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全真门徒 >

第27部分

全真门徒-第27部分

小说: 全真门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过大喜过望,他可不知道武功大夫是什么官,只听到能统领城中全部骑兵。这时城中除了已经成军的一千骑兵外,后来陆续缴获了几千战马,也被集中起来训练新的骑兵,因此杨过已经在憧憬自己带着数千骑兵杀得蒙古人七零八落的场面了,看了郭靖一眼,见他没有反对,便答应了下来。
    史良也大喜,当即把杨过认成了自己人,心道:只要你爱官位,便能为我所用,我别的没有,给你官做那是再容易不过了。他却不知道人家为的完全不是官职。
    不过城中那几个副将都愤愤不已,正七品的武功大夫在武官里已经不算低了,当初自己几人从小兵当起,要不是后来沾着守襄阳的光,只怕现在都熬不到正七品,这小子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竟能一步登天。不过这小子是郭靖的侄子,又正得上司器重,这会儿几个副将都不敢将心中的嫉妒表现出来。
    史良又转头看向郭靖等人,见他们都是平头百姓,根本没有上去说话的兴致。不过其中还有个全真教老头丘处机站在那里,全真教可是吕文德奏折中提到皇帝金口表彰过的,史良也不得不上去和丘处机寒暄几句,至于其他人,便都视而不见了。
    寒暄完了史良便径自带人朝城守府去了,等他走远,被他冷落的武林人士中便有人不干了:“我们辛辛苦苦帮着朝廷守襄阳,可那小子却连问都不问一声,这算是什么事嘛?郭大侠,你可要帮我们讨个说法。”
    郭靖道:“我们守襄阳,可不是为了朝廷。如今朝廷腐朽不堪,有什么值得帮的,我们是为了这城中和整个江南千千万万的百姓才守襄阳的,这史良理不理睬我们,又有什么好在意的。”
    话虽是这么说,但就这么华丽丽地被人无视掉,任谁心里都不好受,更何况是最好面子的武林高手了,因此众人当场就把史良恨上了,当然也有人嫉妒全真教被另眼相待,连带着连全真教也恨上了。
    这些人在这边抱怨史良,却不知史良也在抱怨他们。先是有个副将说起:“史将军,这些武林中人于守城大有功劳,将军就这么不理不睬,是不是有点不大好啊?”史良道:“这些人仗着武功好无法无天,以后可不要对他们客气。他们才几个人,就能对付蒙古大军了?守城还是要靠我们的士兵的。”
    等史良来到城主府,护送他的五百禁军便回去了,只留下那几个史弥远派来的护卫。那些禁军在临安享受惯了,这时候在襄阳城里是一刻都待不下去,直接回头上了船,又是一路嚣张至极地回去了,远处看着的蒙古人气的牙齿发酸,忽必烈连忙派出奸细去打听城中有什么变故。
第五十九章 城下决战
    却说那些武林高手垂头丧气地回到郭靖府上的时候,不免和熟人抱怨一番,那新守将如何如何地看不起人。小龙女没有去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林志兴回到住处的时候,还难得好奇地问了一声:“那新来的守将是个什么样的人?”
    林志兴道:“也是个来混军功的,看来是官家子弟,看不起草莽中人,只盼着他如吕文德那样安安稳稳地待在城主府里就好了。”
    照史弥远的意思,就是要他侄子什么都不要管,只等着拿军功,可让一个自比管、乐、诸葛的有志青年什么都不管这可能吗?史良在史弥远面前的确恭敬温顺,但在外面可绝对不是这样的,仗着他叔父的名头,一向颐气指使惯了的人,怎么可能任由下属摆弄?
    这时城上警钟响起,那些刚回来的武林人士有一些便转身朝外走去,也有几个骂骂咧咧地就是不动。小龙女也要去时,被林志兴一把拉住道:“新守将可不待见我们这些练武的,我们就不要跟去添堵了。反正蒙古人也就是填填河,又不是真的攻城。”
    只过了一会工夫,那些出去的人便陆陆续续地回来了,走在前面的一个大汉怒道:“老子在襄阳城里待了十多年了,连几个将军见到我也客客气气的,还没受过像今天这样的气。”边上顿时有人附和道:“说得正是,离了我们这些人,我倒要看看那个小白脸怎么守得住城。”
    林志兴原本以为史良只是给他们脸色看,没想到竟直接把人撵回来了,这时见郭靖过来,连忙上去询问。
    原来史良听了警钟声,也往城上去,正好遇到郭靖一行人。史良当场便对一个副将道:“你去告诉那些人,守城自有军中将士,他们这些平头百姓就不要参合了。”那副将不敢违抗上命,只好吭吭哧哧地把史良的意思说了,群雄当即一片哗然,有性子烈的竟直接走上去指着史良鼻子骂道:“老子守襄阳的时候你还在吃奶呢。”
    史良急忙命令一队士兵隔开这些武林人士,郭靖不愿这时候与官府冲突,好歹把众人情绪安抚下来。经此一事,众人不待再见史良,不等他来撵,便都从城上回来了。郭靖最后道:“这史良如此刚愎,只怕不是好事啊。”
    林志兴道:“襄阳地形易守难攻,如今又兵精粮足,只要史良不发疯跑出去主动攻击蒙古人,这城没有守不住的道理,郭师兄也不要太担心了。”
    既然史良不用他们,林志兴就安心地找小龙女一起练武功去了。
    林志兴之前有一点猜错了,那便是蒙古人这次不是来填河的,而是来攻城的。忽必烈不知道城里出了什么事,便派兵攻城,来试探城里的反应。这次派出的只是普通的蒙古兵,城上宋军早有应对,轻易便把他们打下了城。忽必烈探了半晌,唯一探出的便是全真教不在城上,“那些牛鼻子又在耍什么阴谋?”忽必烈一边担心着这个问题,一边传令收兵。
    史良见蒙古兵不过如此,原本听了传言还有些畏惧,这时完全放下心来了。转头一看杨过就在身边,有意让他多立点功,便指着城下的蒙古人道:“敢去杀敌否?”
