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柔福帝姬_作者:米兰lady >

第5部分

柔福帝姬_作者:米兰lady-第5部分

小说: 柔福帝姬_作者:米兰lady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只“唔”了一声,也不多说什么。    
    她便朝门内走去,他忽然想起一事,马上叫住了她。    
    见她回头,他却又踌躇了,犹豫良久才走到她身边轻声说:“今天的事不要告诉别人。”    
    她点头道:“当然,我知道这是秘密。”    
    见她蹦蹦跳跳地消失在宫门内,赵构心底五味杂陈,无奈叹息,掉头而归。    
第一章 高宗赵构·华阳花影 第七节 王妃  
    从那天开始,出使而归的喜悦逐渐淡去,生命中充满了突来的郁闷和不思议的烦躁。华阳宫春色依旧,樱花开后八芳盛放,永远是一派太平和美景象,而他再看却有些意兴阑珊,隐隐感到他心里有某种珍视的东西还未完全绽放就已开到荼蘼,就如在金国虎视阴影下的艮岳繁华。    
    他的母亲看出了他的不快乐,把他唤来,温言建议道:“你应该正式纳妃了。”    
    她当然不知道赵构与柔福的这段插曲,只是觉得一个正妻会给年轻的儿子温柔体贴的照顾和心理上的帮助,在他消沉阴郁的时候,或许婚姻会使他重拾有关生活的乐趣。    
    赵构一口答应。此前他已收了两个宫女为妾,因成长中必然出现的需要,谈不上有多少感情,而她们对他的态度也始终是毕恭毕敬的,那层主仆关系并没有因亲密接触而改变,这令他觉得兴味索然。他的正妃人选早已定好,是朝请郎邢焕的女儿。他很快决定接受母亲的建议与邢小姐完婚,虽然这并不代表他对这段婚姻抱有多少期待与憧憬。    
    婚礼那天,经过一番繁琐的仪式后,他把王妃嘉国夫人邢氏迎入寝宫,揭了盖头便默然坐在她身边,久久不发一言。邢夫人先是一脉娇羞,低垂着头也不说话,但见他如此沉默,终于忍不住抬起头来,轻声问道:“殿下因何不悦?是我做错了什么么?”    
    他摇头,却不好面对她的双眸,目光闪烁游离,忽然落在了她微微探出罗裙的绣鞋上。    
    她脸一红,忙把脚缩回裙下。    
    他想起母亲曾跟他提起这位小姐的双足非常纤小,便问道:“你的足也只三寸罢?”    
    她羞涩地颔首。    
    他心微微一颤,便对她呈出一丝温柔的笑。    
    于是画眉点唇,出双入对,人人看在眼里,都称康王与王妃新婚燕尔恩爱非常。    
    靖康元年八月,金太宗再次发动大军攻宋。金军以斡离不为左副元帅,沾没喝为右副元帅,分东西两路进兵。到了九月初,斡离不率兵攻破太原,随即又与沾没喝汇合,于十月初攻下了河北真定府,并继续南下,目标直指汴京。    
    赵桓惶恐之下忙派遣刑部尚书王云出使金营与斡离不议和。王云回来后传报金人的几项要求:割三镇之地予金国,奉皇帝衮冕、车辂给金主,宋皇帝尊金主为皇叔,且上尊号。此外还有斡离不特别提出的一项额外要求:下次宋派使臣入金营议和,必须遣康王赵构,否则免谈。    
    原来上次斡离不放赵构回去后,又多方打听,得知他的确是赵佶的儿子、赵桓的弟弟,不折不扣的宋室亲王,再回想他在营中锋芒毕露的举止,顿时懊悔不迭,心知此人与其余懦弱皇子不同,如此年轻便已有这般胆识,以后势必会发展成金国一大劲敌。所以这次点名要他再度出使,意图从此将他扣押,带回金国囚禁,决不再像上次那样纵虎归山。    
    赵桓见金军已渡孟津,形势迫人,朝中大部分大臣也力主割地求和,也就只好答应。又把赵构召来,恳求他再度出使金营为国议和。    
    赵构也没犹豫,立即应承下来。赵桓见他答应得如此爽快自是大喜过望,忙下诏书封他为议和正使,王云为副使,定于十一月甲子前往斡离不军中议和。    
    韦贤妃得知后自又是伤心欲绝,而这次又多了个女人陪她落泪——赵构的新婚妻子邢夫人。她自得悉此事后便终日以泪洗面,但又怕丈夫看见,每次赵构回府总能发现王妃是在匆匆拭去脸上的泪痕后,才强颜欢笑地相迎的,然而她眉间凄楚之色却无论如何也消抹不去。    
    赵构观之恻然。一夕凉夜,风冷露重,他望着一轮残月拥夫人入怀,对她说:“早知如此,我便不会娶你了。你我新婚不过数月,我此番离去若有不测,岂不误你一生。对不起。”    
    邢夫人掩泪道:“殿下切莫说这等话。我此生最感庆幸的事,便是能嫁予殿下为妃。即便相聚惟一日也虽死无憾。我相信,殿下吉人天相,必能平安归来。”    
    赵构点点头,取出一只金环亲自套在她手腕上,说:“见环如见我,我离去的日子里,暂且让它与你相伴罢。”又叹道:“我一定会毫发无伤地回来的。你也一定要保重,你永远都会是我的妻子,还有许多美好的日子我们要一起度过。”    
    邢夫人抚着金环,无语凝咽,只频频点头。    
    赵构拥着她,那一瞬忽然想起了柔福,不由地暗自思量:“她若得知我要出使的消息,可会如王妃这般难过?”    
