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小小王妃驯王爷 >

第279部分

小小王妃驯王爷-第279部分

小说: 小小王妃驯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你可不能视而不见。你知道我父亲是冤枉的。“江阳郡主痛哭伏地,快要晕厥过去。清源王心中闪过一丝冷笑,冤枉?这个词真叫难以解释。历来即位的皇帝手上,到处是冤枉的人。

逼迫,就反贼一堆;放过教化,可以重生许多好人。

他今天把话只说到这里,就推说不可久呆离去。

江阳郡主把眼泪擦干,从后门走出小茶楼。来到一处偏僻的街道上,这里是来自江阳的忠心义士。

”清源王那里,我继续求他。我们要到宫中去救父亲,没有清源王不成。“江阳郡主眼睛看着人中的一个人,这个人和江阳王长得一模一样,是为江阳王寻的替身。

这是一个死士,家里钱喂足了,愿意替代江阳王。

”换人的事情,非清源王答应不可。“江阳郡主熟悉的,只有在霍山王军中呆得久的清源王殿下。余外皇叔们不当权,还有两位皇孙们,都才长成,就出来结交人,也不会结交一位女眷。

而霍山王在这件事情上,是袖手不管

清源王还在犹豫,是不是让江阳郡主起事;而江阳郡主决定下来,要把父亲换出来。而且,还要拖清源王下水。

如白泌所说,江阳王的部众,已经来了不少。不过要江阳郡主谋反,她还没有这样的胆量。

在这里交待过,江阳郡主回家去。一进门就有人说王妃有请,让郡主回来就去。

霍山王妃房中,今天热闹。姬妾们都在,霍山王一个月里也会去三、两次的伍侧妃也在,她笑容满面,就是重新得宠,也不再是以前傲气十足,而是亲切地招呼着江阳郡主:”快来,家里又要来新人。“

”以后抹牌,可以多一个人。“霍山王妃含笑让手边坐的一个少女起身:”去见过王侧妃。“少女满面娇羞过去行礼,江阳郡主好似一闷棍打在头上,王爷,已经近六十岁的人,这些人,不要他的身体吗?

见大家笑着的眼光全在自己面上,江阳郡主打起笑容,拉着少女的手问道:”你多大了,叫什么名字?“

少女理当此时含羞,却是回话爽利,自然的带着一股子刚强劲儿:”元旦那天生的,叫元娘。“手上细如凝脂的肌肤,更衬出来江阳郡主常握刀兵的手粗糙。

郡主放下元娘的手,道:”这是王爷自己挑中的,是个好相貌。“

伍侧妃微微而笑,霍山王妃笑得欢欢喜喜:”是我娘家的亲戚,咱们都上了年纪。上了年纪胳臂腿都不中用,王爷还是身子好,你呢,又要帮着带兵,我想着,给王爷再寻个人,咱们都省心。“

江阳郡主强忍心中反感,和颜悦色地道:”回过王爷了?“霍山王妃只看元娘:”去见王爷,他怎么说?“

元娘微笑却不怯场:”说好。“

这个人身上,有着深深的伍侧妃影子,江阳郡主影子。伍侧妃是能干的人,帮着霍山王官场上做了不少事情,宫中又有伍皇后,是帮了霍山王不少。

江阳郡主也是能干的人,还能带兵打仗。

等她们都散去,霍山王妃独自一人时,她的心腹妈妈走进来:”王爷没有往任何一处去,还在书房里呢。“

”我这把子年纪,也到了可以省心的时候了。“会说跟个花心的人,熬到一辈子自然就好。而做到的人,却是霍山王妃。

她冷笑,跟霍山王最久,没有人比她更明白霍山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伍侧妃得宠时,可以踩到王妃头上,霍山王虽然不往王妃房中来,也把府中大事交给伍侧妃,不过霍山王妃依然不倒,每年的年节按品大妆,去宫中朝贺的人,还是她。

伍侧妃去了,又来一个江阳郡主。年青的人以为自己熬得过年老的王妃,不想年老的王妃熬下去,总算等到她舒心的一天。

霍山王喜欢的,是年青又有些能干的女人,不是后宅里的妇女人,霍山王妃发现了这一条后,就知道自己不太受喜欢的原因在哪里。

不过,这不妨碍她一天一天在后宅里舒展着熬下去。

------题外话------

啊啊啊,这个月过去三分之二了,感谢亲爱的们支持,还在榜上呢。再求票票,拜求票票。

简介上传了,感谢花冠亲的建议,麻烦别的亲也提提意见。多谢。俞先生的另一半出来了,亲,你满意不?

