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一剑-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鬯呋鹑肽В俊痹椿劭伤У哪诠π姆ㄊ呛蜕倭炙碌哪诠π姆ㄓ邢嗤ㄖΓ仓褂凇跋嗤ā倍眩鄣讲┐缶睿乃г蚴呛蜕倭炙碌奈溲嗖畈恢挂怀锪恕�
本无拨下最后一颗念珠,慧可眼前出现的幻相却是他的意中人把牟沧浪所送的戒指掷在地上,铿然有声,他一下子就从幻境中醒了过来,刚好听得蓝玉京在叫:“慧可大师,你为何不拨念珠?”
他拨了最后一颗念珠,只见本无大师把手一扬,那串念珠飞了起来,一百零八颗念珠顿时都变得粉碎,从空中洒下。
本无大师朗声说道:“遍洒虚空,无障无碍。坐得蒲团,出得山门。慧可,你去吧!”两人同时下了蒲团。
慧可合什道:“谢大师慈悲。”
本无大师道:“这是你的造化,你自己走吧。我不送了。”
蓝玉京跟着慧可走出第二道山门,说道:“恭喜大师又过了一关。”
慧可苦笑道:“前面还有一关呢。”
蓝玉京道:“少林寺中武功最高的莫过于达摩院首座,这一关都已过了,还怕什么?”
慧可道:“刚才是首座长老有意让我的。少林寺中最难学的也并不就是武功。”
蓝玉京心道:“那是什么?”但见慧可默默前行,他也不便多问了。
过了昆卢阁是千佛殿,殿中有历代巧手僧匠雕塑的一千多尊佛像,姿态各个不同。蓝玉京在武当山就听人说过,不过他却是无暇入殿礼拜了。
他们走在一条青砖铺的路上,最令得蓝玉京触目惊心的是,留在青砖路上那一排排的坑窝。这些坑窝是寺内和尚过去练腿上功夫时,踩砖地留下的痕迹。
蓝玉京刚才还在安慰慧可,此时却是不禁自己也有点担心,暗自想道:“把守第一关是十八罗汉之首的圆真和尚,把守第二关的是达摩院的首座长老本无大师。把守第三关的却又不知是什么样的厉害人物?”
行行重行行,不知不觉之间,他们已是走到了最外面的一重山门。
站在山门下面的,赫然竟是少林寺的方丈痛禅上人。
痛禅上人劈头就问:“慧可,我不是来给你送行的,你懂吗?”
慧可道:“弟子懂得。”
蓝玉京大惑不解,心里想道:“他自己说过是有三个人给慧可送行的,又说要慧可走出三道山门才能离开少林寺,那么他自己站在这山门之下,却为何又说不是送行?”
心念未已,只听得痛禅上人缓缓说道:“慧可,你来了本寺二十多年了,我还没问过你,你从何处来?”
慧可道:“从来处来。”
痛禅上人道:“如今你要往何处去?”
慧可适:“往去处去。”
痛禅上人道:“来时何所见?”
慧可道:“见山是山,见寺是寺。”
痛禅上人道:“后来呢?”
慧可道:“见山不是山,见寺不是寺。”
痛禅上人道:“现在呢?”
慧可道:“见山仍是山,见寺仍是寺。”
痛禅上人道:“此山可是原来的山?此寺可是原来的寺?”
慧可道:“说是就是,说非就非。”
痛祥上人道:“既是无为有处有还无,那你又怎能离开?”
慧可道:“来不是来,去不是去,身在江湖中,心在少林寺。”
那意思是说,他初来的时候,未闻“大道”,来的只是躯壳,所以说来不是来。如今已经受了佛法熏陶,纵然还俗,也可说得是佛门弟子了,所以说去不是去。
蓝玉京不懂禅机,但亦已稍稍可以领悟,既然来不是来,去不是去,那么痛禅上人当然也可说得不是来给送行的了。
痛禅上人道:“答得好,但我听得了凡代你禀告,你自言尘缘未断。
慧可道:“是,弟子确是尘缘未断,罪孽难消。”
痛禅上人道:“本来无一物,尘世即是西天,又有什么罪孽不罪孽的,好,我再问你,何谓尘缘?”
慧可不觉额角沁出汗珠,说道:“请方丈教诲。”
痛禅上人道:“我念一段《华严经》给你听:“尘是心缘,心为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尘不自缘,必待于心,心不自心。亦待于缘。”
痛禅上人念罢经文,作一偈道:“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但依此法修行,西方便在目前!咄,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慧可道:“方丈教诲、弟子谨记。”
痛禅上人道:“好,那你可向去处去了。”
蓝玉京没想到这一关竟是这样“容易”就过了,他随着慧可走出山门,心中还是一片茫然。正是:
山非山兮寺非寺,情关闯过闯禅关。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十回 梦幻尘缘难再续 飘零蓬梗欲何依
一老一少,并肩走出了少林寺。门外阳光灿烂,慧可抬起头来,深深吸了口气、抹去额上的汗珠。
蓝玉京忍不住问道:“前辈刚才和方丈的一番对答,我是听得莫名其妙,但前辈却好像是比起和圆真那场激斗更为吃力?”