第一章 高宗赵构·华阳花影 第八节 笄礼  
    这些天赵构并无再找柔福,甚至有意无意地躲避着她,即便入了艮岳也不过是去见父母及皇帝哥哥,商议一些关于出使的事,再不涉足凤池池畔和竹林中的萧闲馆,习惯于议事之后立即回府,以一户朱门将华阳宫的繁花魅影拒之门外。    
    不想有一日,柔福的同母哥哥郓王楷亲自登门拜访,给他带来一个关于柔福的消息:“三日后瑗瑗在龙德宫行笄礼,她希望你能前去观礼。”    
    三日后,那是他出发去金营的前一天。赵构觉得突兀而异样,问:“我记得瑗瑗要到明年春天才满十五岁罢?为何选在三日后行笄礼?”    
    “是她向上皇和太上皇后要求的。”赵楷一笑,道:“她说论虚岁她已满十五,三日后是个大吉大利的日子,比她生日那天还利于行笄礼。另外,还特意提出请你去观礼,说希望这及笄之喜能带给你好运,佑你出使之后平安归来。”    
    赵构一时并未答应,但望着帘外暮烟沉默不语。    
    赵楷侧首以一种观察的姿态注视着他,唇角的笑意意味悠长:“照理说帝姬行笄礼除父皇母后外只有嫔妃、姐妹、宗妇等内眷观礼,兄弟很少参加,可瑗瑗指定请你观礼,并将行礼日期定在你出行前一天,倒像是特意为你安排的一样。你们平日经常接触么?”    
    赵构微有一惊,却未形之于色,只断然否认:“不,我上次见她时她还只有五岁。”    
    赵楷颔首:“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自九弟上次出使归来,宫中少女莫不钦佩仰慕你英勇气概,瑗瑗虽与你并不相熟,但想必对你也更加敬爱,而今对你竟像是比对我这亲哥哥还要亲几分。”    
    “三哥此言差矣。”赵构淡然道:“难道我就不是瑗瑗的亲哥哥么?”    
    赵楷一愣,随即大笑开来:“不错不错,是三哥失言了,九弟当然也是瑗瑗的亲哥哥。”    
    “请三哥转告瑗瑗妹妹,那天我会去观礼的。”赵构终于应承。    
    赵楷点头,微笑起身告辞而去。他是皇室之中最著名的美男,长袍广袖地行走在晚风中,那眩目的容光有划破暮霭的力量。赵构透过他与柔福相似的眉眼,再次分明地忆起了那日在华阳宫花影里天真烂漫地诱惑着他的小妖精,心情越发沉重如暗夜来临。    
    柔福笄礼当日,赵构随赵楷一同前往龙德宫观礼。赵佶颇喜欢这个女儿,也邀了赵桓及朱皇后前来,并让郑太上皇后亲自为柔福加冠插笄。    
    两位皇帝升御座后,提举官启声奏道:“帝姬行笄礼。”于是笙乐大作,在女官的引导下散发垂肩的柔福缓步入大殿东房,等侯在其间的朱皇后为之梳发总髻,梳成后再引至殿中,乐声稍歇,宫人唱祝词:“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绵鸿,以介景福。”    
    先由主持宗妇为柔福加一普通钗冠,施以首饰,然后柔福再入东房着裙背、饮执事者所酌之酒,象征性地略进馔食,又加大袖长裙,再进酒。最后再入正殿,宗妇为她脱去适才所加之冠,置于盘中命人彻去,然后太上皇后起身,含笑将帝姬的正式钗冠九翚四凤冠给柔福戴上,并从一旁宫女所托的盘上缓缓取过一枝枝冠笄、冠朵,细心地一一插到她的头上。随后有执事者奉褕翟之衣进殿,请柔福着衣,并再酌一杯酒,请太上皇后亲执,祝词再响:“旨酒嘉荐,有飶其香。咸加尔服,眉寿无疆。永承天休,俾炽而昌。”祝毕太上皇后赐酒,柔福饮完,再食执事者所奉馔食。    
    此时的柔福身形虽依旧娇小玲珑,但加冠着服之后已有一派少女风姿,眼波偶尔流转顾盼,落到赵构身上时却仍会不禁地流露出他熟悉的那一抹顽皮之色。礼成后女官引柔福至赵佶面前,柔福朝父皇下拜,赵佶微笑命她平身,她依礼谢恩而再拜。经过一番琐碎累人的仪式,柔福看上去略有倦意而有些不耐烦,平身之后微微朝前压低声音笑着对父皇说:“是不是这样就可以了呀?”    