第一百五十八章,王妃坐书房

7

天近腊月,书房中新摆的梅花散发幽香。这幽香中,真姐儿都顾不上抬头闻一闻。还有一个多月要过年,家里过年的安排,封地上大叠大叠书信往来,真姐儿越发的要伏案。只有提笔沾墨时,眸子一闪,才能品一下梅花香。

赵赦不在,宽阔的大书案后他的位置上,坐的是真姐儿这个王妃。赵星不时进来添茶,再看看墨汁还多不多。

安静书房中,只有赵星不时会出现的轻轻脚步声,再就是真姐儿提笔换纸时的沙沙轻响。旁边掐牙彭腿红漆高几上放的青瓷博山炉里,檀香云雾般缭绕而出,淡淡薄薄在香炉上方盘绕过,再慢慢化开。

在云雾般香烟旁的真姐儿,被衬托得好似薄云中仙子。

赵星再一次走进来,垂手到书案前回话:“西北的大人们到了。”真姐儿不敢擅专,不抬头道:“去回过王爷。”

“是。”赵星出来,对外面候着的几位大人客气地道:“大人们请先坐,容我回过王爷。”对于王爷的小厮,大人们不敢怠慢。看着赵星往外面走,大家互相看一看,王爷既然不在书房中,赵星刚才进去回的,是哪一位?

年关将近,王爷亲笔信命这几位到京中说话。他们中,还有一位是随同回京的权大人。外间坐着,见先生们也少有人说话,大家一起伏笔忙个不停。来的大人们,更是不多交谈,就有话,也只是低低轻轻的商议一下。

王府中新起的梅花林内,薄薄雪地上传来跑马声。赵赦新到一批好马,同着人在这里赛马。他身着青色锦衣,目光犀利地看着场中奔马。

马上的人,是少年颂皇孙,已封。在颂皇子旁边的,是大他几岁的皇孙淳。两人手舞马鞭,胯下都是一匹黄马。

清冷疏香梅花下,清源王也目不转睛看着两个弟弟。他们也是俊秀少年,头脑极聪慧,又深得皇上喜爱。

他脑子里不时想着白泌的建议,又回想一下前天皇上在宫中见到淳皇孙,亲口夸他为皇家千里驹。

天与地间,晰晰雪花中,清源王装着随意,心中却是想着,这大好世界,会落谁家?

成者,九五至尊;不成者,终生为臣。受人跪拜者与拜人者,是两个境遇。

雪地里本滑,淳皇孙偏又来了一个勒马式。马匹扬蹄嘶鸣长声,大家纷纷喝彩:“好!”梅花映少年,晶莹的花瓣旁,是满面春风的少年,神采奕奕从马上下来。

赵赦也微微一笑,鼓了鼓双掌。掌声中,赵星走来附耳回话:“大人们到了。”赵赦漫不经心:“我在相马,让王妃先见。”

把事情全压给真姐儿,赵赦王爷跑来这里约人偷得浮生半日之闲。

不太满意这种皇弟们出风头场合的清源王,借机问道:“想必是有事情,我们扰了你多时。”听到这话,淳皇孙和颂皇孙也看过来,赵赦摆摆手:“家下过年的事情,王妃有时候要问我,她都这么大了,是自己拿主意的时候。我不管,随她去办。”

一排侍女手捧茶水、酒食送上来,清源王为着王妃,要多问几句,从红漆食盘上取过一块点心道:“这办得很是不错。”

“女人,不是吃就是穿戴,再就是多几句废话哭一场。”赵赦说过,指给清源王看新牵入场的几匹马:“殿下若是相中,我奉殿下。”

书房中真姐儿听过赵星回话,这才放下笔:“让他们进来。”

外面鱼贯进来四位大人,一位年老约五十岁,是主管司农;一位上年纪约四十岁,是主管银钱;小陈大人第一次到京里王府里来,他是代表税政上官员而来;还有一位负责治安的将军,叫汪文信,年纪约在三十岁上下,也是赵赦亲笔命入京。

见到王妃徐徐从王爷书案后起身走过来,所有人不可遏制地吃了一惊。吃惊的面容显现在面上,真姐儿并不为怪。

看到自己出现在这里,他们当然不会乐意,而且如果是道学夫子,还会认为自己冲撞这男尊女卑制度才是。

小商人之家出身的沈王妃,不疾不徐地拖着闪金亮泽的珠裙过来,裙上珍珠在书房中微闪细泽,粗粗的看上去,贵气不可方物。

小陈大人最吃惊,他没有想到的,是王妃见他们。陈姨娘是他妹妹,而且近年来,不少闲言闲语传到他耳中,比如王府里不接陈姨娘,是王妃在作梗。

这些话,小陈大人固然不信,不过看到本该出现在内宅绣榻上的王妃,居然一派大方出现在官员们面前,小陈大人是实实地惊住。

什么是对比,此时就是强烈的对比。

王妃细白的面庞,看上去比妹妹还要柔弱,她微抿着嘴唇,面色自然一段亲切微笑,走过来在榻上坐下,这才对着惊奇的官员看着。

赵星轻咳一声:“大人们见礼。”几位大人这才想起来,跪到榻前行礼:“微臣等,见过王妃。”

“起来吧,这大雪天的喊你们来,是王爷说京里今年花灯好,请几位勤政的大人们一同来看。”沈王妃侃侃而谈,毫不怯懦,也不计较他们一时的失仪。说过,才又一笑:“坐吧,赵星上茶来。”

安座过,大人们心中还在迟疑不决,真姐儿又开口道:“你们来,肯定都有话说,王爷命我先听,先对我说一说。”

“这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人们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王爷命入京看花灯过年,虽然离开家,或是不能回家,却是一种荣耀。

因为知道是荣耀,来京里的回话就至关重要。回的好,明年可以升官,运气好的,当时就可以升官有赏赐。可是心中千想万理的话,回给王妃听?

