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的虚拟婚姻 >

第1部分

我的虚拟婚姻-第1部分

小说: 我的虚拟婚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虚拟婚姻  作者:徐兆寿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                
刘达临:开拓性爱的新领域…评徐兆寿的长篇小说《我的虚拟婚姻》
2002年7月,我的“中华五千年性文化”巡回展到了西北兰州。一个雨天的中午,一个年轻人来找我,他说他最近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非常日记》,遭到了一些政府部门和周围人的批评,压力很大,想请教我性文化的一些知识,以便为自己辩护。我答应了。8月初,我刚从欧洲回来,他就如约来到了上海。我这才知道他叫徐兆寿。 
《非常日记》被出版界称为“中国首部大学生性心理小说”,中国教育报称其为“新少年维特的烦恼”。作者借从美国留学归国的心理学博士余伟之口,呼吁要赶紧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我是后来看这本书的,看过后对作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他的勇气和责任感而感动。有关性教育,我在八十年代初就开始呼吁,现在好了,性教育已经被逐渐地重视起来了,有些大学也开了性教育课。这里面,应该说,有《非常日记》的一份功劳。 
他后来出版了和我的一个对话集《非常对话》。应该说,他就是从那时起开始了性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听说他还成为新浪网邀请的第一个青少专家,专为大学生进行性心理咨询,成了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再后来,还出版了长篇小说《生于1980》和《非常情爱》,听说也是有争议的小说,其中《非常情爱》开篇就是十页左右的性描写,一度成为网络上争论的热点。不过,他很谦虚,常常打电话来请教我一些问题。逢年过节,他也打电话来问好。我们成了朋友。去年年底,他又打电话来,说他想在大学里开设性文化课,想听听我的意见。我当时就非常赞同。今年春天,他在西北师大开设了性文化课,系统地讲授人类性文化知识。据我所知,目前大学里开设的性教育课,多是生理知识和性预防措施,没有专门的性文化历史课,应该说,他填补了这样一个缺陷。也因为他作家的身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 
前一阵子,他写信来说,他最近要出版一本书,内容是写现代人的虚拟性爱生活的,与性文化有关,要我作个序。我愉快地答应了。几天后,他便寄来他的书稿《我的虚拟婚姻》。 
当我了解这部书稿时,首先注意的是这里有一定数量的对性行为的描绘,这种现象过去是一般小说所回避的。性本来是人类生活中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人们需要性就像需要吃饭一样自然,那么为什么要回避它呢?不少人认为,描写性,会给人一种恶性刺激,会导人走向淫邪。这种说法,真是有些幼稚得让人可笑,性这个东西,几乎每个人都在实践它或将要实践它,可是只能做,不能讲,如果讲了写了,那么就是邪恶,就是罪孽,为什么对性的描写就不能给人一种美,一些哲理,一些对人生的启示呢? 
有人说,性好像是一团火,它能给人以温暖,也能把人烧成灰烬,我同意这种看法。现在的问题是,怎样使这团“火”既能给人以温暖,又不烧死人,这就要看对性怎么描写了。现代的时代发展潮流、比较科学的认知里,不能一概否定在一部文艺作品中的性描写,不能一接触性就认为这是下流,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要分析以下几点:第一,不能只看一个情节、一段描写,而要看整个作品有没有时代意义,有没有社会价值。第二,如果作品中有一些性描写,要看这种描写是不是为烘托主题所必需。第三,在描写性行为的时候,是直露、夸张、给人以恶性刺激,还是给人以灵感,给人以深刻的生活启示。 
我过去在讲课、写文章分析以上道理时,常常以英国作家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为例。这部性小说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是一部当时官方确认为淫秽而加以查禁的坏书,可是现在人们都公认为这是20世纪最典型、最有代表意义的一部性小说。它通过克利福男爵的性无能提示了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虚伪和没落,通过对守林工人梅乐斯的健强有力刻画了新兴阶级的生气勃勃,通过对康妮的内心和行为描绘呼唤了人性的复归。这本书中有不少对性的描写,我读了充分感受到蕴含在其中的美,例如康妮在和梅乐斯在林中小屋幽会,过了性生活时,她感到自己像是“一朵云”,自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女人”,等等。 
