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香港教父 >

第56部分

香港教父-第56部分

小说: 香港教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捷板不解道:〃演女主角张素贞的入选不是定了胡蝶,怎么……〃〃你知道什么,这叫扩大影响。

亏你还是导演,连这点头脑都没有。〃

黄捷板如梦初醒,伸出拇指哈哈大笑:〃堂主真是有两下子!〃陈百威也笑了,说:〃还有一事,广告打出后,我准备举办一场舞会,邀请胡蝶、张素贞、杜月笙他们出席。

你是导演,知道怎么布置。

像音响、灯光之类的,还有伴舞,尽量豪华一些。〃

黄捷板起身又问道:〃什么地点?〃陈百威想了想:〃就这半山别墅怎样?〃黄捷板问道:〃大厅能容纳多少人?有多少人参加?〃陈百威道:〃大厅能容纳百多人,我要请的也不会超过这个数目。〃

南方电影制片公司招聘《向八百孤军献旗》女主角的广告在香港各家大报上刊登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广告称,本片将由大陆著名小说家张恨水先生执笔编剧,南方公司斥巨资拍摄。

影片的宗旨排斥一切商业赢利的想法和观念,志在弘扬中华民族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广告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陈百威就以拍摄《献旗》征求大陆各界名流的意见为借口,大量印发请帖,邀请一部分知名人士于1941年农历8月15日在半山区陈公馆参加舞会,并发表对《献旗》一剧的看法。

轩尼诗道70号。

这是一栋四层楼的钢筋水泥结构公寓,紧临轩尼诗道,这条路是以香港第8任港督轩尼诗的名字命名的。

轩尼诗是爱尔兰人,1877年4月22日就任香港总督。

历任港督中,他是第一个被华人称赞的人。

社会对他的评价是个性突出,深受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影响。

他是一个有独立见解而又不肯与世俗同伍的〃超人〃。

在轩尼诗道70号二楼的办公室里,住着一位干瘦男人,50来岁年纪,一双很大的眼睛布满血丝,像没睡醒的样子。

他正是时下名震江湖的青帮首领杜月笙。

杜月笙书名杜镛,光绪十四年(1888年)阴历七月十五日生于上海浦东高桥。

幼年家境贫穷,10多岁便到上海打流,跟小流氓马世奇结识,专做无本生意,经常和马在小客栈里挤在一张床上过夜,他很爱睡懒觉,肚子饿得发慌的时候,才爬起来央求马世奇叫伙伴们去抓别人的帽子(上海人叫〃抛顶宫〃)卖点钱填肚子。

这样混了几年,又在黄金荣开的〃大世界游乐场〃门口摆水果摊,并代顾客削水果,久而久之练就了一手削梨的绝招,因他卖莱阳梨,别人给他起了个绰号〃莱阳梨〃。

当初他对这个诨名很得意,别人叫他,总是连声答应,自己向人介绍,也爱用它。

以后慢慢发达了,才没人当面叫他,不过当年和他在一起混过的小流氓向他要钱不遂意时,还是不客气地当面大叫。

有次他和四川袍哥大爷范绍曾一起去上海四马路会乐里妓院吃花酒,汽车刚一停下,一群小流氓便围过来向他伸手,他一边赶紧走,一面叫手下人快给钱。

给少了小流氓便大叫:〃莱阳梨,多给一点!〃他的发迹得益于黄金荣的提携,在〃三十六股〃党中,他以足智多谋,为人豪爽讲义气出名。
第二十一章北望故土(6)
    当年上海法租界的新开河和陆家嘴两个码头为新关帮霸占,〃三十六股〃党前去抢夺。

杜月笙一马当先,一斧劈开了新关帮帮主绰号〃惠根和尚〃的脑瓜,在整场械斗结束后,自己七处受伤。

再加上他出手大方,又善于笼络人心,后来独自形成一股势力,专干劈把分赃,敲诈勒索等勾当,同时霸占码头,干抢烟土和卖烟土的生意,条件成熟之后,便另立山头。

杜月笙刚离开黄金荣时,自知敌不过黄金荣,不敢和黄金荣争夺财源,便向工商界方面另求发展。

他的手下都听从他而无恶不作,所以工商界只有请他出面才可相安无事,这就慢慢形成了他替资本家充当保镖的基础。

黄金荣则一直靠老一套强抢硬要的手段弄钱,当时一些外省官僚跑到上海想发展,被黄的手下知道了,便会用种种手段进行勒索,直到把这些人带去的钱搞光,然后再给他留点路费离开上海。

杜月笙却不这么干,凡到上海来的外地军阀官僚等,他有机会便与之结识,当作朋友,充当保镖。

所以他和新旧、南北军阀官僚政客,结识极多,便是这个原因。

杜月笙在上海的势力逐渐形成的另一个原因是豪爽、大方。

他搞来的钱很多,花得也痛快,总是左手进、右手出,不像黄金荣只进无出。

这样替他捧场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他能混出名来,还有他一套拉拢人的手法。

他想要结交的人,总是先找与这人有关系的亲友,表示出对这人的仰慕和恭维,使人乐于和他见面。

他结交人的手法也跟一般人不同,见面时表现很亲热谦虚。

一经熟悉之后,他认为这个人如对他有利,必然千方百计在其他场合,或在与这人有关的人面前,故意吹捧这人一番,有意让这些话传到对方耳中,叫对方从心眼里感到高兴,对他产生好感。

