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小说巨匠 >

第147部分

重生之小说巨匠-第147部分

小说: 重生之小说巨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大家已经忘记我之前的分析,或者仍旧不信那是一个骗局,但事实再次证明,我是对的。古庸生的确存在,但显然这个写什么网文的中原一点白才是真身,至于之前的那些作品,我不得不再次提出质疑,那是千红陆艺筹一手操纵的结果。
  我为什么会有这个推论呢?原因很简单,很多人认为古庸生离开千红,是他本人的主观意愿,事实未必如此,而是千红认为他身上的价值已经被榨取干净,自动放他离去。
  关于‘古庸生江郎才尽’这一点,已经有很多业内专家和大学教授进行过论述,我就不再多叙,实际上,离开千红的古庸生只能沦落到去写网文,就已经说明了这一切。
  当然,我也要跟古庸生(这里指的是真古庸生)道个歉,因为他归根结底也只是一颗可怜的棋子而已,说不定也有些文学才华(不然不能写网文),也有点文学梦想,然后恰好碰到这么一家有知名度有实力的出版公司,经‘最文艺商人’一忽悠,果断入局。
  这样一来,我有了另外一个可靠的推论——古庸生的这次曝光,其实是他自己一手策划,为什么呢?怨恨。愤怒。他对千红的过河拆桥行为不满,或者说他尚不能从‘古庸生’的光环中走出来,大家可以试想一下,昨天还是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超级畅销书作家,今天就成了一个写垃圾文字、泯然于众的路人甲,这种落差换做你自己,能否接受?
  此外,古庸生一离开千红,就立即曝光自己的各种身份,也从侧面证明了。古庸生之前的低调全是千红的刻意压制,如今鸟出笼,自然想自由蹦跶几下,这种心态,完全可以理解呀。”
  郑求是的这篇博客写得尖刻酸利。极尽冷嘲热樊能事,再次将自己笔战多年的经验发挥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第一次质疑。古庸生那边还有大量读者、大量知名人士出来支持。那这一次他就显得孤单多了。
  陆艺筹或许是不满于古庸生的堕落,或许是想让知道没有靠山的无助,总之,整个十分狼地保持了沉默,即便郑求是言语间对他们也多有不善。
  而业内知名博主如萝卜头也破感失望,语焉不详地表达了这种意思。倒也没有落井下石。
  至于读者和网友,除去职业水军,要么保持沉默,要么叹息几句。认为古庸生这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希望他能好好反省,然后浪子回头。
  除了传统出版界的集体失声,随着《斗破苍穹》的君临网文界,很多网络作家开始感到惶恐,于是他们选择发声,很多人嫉妒者伪装成古庸生前读者,跟在郑求是后面,对古庸生,尤其是中原一点白进行痛骂,进行不遗余力的攻击。
  总之,即便大家都知道郑求是打假,素来讲究睚眦必报,公怨也当私仇,但他发表的这番纯粹臆测的言论,并未遭到多少人的反驳,反而赢得一些水军之外网友的支持,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巨大鼓励。
  郑求是何其地恨古庸生,当初直播写作之后,他的微型博客和个人论坛几乎被骂他的人占满,偶尔出去做演讲,还会被现场听众当面讥讽。
  那段日子对他来说,就是一场灾难,所以他无时无刻不在找机会报复古庸生,让他身败名裂,让他的日子也变成恶梦。
  而这一次,机会终于来了。
  郑求是甚至暂时放下和某位知名学者的战斗,决定全心全意地梅开一点五度,再挑古庸生。
  
  “他是什么人,你大概知道,你总不能再次来现场写作?”
  常有道在wc上跟柳敬亭商讨对策,提到郑求是,也是觉得头大不已。
  “那一次上电视主要是因为不想连累千红,这次我无牵无挂,还理他做什么?”
  “杂志呢?”
  “也是自己的啊”
  “可是亮丝他们不这么认为。”
  “他们不是正在愁怎么宣传吗,多好的机会。”
  “”
  常有道回了一个省略号,然后补充道:“老柳,你是真的不在乎,还是你压根没上网?”
  “刚大致浏览了一遍,还行吧,没什么杀伤力,反而刺激了读者对首发那本书的维护,不晓得他们到底有没有做过黑前预估?”
  “你倒关心起他们的预估。”
  这个时候,柳敬亭发现亮丝的wc头像欢快地跳动起来,顺手点开一看,果然是在关心起网上的质疑事件。
  “那个中原一点白真的是柳神你?”
  “是我,叫我名字吧。”
  “那,现在你准备怎么应对,毕竟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善的公关团队。”
  “干嘛应对?”