    赵佶正色道:“都及笄了却还这般不懂事!先听宣训,再拜你母后,然后接受内眷及几个兄弟的祝贺。注意行动走路要轻柔优雅,再不能像以前那般蹦蹦跳跳了。”    
    柔福略嘟了嘟嘴,说:“哦。”于是再拜聆听提举宣训:“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谦仪。不溢不骄,毋诐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守之。”    
    随后柔福再拜,一字一字地背出她的答辞:“儿虽不敏,敢不祗承!”    
    归位再拜,并再三拜谢太上皇后。    
    礼毕,柔福如释重负地朝一旁坐席走去,准备接受皇后、妃嫔及众内臣的道贺。应赵佶的要求,她行动间举止轻柔而优雅,一抹清新纯美的微笑绽开在她盛装之下的华美容颜上,莲步轻移,翩然生姿。    
    经过赵构面前时,她略停了停,轻唤一声:“九哥。”眸中依稀有一簇温暖的焰火闪动。    
    像是被灼了一下,赵构仓促点头,想跟她说几句祝贺的话却不知如何开口,惟有清苦一笑。    
    柔福亦不再说话,自他身边飘然走过。    
    赵构木然立于一旁,绝望地呼吸着被她风华晕染过的空气,不觉一丝酸楚之意逐渐蔓延至鼻端。    
第一章 高宗赵构·华阳花影 第九节 挂帅  
    靖康元年十一月甲子清晨,康王赵构入延和殿向皇帝赵桓辞行。赵桓亲自离座授玉带予他,再三好言抚慰,赵构淡然称谢,随即率副使王云出城前往金营。    
    王云也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一路上喋喋不休地劝赵构说敌强我弱,不可硬与之对抗,殿下最好把他们提的要求尽数答应下来,否则很难全身而退,再要回京就不容易了。赵构漠然不答,最后听得烦了便冷冷瞪他一眼,王云吓得一哆嗦才闭口不再出声。    
    行至磁州,忽见有一着官服之人率领一群将士拦路跪迎。赵构勒马,问:“你是何人?为何在此挡道?”    
    那人抬头,目光炯炯有神,气宇轩昂一派大将风度,朝赵构拱手道:“卑职是磁州守臣宗泽。上次肃王出使金营即被金人扣押,至今未归。而今敌兵已进逼至此,危机已不是议和便可化解的了,敌酋诡辞要求殿下为使,实则意在诱殿下入营而非议和。请殿下三思,勿再前行。报国尚有许多更好的途径,殿下贵为帝子,切勿因一时意气中计落入金人虎口。”    
    他说的道理赵构自然也很清楚,知道斡离不这次绝对不会再放过他,此番出使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求能与之周旋,为大宋争取一点抗敌的准备时间罢了。但此刻听宗泽说“报国尚有许多更好的途径,切勿因一时意气中计落入金人虎口”,不免心有所动,便迟疑起来,思量着是否听从他的建议暂不继续前行。    
    王云见他开始犹豫,立即着急劝道:“殿下与臣是奉皇上的命令出使金营议和的,倘若不去而折返京城,岂不是违抗圣旨?请殿下不要理会这些人的谗言,还是速速上路罢。”    
    赵构沉思片刻,对宗泽道:“谢大人挽留,但构既答应了皇上出使议和,当不辱使命才是。还请大人下令放行,让我们过去。”    
    宗泽见他不听,也不再劝,朝后使了个眼色,手下一帮将士立即联手阻挡,越发将道路挡得严严实实。周围的普通民众听说康王要再度出使,也都纷纷赶来,围着他呼喊流涕苦劝他留下。赵构上次出使傲视敌酋的消息传出后深得民心,臣民都十分钦佩他英勇气概,因此赶来塞道挽留,不让他前去送死。    
    王云见状怒斥道:“大胆刁民,竟敢阻拦康王出使议和,若不想死就速速让开!”    
    州民们闻声朝他看去,立即有人认出了他,对大家呼道:“他便是上次劝大人拆我们房子的家伙!”    
    原来王云上次出使金营路过磁州时,曾劝宗泽把城边民房都拆了以清野,于是民怨四起。大家本已是对他恨之入骨,现在又见他怂恿康王去议和,新仇旧恨一齐涌上,便一个个冲了上去,把王云拉下马,你一拳我一脚地暴打起来。    
    王云连声惨叫呼喊救命,赵构先是一惊,转头看了看宗泽,而宗泽一向鄙视王云,见状只冷笑而不出手相救。赵构一想,也觉此人对金人奴颜媚骨,不救也罢,便也默不作声。    
    于是王云被一干民众当场打死在地。    
    王云死后宗泽再出言挽留,赵构遂颔首答应,当晚留宿于磁州。    
    在驿馆睡至半夜,忽然被一阵金戈激战声惊醒,忙披衣出房,却见门外他带来的亲随和宗泽派来的守卫倒了一地,随即两柄冰冷的刀架在了他脖子上,一个声音在他耳畔响起:“斡离不元帅担心康王马行得慢,特命我们前来迎接。请康王随我们启程。”    
    赵构此时已看清,身边及院内布满了全副武装的金国骑兵。    
    短暂的沉默后,他对身边金兵说:“把刀拿开,我会随你们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