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小说巨匠 >

第242部分

重生之小说巨匠-第242部分

小说: 重生之小说巨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是死心眼。同样是价值观的问题;
  第三”
  胡小米停顿了一会,伸手放到柳敬亭受伤的手臂上。轻轻抚过,续道:“我取名独去,自然早就做好独去的准备,希望你早日康复。”
  整个过程中,柳敬亭没来得及说一句话,直到弥琥说最后四个字的祝福,他才接道:“好。”
  “那我先回了,回国之前一起再吃个饭吧,我跟朋友们说差点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柳敬亭睡了,他们都还不相信呢。”弥琥罕见地张狂地说道。
  “”
  胡小米笑出声,掠过受伤胳膊的手正好到了手掌处,用食指在柳敬亭手背上画了一个图案,潇洒地起身离去,走到床头,忽然又转过头问:“柳敬亭,你有没有动过娥皇女英这种人渣念头?”
  “想过,甚至梦到过。”柳敬亭坦白道。
  “哈哈,你当然想过,那天,好可惜我走了。”
  胡小米开门离开,再没有回头,柳敬亭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即摇头笑了笑,弥琥说了那么多,无非就想告诉他一句话,她愿意跟他并成一个世界,但是杨丽璐却把他当成全世界,所以她选择独去。
  孤云独去闲。
  所幸,每个人的表现都比较成熟,弥琥没要寻死觅活,反倒给自己上了一通课,杨丽璐也没有任何言语暗示柳敬亭在沙漠车厢里的那一番告白。
  整个过程非常和谐,柳敬亭正这么想着,徐晴和杨丽璐前后进屋,徐晴说:“胡小米同学在美国念了这么多年书,做事情还是很古典呢。”
  “什么?”
  “她临走的时候跟璐璐说,只要没结婚,都不能掉以轻心哦。”
  “她是开玩笑的。”杨丽璐解释道。
  柳敬亭点头。
  徐晴重新回到自己的窗台座位,表情诡异地看着楼下,说:“那么,你们知道她带过来的那个裘德,噢路德,是什么路数吗?”
  “总统的儿子?”
  徐晴含义不明地笑了笑,回过头说:“你们吃饭了没有?”
  柳敬亭:“”
  杨丽璐:“”
  
  接下来一个月,再没有其他人来医院探视,柳敬亭一边安静养伤,一边和杨丽璐协作“写作”,基本上三天或者四天,可以完成一章。
  徐晴也开始整理她的环球游记,虽然当面她绝对不可能说,但是独自统筹稿件的过程中,心里对柳敬亭还是存着感激的,在他的间接或者直接刺激下,这次的游记质量有了极大提升,翻到以前记录下来的灵感碎片,自己都会惊讶于当时的创造力。
  这种感觉是很怪异的,和一个大行家做同伴,随时随地提醒自己不能马虎,好像一旦写出什么不高明的文字,就会输掉什么一样。
  徐晴作为长辈,无论如何也不能老实被柳敬亭指手画脚,所以在最初写稿的时候,她是字斟句酌,反复琢磨,力求每个字都用得恰如其分,努力打造各种金句,把心灵鸡汤的部分写得圆润纯熟,无懈可击。
  她把柳敬亭代入成她的读者,跟柳敬亭较着劲,结果,柳敬亭竟然指责起她文字“雕琢痕迹太重”、“以前的轻快和自然风格有失”。
  争论了许久之后,徐晴痛定思痛,开始把雕琢和轻快进行糅合,文字取用方面不再像以前那样随意草率,但是表达中心思想的时候,也不再刻意追求高大上。
  这样一来,本以为自己写作道路已经定型的徐晴,隐隐又探出另外一条路,这个时候,柳敬亭又推荐了两本美学著作和一本日本旅行女作家一叶樱的旅行笔记给她。
  那是徐晴第一次认真地阅读一本旅行笔记,结果就是,徐晴在自己的笔记里把柳敬亭比作了一条鲤鱼。
  “带着鲤鱼出发”的概念,是旅行的第二年,徐晴灵感突发的成果,鲤鱼在古代有吉祥如意的意思,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吉祥物。
  此外,带着鲤鱼这种概念组合非常有新意,比较抓人眼球,而且很容易让人想到“鱼跃此时海,花开彼岸天”、“海阔凭鱼跃”、“鲤鱼跃龙门”等意向,是一种潜在的广告。
  徐晴试探地把这个想法跟柳敬亭提过,毕竟把他比作一条鱼,这种创意还是要经过当事人同意才行。
  柳敬亭不仅大加赞同,甚至还建议她书名就可以用《带着鲤鱼出发》,彼世读大学的时候,他曾接触过一本《带着鲑鱼去旅行》的作品,虽然书名和内容都透露着各种诡异和出人意料,但是读完一遍,还是觉得物有所值。
  于是,徐晴的游记主线就是主人公“我”和一条“鲤鱼”的见闻录,等于是开辟了两个视角。
  “这个鲤鱼的名字可以叫‘贾鲤鱼’,他的言论即使贾(假)鲤鱼之言。”
  柳敬亭提议道。
  
