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未来接收器 >

第404部分

未来接收器-第404部分

小说: 未来接收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夏康甜在想什么。不管是出于维护刘士卿的角度,还是为了爱护夏康甜,她都觉得有必要让夏康甜打消某些念头。毕竟有些事情做起来,太危险了,夏康甜卷入到刘士卿和郭倩蓉之间,在她看来,太不明智了。
    刘士卿摆了摆手,“我这次到底要不要去英国,还没有想好,你们谁也不用争着抢着跟我去。我这次就算是去,也只带蓉蓉和杨姐去。”
    夏康甜大失所望,不依的道:“老板。你,”
    “就这么说定了刘士卿不给夏康甜分辨的机会。
    夏康甜顿时撅起嘴来,跟个闹脾气的孩子一样,王馥佳一双美眸之中也流露出黯然神伤的眼神。唯有郑立笑着说道:“士卿哥哥,那我就提前祝你们旅途愉快。还有啊,你们俩从英国回来后,一定要给我买礼物呀。”
    由于“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比预料的时间,提前了好几天有了一个,好的结果。燕京大学本学期的科目已经全部考完,水木大学的考试又不着急,刘士卿从现在开始,就有了大把的时间。
    毛思娴希望刘士卿这个大老板,有时间的话,能够到银河演艺转一。康永恒也希望大老板能够到工地视察一番。两个总公司副总经理级别的人物的想法是一致的,一方面是想向刘士卿汇报一下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能够让刘士卿看看他们的工作成果,同时鼓舞一下公司员工的士气。
    刘士卿暂时也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耍在最近几天要做的,想了想,也就在饭桌上答应了下来。另外,刘士卿让杨诺婷帮他制定一个视察的时间表出来,他不但要巡视银河演艺和银河实业高新技术实验园建设工地,同时还要看一下银河实业在燕京的其他子公司、分公司和入股公司。
    截止到目前,燕京汇聚的银河实业子分公司数量,已经逼近了武灵市的子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个,包含有银河演艺、银河化工、银河软件、银河实业燕京分公司,银河实业高新技术实验园。燕京友协化工等等。刘士卿还从来没有认真的、系统的看看自己在燕京的产业,正好趁着这次机会,好好的看一看,做到心中有数。
    众人一边吃一边聊,时间很快就到了中午十二点。刘士卿下午还要去华夏科学院,便和毛思娴他们分开了。今天下午之后,他就能够迎来一段比较长时间的空闲时间了,渡过了两个多月日夜不分的日子,刘士卿还是很期望接下来的暑期生活的。
    刘士卿他们感到华夏科学院的时候,卢永祥正带着人忙里忙外的进行布置。
    从昨天下午三点多开机,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个小时了,流水线运转十分的平稳、正常,期间华夏科学院、华夏工程院在燕京的院士闻讯之后,纷纷过来参观。卢永祥生怕出意外。专门请驻守在华夏科学院大院的武警中队,派人守着这条流水线,只允许人们在三米之外的个置观看,不准接近。半上午的时候,因为总理下午要来视察,中央警卫局派了十几个人过来,警戒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此时,除了少部分人之外,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接近这条流水线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过来看新鲜的院士、科研人员还是络绎不绝。
    这条流水线的正式名称叫做“大气中二氧化碳制干冰流水线。”名字有点长有点拗口。不过这挡不住善于创造的华夏人。不知道是谁挑的头,把那串拗口的名字浓缩了一下,改成了“大气干冰机”。这个名字迅速的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并且迅速的取代了原来的名字,成为了这种机器的常用名字。
    卢永祥见刘士卿过来,连忙拉着他,进了安置大气干冰机的仓库,此时机器还在运转之中,在流水线的末端,放置着很多超低温保温箱,里面装的都是成品干冰。
    “刘总,这些干冰怎么处理?还有啊。这条大气干冰机的所有权算是谁的?”卢永祥想赶在总理来之前,把一些事情敲定,免得以后和刘士卿发生不必要的纠葛。很多时候,账目理的越清,合
    刘士卿皱了皱眉头,他对这条大气干冰机没有太大的兴趣,不过要是白送给华夏科学院,他还是觉得有点亏的,毕竟为了这条生产线,他先后砸到了里面两个多亿,另外还有他也付出了相当大的劳动。“这样吧,卢院长,这台大气干冰机算是你们的。不过我公司的那些员工,还得请华夏科学院的朋友们,带一带。把他们在这台大气干冰机制作过程中,所获得经验,传授给我的那些员工。时间吗?至少也要带到明年春节后。你看怎么样?”
