚不听使唤的吴老,却以十分敏捷的身手在于得水手里夺过了鸡血石,然后反复的研究起来。
    “没错,确实是真品大红袍。”吴老经验丰富,上手打量就知道这块鸡血石是真东西,而不是通过镶嵌法、浸渍法、切片贴皮法、添补法等等手段作伪的物件。
    “从活血的情况来看,这是昌化鸡血石,质地如冻肉凝脂,通体明净无暇,已经超过极品的范畴了。”吴老感叹之余,更是爱不释手的触摸石头,恨不能据为己有。
    不久之后,吴老突然抬头问道:“对了,刚才谁说要刻章来着?”
    吴老这一问,基本上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显然正如同钱老所料,看到这枚极品大红袍,吴老见猎心喜之下,再也按捺不住寂寞,打算重出江湖,亲自艹刀篆刻了。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吴老,您变脸太快了吧。”
    适时,俞飞白打趣道:“比翻书还要快。”
    “小小子懂什么。”
    到了吴老这样的年纪,已经是随心所欲了,根本不在乎俞飞白的挤兑,反而嘿嘿笑道:“这样好的材料,我不能让别人给糟蹋掉了,还是我自己亲自出马比较稳妥。”
    “老师,您这样说,未免太打击人了吧。”于得水苦笑起来。
    “你火候没到,老老实实的再磨砺十年吧。”
    吴老直接把两人撇开,一脸慈祥的笑容看向王观:“你打算用这块石料切分三方印章?这个主意不错,这么大的料,如果只篆刻一方印,确实太浪费了。对了,三方印章的规格,你有什么特别要求?”
    “您老看着办就行了。”王观笑道,与其自己来,不如让吴老分配,想来更加合理化,免得出现不必要的浪费。
    “这样呀。”吴老想了想,轻轻点头道:“也行。不过我需要确定印文的内容,才好确定三方印章的规格大小。”
    “印文内容比较简单。”王观笑道:“就是一方姓名印,一方鉴藏印,以及一方闲章就行。”
    说话之间,王观也拿了一张卡片递了过去。
    姓名印不提,所谓的鉴藏印,其实就是鉴赏古籍字画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看过或是收藏过这件东西,就在上面钤盖鉴藏印章。至于鉴藏印章的内容,一般是以斋馆名、姓氏附以藏书、藏画、珍藏、玩赏、过目之类的字眼。
    王观自然也不例外,直接以店铺的招牌为印文内容。
    “拾遗阁!”
    吴老看了一眼,也不是很在意。毕竟篆刻几十年,各种斋馆堂号他也看过不少,更加稀奇古怪的名称都有。相比之下,拾遗阁算是最正常,比较中规中矩的那一类了。
    不过,对于王观闲章的内容,吴老倒是多了几分兴趣。
    “万物静观皆自得。”吴老轻声吟诵起来,然后笑问道:“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不要以为句中有一个观字,就随意拿来作印文。”
    “多少明白一点。”王观微笑道:“这是北宋理学大师程颢诗作偶成中的一句诗句,表面意思是世上万般事物,只要静下心来观察都能自得其乐……”
    (未完待续)
第557章 立业
    话说闲章,实际上闲章一点儿也不闲。相反,印章学发展到了现在,闲章已经成为中国书画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闲章的内容,已经越来越广泛,而且意趣盎然。
    至于内容的形式,更是无拘无束,或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于闲章,以示对人生和艺术的感悟。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隐言折射,更能自娱自乐,让人玩味无穷。
    比如说王观制定的闲章内容,就是万物静观皆自得。按照他自己的理解,这个诗句不仅是措辞高雅而已,而且意味深长,也带有警示的作用。
    “警示作用?”
    吴老有点儿惊讶,饶有兴趣道:“这个还真看不出来,有什么警示呢?”