  “杂志做起来的时候,广告是要打出去的,现在这种舆论风向,根本就是出什么,被打什么,广告效益更是无从谈起,我觉得,我们这个时候宣布出杂志,等于是拉群嘲。”
  柳敬亭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在这种氛围下,除了他本人,所有和他相关的人其实都无法做到真正的泰然自若,因为,他们脑子里没有那些神书,或许即使他们知道柳敬亭有这些书,但他们也没办法肯定这些书就一定能大红大紫,一出定乾坤。
  所以,他们担忧,而在这个信息日益发达的时代。这些担忧根本就是无可厚非,因为,大家都知道,舆论导向已经逐渐具备不容小觑的能量。
  对柳敬亭来说,虽然他不再属于千红,但是他现在是映日的掌门,他要做杂志,总不能一开局,就让自己这边的人陷入惶恐之中,那样太影响士气。
  让人为难的是。这种情况下,劝说是无力的,因为大道理太泛滥,大家只关心眼见的事实。
  柳敬亭回了亮丝一句:“我再考虑一下,晚些时候给你回复。”
  柳敬亭关了电脑。走出房间,再打开客厅的门。下楼。一个人悄悄地去了公寓前面的小公园,走到一张没人的椅子前,看到对面球场有人在打篮球,看了一会,转身坐下,抬头一看。斜对面的秋千上竟然坐着杨丽璐。
  这么巧?
  杨丽璐戴着一对粉红色耳机,十分投入地在听歌,扎着马尾辫的脑袋微微扬起,闭着眼睛。看上去,颇为赏心悦目和美好。
  柳敬亭莫名其妙地想起那晚在校医务室的情景,想起杨丽璐睡觉的样子,突然无声无息地笑起来。
  “你在笑什么?”
  柳敬亭正想的入神,突然一道声音冷冷地在他面前响起,不用看,也知道是谁。
  “噢,”柳敬亭抬头看着半仙,说:“刚才看到你闭眼听音乐的样子,想起那晚在医务室的所见所闻。”
  “你见到什么?”杨丽璐警惕问道,然后毫不客气地在柳敬亭旁边坐下。
  “不知道有没有人告诉你,你睡觉的时候,”柳敬亭停了一下,双手做防守状,“你听完之后不准发脾气?”
  “快说。”
  柳敬亭笑道:“您老贵为半仙,睡觉的时候,嘴巴居然是嘟起来的,特别喂,你可是答应了不发飙的啊。”
  杨丽璐怒发冲冠,柳敬亭适时住嘴。
  “不准把我睡觉的样子告诉任何人,听到没有?”
  就在这个时候,两人同时听到一声:“嗨。”
  霍然转头,看到路边站着一男一女,男生抱着一个篮球,满头大汗,女生做挥手状,但是脸上的表情是僵硬的,显然刚才那声“嗨”由她发出,显然她认识杨丽璐。
  杨丽璐看到女孩,忙挥手回应道:“嗨,小石。”
  小石大有深意地看了柳敬亭一眼,说:“你们继续聊,我们不打扰了。”
  杨丽璐不明所以地点头道别,柳敬亭却在一旁笑得不可开交,直到小石和她男朋友走了几十米远,半仙同志才突然意识到什么,忙叫了一声:“啊不是,小石,那个”
  已经迟了!
  她刚才让柳敬亭不要把她睡觉的样子说出去,个中奥义,已经成功地被小石同学领悟。
  “柳、敬、亭!”杨丽璐转眼看着罪魁祸首,不料人家一脸无辜地摊着手,清白的很。
  杨丽璐哼了一声,转头看向别处,两人就这样沉默下来,不知过了多久,柳敬亭突然问:“你在听什么?”
  杨丽璐也不看他,撤掉左边耳朵的耳机直接丢过去,柳敬亭接过来,塞进耳朵里一听,原来是美国电影《毕业生》的主题曲,那首经典《thesoundofsilence》。
  两人就那样坐在椅子上,安静地将这首旋律轻缓低迷的经典老歌听到最后一个音节。
  柳敬亭取下耳机递还给杨丽璐,正正经经地说了句“谢谢”,然后站起身说:“我要回去了,你呢?”
