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红尘有梦 >

第71部分

红尘有梦-第71部分

小说: 红尘有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际上很有名望。但有些和尚就不行了,寺里现在有一个博士学位的特别有名的和尚,那个和尚,整天都在外面给人讲学,每讲一次学都狠狠地要一大笔钱,还到处卖讲课的光盘和磁带。他那些光盘我看过一些,说的那些话比我们还俗,那个样子根本就不像个出家人。听说他还可能是下一任方丈的人选,如果国清寺交到他手里,我看就真的差不多了。”
    对副县长说的话,李远方不好插嘴,因为他对国清寺的情况不了解,又是个外人,所以一句话也没说。见到大家把话题扯远了,县长举起酒杯说:“我们不提这些了,喝酒吧。”于是大家都喝酒,然后谈了些轻松的话题,这顿饭就在杯盘交错中热闹地收场了。
    吃饭个只是个形式,主要的目的是借吃饭说说话交流交流感情,所以一顿简单的晚饭能用上两个多小时。钱老年纪大,年纪大的人一般都休息得比较早,所以吃完饭后,大家把钱老老俩口送到房间里就各自散了。只有丁局长到李远方的房间里坐了一会,既然李远方说是自己人,他当然要了解一下这个自己人是什么身份的。去年马进军调查李远方的家庭情况的时候,因为不在一个地方没有丁局长的份,但当时事情闹得那么大,离得不远的他还是有所耳闻的。当时被调查的人现在成了他们的合作者,却是他始料不及的。
    本来想晚上去看望一下林贵利和他的父母,但现在已经挺晚了,而且师父让他晚上去一下,李远方就去了国清寺。
    现在时代变了,就是寺里的和尚,晚上也可能会外出参加各种活动,所以李远方到国清寺的时候,小门还开着。师父现在年纪大了,精力没有以前好,所以虽然白天一整天都在祖师堂,晚上倒不用值夜,会回到自己的宿舍休息。进门后,李远方找到一个在走廊上匆匆走过的和尚问清了师父宿舍的位置,就直接找到了师父。
    看样子师父正在等他,还在宿舍的椅子上坐着看书。把“电子针灸仪”拿了出来,告诉师父说这是自己亲手作的,师父没有说什么话地收了下来。李远方打量了一下,发现现在师父住的宿舍比四年前条件好得多,有个电视,连空调都有,但师父没有开电视,也没有开空调,只把它们当作了一个摆设。在师父的示意下坐下以后,李远方就把自己这四年的情况简单地向师父说了说,说话的重点是最近半年在武功上的体会和进步。李远方说话,师父只是安静地听着。等李远方说完,师父指着墙角的一个颇大的木箱子说:“你说的那些原理什么的我不懂,这里是我几十年来写的日记和笔记,我也没有什么身外之物,就把这些东西送给你作个纪念吧。”
    师父那些日记和笔记,应该是这几十年来练功的体会什么的,对李远方来说是无价之宝,李远方觉得太珍贵了,有点不大敢要。师父说:“这辈子我也没有收过别的徒弟,又没有亲人,这些东西不交给你,留给现在寺里的人我不放心,你还是带走吧。”
    听师父的意思,好像对现在寺里的许多地方不太满意。李远方就向师父说起今天在饭桌上丁叔叔和副县长的一番话,问师父是不是真的。师父说他们说的有些是事实,但有些只是道听途说,不能全信的。毕竟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寺里搞些收费性的活动无可厚非,有的时候要钱要得多一点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们和尚也要生存,除了和尚外,还有一些工作人员都要寺里给发工资。另外,每年外出搞学术交流和接待来访的信徒和高僧时的开支也很大,如果不想办法多收点钱,这些活动就搞不成了。而且,不是所有的和尚都是修养很深的高僧,有的人出家其实是抱有别的目的的,找关系调一级提高点待遇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副县长提到的那个博士他也看不惯,说如果以后国清寺交到这种人手里,就真的和世俗没有什么两样了。师父说可惜李远方不可能出家,如果李远方出家,以他的灵性和品性,肯定能成为一代高僧。
    夜已经很深了,陪师父说了一会话李远方就告辞出来,对师父说明天再来看他。师父说见了一面就可以了,明天你还是忙自己的事情去,以后有机会经过天台的时候再来看一下,没有机会也就算了。师父说得很豁达,李远方不好说什么,就答应了。师父把李远方送到国清寺的小门口,看着他走过门前的那座桥才进去。