    “程骸的这首偶成,一共有八句,我引用的是颈联首句,万物静观皆自得,与之衔接的下句是四时佳兴与人同。”王观慢慢的解释起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在我看来,这两个诗句应该蕴含了一些哲学道理。”
    “宇宙万物也好,四季风光也罢,只要静下心来仔细观赏,总是能够有收获的。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宇宙万物和四时风光,何尝不是一种物欲诱惑。”
    王观微笑道:“所以我觉得关键还是在于一个静字,守静笃时时刻刻注意保持平常的心态免得在繁华的物欲之中迷失了自己。”
    “当然,说易行难,我现在肯定做不到。”
    末了,王观坦言道:“所以才想刻这方印文,算是对自己的一个警戒。”
    “狠好。”
    适时,吴老赞许点头道:“有这份心就不错了。”
    “吴老,你别被他给骗了。”
    与此同时,俞飞白笑着说道:“我看他这个印文的本意没那么高尚,实际上是‘我在家待着不动静静的看着,天下的宝物就乖乖落在我手中,的意思口这哪里是什么自我警示,分明就是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坠落思想。”
    “胡说八道。”王观笑骂起来:“怎么什么好话到了你嘴里都变味了。”
    “那是你心虚……等等,你这话听着怎么那么怪。”俞飞白没好气道:“你还不是一样,一有机会就给我暗暗下绊子,阴险啊。”
    “彼此彼此。”王观笑了笑,毕竟在吴老面前,也不好太随意了,就此打住。
    之后,众人自然而然聊起了闲章的印文内容谈得最多的自然是历代名人的印章内容。比如说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心血为炉熔铸古今、青藤门下牛马走:齐白石的鲁斑门下、浮名过实、要知天道酬勤、一代精神属花草…,
    种种闲章内容,可谓是数不胜数,名副其实的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这门学问太庞杂了,根本没人敢说已经完全研究透彻,能够大致有个了解已经算是不错的事情了。
    反正一整天时间,几个人就耗在吴老家中谈笑风生,期间兴致来了,他还顺势设计了几个印文结体让王观选择。然而没等王观决定要先哪个吴老就推翻了自己的方案,他觉得还不够完美,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逐渐到了晚上,钱老带着王观与俞飞白辞别而去。
    吴老送他们出了门口,然后直言不讳道:“这几天我要闭门工作,恕不待客,所以不管有事没事你们都不要过来了。
    等我把印章篆刻完成之后,再通知你们。”
    大家肯定不介意,尤其是王观巳不得吴老越专注越好。
    回去途中,钱老笑道:“王观,你运气真的很好,吴老哥这样慎重,说明他打算把三枚印章作为类似遗作一类的东西,所以格外的耗费心血。”
    “你赚大了。”俞飞白十分羡慕,名家一位篆刻大师的“临终遗作。”那绝对是可以传世的作品,加上极品太红袍这样的珍贵材料,可以预想又有几枚宝印要现世了。
    “这要多谢钱老的引见。”
    此时,王观笑道:“而且再过两天,估计又要麻烦钱老了。”
    “没事。”
    明白王观的意思,钱老摆手道:“在家里待久了,偶尔出去走动走动也好。我这边你不用费心,倒是新店开张,你多少要去和附近的同行打声招呼,给张请柬。”
    “嗯。”
    王观连忙点头,来不来是人家的事,但是给不给请柬就是自己的态度问题了。
    “其实现在好多了,没有以前的陈规陋习。”钱老笑道:“要是在旧社会,你一个外人想要在京城立足,肯定少不了一番刁难。”
    “所以才想请钱老过去帮忙撑一撑场子。”王观也没隐瞒,直接说道:“有您老坐镇,我也能安心不少。”
    “怕什么。”俞飞白笑嘻嘻道:“要不要我帮你安排几百刀斧手在附近,看见有谁过来捣乱了,立即掷杯为号,一同杀出,“…”
    “少扯淡,你不帮忙就算了,千万不要添乱。”王观直接谢绝好意,第二天终于有空来到琉璃厂视察店铺的装潢情况。
    其实装潢也比较简单,就是用石灰重新粉刷一遍,再涂一层天然植物漆,顺便点缀一些简单、朴素、雅致的饰物,尽管使得店铺变得素雅大方,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毕竟时代不同了,古玩店铺就算不能装修得像珠宝商店一样富丽堂皇,不过也应该具有时代的气息。”王观娓娓而谈:“看看附近同行的店铺就知道了,尽管都是复古风格,但是风格只是风格,不可能完全复古,与一百年前的店铺相同。”
    “一百年前的店铺该是什么模样?”
    王观自问自答:“旧、杂乱、空间狭小,这是大家固有的印象。现在当然好点了,店面空间越来越大,可是有些人却恨不能把店面全部塞满东西,又显得小了口所以我们要充分吸取教训,要给人一种井然有序,错落有致的感觉。”
    “那东家你觉得怎么布置才好?”曹祥好奇问道。
    “这个嘛……”王观踌躇了下,回头笑道:“贝叶,你觉得应该怎么布置?”