    卢永祥还真的不舍得把大气干冰机给刘士卿,一听刘士卿只是提出这么简单一个要求,忙不迭的说道:“咱就这么说定了
    刘士卿哈哈一笑,“卢院长,你还怕我反悔不成?”
    人才的培养是相当麻烦的,刘士卿根本没有时间,去给成百上千的员工上课,做培,而华夏科学院是国内最具有这个条件的科研机构了。
    他相信卢永祥一定会明白双方合作的基础是什么,在培银河实业的员工的时候,不至于去藏私。可以让那些已经对大气干冰机有所了解的员工们,学到更多更深入的东西。
    大气干冰机给华夏科学院就给了,只要能够把人手培养出来,刘士卿就可以制造更好更多的大气干冰机,到时候,刘士卿就可以发展他的大气产业链了。刘士卿
    卢永祥笑道:“我最不怕的就是你反悔。你要是反悔了,我就更有理由拉你到华夏科学院给大家伙上课了。呵呵,对了,刘总,你还没说这些干冰怎么处理呢?”
    刘士卿看了看那些超低温保温箱,“卢院长,我都把这台大气干冰机白送给你了,你还问我怎么处理这些干冰呀?你自己看着办吧干冰又不是完全无用的东西,要么存放起来,要么谁需要就卖给他
    卢永祥点了点头,“嗯,这个主意不错。看来很有必要成立一家由科学院控股的干冰公司了。刘总,你有没有兴趣入股?”
    刘士卿摇了摇头,“算了,你们别找我入股,我暂时还没有打算做干冰生意,要做也是明年之后的事情了
    卢永祥不免有些失望,他可知道刘士卿是个大财主,有钱又有技术,如果能拉着刘士卿入股,想不发财都难。只是现在看来,刘士卿更愿意自己干。
    这时候,郭仕错也赶了过来,这位科学院的副院长拥有的权力还是挺大的,至少他有资格通过武警和中央警卫局设立的两道警戒线,走到刘士卿和卢永祥的身边。
    “老郭,你怎么现在才来呀?”卢永祥有些不满的看着姗姗来迟的郭仕错,“在京的院士,差不多就属你来的最慢了
    郭仕错先是走到距离大气干冰机比较近的位置,详细的查看了一番,又走到生产线的末端,看着机械手把干冰收集起来,装到超低温保温箱中。连连点头,“不错,不错。这可是全世界环保事业的一个重大突破呀
    “这还用你说嘛?老郭,以前做这台大气干冰机之前,我还觉得自己还年轻,还能够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出不少的贡献。可是做了这台大气干冰机,我才发现人不服老是不行的,我做了一辈子的科研工作,也没有搞出来一项能够和大气干冰机相提并论的先进技术卢永祥感慨万千的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句话,说的可真是至理名言呀“老卢,你先别忙着发感慨,有件事,我可得问问你。能够做出来这台大气干冰机,最大的功臣是谁?”郭仕错盯着卢永祥问道。
    卢永祥毫不犹豫的说道:“当然是刘总了。大气干冰机的技术提供者和资金的主要提供者,都是刘总”毫不夸张地讲,要是没有刘总,就不会有大气干冰机的问世
    “好,你承认就好郭仕错呵呵一笑,“既然士卿有这么大的贡献,你说该怎么奖励他?”
    “老郭,你是不是糊涂了?刘总也是大气干冰机的直接受益人,我可和他约定好了,将来国内的市场,他可占了一多半,咱们科学院可只有三个省市,剩下的全都是他的。再说了,你觉得刘总缺钱吗?。卢永祥哂道。
    刘士卿也不想要什么科学院颁发的什么物质奖励,还不如把院里面几个科明人员的工作关系调入到银河实业比较实际。
    感谢“墨友引7口曰、调皮的西瓜、如会员秘、髅疡、云浩洋。的打赏,谢谢。   
第617章 革命性事件
    感谢“书友引引站刃,的打赏,谢谢。
    郭仕错没有正面回答卢永祥的问题,而是非常严肃的说道:“卢院长。我觉得咱们华夏科学院很有必要增选一次院士。我正式向全院的院士发出倡议,增选刘士卿为科学院院士。”
    卢永祥一听,一拍大腿。“对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老郭。我附议,我也同意推荐刘总增选为科学院的院士
    如果换成是一般人,很难在二十岁不到的年纪,获得华夏科学院院士增选的推选资格。但是刘士卿的年纪根本就不是问题,他所做出的几项科研成果,别说是做华夏科学院的院士了,就算是给一些院士当导师,都不会有任何问题。他如果都不能获得推选资格的话,就没有人有资格了。
    但是有些事情,是谢究你情我愿的了如果是刘士卿没有得到信号接收器之前,他要是知道他将来有一天能够成为华夏科学院的院士。他十有**会乐疯过去,但是现在,他的眼界异常的开拓,院士这个称号,对他来讲,已经不算什么了。
    而且他到了燕京之后,前前后后和不少院士发生过接触,也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对做院士更加的没兴趣了。