读了徐兆寿的《我的虚拟婚姻》,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我的虚拟婚姻》也是一部很有社会意义的小说,作者从情爱、婚姻和性的角度,描绘了中国这个从保守、禁锢走向开放的社会,描写了这个社会中压抑人性与光复人性的矛盾、情欲与道德的矛盾、婚姻与爱情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在我们当前的社会生活中是较普遍地存在的,可是现在还有些人用一层纱幕把这些矛盾遮盖起来了,使它们若隐若现,似盖似彰。作者在这本书里正是无情地揭破了这层纱幕,使一切矛盾呈现于光天化日之下,使人们不能不正视它,面对它。为了提示这些矛盾,作者不能不刻画主人翁之间的性行为,通过性行为来描写性心理,通过性心理使人感悟到一些人生的哲理,我想可能这就是《我的虚拟婚姻》这部作品的价值所在。 
作者告诉我,他在这本书里描写杨树和佟明丽之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他们在精神上的愉悦,只是简单地通过幻想等形式进行。在这一阶段里,他们彼此主要是认识对方,认识自我。第二个阶段是对性的认识,是他们打破一切道德常规的阶段,使精神和肉体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后来,他们经历了第三阶段,这是他们身上的文明、道德与原始的性的和解,他们不仅获得了原始的性爱,还与文明达成了和解:“现在他们倒是很少做爱了。他们最爱进行的是谈各自的内心,仿佛他们永远都有说不完的话。现在,道德又重新回到了他们的内心。美丽说,道德是丰富的爱中产生的玫瑰,你是心甘情愿地爱着它。”   
刘达临:开拓性爱的新领域(2)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本意其实并非是要写性,而是想通过性来展现人性,展现人类存在中的矛盾、痛苦和被文明的异化,也想通过性来批判现实。这种性爱的描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性爱描写了,与我们时下流行的所有的性爱描写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它成了一种哲学,一种思想,甚至一种信仰。 
此外,在这部小说里,还有一个现象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对当代女性的认识。在杨树与美丽恋爱的同时,他的妻子程琦却在进行一场了不起的拯救活动。她辞了工作,放下了一切架子,包括她的美丽,开始一个母亲的伟大行动。她不仅救了已经被认为无药可救的儿子灵灵,还使自己完全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自强自信的女性,但悲剧也在这时候发生了。这种自强与自信却使她丧失了女人的很多东西,特别是性能力。一个女性,在成年后就拥有了双重人格,她不仅是一个女人,而且是一位母亲,而这两者有时候是矛盾的,所以只能选择其一。程琦便选择了母亲的角色。这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但到后来她与陈敬恋爱时觉察到了。 
“陈敬将她的胳膊一拉,将她拥在了怀里。程琦颤抖着,挣扎着。陈敬已经把双唇贴过来,温热的呼吸吹到了她的脸上,她也被感染了。她想挣扎,但她又不想挣扎。他的双唇已经吻到了她的双唇。她本能地摇摆了一下,颤抖着身子,说,不要,不要。可是,他还是吻了她。她满脸的泪水。 
陈敬倒是被吓坏了,他说,怎么了,你不愿意?程琦没有回答,沉默了许久,才说,我已经忘记自己是个女人了。 
然后,她默默地出来,回到自己的房间。” 
这是多么地具有悲剧意义。后来,她还发现自己失去了性能力。长久地忽视自己和压抑自己,虽然获得得了精神上的独立,但作为生理的性却异化了。这是当代女性存在的一个悖论与困境。她们要求平等,自由,于是,她们便得付出比男人更高的努力与代价,当她们获得精神上的独立、自由与平等时,她们发现,同时又丧失了另外的东西,最重要的便是丧失了家庭。 
这种描写,似乎对人性的刻画又深了一层。 
我希望,这部小说的出版,对于那种关于爱的虚伪的道德说教是一个突破,对光复人性也是一个突破。 
刘达临 
2005年7月7日 
于中华性文化博物馆   
雷达:现代之梦——灵魂回归原野(1)   
——序《我的虚拟婚姻》 
雷 达 
好些年前,蓄着长发的年轻的徐兆寿,带着他新出版的诗集到北京找我。原因很简单,我们是甘肃老乡。在我的办公室里,他旁若无人,侃侃而谈,毫不掩饰对沉闷的文坛和某些思维僵化现象的激愤。因为是初识,又见其行为乖张,他留给我的印象惟“狂妄”二字可表。我并不专门研究诗歌,翻了翻他的诗,倒为他狂纵的想象所动。后来,我就收到了他那本惊世骇俗的《非常日记》。作为“中国首部大学生性心理小说”,《非常日记》引起过强烈反响,一度受到批评,并引发了对青少年性教育的广泛讨论,被《科学时报》评为2002年度“中国校园十大热门话题”。中国教育报的文章称其为“新少年维特之烦恼”。当然,这本书最终还是得到了肯定性的评价。 