    杨过如何不敢?当即领骑兵出战。蒙古人攻城的全是步兵,这时又在后撤,被骑兵突袭,顿时土崩瓦解,四散而逃,杨过一路斩首无数,直到蒙古骑兵前来接应,这才拍马回城。
    史良首战得胜,心中自信又多了几分,便想着一战而定。等众将回到城守府,史良便口出惊人之言:“我欲明日出城与蒙古人决战,诸位有什么意见?”
    几位副将一听,脸色刷得就变白了:蒙古人不来招惹自己,就已经是万幸了,您老祖宗竟还想着去招惹蒙古人,这不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吗?当即异口同声地阻止道:“不可。”
    四人相互看了看,其中一人说道:“将军三思啊,蒙古大军多数是骑兵,冲击力强,来去如风,我军仗着城墙坚固,才能把他们挡在城外,若是野战,我军实在是没有什么胜算啊。”
    史良已经在想着大破蒙古大军以后,皇帝该怎么怎么赞赏、同僚该怎么怎么羡慕、百姓该怎么怎么敬仰,再说他又没见过蒙古骑兵,只听说前不久被杨过领兵杀得大败,哪里会害怕,因此根本听不进他们的意见,反驳道:“我看你们几个,是越活胆子越小。若是蒙古人真有你们说得那么厉害,前几天就不会总是吃败仗了。”
    说完又问杨过:“你与蒙古骑兵交过手,他们很厉害吗?”
    杨过连场得胜,正是信心爆满之时,听他这么一问,豪气顿声,道:“蒙古骑兵不堪一击。”他曾率一千骑兵打败了一万蒙古骑兵,因此他有资格这么说。
    史良闻言大喜,当即便命人起草战书,送往蒙古人大营。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史良决断已下,几位副将也只有服从的份。
    忽必烈回到营中,总是在想全真教会到哪里去,越想越不放心,专门传令下去加强警戒,特别是他自己的安危和粮仓的安危,更是重中之重。可是他辛辛苦苦忙了大半夜,全真教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却等来了细作的情报:襄阳城新任守将史良已经到了,今日的船队就是送他过来的。与这个情报同时到来的是一封来自襄阳城的战书:明日城下决战。
    忽必烈一收到这战书顿时傻了,第一个反应是对方在开玩笑。等问清楚不是在开玩笑,第二个反应便是有阴谋。如今襄阳守将是个新人,一干脾气喜好都不清楚,因此忽必烈招集手下连夜商讨,试图找到对方有什么阴谋,有说想趁大军出营偷袭营地的,有说想把大军骗出去掘汉水水淹七军的,反正争吵了一夜也没吵出头绪来,忽必烈顶着两个熊猫眼一直等到了天亮。
    过一会斥候来报,襄阳守军已经在城下列阵,等待蒙古大军决战。
第六十章 忽必烈已死
    不管襄阳城中有什么阴谋,蒙古铁骑从没有在战场上害怕敌人的道理,既然宋兵列了阵,忽必烈即便再想不通,也要派兵应战。因此,忽必烈派出了所有的骑兵出战,至于步兵,大半留下守营,小半留在忽必烈身边保护这些军中首脑,就这样,忽必烈还是特意叮嘱留守大营的阿术将军:“无论什么人靠近营地,一律乱箭射死,便是一只鸟都不要放过。只要你确保大营无恙,回头记你首功。”
    却说襄阳城中,郭靖等人直到大军出了城才得到消息,黄蓉听说这事,顿时急得脸色发白,待要起身,又觉得腹中疼痛,只好又坐了下去,急忙拉着郭靖道:“靖哥哥,便是绑也要把他们绑回来。”
    郭靖二十年前就做过这样的事情,这时一点就透,而且以郭靖的武功,要“说服”史良自然不在话下,可惜等郭靖到了军中的时候,蒙古人已经来了,这时若是把史良绑了去,只怕群龙无首之下全军便要不战而溃,因此只好长叹一声,退回城中。
    宋兵的阵势倒也列得整齐,前排是持盾的重步兵,后面依次是长枪兵和弓弩手,以史良看来,这般阵法便是原来女真的铁浮屠都讨不得好去,更不用说蒙古轻骑了,因此见蒙古兵冲来,丝毫不惧,反而兴奋难言。
    可惜蒙古兵让他失望了,他们并没有前赴后继地冲到这如林的枪阵之前,而是远远地绕着宋兵放箭,虽说前面的重步兵不怕箭,可时不时有抛射的箭支落到后面的枪兵和弓弩手中间,毫无防护的枪兵和弓弩手顿时哀号一片。
    宋军的弓弩手急忙放箭还击,可惜轻骑兵往来不定,大部分箭支都落在空处,反而宋军总在原地不动,成了蒙古人上好的靶子。史良极不适应蒙古人的打法,眼见宋兵吃了大亏,急忙喊道:“骑兵,杨过的骑兵呢?”