    华夏科学院院士和华夏工程院院士,从最开始设立的时候,只是将其定位为一种荣誉和责任,是对院士本人学术水平和学术道德的一种认可。但在华夏的学术环境和社会背景中,院士称号已经被严重异化。
    如今,院士称号在很多人眼中,己经成为了权力、地位、身份和利益的象征,更是院士所在单位或部门用以获得更多部门利益的资源。一些学者在当选院士以后,俨然成为了“学术权威”在研究经费申请和分配等方面拥有很大的话语权,有时甚至出现垒断学术资源的情形。
    很多大学为了招生宣传的需要,或者在研究经费申请时获得便利,都不惜拿出重金,聘请一些院士到本校兼职。谓之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这还不算,刘士卿还看过一篇相关的报道,说大部分院士用来做科研的时间。仅仅只有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剩下的时间,不是在天上飞来飞去,就是开会,到各地演讲。如今的院士。很多都是赚钱的机器。谁还有时间,正儿八经的去搞研究呀。
    “爷爷,卢院长,你们的好意。我心领的。但是呢。我暂时没有做院士的想法。更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所以。你们也别费这份心了。我和院士的称号是没有什么缘分的。”
    刘士卿很干脆的刻拒绝了。他很清楚一旦自己获得了华夏科学院或者华夏工程院的院士称号,就成为了两院的一份子,有些时候。刻,需要服从于两院发展的所谓“大局。”遵守两院制定的规章制度。如此以来,刘士卿就失去了超然的身份。弄不好还会成为两院内部权力争斗、利益争夺的牺牲品,这种出力不讨好、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事情,他是坚决不会干的。
    “士卿,你这是”郭仕错还想劝劝刘士卿,他是真的在为刘士卿考虑。不在局中。很难明白局中人能够获得的好处。
    刘士卿根本就没有兴趣在这个问题上讨论下去,做不做院士。对他来讲,没有任何意义。给他带来的好处,是微乎其微的。相反。要是成为了院士,他反倒有可能要失去一些东西。两相对比之下,应该如何做,自然很容易做出选择了。
    “卢院长,爷爷,蓉蓉他们在外面等了半天了,我去看看他们。别让他们等得太着急了不等郭仕错、卢永祥有所回应,刘士卿转身就朝着仓库外面走去。
    “士卿。士卿”郭仕错接连喊了好几声。卢永祥也跟着“刘总刘总。的喊着,都未能阻止刘士卿往外走的脚步。
    两个老头儿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和不解。院士的头衔,对国内的所有学者来讲都是最有吸引力的一件东西了。很多人为了能够获得院士称号,送礼、跑关系、学术作假等等,各种各样的手段都用出来了。还没有一个,人像刘士卿这样。想躲瘟疲一样。躲避着院士这个,头衔。难道一夜之间。“院士。这个称号。已经成了洪水猛兽不成?
    其实也不怪两个,老头儿感到不解,只因为他们不了解刘士卿的底细。现在相当大一部分学者争着抢着要做院士,还不是为了获得实际的利益,说白一点,就是为了钱。可是现在刘士卿最不缺的大概就是钱了。每年光强体饮料的出口。就可…。迂千亿美元的利润。在这样的前提下,刘士卿要是四,这个世上。就没有人不缺钱了。
    郭仕错和卢永祥都只是知道刘士卿有钱。但是刘士卿究竟有钱到什么程度,他们是不清楚的。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失落感了。这刻像他们一直在抢一顶帽子。本以为抢到后。带在头上,会成为所有人羡慕的对象。谁知道突然之间,有一个人连看都不肯看他们帽子一眼一样,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
    刘士卿出了仓库,和在外面等着的郭倩蓉等人汇合到一起,然后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一边闲聊着,一边耐心的等待着总理的到来。
    刘士卿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好好的陪着郭倩蓉聊过天了。为了把大气干冰机搞出来。不管是刘士卿,还是郭倩蓉、杨诺婷等人,都牺牲了很多。如今,样机做了出来。虽然说年产只有五百多吨。但是产量再也是一个,成熟的产品。有了这件产品,刘士卿总算可以解脱出来。回到以前的生活状态中,一起做研究。一起学习,闲暇的时候。互相依偎在一起,坐在躺椅上。懒洋洋的晒着太阳,品着香茗,说着永远也不嫌多的情话,”
    下午三点左右,有一辆先遣车驶进了华夏科学院的大门,“总理马上就要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