    回到宾馆,李远方从箱子里拿出师父的笔记。笔记的纸都是一张张宣纸,用白线缝得非常精细,上面用毛笔写着一个个蝇头小字,字写得很工整也很漂亮,而且有的笔记墨迹还很新。李远方想,是不是师父早就料到了他今天要来,特地重新整理誊写的。
第八十一章 绝对好茶
    和林贵利一家,李远方是吃早餐的时候在餐厅碰到的。一大早起来,丁叔叔代表丁教授和县里的领导陪钱老他们到餐厅吃早餐,早餐吃的是自助餐,就坐在大厅里。刚坐下不久,李远方就看到林贵利陪着父母进来了,于是上去打了个招呼,大家坐到了一起。
    餐桌上问林贵利一家都到什么地方玩去了,林福祥说前两天都在国清寺附近转悠,只是昨天到华顶去了一趟,今天上午打算到石梁去看看。听说石梁很奇特,石梁附近的风景很好,而且石梁附近有上下方广寺,上方广寺里有历史很久的五百罗汉像,很值得一去。李远方的计划也是今天上午到石梁一游,就约定干脆一起去算了。
    吃完了早餐,丁叔叔找了一辆车,坐着钱老一家和丁教授在前面带路,李远方开着车带着林贵利一家在后面跟着,从宾馆出发往石梁去。石梁在上方广寺门前,是一座天然形成的石拱桥。上方广寺前有条小溪,长年水流不断,因为山势险峻落差很大,形成一个一个大大小小的瀑布,石梁的所在也是一个瀑布。在长年不断的水流冲涮下,把一块拦路的石头的下面掏空,形成一个拱桥的形状,人们称作“石梁”。据说在春夏发大水的时候,水流从石梁的上面直接冲出形成飞瀑,而平常水流小的时候,则从石梁的下面流出成为一个没那么夸张的瀑布,非常奇特。
    石梁还在刚开发的状态,所以从国清寺到石梁去的路并不好走,都是山路,而且不宽,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才走到。到石梁去的路上,林贵利坐在李远方身边,嘴里不停地向李远方说着放寒假以来他自己的经历和到天台后的所见所闻。听说林贵利还打算拜国清寺里的那个博士和尚为师求个佛缘,李远方觉得很有趣。虽然他自己对那个博士和尚的印象不是太好,但每个人应该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李远方不想去管,但还是和林贵利开玩笑说:“他算是方丈的弟子辈,我管方丈叫师兄,你是不是应该叫我一声师叔祖什么的?”现在寺里辈分比方丈这一辈人还高的只有李远方的师父,而他老人家是不收徒弟了的,所以不管林贵利拜了别的哪个和尚为师都要比李远方矮上一两辈,辈分在那里摆着,林贵利也没有办法,只好说:“我们各算各的,再说你连法名都没有,不能算数的。”
    李远方哈哈笑了几声,不再刺激林贵利了,转而和林福祥说起话来:“林伯伯,我听他们县里的领导说,你打算在这里的造佛中心投资?”林福祥说确实有这个想法,这几天他考察了一下,这个地方的造佛中心的罗汉造像做得特别传神,比他在世界其它地方所见到的都好,他这几年一直在东亚和东南亚做生意,那些地方对佛像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他打算和这里的造佛中心合作,如果不能投资的话,也要搞个销售什么的。李远方听了觉得怪怪的,林福祥是个佛教徒,对佛像什么的应该是很虔诚的,但却想靠倒卖佛像赚钱,看来不管对哪个方面的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来看。李远方没有再问,林福祥却接着说了起来:“今年回到内地看了一圈,觉得内地这几年经济发展的势头不错,政策也好,所以我打算把在国外的资金移一部分到国内来。”对他这样的打算,虽然李远方代表不了什么人,但还是说了欢迎欢迎,因为吸引投资是人人有责的。然后,林福祥向李远方了解了一下这个地方的人文和风俗,因为人文环境会影响到投资环境。对这个地方的那些情况,虽然李远方不是很清楚,但还是略知一二的,凡是自己知道的,都一五一十地向林福祥说了出来,重点提到了棋院和国清寺的影响。
    上下方广寺因为年代都比较久远,这段时间正在修缮,没有对游客开放,所以他们去的时候只看了石梁,从石梁沿着溪流下去的一些地方风景也很好,就顺便游了一圈。钱老老俩口和丁教授年纪大走得慢,所以等到他们游完就差不多就到了午饭时间。丁叔叔安排大家在石梁上面的“石梁宾馆”吃饭。
    林福祥是佛教徒,吃的东西比较清淡,在丁教授的提议下,丁叔叔就安排大家尝尝这里的特色“高山蔬菜”,也没有喝酒,上的是本地产的高山云雾茶。茶刚端上来,林福祥闻到香味就说“好茶!”钱老问他:“你对茶有研究?”林福祥说他祖上就是靠经销茶叶起的家,而且他目前做的主要是内地的土特产品,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福建名产“安溪草茶”和“武夷岩茶”,他们家在国外还开了好几家连锁的茶艺馆。
