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末世残兵 >

第139部分

末世残兵-第139部分

小说: 末世残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有呢。”
    “你懂个屁,你不知道灯下黑么?越是有用的资料说不定还偏放这里,就是让间谍们不注意这里。留意点,说不定真有哦。这里的都是秘密资料,肯定有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哎哎哎,快来看,快来看,这是什么,还真有秘密级别的资料。一份、两份、三份,天,都是高科技呢。钢队长,钢队长!”一个战士突然高兴得像拾到宝贝似的小声喊着。
    钢索本来听着这些小战士嘀嘀咕咕的没有在意,毕竟他们还没二十岁,有些孩子心性很正常,好不容易放松了下来不能在呵斥他们了,总不能连人家嘀嘀咕咕的权利都剥夺了吧。这会儿却没想到还真让他们发现了新东西。
    “好啊,还真发现好东西了。什么东西?”钢索闻声过来,接过小战士手中的三个巨大的档案盒一看便哭笑不得,但是小战士很兴奋钢索也不便说什么就顺手放进了背后的空间储物箱中。
    很快,纸质军用地图被翻了出来,虽然制图时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肯定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已经变化,但是弹药报废场、经济物资库这些不太重要的地方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重大改变,尤其是和平时期更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这地图仍然能用,起码也能做个参考。
    就在战士们翻腾档案的时候,钢索也找到了军区大院的布防图,他要找到大院中的军火库和车库――这个更不会变化,外面大门都没有关,看样子他们逃的很仓促,也许还有大量的军火和汽车没有带走。
    。。。
    六七十号人带回来的资料在军卡的作战指挥室中堆成了一座小山,郑远清和许书成、金雨堂、程飞这些年龄大点的战士在一本一本地翻检着资料。这些资料虽然已经不是当前的机密,但也是很久以前的机密,而且其中不乏发生在黄土高原和戈壁滩、沙漠上的超自然现象的资料――当然,诸如双鱼玉佩这样的顶级机密肯定不会在里面。这些资料郑远清他们要全部过过目,挑出有用的留下存档,那些查无实据的什么灵异事件、飞碟事件都留给战士们当小说看吧――还未必有小说好看呢。
    “红月,这个留着;这是有关美军和俄军机械化部队的研究报告。”许书成分拣出两摞厚厚的档案递给红月说道,“这个可放好了,以后得认真研究。”
    “嗯,这个也放起来;这是当年深挖洞时西北地区的工事分布图。”郑远清挑出一摞发黄的档案袋说道,“还有这个,侵华日军的工事分布图。”
    “队长,这也有用啊?都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你还真想找到些三八大盖么?”蓝雪很是奇怪地拿起那个发黄、发脆的档案盒问道。
    “不好说,这西北干燥之地那东西就是放一百年都能用;建国初期还发现过明朝时的火器呢,照样能用。”郑远清心不在焉地解释道。
    “嗯,这些都是宝贝,土炸药、土手榴弹、土手雷的制作工艺;还有56式生产线的结构图、制造工艺,这些今后咱可能土法上马。”金雨堂扔出一摞布满灰尘的档案盒,看上面的封存年代竟然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远清哥,看,噔噔噔噔――长野事件记录档,还是建国初封存的。”韩燕拿着一个不太厚的档案盒喜滋滋地冲郑远清扬了扬。挑拣这种秘密东西肯定少不了好奇心旺盛的韩燕。
    “好!红月,这个放我桌子上,明天我得看看。”郑远清接过这个档案盒递给红月。
    “能让我先看看不?”韩燕瞪着满是小星星的眼睛可怜巴巴地看着郑远清说道。
    “明天你过来一起看吧。”郑远清翻了翻白眼无奈地说道,韩燕就这性子,没个几年的历练改不了。
    突然,郑远清看见了一摞档案盒,盒子上已经发黄的标签以及磨损得快看不清的字体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郑远清掀开上面压着的档案盒和档案袋抽出这一摞捆扎在一起的资料。
    “老钢,这资料是谁找来的?让他去挑两听罐头。这小子很有心计啊;红月,跟你钢哥去认认这个战士,远远看一眼知道长啥样叫啥名就行,以后要留意一下。”郑远清把那摞档案盒放在那张红漆木加汉白玉打造的小号会议桌上对红月说道。这个战士肯定不仅仅是因为好奇才拿这个的,因为这堆资料里大多数都是UFO、神秘事件、超自然事件,不用说都是好奇的战士们拿来的,唯独这个战士拿来的与众不同。人,有时候就是这一件小小的不同就能改变自己的一生。