现在看来,《非常日记》率先描写了大学生的某种精神苦闷,包括性苦闷问题。此前,大学生都被看成天之骄子,透亮得不可能有一丝烦恼,而当时有数的几篇写大学校园的作品,总不外乎一时的愁绪和难题如何迅即被阳光驱散。《非常日记》不是这样,它越过了大学校园“看得见”的外在表象,深入到某些“看不见”的精神活动中,并将之赫然摆在我们面前。主人公林风的苦闷及其后来性心理的变态让人触目惊心。正如“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一样,徐兆寿面对日益纷纭的价值冲突和多元的文化语境,勇敢地提出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性”这个通道其实在写大学生的精神信仰问题,因为没有了信仰,精神便无所皈依。这部小说让我想起郁达夫的《沉沦》。虽然时过境迁,不可同日而语,但人类和青年的某些深层潜意识,总会重现。从文学的手腕来看,徐兆寿的语言比较直白,在小说的艺术结构和意象经营方面,线条单纯,办法还不多。我认为,《非常日记》的价值主要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方面。正如媒体所言,他是个“问题作家”。在《非常日记》后,徐兆寿又连续出版了《非常对话》(与性学专家刘达临的对话录)、小说《生于1980》、《非常情爱》等系列作品,基本上均以校园生活为题材,在小说技法上,在语言,性格刻划和心理揭示上都有进步。但是人们知道得多的,似乎还是《非常日记》。因为自那以后,“非常”一词忽然格外多起来,《读者》上有篇文章说,“非常”一词是2002年和2003年十大恶俗用词之一。那责任当然不能由徐兆寿来负。 
然而,有点出乎意料的是,他的新作长篇小说《我的虚拟婚姻》却别辟新径,与“非常系列”的意趣皆有别,使我对他的看法发生了新的改变。前两天拿起书稿,发觉竟是很吸引人的。这部小说的特别之处在于构建了三个世界:小说一开始,我们随着主人公杨树进入了沙漠深处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桃源世界,在这个叫“西北偏西”的村落里,一切都让人惊讶:这里的植物大都美丽无比且俗世罕见,这里的人生活得极自然惬意,对文明世界的很多东西一无所知。他们没有姓氏,名字也都来自大自然,人都很长寿,老人死后没人哭泣,在他们看来,人从来处来,又到去处去,是生命的常理。正当我们沉浸在这一个世界中时,主人公杨树又把我们带到了另一个现实的、世俗生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主人公杨树成天为生活奔波,他的身体和心灵都受了太多的伤害。他和妻子程琦被他们有怪病的孩子折腾得精疲力竭。他们原先浪漫的爱情在现实中一天天变得面目全非、不堪一击。杨树带着一身的伤痕和绝望对自己进行了最后的放逐。 
小说从第15节开始,又一个新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主人公杨树和自己曾经喜欢过的女人美丽通过手机陷入热恋,无法自拔,他们双方陷入热恋后连一次面都没有见过,却爱得极深。他们的爱情与普通的网恋有很大区别,他们不但进行了精神上的交流,还通过电子工具(网络、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进行一种虚拟的性爱,看后的确使人震惊。我们知道,过去人们对爱情的认识往往有两种,一种是偏于柏拉图式的,爱大于性,一种是与性密切相关的,现在雅称“情色”,而杨树和美丽的爱却介于两者之间。用主人公的话说:“我们的爱比柏拉图的还要美千百倍,柏拉图若是生活在现在,他也会感叹不已的,我们不仅仅获得了精神上的爱,还获得了肉体的爱。” 
表面看来,《我的虚拟婚姻》呈现的三个世界,仿佛暗喻着远古的自然人性,现代的异化人性,后现代的虚拟人性,只有第二个世界才是真实的,其他两个都比较虚幻。但是,仔细体味,发觉人在这三个世界中,都有自己真实的一面,而且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世界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拯救。换句话说,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三个幻象中。我认为最具启发性的是网络和电子文化时代的世界,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不祥却无比广阔的虚拟世界,有时候会觉得它更像是宇宙,黑暗无边,却又清晰可见。“虚拟世界曾一度是人们谩骂的对象,现在还不承认它的存在。但在虚拟世界里,有一种真实是你诧异的,那就是内心的真实”。“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首先是从网络开始认识世界和恋爱的,先来了解人最隐秘的部分,来熟悉他的精神世界,然后才付诸于现实。即使不见面,也享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工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我敢大胆地宣言,人类的精神生活从此将被无穷地拓展”。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