    杨过得了令,便带了骑兵出阵,他如往常一般挥舞着铁枪冲在当先,眼神却盯着对面蒙古骑兵中的指挥官,就等着一会两军相撞时首先把他干掉。出乎他的意料,面前那队蒙古骑兵见了他们,似乎是知道杨过的厉害,竟集体拨转马头转身就跑。
    到口的肥肉如何能放过,杨过想也不想便追了上去,只是蒙古人自幼在马背上长大,骑术要更好一些,渐渐地便与杨过等人拉开了距离。杨过见追不上,只好作罢,回身见又有一队蒙古兵在宋军阵前放箭,便带兵杀了回去。
    不过原先那队蒙古人见杨过要走就不答应了,这时反而倒追了上来,远远的便是一通箭雨,杨过这边的骑士顿时倒下十几个。杨过气得眼圈发红,可襄阳城的骑兵要冲锋陷阵没有问题,骑射功夫却不是那么容易练成的,这时候根本没法还手,又转身要追上去时,那些蒙古人立刻拨马便走,杨过一时进退不得,眼见得手下骑士越来越少,直气得目眦欲裂,大吼道:“你们还是不是男人?有本事真刀真枪地打一场啊。”
    这时大批武林高手得到消息纷纷赶来,只是面对蒙古骑兵铺天盖地地箭矢一点办法都没有:若是晚上,还可以欺负他们看不清楚偷偷摸摸地搞偷袭,白天只怕一露脑袋就被射成筛子了。眼看得城下大军危在旦夕,众人却只能在城上干瞪着眼,郭靖气极,狠狠地一拍城墙砖,怒道:“这真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当时便有按捺不住的武林高手出城去助战,只是还没走出多远,便遇上蒙古骑兵,上千支箭扑面而来,四面八方无处可躲,顿时如刺猬般倒在地上,把众人看得心惊胆战。
    郭靖想了片刻,下定决心道:“我去杀忽必烈,城中之事,就交给丘道长了。”说完下了城骑上小红马便要出城,这时郭芙从后面赶上道:“父亲,带我同去。”说完便翻身上马,坐在郭靖背后。
    小红马不愧当世名驹,虽然带了两个人,速度还是要比一般马匹快上很多,片刻工夫便闯过蒙古骑兵的拦截,闯到忽必烈本阵前,阵前蒙古士兵连忙结阵阻拦。不过郭靖可不是那么好拦的,他从马上跃起,连使降龙十八掌中威力最大的“亢龙有悔”,把正面的蒙古兵不断地打飞出去,郭芙在马上也是石子打个不停,他们父女配合,硬生生在蒙古军中杀出了一条血路,眼看着就要杀到忽必烈面前。
    忽必烈见郭靖一路杀来势如破竹,忍不住叹道:“早听说我父亲有一个安答叫郭靖,勇武过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金轮法王道:“王爷不必担忧,郭靖已是强弩之末,待老衲帮王爷把他留下。”
    说话间郭靖又杀过几道防线,金轮法王大喝道:“你们让开。”于是蒙古士兵如潮水般退下,空出大片地方给金轮法王。郭靖一连发了十几下“亢龙有悔”,气息微微有些不顺,这时见蒙古兵退下,正想借机喘口气,可是金轮法王却不给他机会,十层的龙象般若功凝在掌上,凌空击向郭靖。郭靖识得金轮法王的厉害,当即分心两用,左手空明拳,右手降龙十八掌。金轮法王从未见过这般手段,与郭靖左拳一交,觉得浑不受力,正犹疑间,吃了一记刚猛的降龙十八掌,猝不及防下被打得连连后退。
    忽必烈不知江湖规矩,这时以为金轮法王不是郭靖对手,忙对左右道:“几位师傅一起上吧。”于是尹克西等三人各自挥舞着兵器加入战团,一时间郭靖压力大增。郭靖却不怒反喜,一边用左右互博与他们周旋,一边对郭芙喊道:“忽必烈。”
    郭芙顿时心领神会,三颗石子脱手而出,呼啸着朝忽必烈飞去。忽必烈不是高手,只能眼睁睁看着催命的石子飞来,不过他身边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