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的绵西领导都不禁笑了。
陆政东也笑着道:
“美国股神巴菲特有一条著名的巴菲特定律:在其他人都已经蜂拥而至的投了资的地方去投资,你是不会发财的。
但我们的国人显然还不了解这个定律,就比如股市,广大的股民是看涨不看跌,等到赚到钱的人已经退场的时候,还在蜂拥而上,最终成为别人的买单者,善于走自己的路,才可能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也才更有可能走向成功。我们绵西乃至整个西部需要与国内外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应该把融资、重组、架构的目光投向整个世界,而不应仅仅局限在面前这块贫瘠之地。只有真正的走出去,才会发现世界远比想象中来得更大更精彩”
陆政东也是侃侃而谈:
“国企企业的改革其实也就意味着新一轮的资本重组产业整合的高潮期到来。各行业各公司,都在急尽所能的想办法做大做强,而且国家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也已经开启,按照目前的进展看,加入世贸组织也就是三五年时间的事情,一旦入世的成功,将会为国家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同时,不可避免的会给我们滞后的各行各业带来压力,金融业也是这样,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摩根、花旗、贝尔斯登、瑞士信贷等世界著名金融企业都会蜂拥而进,在这之前需要,我们都需要利用这样的缓冲期,做好更为充分的应对准备,我们希望绵西和穆先生能够携手合作”
陆政东这话与其说是说给穆先生的,还不如说是说给在座的绵西的人听的,不居安思危,到时候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是他这些话,这里面的人能够真正理解多少,他就不得而知了
第12章互利双赢(二)
与会的绵西市里的其他几个领导脸上微微的笑着,心里也是有几分触动,对于西部地区的城市来讲,中小企业融资难,而招商引资则是最为困难的一件事情。
陆政东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引来的是大块头。
虽然吴金泉对于穆先生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对于和穆先生同来的港资的大陆区副总裁的企业和老板却是如雷贯耳。
黄记公司,那可是赫赫有名,而其董事局主席更是国人耳耳熟能详的华人商界的一个传奇式旗帜式的翘楚人物,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即便是像这位副总裁,到地方上,那省里领导再忙也会抽时间接见的。投资也是集中在发达地区或者内陆的重要城市,绵西这样要名气没名气,要实力没实力,根本就难入其法眼,不说投资,就是能够到绵西这样在省里都排不上号的地市来走一趟,就算是给绵西增光添彩了,也就是起到一个给其他投资者引路的风向标了。而穆先生和其公司,吴金泉虽然没有耳闻,但一看此行是以穆先生为主,其实力也就可见一斑了。
想必其莅临绵西的事情这几天就要上省里主要媒体的政经新闻了,肯定是看得其他地市眼馋不已。吴金泉明白,陆政东这是为其不久之后的人大选举造势,但这同时也说明,陆政东手里这方面资源很雄厚,而有这样的本钱,可不光光还是因为陆政东在长滩开发区招过商,结识了一些企业界的精英,而是代表着其有着深厚的人脉,足以让这样的精英屈尊来到绵西,看来是要好好定位一下和陆政东的关系了
陆政东接着介绍了一下绵西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展望。
陆政东的介绍很是简略并未大谈特谈绵西将会如何发展,但穆先生和同来的港资企业大陆区的副总裁却听得很认真,两人若有若无的交换了一下眼神,两人都是行家里手,中小企和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这不是什么新鲜问题,事实上这种现象一直存在,国有企业一向都是优待对象,受到这样的挤压,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商业银行放贷方向,使得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更为狭窄,门槛更高。
在沿海发达地区,民间的资本要比西部充裕得多,但即便是这样,依然有不少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冒险进行集资或者想办法去贷高利贷,而在内地,特别是西部,民间的资本比之沿海就更为贫瘠,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陆政东的想法是以此作为撬动绵西发展的一个敲门砖,虽然陆政东并没有在绵西的发展上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两个人都是长期和政府人员打交道的角色,却能从陆政东的只言片语中,清楚的感受到陆政东对绵西发展的一些思考和想法,陆政东没有任何的大话,但话语之间却也透出在绵西大干一场意味。
在谈完这些之后,陆政东也对担保公司的事情深入的和穆先生一行交换了意见。