  杨丽璐扫了他一眼,同样起身,迈步就走。
  柳敬亭回到501,立刻进了自己的房间,重新打开电脑,登录微型博客,然后发最新状态:“原定在新杂志上进行连载的新书,今晚八点会提前与大家见面,到时,我会把第一章的内容全部发到博客上来,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留意一下。”
  这条发出去之后半分钟,柳敬亭又想到什么,随即又补发了一条:
  “对了,忘记说书名,新书名字叫做《书剑恩仇录》。”(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二章 提前的书剑恩仇录(下)
      在郑求是的牵头下,网上对古庸生的攻击才刚刚起势,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参与进来,甚至有些人刚草拟完一篇分析文章,正准备要发,结果古庸生突然宣布,晚上八点微型博客免费发新书试读章节。
  此消息一出,鼎沸的讨伐声为之一遏,而那些正批判的起劲的“卓识众”、“犀利众”和“高水水众”不免陷入某种滑稽的尴尬中。
  目前网上的舆论走向无非就是两点,以郑求是为代表的“运营论”和以读者及“所谓读者”为代表的“堕落论”。
  对于前者来说,他们自然是死死地抓住“离开千红后的古庸生写起网文”这一论据进行反复论证和推导,不厌其烦地重复发帖,乃是传说中的“帖海战术”,此战术风行于所有水军团队,可谓恶名远扬,恶名昭彰。
  而就在他们第250次“痛心疾首”地发同样一个帖子的时候,忽然有人把古庸生的最新状态搬运过来,问道:“你们不是说离开千红的古庸生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吗,你们不是说《楚留香传奇》是千红利用古庸生推出的最后一本小说吗,这是神马情况?”
  然后他们就答不上来了,要么回去请示组织,要么立即去古庸生的主页查看详情。
  于是这个问题暂时悬在那里没人回答,让支持他们的网友非常扫兴。
  在网络论战中,临时脱线其实挺犯忌讳的,而且人那边还没说什么,只是简单地放出一个消息而已,有必要吓得突然不敢说话了吗?
  至于持“堕落论”的网友,战斗水平明显高了一个档次。他们在围攻的同时,还要偶尔假装客观,还要旁征博引,还要从人性本质和创作规律等十分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有趣的是,每当他们提到古庸生三个字时,都要故作幽默和严谨地加一个引号,以表示他尚不能确定此人的真假,虚伪得令同阵营的人都忍不住心生鄙视。
  他们先抛出“古庸生”的堕落根源在于金钱和利益这一论调,接着又表示理解地指出。古庸生趁着年轻、趁着名气还能用,多赚点钱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年轻人要为以后打算嘛。
  之后,他们再进行深入挖掘。立足于文艺理论这一块,把之前专家和教授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一番汇总。堂而皇之地给出结论:“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本人或者团队)。“古庸生”这个个体的写作“才华”,已经在之前的那些作品中耗尽,我们称之为创作额度的透支,这是每个作者都要面对的一个现实,在这之后,作者有两个选择。持续创作地走下坡路(比如写网文),封笔,“古庸生”显然选择了前者。”
  滴水不漏,八面玲珑。以至于有人把《书剑恩仇录》的消息爆料出来后,他们还能从容以对:“古庸生做这个选择,是可以证明自己个人创作的事实,大家也看到了,我已经把引号去掉,但是,作品的质量如何,我仍然保留意见,毕竟,《书剑》云云,很可能是另一本网络文字,不然他为什么选择免费发布?”
  尽管如此,随着古庸生新书信息的公布,之前那些一直潜水的支持者终于敢露面,他们小心翼翼地发帖,质疑质疑者,问他们:“如果古庸生是运营,那万象写作大赛算怎么回事?说他江郎才尽,可是难道你们不知道他今年才刚刚大一吗?一个不到二十岁的作者,就用什么创作生涯终结,才华耗尽之类的词汇,不觉得有点夸张?如果黑,请带着脑子来黑,好吗?”。
  这个帖子很快聚集了一大批支持者的回帖,看气势,他们的确忍了很久了。
  “什么叫狗改不了吃屎?已经被打了一次脸,这是来找第二次?你当结识新朋友呢,一回生二回熟?”
  “听过一为之甚岂可再乎,没见过一为之爽,再来一次的,之前口口声声说离开千红的古庸生再无建树,如今这个局面,莫非是千红准备义务劳动,无偿帮棋子古庸生一把?”
  这个回帖当然是在讽刺郑求是的言论,但有趣的是很多人没注意到回帖者的口吻,以为这是在回击古庸生,结果一大片跟随这个帖子的网友,态度坚决地赞同千红是在义务劳动,认为层主果然慧眼如炬,看穿了千红和古庸生的阴谋,搞得层主大人哭笑不得。
  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出现一个影响力不凡的支持贴,其他的支持贴雨后春笋般冒出,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架势。
  这还只是古庸生公布书名的效果呢,见到这种情形,很多人暗暗纳罕不已,特别是某些认为古庸生将就此走下神坛的分析者,完全搞不清楚眼前状况了。
  按照眼下情况,只要古庸生能拿出一本水平和之前小说相仿的作品,之前的读者基本会全站回到他的阵营,而那个网络小说,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古庸生拓展新领域的产物,因为,网上搜索了一下,那个小说似乎也大火起来,虽然微型博客、常规文学论坛如豆芽这种地方没有提及,但是在能接触到的网络小说圈,那本小说绝对是无法绕开的一个话题性小说。
  而且,首发老总戴耀文亲自联系了某家颇具影响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