他善于揣摩别人心意,能根据不同类型性格的人,运用不同的手段去对待。

使别人和他结识后,总爱与他交往。

他这些手段,不仅使许多流氓愿为他死心塌地去卖命,就像杨虎、陈群、顾嘉棠等,对他也是言听计从。

他在施小恩小惠时,还有一着很高明的手段,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花一文钱要能收到十文钱的效果,才是花钱能手。〃

他帮助别人时,往往自己不出面,如送人一笔钱,或帮人解决一个困难问题,做了以后,不承认是自己做的,而代他出面的人,又往往把他帮助人而不肯出面的内情告诉对方,这样一来,受他帮助的人便更加感激他,而且到处为他宣扬。

这样一来,杜月笙在上海滩很快崛起,名望远远地超过了黄金荣,黑白两道如雷贯耳。

成了名符其实的上海皇帝。

自从上海沦陷后,在很多人看来,香港成了最理想的避风港。

这时候,青帮徒众都向杜月笙提出建议,在香港拓展地盘,设坛立舵。

杜月笙亦早有此意,恰好戴笠已在香港购置了几处楼房,并派了特务王新衡在那里主持情报工作。

此外,因担心杜月笙等人落入日本人手里,蒋介石特别叮嘱戴笠点名要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离开上海,在这多种因素下,杜月笙于淞沪战役之后领着陆京士、李裁法等人秘密来到香港,住进戴笠为他购置的轩尼诗道70号。

胡蝶是随后才来的,本打算租一套公寓住下,无奈杜月笙苦苦相留,盛情难却之下,和丈夫潘有声一起住了下来。

杜月笙来到香港通过多种渠道打听到,目下虽然堂口众多,但主要还是和安乐、和义堂、三山会三大堂口的天下,这三大堂口中尤以和安乐势力最大,堂主陈百威的名气不下于他杜月笙。

前段时间〃和义堂〃的军师彭昆不知通过何种渠道得知胡蝶在这里,前来软磨硬赖要请胡蝶加盟他手下的美的电影公司,演一组《聊斋志异》里的电影,还说蒲松龄笔下的人物多是狐仙,恰好胡蝶也姓胡,有狐狸之媚、之态,真是天造地设,绝对能打响,赚一笔大钱。
第二十一章北望故土(7)
    杜月笙早听说过彭昆这个人,若要在历史人物中寻找类似的很难找,他自诩曹操,但曹操比他心胸还宽阔些,能容得下人。

彭昆的堂口除了他一枝独秀外,几乎很难寻出一位出色的,以前曾有两名拿得出手的,名叫曾英勇、向科武,但都死在他手里。

因杜月笙不愿露面,彭昆在纠缠胡蝶的时候他一直在后厅。

彭昆走后,胡蝶向他讨意见,他毫不犹豫说:〃这号人你最好少与他来往!〃胡蝶听了杜月笙的话回绝了彭昆。

没过几天,又有自称陈百威太太的女人打电话要求见面。

杜月笙听说是陈百威的太太,当即建议胡蝶答应下来。

第二天上午,那位陈太太果然造访,对胡蝶十分崇拜,说她也是电影演员出身,手中还有一家制片公司,希望胡蝶与她联手主演一部电影。

因为是女人,杜月笙并没有回避。

胡蝶不时用眼色问他,他都没有直接回绝黄小妮。

杜月笙是夜猫子,习惯晚上活动,白天睡大觉,且鸦片瘾特大。

头天听说陈百威夫人来访,吞下安眠药强迫自己睡了一晚,为的是第二天探问一些有关〃和安乐〃的情况。

黄小妮走后,胡蝶不解地问他:〃杜先生,你对待彭昆那般冷淡,为什么对陈百威又这样感兴趣?〃杜月笙说:〃瑞华,你若想在香港发展,陈百威不能得罪,香港的众多堂主中,他除了势力大,口碑也不错,讲江湖道义。〃

瑞华是胡蝶的小名,一般熟人都叫她这个名字。

她说:〃我觉得这女人太功利了,一见面就提出和我联袂,明摆着是想沾我的光,一点遮掩也没有。〃

〃我不这样认为。〃

杜月笙道,〃这只能说明她很坦率,怎么想就怎么说,相反像彭昆满天许诺用大堆好话哄你,这才值得警惕。〃

杜月笙说着话,很快就支持不住了,哈欠连天,生物钟反应他又要上床睡觉了。

胡蝶知道他的习惯,就说:〃杜先生休息罢,不要硬撑了。〃

这以后,黄小妮又打来电话,说她们公司准备拍一部反映抗战的爱国主义电影,想邀她出演主角,这正对胡蝶的胃口,表示如果本子好,很愿意效劳。

接下来一连几天香港几家报纸都在头版刊登广告,招聘电影《向八百孤军献旗》的女主角。

胡蝶是行家,看了广告上的内容提要,就觉得这是一个好题材,只是感到他们向社会招聘主角感到难以理解,对杜月笙说:〃张素贞是我的好友,对她也比较了解,我觉得完全可以演好她,南方公司这样干是不是不信任我?〃杜月笙正要说话,外面有人在按门铃,回过头问道:〃什么人?〃陆京士去了一下,回来告诉杜月笙:〃是一名邮差。〃