她听得懂吗?

一时的冷场,真姐儿也不着急。取过雕喜鹊登枝桌围小桌子上滚热的香茶呷着,给了他们一个缓和的时间。

香茶呷过两、三口,真姐儿不再客气,绷一绷面庞,闪一闪眼睫看过去,明亮的眼眸里,多了威严。

管司农的萧大人是路上商议好第一个回话的人,此时觉得禁不起王妃这眼光,不由自主起身回道:“今年大雪成灾,压了近三分之一的冬苗。去问过老农们,这雪大了虽然好,太大了也伤苗。不少新出的青苗都被冻死,明年的春耕,还是要抓紧才是。”

“怎么抓紧呢?”真姐儿不容他溥衍,表哥让自己学习,这正是学的机会。萧大人被一层一层地问,这才回答道:“天虽然冷,却是农人闲的时候。按王爷去年说的,农人闲的时候,让他们多有副业,多开集市做营生。不论钉耙农具还是包子馒头全入集市,让他们农闲的时候不闲着,多多调动挣钱的积极性。”

真姐儿不满意,候了一时见萧大人没有下文,略带不悦地道:“大人,你有些话,是藏到几时?”萧大人吓了一跳,大人们都吓了一跳。萧大人不得不回话:“春耕种子过年已经发下,按王爷说的章程,冻伤一亩地,补种子若干……。”

这长篇,这才扯出来。

听过,真姐儿还是夸了一句:“不错。”让萧大人安坐,再问小陈大人。一一问过,已经是近中午,还不见王爷回来。

大人们又偷偷互相看看,王爷,在哪里?王妃听政务,她听得懂吗?就算她听得懂,她回王爷,会不会回错意思?

“汪将军,我看过你呈的公文,章古这一年里,是怎么回事?”真姐儿最后找上的,是汪立信。汪立信也是怀着狐疑,王妃听这些?她听得明白?

既然问,不得不说出来:“章古是王爷亲近的,允他收附四方散乱部落……”王爷在哪里?真姐儿听过,用好听的嗓音只说一句话:“太由着他了。”想打哪个就打一个。真姐儿对于章古爱女人,是有先入为主的不喜欢。

大人们都屏气垂头不说话,汪立信小小张口结舌不敢相信过,才觑着王妃面色小心提醒她:“这是王爷历年一直许他的,历年来,王爷并没有说什么。”

真姐儿听出话意,只是睨了他一眼,汪立信闭上嘴,听王妃淡淡道:“我知道。”说的,就是表哥太由着他,并不是说将军们,私下里放人情。

大家一起闭嘴,不知道王妃等下,还要反驳王爷多少。眼中一起有疑心,王爷不在家不成?是以王妃趁着这个机会,要在书房里作乱。

真姐儿当看不到,官员们以后,要多多熟悉自己才行。表哥是表哥,真姐儿是真姐儿。两个人有着共同的意愿,都是希望四平八稳守江山,但因为思绪方式不同,在有些事情上,肯定会有差异。

这一会儿,真姐儿对赵赦也说出来过。

沙漏快指到午时,真姐儿喊赵星进来,当着大人面交待他:“王爷要留客人们用饭,早起儿我才看过,你再去厨房上看看可齐备。若齐备,是时候安排送去。去对王爷说,不要由着喜欢,就一个劲儿的跑马,殿下们,还是请他们玩一会儿歇一时的好。”

赵星去过,大人们又要互相交换眼色。王妃这是什么意思?变相暗示王爷在府里,王爷不见他们?王爷从此以后只嬉游去,把政事全由着王妃胡闹。

汪将军犹其犹豫不决,章古是王爷多年树立起来的,闻说皇上要打大仗,这里面,需要章古许多。王妃现在说不由着章古,她到底懂不懂什么叫怀柔二字?

“赵辰,”真姐儿不理他们,又喊来另一个小厮:“给大人们安排午饭,带他们去住处歇着。”大家一起看小陈大人,小陈大人虽然不愿意这时候得罪王妃,为公事,也还是硬着头皮说出来:“王爷在府中?”

王妃轻描淡写:“在同太子府上三位殿下、灵丘王世子和小王爷们、霍山王世子、礼部里秦大人在赛马。你们累了,去歇着吧。”

大家出来全是闹不明白。这代表着什么?王爷不管不问,大老远把人从西北弄来,然后让王妃见见?

真是太奇怪,而且不让人心里放心。

带着疑惑,官员们去了。

书房里,权大人进来拜见王妃。几年没有见,权大人发上已经生了白发。要知道他,也才三十岁没出去几年。

真姐儿含笑:“你要留在西北,王爷和我想想,今年还是让你回京里来,你家人亲戚在京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