    “我不太懂这个。”贝叶蹙眉道:“就怕弄得乱七八糟,反而不伦不类了。”
    “没事,就是一个参考而已。”王观笑了笑,转头道:“三哥你见多识广,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说嘛。大家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嗯。”
    知道王观不是在说客套话,曹祥认真思考起来。
    与此同时,贝叶似乎有什么想法,拿了笔纸轻轻勾勒起来。不久之后,一幅线条简单,架柜分布却十分清晰的草图就呈现在大家眼前。
    王观仔细打量,发现草图也有几分特别,只见收银台居然设在店面的中央位置,而柜架却呈扇形在两边分布。这样的排列,果然有别于俗流,也显得错落有致,符合王观的要求。
    看了片刻,王观自然是赞不绝口,然后沉吟道:“真是这样的话,门口正对的墙壁却有几分空荡荡的。”
    “东主是当局者迷呀。”曹祥在旁边提醒道:“这是中堂,可以用来悬挂字画啊。”
    “对,差点忘了这茬。”王观轻拍了拍额头,顿时笑道:“忙晕头了,连这样明显的布置都想不起来。”
    这倒不是推辞,刚才转了一大圈,逐一拜访了整条街的同行,真是累着了。偶到姓子冷淡的还好,给了请柬随意聊两句就可以离开了。但是也有热情好客或笑里藏刀的人,看见同行来了,自然是好茶招待,有意无意的打听摸底。
    一上午的工夫,就耗在这件事情上了。至于下午,王观也没能清闲下来,留下曹祥在店铺布置柜架的摆设,他就带着贝叶继续在京城兜转投请束。
    还好王观在京城认识的人也不算很多,除了钱老、俞飞白,就是周老、唐清华、萧山寥寥几个而已。尽管已经在电话上说过了,但还是要给张请柬才比较正式。
    另外,皮求是也不能忽略,所以又跑了一趟津门。等到他从津门回来,又过去了一天。这肯定没完,还有许多琐碎的事情要艹心。就在这种忙碌的状态之中,就到了古玩店正式开业的曰期。
    这一天,阳光明媚,晨风吹拂,空气质量不错。最难得的是没有堵车,让王观十分顺利来到了店铺之中,在做最后的筹备工作。
    当然,该筹备的也早筹备好了,王观要做的就是迎宾工作而已,至于其他放鞭炮、发烟糖的事情,自然有大掌柜曹祥与两个伙计来做。
    没错,是伙计。有掌柜怎么可能没有伙计,其实在装修的这段时间,曹祥已经在物色伙计的人选了,等到王观从松原回来一番考察之后,就决定聘用两人。
    此时,看着一个伙计点燃鞭炮,一个伙计分发烟糖给路人,王观心里也颇有几分感慨,轻握贝叶的纤手笑道:“古人常说成家立业,成家立业。我现在却先立业了,你看我们什么时候把前面的事情补上?”
    “又在搞怪。”贝叶轻嗔道:“正经一点、儿,钱老他们就要过来了。”
    在说话之间,一辆轿车缓缓在店门附近停了下来,然后在车中走下来一个让王观感到颇有几分意外的客人……。
第558章 同行的震惊
    此时,第一个客人来了,让王观觉得有些意外。
    其实来人王观也认识,之所以说感到意外,主要是王观记得很清楚,自己没给这人派发过请柬,甚至没向他提过店铺开业的事情。没有想到,他居然不请自来了。
    当然,意外归意外,不过既然人家来了,王观自然笑脸迎了上去,招呼道:“王馆长,欢迎光临啊。”
    “王小友,恭喜店铺开张,祝愿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王馆长奉上了贺礼,在王观的引请下走进了店中,稍微打量就赞叹道:“王小友,好气象呀。”
    不可否认,王馆长这话或许有几分恭维,不过也有几分真心实意的称赞。因为店铺的装潢与摆设,可不是随便的敷衍了事,而是花费了许多心思认真的布置。
    左边是大大小小的陶瓷摆件,右边是精致小巧或古拙质朴的玉石首饰。不同的古玩物件,错落有致的搁在扇形的柜架上,空中有灯光映射,自然有一种光鲜与古韵相融的美感。
    然而,布局摆设之类的,王馆长也见多了,无非是感觉有些新奇而已,不至于感叹什么。真正让他动容的是,柜架上摆放的东西,居然都是精品。
    没错,就是精品。比如说左边柜架第三层中间摆放的青花笔洗,表面看来青花的颜色不够厚重,而且有棕眼的存在。但是考虑到这是民窑作品,而且有万年甲子吉言款,就可以知道这东西是嘉庆年间的东西。
    这样的东西流传下来,而且没有任何残损,不是精品是什么?精品从来都是相对来说的,只要东西真的好,压过了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