穆先生也没有太多的矜持,虽然提出了还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考察和评估,并在担保公司的股份构成和经营模式、西部的区域总部设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想法。
穆先生希望是他、黄记公司、绵西市政府三方共同出资构建担保公司,这正是陆政东梦寐以求的。
担保公司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名气,这样才能迅速获得金融部门认同。所以这些担保公司组成股东或者说背景很重要,获得银行的认同是基础,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穆先生拉上黄记公司这真是太好了,国资、民营资本、港资,这样摆在台面上也好看,陆政东并不在乎黄记公司投资都少,黄记公司的大老板那是华人商界的翘楚,这就是一块金字招牌,更容易为银行认同。
当然,陆政东也清楚黄记公司有意愿到绵西这样的穷乡僻壤来投资,其实心思和穆先生也差不多。
虽然作为华人商界的翘楚,手里又握有各地急需的资金,走到哪里都是受人欢迎的,但是有些问题不是地方上能解决的,也不是见几次领导人就能解决的,有时候县官不如现管。
这里面很重要的是一些需要部委审批的手续,因为体制的原因,这很麻烦,特别是涉及到经济体制方面的,更是麻烦,需要研究,需要调查等等。
时间就是金钱,能够在原则之内尽快能够办下来这些手续,实际上就节约了很大一笔,黄记公司恐怕也是希望藉此搭上他这条线,通过他以及家里在京城的关系打通一些还没建立起良好关系的部门。
穆先生表达了意愿,陆政东在细节上也就谈得更为具体。
政治就像一门艺术,充斥于每一个细节之中,要真正实现自己的意图,必须要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把想做的每件事做好,吹得天花乱坠,最终还是要看结果,不能沉湎于大事件大动作的美梦中,这些大事件大动作,往往都是要从细微的地方开始。陆政东希望能够切切实实的把这次投资落实下来,这才是对绵西上上下下最有说服的。
所以也谈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问题,那就是让担保公司与需求企业之间的关系迅形成互相信任的问题,信息对称很重要,尤其是担保公司对需求企业的信息了解,这是破解难题,能够在担保公司成立之后尽快展开业务的关键。
陆政东的想法是政府部门应该能够有所作为,其实在这方面政府原来也不是没有,比如工商局有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评选,税务部门有纳税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把这方面整合一下,深化一下,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一套企业诚信的评价体系,既有利于担保公司开展业务,其实对这些企业的发展也可以起到一个更为正面的引导作用。
穆先生对于这一点很感兴趣,担保公司往往也就是在这个问题上被卡住了,他们无法掌握许多有关企业展的情况,包括企业市场情况,企业主品行状况、信誉度和负债情况等等,尤其是后者,担保公司更是受到这方面许多制约,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政府部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资源。
这让穆先生和刘副总裁不由自主的点点头,这是他最为担心的事情,没想到陆政东已经早有考虑,看来陆政东不但真是个有心人,还真正是一个经济方面的行家里手,和这样的人领导下的政府进行合作,会更为愉快。
陆政东见两人很有兴趣,也就投桃报李的表示,如果穆先生和黄记公司能够在绵西进行投资,他本人和绵西方面也会最大限度的予以支持。
穆先生和刘总裁也表示一定会尽快进行考察和评估。
或许穆先生和刘总裁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第13章找准位置
陆政东把穆先生一行送到省城,周毓宁也同期离开。
虽然周毓宁在此之前还从未有过欢爱经历,但是一旦尝试过那便是充分释放出成熟女性的无穷魅惑。让陆政东也是颇有乐不思蜀之感,几天的缠绵情爱沐浴的滋润,让初为人妇的周毓宁似乎也是食髓知味,显得很是痴缠,但对于两个人这样的关系,可每当他试图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周毓宁总是始终回避着。
而当穆先生等人离开的时候,周毓宁也坚决的离开了。
这让陆政东有点不知道周毓宁到底是一个什么想法,不过几天之后,陆政东就知道周毓宁是怎么一个想法了。
周毓宁要出国做访问学者了,随着这个消息的到来,陆政东也找到了周毓宁临走之时给他留的一个短笺内容并不长,但周毓宁的意思很明了,她并不是他适合的结婚对象,希望他好好对待雪玉,让雪玉幸福,不然她一辈子也不会理他。
周毓宁不愿意结婚,已经是在接触中经常流露出来的,陆政东多少还是有一些心理准备的,但陆政东也没想到周毓宁会一走了之,看得出来,周毓宁是明知要出国了,才会那么放得开,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陆政东闻着信笺上还残留的周毓宁的淡淡的幽香,眼前不由又浮现起了在一起的日日夜夜。那个眼如秋水、明眸善睐的女人,难道真的就是自己生命中的过客吗?