慧可道:“何止这样,我和本无大师比试内功都没这样吃力呢。”他看着蓝玉京满脸疑惑的神气,接下去说道:“你知道做和尚的最应该懂得什么?”
蓝玉京道:“是念经吧?”
慧可笑道:“也可以这样说。不过,最紧要的还是领悟佛理.不是熟读经文,方丈刚才就是考我懂得多少,我若答得不对,按寺中规矩,最少还要回去读经三年。”
蓝玉京笑道:“原来如此,但我听你和方丈的对答,好像都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只要他有心让你出寺,你就是答错了他也可以当作是对的,对不住,这只是我的感觉,随口说出来,你别介意。”
慧可哈哈笑道:“你没说错,我也觉得方丈是有心让我离开少林的。”笑过之后,忽地又喟然叹道:“只可惜我尘缘未了,没缘份跟方丈参禅学佛了。”
蓝玉京道:“你念念不忘于了结尘缘。那岂非更加不了?”慧可怔了一怔,大笑道:“了不起,了入起,看夹你对佛门也是若有宿缘,随口道来,比我领悟得更深。你说得不错;只求心之所安。管他尘缘了是不了,咱们页吧!”
走了一程,经过塔林,只见在下面的山谷,有人正在掘出一个墓穴,把芦席包裹着的一具尸体,放入墓穴安葬,蓝玉京知道葬的就是那个和自己交过手的虬髯汉子,心里有点难过,便跪下来,遥遥地给他叩了个头。
慧可道:“你认识这个人?”
蓝玉京道:“半日之前,我曾经和他交过手,他虽然不是被我杀的,却也是因我而死。”当下,将东方亮暗中助他,令得那虬髯汉子摔死在山谷的事情告诉慧可。
慧可道:“这个人是断魂谷韩翔的手下,他做过的坏事料想也不少。不过,东方亮用这种手段杀他,却也未免稍为阴狠了些,只怕又要多造一重孽了。”
蓝玉京道:“断魂谷韩翔是什么人?”
慧可道:“是一个坐地分赃的强盗头子。二十年前为了躲避仇家,隐居幽谷,后来有没有重出江湖,我就不知道了。”
蓝玉京听说被东方亮所杀的那个虬髯汉子乃是大强盗的得力手下,心中稍稍好过一些,问道:“大师说东方亮又多造一重孽,这是什么意思?”
慧可道:“那是因为东方亮的上一代曾经和韩翔结下冤仇之故。韩翔虽然不是正人,但当年那段公案,是非还是很难说的。但东方亮即使不能化解上一代结下的冤孽,也不宜自己更添冤孽。”
蓝玉京道:“你说的上一代,可是东方亮的父亲?”
慧可道:“也包括他的姨父,他的姨父当年是个更大的强盗头子,为了韩翔不肯听命于他,将韩翔害得很惨。”
蓝玉京有点疑惑:“大师好像说过,东方亮的姨父也是你的好朋友?”
意可说道:“好人和坏人,有时是不能很简单的划分的。强盗未必一定就是坏人,我的朋友也未必一定都是好人!”
说至此处,好像勾起了他的回忆:“我如今已重入江湖,也不妨对你说一说我还未出家之时的尘俗事。你可曾听人说过三十年前在江湖上颇有名气的“小五义’么?”
蓝玉京道:“没听说过”。
慧可喟然叹道:“经过了三十年,有的死了,有的失踪了,有的出家了,也难怪别人淡忘了。”
蓝玉京道:“小五义是……”
慧可道:“老大是七星剑客郭东来,老二是服侍你的师祖无相真人的那个聋哑道人,他的俗家名字叫王晦闻。他虽然排名第二,但年龄最大,成名最早,退出江湖也是最早。小五义名气最响的时候,他已经在武当山出家了。所以很多人不把他当作小五义之一,而是将另一个补了进去。不过,另外那四个人和他的交情都是非常之好,虽然有很长一段期间不知他的下落,还是把他当作兄弟的。那个别人将他当作小五义之一的人,和四个人的交情就差了一点了,虽然也并不排挤地,但却不能承认他是可以补上老二的位置的。不过小五义只是江湖上给的称号。别人要怎样说,那也只能由他了。”
蓝玉京暗自想道:“想必他也是当年的‘小五义’之一,否则他不会知道得这么清楚。”
果然便听得慧可说道:“另外三个,一个是东方亮的父亲东方晓,一个是东方亮的姨父西门牧,还有一个就是我了。西门牧是强盗世家,不过当时我们都是不知道他的底细的,我们五个人来自天南地北,籍贯不同,门派不同,年龄也参差不齐,其中有强盗,有侠士,也有介乎邪正之间的人物,只因意气相投,在江湖上偶然相遇,就结成了好朋友了。”
蓝玉京道:“侠士是七星剑郭东来,强盗是西门牧,介乎邪正之间的人物却又是谁?”