    李远方想起国内有名的“天福茗茶”就是从福建发展起来的,就问林福祥:“林伯伯你觉得这里的茶怎么样?”林福祥说:“还可以吧,但这壶茶应该算不上是极品,要想和别的茶作一个比较,应该拿他们这里产的最好的茶来。”发现林福祥竟然是茶叶方面的专家,丁叔叔就来劲了,说:“我们这里的高山云雾茶是这两年刚开发的,一直想把它打出去,但找不到机会,要么等会回去后我找几盒最好的茶叶让你鉴定一下?”林福祥说:“好吧,你们这个地方,山高空气好,而且土质和水质都不错,如果炒茶的工艺过关的话,应该能产出极品的绿茶。”
    石梁的奇观既然已经看过了,李远方和钱老打算今天下午就出发到梅山镇去,简单地吃过饭后他们就打道回府。在路上的时候,丁叔叔给副县长打了个电话,把林福祥对茶叶的看法说了出来。所以当李远方他们回到宾馆的时候,副县长已经带着几盒好茶在门口等着了。
    借了宾馆里的煮茶工具,林福祥用他自己的方法把茶泡了开,将所有的茶都品过后,得出了个结论:“好茶,除了炒茶的火候掌握得不是太好外,你们这里的茶叶的品质和国内的名茶相比差不了多少,应该好好开发一下。”包括副县长和丁叔叔在内的所有人,对这个结论都感到非常兴奋。于是副县长问林福祥,能不能帮他们推销一下这里的高山云雾茶。林福祥说这倒是可以的,但你们应该推一个好点的商标出来,不能就以高山云雾茶为名。西湖龙井都因品牌的不同而分个三六九等,你们这里的茶也应该一样。西湖龙井里,最好的品牌是“狮峰”龙井,但因为龙井茶是历史名茶,就算是别的品牌一样也能卖得很好,你们这里的茶名不经传的,创造一个新的名牌就非常必要。
    钱老看到这种情况有了个主意,把李远方拉到一边问:“你想不想试一下茶叶生意?”李远方说:“我都不怎么懂茶,怎么做呢?”钱老指着林福祥说:“这不是有个现成的专家吗?”李远方说:“他自己就是个大老板,怎么可能帮我呢?”钱老说:“你不是有商标吗,你出品牌,他负责推广和经销,我们和他好好商量一下,应该有合作的可能。”李远方说:“‘梅山’这个品牌是从酒开始的,和茶也不搭界啊。”钱老说:“不都是饮食文化吗,酒文化和茶文化有的时候是密不可分的,你那个酒店不是还卖茶吗?”李远方想想也是,但是觉得,梅山镇和天台不在同一个地方,用“梅山”作为这里产的茶叶的品牌可能不是太合适。钱老说,梅山镇所在的县和天台县就隔着一座天台山,梅山可以算是天台山的余脉,而且梅山镇也种茶,所以如果将‘梅山’作为天台山高山云雾茶的一个品牌也能够说得过去,关键是要取得天台县里和林福祥的支持。
    得到了李远方的同意,钱老就出面去找副县长和林福祥商量。钱老把李远方原来的品牌策略和他们说了出来,然后提出了在茶叶经营的上的合作意向。有钱老出面,副县长当然要给面子,副县长是主管经济的,林福祥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听了钱老说的品牌策略后都非常赞赏,觉得这确实是个绝妙的好主意。然后就和钱老协商起具体的操作步骤来。
    钱老的意思,李远方不投资开办茶厂,只是在天台开一个茶叶经销公司,和天台县内各个茶厂签订合同,将从茶厂收上来的茶叶经过鉴定后进行分级包装,打上统一的“梅山”牌的商标,然后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销售。当然,如果林福祥自己想投资办个茶叶加工厂提高这里产出的茶叶的品质的话,他们谁都不会反对。这个经销公司中,李远方、林福祥和天台县政府各出一部分资金,李远方负责进行品牌战略,林福祥负责对茶叶的品质进行鉴定和把关,同时负责一部分茶叶的销售,而天台县政府则负责行政上的一些事情。刚开始做,暂时不用投入太多的资金,所以经过商议后,李远方除了提供品牌外,投资八十万人民币,林福祥和天台县政府各出六十万资金,股权按所投入的资金进行分配。
    丁教授早就听说钱老将到李远方的公司里任职,见到李远方要在他家门口搞个茶叶经销公司,自告奋勇地要求钱老给他安排个职位。钱老拿他没办法,征得所有人的同意后,答应了丁教授的要求。因为这一次李远方的投资最多,占的股份最多,而且品牌也是李远方的,所以让李远方这一方的代表出任董事长是理所当然的,丁教授就被安上了个董事长的头衔。不过因为丁教授从来没有过经商的经历,以前教的只是数学,如果这个公司真的让他来管就乱套了,所以他这个董事长只能是个挂名而已,实际上的经营管理,主要由林贵利的二哥林贵发这个总经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