    “队长,那小子叫欧达。平时就和别人不一样,而且。。。。。。这小子可能会点什么不寻常的东西。”钢索一看郑远清对这份资料很是上心,意识到那个小战士可能真有所不同。
    “会什么?”郑远清不是很在意地问道。能来长野基地的士兵哪会是一般人?这两个月下来没有出现任何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事情,起码说明这些士兵的个人修养都很好,都是百里挑一挑过来兵中精英,就算是会点诸如鲁班术、祝由术等法术的也不稀奇。
    “不清楚,但是他给我的感觉和老马差不多。”钢索这里才细细地回想这个怎么看怎么普通得一塌糊涂的小战士。钢索出身于武林正统,自然知道些普通人根本无法接触到的事情,对于这种人也有些共鸣之感。
    “明天吧,我要见见他。”郑远清想了想说道,“红月,把老邱、老黄、书成、少川都叫过来开个短会。”
    。。。
    (第三更!9000字任务完成!请还没有收藏本书的大大点击一下“加入书架”吧,草草的数据很低迷啊,草草想上架啊!就是赶着鸭子上架子也行啊!谢谢各位大大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尘封档案
    作战指挥室那两排豪华的欧式桦木沙发上,六个人在传递翻看着一本本红漆大字加铅封的档案。!红月给各位大哥们倒好了茶水,坐在一旁陪着郑远清、钢索这两个外行看热闹。
    这份尘封已久的档案上记录着国家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上马的一项大飞机工程――重型直升机工程。重型直升机,是每一个国家都在努力研制的战略工程,但是直升机要比普通飞机复杂得多,就像精密机床一样全凭经验的积累,不花够钱、不做够实验、还没人教,根本就得不到那种宝贵的经验,像重型直升机这种复杂的机械,也只有在那个不计成本搞研究、实践是唯一真理的年代才能搞得出。
    至于在后来那个讲究理论为先、嘴皮子为王的年代、一分钱必须有一分效益的年代根本不可能在这种领域有什么进展。研究,就是烧钱;一分钱一分效益那是经商搞经济,不是搞研究。
    截止尸乱前为止起飞重量最大、仍然在使用的直升机也只有俄罗斯的米―26,起飞重量达56吨;曾经参加过08年大地震的救援行动。中国的直升机工业一直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直8最大起飞重量13吨都已经算是国产机最大的,更别提重型直升机了。
    但是这份档案却明明白白的显示中国曾经研制出过重型直升机,而且还有数百张该机型样机的照片,第一架也是唯一一架原型机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和米26几乎同时诞生。该机型没有命名,只是冠名为“重载平台”而已,但是这飞机实际上就是米26,气动布局以及轴位定向、调节系统都是米26的翻版。可能这是中苏“联合研制”的吧,仰或私底下有什么秘密交易,反正这飞机的专利权是属于中国的。
    “唉,可惜了。这飞机要是能早十年研究出来就好了。”邱国兴看完直升机的图纸和布局,惋惜地叹道。
    “怎么说?这不是挺先进的吗?为什么放弃了。”郑远清不解地看着直升机图纸,邱国兴是直升机的行家,他却是门外汉。
    “这飞机起飞重量是大,但是机动性却很差。看这图纸上的数据,首先发动机预热、启动、加速的时间过长,在它出世的八十年代这种机动性已经很差了;其次发动机噪音太大、热量太大,很容易就会被雷达发现;八十年代开始导弹技术突飞猛进,这么大的目标不是等着挨轰吗?再次,那个年代也正是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而这种飞机却只具有七十年代的性能,这根本无法满足数字化战争的要求,被淘汰也是必然的。”邱国兴说道。
    “那为什么不像米26那样发展后勤和民用呢?不然的话三年前那次大地震也不至于租人家的了。”郑远清问道。
    “中国的国情不同,老毛子地域宽广还穷,很多地方铁路都建不起,对他们来说这种飞机有很大用处;但是中国则不同,除了青藏高原哪都是四通八达的用不着这种飞机;中国到尸乱前为止只引进了三架米26就够用了,如果不是近些年气候反常、灾难四起,这三架都用不着。为了这种傻大笨粗的飞机专门建立个生产线太浪费了。”邱国兴简单地解释道。
    “那这种东西也不该扔到兰州驻军指挥部啊?这也太那啥了吧?”钢索不解地问道。的确,按说这东西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这里,按理说就算过时没用了,也应该在中科院或者军科院存档才对。
    “这个应该是备份档。在那个随时准备打仗的年代,这种重大军事科研项目很多都在兰州的秘密研究所研制,放在这里也不无可能。”邱国兴想了一下说道,“不过在现在这种环境下,这飞机却是有着广泛的用途;但是咱没有重工业生产能力,这东西还是一堆废纸。”