慧可道:“是东方亮的父亲东方晓。他行事任性,喜怒无常,少年时候就已经是以怪癖出名的了。不过,尽管如此,他却不失为性情中人,所以我们才和他结交。”
说至此处,好像想起一件什么事情,忽地摇了摇头,说道:“东方亮虽然是幼年丧父,但他的性情,却是和他的父亲颇为相似。”
蓝玉京道:“你不是说你还未见过东方亮的吗,你怎的知道他的性情?”
慧可适:“刚才他们交给我的那封信,你猜是谁写的?”
蓝玉京道:“不是虬髯汉子写的吗?”
慧可道:“是东方亮写的,他怕少林寺的和尚不肯代他转递信件,把信放在死人身上,那个人是上午来找过我的,他们虽然没有让他进来,但人已死了,这封信就一定会转到我手上了。”
蓝玉京默然不语,心里想道:“东方大哥杀了那个人,还利用他送信,心机确是令人感到可怕,不过,他对我却是不错。”
慧可说道:“他的信说的都是私事,他似乎料到我会替他转话回家,他在信上写了一句给他表妹的话,古怪之极,叫表妹不要把天鹅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嗯,这句话倒是颇有禅机,但却比方丈说的偈语还更难解。”
蓝玉京听说是“私事”,不便插口,问道:“刚才你说到晦闻失踪之后,有人把另一个人当作是你们‘小五义’之一,这一个人却又是谁?”
慧可缓缓说道:“这人论年纪,他最轻;论武功,他最好,他和我们的老大郭东来一样、都是武学世家,著名剑客,但他的家世地位更为显赫,名头也响亮得多。”
蓝玉京听他把这个人说得几乎是“大上有,地下无”,不禁半信半疑,暗自想道:“天下竟有这样的人物,但听他刚才的口气,却又何以好像有点耻与此人为伍呢?”
慧可笑道:“你不相信有这样的人物么?他就是你们武当派的。”
蓝玉京道:“武当派的?”
慧可道:“而且他的身份也和你一样。”
蓝玉京道:“我可不是武学世家……”蓦地一醒,说道:“你是说他是武当派的俗家弟子?”
慧可道:“对了,他就是武当派的俗家弟子中有中州大侠之称的牟沧浪。”
蓝王京吃了一惊,说道:“牟大侠现在已经是我们武当派的新掌门人了。”
慧可道:“这消息我也是前几天才听人说的,唉,天下往往有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件事也可说是其中之一了。我们的老二晦闻,变成了在武当山上听候掌门使唤的聋哑道人。而现在他的新主人竟然就是旧日曾经和他兄弟相称的牟沧浪、但愿牟沧浪能曲意优容,不要揭穿他的身份才好。”
蓝玉京吃惊过后,仔细一起,慧可大师确是说得不错。牟沧浪虽然只有五十多岁,论辈份却是和他的师祖元相真人同辈,他的祖先曾经做过武当派唯一的俗家掌门,二百年来,牟家都是在武林中享有盛名的武学世家,但也因此而引起怀疑:“牟沧浪的身份其实是在‘小五义’之上的,他又何必以能够与他们并列为荣?”要知慧可刚才虽然没有透露,但从他的口气中已有透露,牟沧浪当年之所以被人列为‘小五义’之一,乃是因为在郭东来失踪之后,牟沧浪刻意和他们结交造成的。
慧可似乎知道他的心思,苦笑说道:“我也不懂他是因何要和我们结交,不是我们不用与他为伍,实在是我们高攀不起,别人将他当作‘小五义’中人,只是我们沾了他的光。”
蓝玉京因为慧可谈及的是自己的掌门师叔祖,不便多言,只好把疑惑存在心中。
其实慧可是知道原因的,不过他不愿意和蓝玉京说罢了。
拉开记忆的帷幕,让时光倒流二十多年。
那时,‘小五义’中只有两个人已经成家立室,一个是沧洲剑客郭东来,一个是客寓杭州的东方晓。
郭夫人是个“贤妻良母型”的女子,这类型的女子虽然博得亲朋称赞,但在一般人们的眼中则是比较平凡的。郭东来和他们的交游的时间也很短,不久就失了踪,妻子也跟他走了。
郭夫人且不去说她,东方晓的妻子却是武林中有名的美人,名叫殷丽珠。
不过,殷丽珠虽然美丽,却又比不上她的妹妹殷明珠,人家都说殷明珠才是真正名副其实一颗熠熠生光的明珠。
慧可和殷明珠相识的时候,殷明珠就是住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