周毓宁的快刀斩乱麻,而且还这样积极的促成他和雪玉之事,把自己最心爱的男人推给其他的女人,陆政东也知道周毓宁心里当时的那份酸楚,也知道周毓宁因为雪玉,而承受着多大的精神压力,周毓宁这样让他既欣赏,同时心口一样痛得浑身发紧。
如果他真要和雪玉算了,恐怕周毓宁的负罪感更会强烈,真会永远不理睬他了,可陆政东此刻心里也非常的矛盾,雪玉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女孩,但是
陆政东内心正在痛苦交战之时,手里的电话响了起来,忙收拾起情怀,道:“我马上到”
刘振强要找他谈话,陆政东也知道他这样年轻,省里对他在绵西的一举一动肯定也是很关心,刘振强就更不用说了。
陆政东到了之后,就把他的一些想法讲了一讲,在绵西工作的情况汇报了一下,刘振强特意问起的土地拍卖案的事情,陆政东也很客观的讲了一讲。
刘振强能够感觉得出来,陆政东对于吴金泉对土地拍卖案这件事的处理有些看法和情绪,或者说对于吴金泉对于绵西局面的掌控有些不同的看法,也觉察到了陆政东的落寞,或者说有些不甘。
陆政东在绵西的点点滴滴都通过各种关系反馈到了他这里,看来是遇到了一些麻烦,但陆政东最后还是选择了等待时机,这一点让刘振强颇为欣赏,总体表现还是不错的。
陆政东这一路走来实在是顺风顺水,能够在环境发生变化之后,适时的调整了自己的行事风格,选择了沉住气,这对于陆政东来说,殊为不易。
不过,有些东西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些东西不亲身经历体会,就永远无法真正感受,让陆政东受些打磨也是必要的,这是人生必须的经历,太过顺风顺水只会让他栽更大的筋斗。刘振强也担心陆政东还是会操之过急,吟了一下说道:“市委管大方向,说得细一点,那就是管市里的大政方针,市政府负责执行,实施,执行什么?自然不是执行实施市政府自己的想法意图,而是市委的想法意图,市政府必须要围绕市委的决定来展开工作,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你是市长,你的市长前面还有一个头衔——副书记,你必须服从组织原则。”
刘振强看了一眼陆政东继续说道:
“能力强的市长,不是在市长的位置上有多强势,而是要学会巧妙的把自己的想法以合适的方式传递给市委书记和班子的其他成员,求得理解认同,这样你自己的观点思路可以为市委所用,这样市政府的工作干起来也会轻松不少,在工作上也享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前提还是要和市委的大方向保持一致。你这个市长要想干好,那就得首先学会端正心态,学会怎样去适应。”
“当然,同样作用是相互的,你是市委副书记,也是市委领导中最重要的一员,同时你又是市长,市委决定你想要市政府方面全力运作执行好市委的思路意图,那也需要考虑市政府这边的想法,如果观点冲突太大,市政府方面抵触太强,毫无疑问会极大的削弱市政府方面在执行上的力度和深度,最后也是事与愿违或者达不到当初的预想效果。
人都有个体差异,干部也一样,不可能所有的事情想法都一样,如何寻找到一个平衡,在这个基点上,求同存异,共谋携手,劲往一处使,这才是最好的,事实证明,只有一个健康的、团结的领导班子才能够真正把事情干得更好,这是组织上所希望看到的。”
陆政东仔细的揣摩着刘振强的话,实际上刘振强的话是一个平衡的问题,市委书记可以培养副手来制衡分化市长权力架构,同样市长也可以在其他常委尤其是市委副书记这个关键角色上寻找支持,这就是一个在冲突角力和携手合作之间寻找妥协的过程。
陆政东听得很专注,刘振强的话听起来似乎都浅显易懂,但是真正仔细琢磨,却又觉得啥都没有,完全就是一些套话式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常识,但是放在特定环境用特定语气说出来,那就不一样,让他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市委书记与市长之间本来就是体系中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角色,这也是当初在制度设计上的一个初衷之一,协调好了,那才是事半功倍,这一点,陆政东也不得不承认,就如长滩一样,孙伟阳和刘建中在长滩的时候孙伟阳都算是很有魄力的市委书记,但在处理和市长的关系上,孙伟阳更胜一筹,让市长肖清扬充分的发挥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