    “但是怎么说呢,这种飞机终究属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技术,技术简单,也没什么精密仪器,如果说日后咱们能搞到一条普通的直升机生产线和原料不排除能生产出来。”邱国兴加了一句,但是谁都知道这个可能性虽然不能说是天方夜谭但也差之不远。
    郑远清点了点头表示只要有可能就行。另一个档案盒中的东西更是神奇,队伍里所有的人都是外行中的外行,这份档案袋中装的是中苏合作开发的重型舰炮――305mm大口径舰炮。根据资料显示这种大口径舰炮被称为“67―305型”重型巡洋舰舰炮,长15米,口径305mm,可以发射500多公斤的穿甲弹和400多公斤的高爆弹;射程达35公里。
    资料后面的对比表格说明,中苏联合研制的重型舰炮的性能堪比美国用来装备阿拉斯加级战列巡洋舰的“马克8型”305mm口径舰炮。可是和重型直升机一样,这种舰炮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甚至只有一个样品便被扔到了档案室中尘封至今。
    第三份资料更离谱,也是中苏合作开发的工程项目:巨型载机潜艇,也是上十万吨级的核动力潜艇;同样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成就的,其体积要比目前最大的2万吨级“台风”级核潜艇大上数倍,据资料显示,这种家伙的研究是建立在对二战日本“伊400”载机潜艇的基础之上;可惜的是,这个超级战舰干脆连建造都没有便被扔进了档案室。
    这三份资料里的东西就像当年二战德国的“鼠”级百吨级坦克、日本的7万吨级战列舰“大和”号、“武藏”号、甚至传说中20万吨级“天国”号一样,大炮巨舰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就凭郑远清这点海军知识都知道这东西在尸乱前的世界完全就是活靶子,体型巨大、能量消耗巨大、各项费用巨大更是这种战舰的弊端;但是在一下子被打回上世纪七十年代,甚至还有可能回到农耕时代、奴隶时代的末世,这些东西却有着极大的价值,但是有价值又有什么用?没有一个完整的社会网络根本不可能造出这种巨舰。
    “留着吧,也许有一天咱们会用到。”郑远清让红月把这些档案收起来,哪怕只有一点可能性,也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这三样东西中只要能有一个成型的都将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远清,指挥部里的物资都统计完了。要不要念一下?”李若琳进来了,抱着一个笔记本电脑进来坐下;嫣云则跟着坐在李若琳身边,看样子妻妾处的还挺好。
    “不用了,大体说下吧。”郑远清向来对那成堆的数字头疼,他只需要知道个大概数字就行。
    “各种军火全部被搬空,只给咱们留下3吨左右的空包弹。汽油、柴油很多,有十几吨的存量。各种军用车全部开走,剩下的也没法拿,少川他们把车库里的零件都搬来了。另外,所有的电脑机箱全部被暴力破坏取走硬盘,他们走的时候应该很急,连拆卸的时间都没有。最后就是大批的军用被褥和各式衣服以及7吨的军用干粮和罐头,保存完好。”李若琳凭着记忆大致说了下,“还有哦,从一个铁皮柜里发现了几十套07款的校官常服和礼服,正好咱们不是没有这种衣服么。”
    “嘿,校官衣服。若琳,全套么?”郑远清感到有点兴趣。
    “嗯,全套,还有空军的全套衣服,呢子大衣、毛衣,陆军空军的一应俱全,应该是生产出备用的。”李若琳笑嘻嘻地说道,“这下你们可不用再穿着作训服让人家不相信了。”
    “队长,外军的研究报告美军编制部分已经复印完了。”正说话间,蓝雪抱着一摞A4纸走了过来说道。
    “嗯,好,大家都看看,后天咱们开会解决一下编制问题。”郑远清接过后分成几份递给邱国兴、钢索和徐少川让他们给其他人带过去研究一下。建立一个编制虽然不难,但也不容易,其中最难的就是火力配备,如何能用最小的成本形成最大的战斗力,这个性价比率需要一个严谨的论证和计算过程;虽然郑远清他们没这个本事,但也不能一律配备高射机枪、120mm迫击炮吧?他们可不是弹药无限的外挂模式,该做的流程一点也不能少。
    “军用地图翻了么?”钢索翻着手中的资料在腿上拍了一下问道。
    “还没来得及看呢;只是大致翻了翻,最晚的地图是92年的,很多东西肯定都变了。但是有些地方不会变,挨个去看看就是了。”郑远清打开一份纸质地图大致看了下说道。这份地图是兰州市的地图,对照着民用地图一看,会发现很多看似普通的地方却都是军事重点单位;很多民用地图上是一片操场在军用地图上却是一个防空洞,诸如此类等等,但是民用地图是2010年最新版的,而军用地图却是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