杜月笙令陆京士下楼,一边皱眉道:〃一般邮差都在中午以前送信,怎么傍晚还有人来?〃胡蝶笑道:〃可能是邮差知道杜先生的习惯,特意在傍晚才来。〃

〃这不是上海,邮局不会这么客气。〃

〃杜先生的名字不管在哪里都是金字招牌,这里虽不是上海,依我看要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上海。

〃两人正打趣,陆京士上来了,递给杜月笙三封请帖。

一帖给他本人,另两帖分别是给胡蝶和张素贞的。

请帖上说得很明白,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南方公司将斥巨资拍爱国主义教育片《向八百孤军献旗》。

开机前特向从大陆过来的知名人士征求意见,定于1938年传统中秋之夜在半山区陈公馆举办团圆舞会,敬请莅临,下面的署名一律写上南方公司董事长陈百威。

杜月笙把胡蝶与张素贞的请帖都给了胡蝶,拿着自己的一份发呆。

陆京士问道:〃杜先生,你不想去吗?〃杜月笙问道:〃送帖的人呢?〃〃走了。〃

杜月笙叹道:〃这事叫我为难,去不是,不去也不是。〃

〃这是为什么?〃胡蝶收好两份请帖问道。〃
第二十一章北望故土(8)
    就目前的处境,我不宜抛头露面。

俗话说树大招风,我杜某人本无多大本事。

但早已虚名在外,在公众场所一露面的话,香港黑白两道都会注意我,不利我们在这里立足发展。〃

〃那就辞掉好了。〃

陆京士说。

杜月笙摇摇头:〃也不行。

陈百威在香港黑白两道也是位举足轻重的红人,他既然知道我已经来到香港,诚心请我,若不买账将来势必向我们发难。

有史以来,青洪两帮是不同的两个帮系,但从来是井水不犯河水,目前我们需要在这里立足,就不能树敌太多。〃

沉默片刻,胡蝶忍不住问道:〃杜先生,你说,我和素贞该不该去?〃〃当然要去。〃

杜月笙说:〃从某种意义讲,这算是一件爱国义举。

我走南闯北见识的人很多,像陈百威这样有头脑的还是少数,光凭他策划的这一项活动就可看出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你能加盟他的电影公司,可在抗日战争这段时间名利双收。〃

〃那么你呢,去还是不去?〃杜月笙苦着脸:〃自从闯荡江湖以来,我也是第一次被人难住。〃

室内又一次陷入沉默。

杜月笙突然看到请帖左下角有一个电话号码,立即想起一个办法来,决定打电话探陈百威的口气。

这个电话号码是陈百威别墅里的,果如所料,接电话的正是陈百威。

〃陈先生你好,我是杜镛。〃

对方用惊喜的口吻说:〃啊,杜先生您好,我正要打电话找你,请帖收到了吧?〃〃收到了,谢谢你看得起我,这份美意杜某人心领了。〃

对方似乎已察觉到什么,忙打断杜月笙的话:〃杜先生你一定要来,我们哥俩有很多私房话要说。

我知道你的难处,不便在公众场所抛头露面。

我已经替你想好了,乔装一番,秘密到寒舍一叙,肯不肯赏脸?〃杜月笙心里一喜,没想到对方比他想得更周到。

陆京士见杜月笙高兴,知道一定是好事情,忙问:〃你答应去了?〃〃当然要去,这个陈百威我算是服了,不仅心胸宽广、点子多,而且还能替人着想。

瑞华,快把请帖给京士,要他送到张素贞手里。〃

民国三十年八月十五,香港半山区陈公馆灯火辉煌,高朋满座。

宽大、明亮豪华的舞厅内,一对对男女在华尔兹舞曲里翩翩起舞。

九点正,所有的嘉宾到齐了,陈百威身穿唐装,这身打扮他是特意修饰过的,因为唐装是中国人的特殊民族服饰,他迈着大步走上舞台。

众人静下来后,他简短的说了几句,然后要求在场的人都走出舞厅,集中到花园里面向北方。

众人来到花园,北方是维多利湾的点点渔火,以及天际边的大陆……抬头,是一轮明月撒下的银辉万道,沐浴着太平山下的万家灯火。

陈百威触景生情,他要求在场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们把目光放远一点。

此刻,在北方的大半个中国土地上,日寇的铁蹄正在无情地践踏我们的国土,前方将士冒着枪林弹雨为国捐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责无旁贷地有义务支援前线的战斗。

南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