  十一月,柳敬亭接到瑞典的邀请函,邀他参加十二月份的颁奖典礼,原本还想去发表一个简短的演讲,出口恶气,现在却不得不因伤遗憾拒绝。
  柳敬亭伤势逐渐好转,已经出院,现在和徐晴、杨丽璐借宿在一位葡萄园主的家里继续养伤。
  三年旅行已经到了尾声,以这种方式结束,还算完整。
  《神雕侠侣》这时刚写到第八回《白衣少女》,其实按时间推算的话,现在应该能写到第十回,不过,杨丽璐在记录第七回《重阳遗刻》的时候,突然耍起性子,跟柳敬亭连闹了三天的矛盾。
  因为正是在这一回,冰清玉洁的女主角小龙女被尹志平毁了贞洁。
  对于一个女孩来说,如果自己的男朋友是个作家,而她又是读者,那么代入女主角简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柳敬亭从文学的奥义讲到本书设定的真谛,从作者和叙述者的脱离讲到爱情的意义,旁征博引,有理有节。
  但,全部没用。
  直到自己最后被迫无奈上阵,杨丽璐才被迫无奈重回岗位。
  一直在跟着这本书的徐晴,铁口直断:“做好被读者讨伐的准备吧。”
  
  十一月底,《匠录》新刊封面放出重磅广告:“丽阳游记新作《带着鲤鱼出发》十二月欢快登陆!”
  另一则:“新年特刊,古庸生归来!新作再续《射雕》风暴!”(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五章 鲤鱼低调,归来荣耀
      柳敬亭受伤的消息早从丽阳的博客传回到国内,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按时间推算,柳敬亭伤愈的日子至少在明年二月,这样一来,他的归期更加扑朔迷离。
  还在十月中旬的时候,古庸生的读者就在论坛里推测他回国的时间,表示大家要组团去接机,为此,已经先后有六位书友会会长在不间断地联系常有道。
  除了读者,包括踏歌网在内的各家媒体,也在跟《匠录》编辑部保持着沟通。
  不过,目前最让常有道紧张的是有关部门的关怀,柳敬亭这次从美国回来,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畅销书作者,而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中的文化意义俨然到了另外一个层级。
  和读者的交流和互动、跟媒体打交道本就是常有道工作的一部分,经过这几年的磨砺,各种技巧早就纯熟,但是,唯独跟相关部分打交道让他心里没底,不只是他,王见山、康令月也都没有什么经验。
  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格外地希望柳敬亭回来主持大局,常有道见识过柳敬亭跟上面聊天时的谈笑风生,也大约知道他在星月做导演接触过一些什么人,更重要的是,他深切地知道,那位少年老板的自信和能耐。
  “希望老板早点回来,然后第一次觉得我需要一个助理。”
  常有道在办公室里吐槽,得到大家广泛的响应和共鸣。
  “大家看群,老板出现了!”
  青椒忽然提醒道。所有人都赶紧点开工作群。
  “这段时间辛苦大家了,12月22日回国,跟大家并肩作战。胳膊恢复良好,勿念。”
  大家跟着是一连串的撒花,常有道发了一个泪流满面的表情之后,问:“这个时间可以公布出去吗?最近全世界都在问我这个问题。”
  “读者们都在说要去接机。”王见山补充。
  柳敬亭那边沉默了一会,回:“还是不用了,主要是我现在不太方便,到时候躲躲闪闪的。大家都尴尬。”
  “上面呢?”
  “就说十二月下旬,具体日期要看身体恢复情况。”
  “好。”
  “另外,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新办公室已经装修好,明年三月搬进去。”
  
  随着《神雕侠侣》剧情的深入,徐晴和杨丽璐彻底沦为读者,但是。又由于她们是亲眼见证这个故事的步步发展。所以参与感也越来越强,有种能随时改变剧情走向的优越心理。
  很明显的一件事,当《神雕侠侣》正式连载的时候,会有多少读者为之痴狂,而她们却整整领先了若干月提前阅读到这个故事。
  然而,故事出柳敬亭口,落杨丽璐手,没有因为她们的意见动过一个字。
  “这个杨过太轻浮了。如果之前因为年轻贪玩,不懂小龙女的感情。那后来明白过来,干嘛还要各种调戏陆无双,和其他姑娘不清?”
  “主角性格不可能一蹴而就,总要慢慢成长,没有经历重大变故,突然让杨过脾气大变,你们觉得合理吗?”
  “小龙女不告而别还不是变故?”
  “我只能说,后面会有交代,现在聊这些还早。”
  柳敬亭并非在敷衍徐晴和杨丽璐,小说在后面的确特意交代过这件事,那是“十六年后”郭襄出场一个小剧情,大意是当时郭襄要随杨过去黑龙潭抓九尾狐,于是习惯性地伸手牵住他的左手,当时名满天下的神雕侠竟“不禁微微发窘”,动了个心思,把手抽出,随后有一段文字介绍:“杨过少年时风流倜傥,言笑无忌,但自小龙女离去之后,他郁郁寡欢,深自收敛竟比道学先生还更守礼自持”
  柳敬亭提到的“重大变故”,自然就是小龙女在石碑上留言跳崖的故事。
  “一见杨过误终身,这还只是开始而已。”
  柳敬亭没继续解释,自言自语了一句,在诸多关于杨过的评论中,香港著名女作家林燕妮这句评语最广为流传。
  离开美国前一天,胡小米的培训学校突然加了一个班,告别宴只好取消,柳、杨、徐三个人打包好行李,离开葡萄园,住到机场附近的酒店,当天晚上,柳敬亭自己试着写了一段,大概敲了一千多个字,左臂隐隐觉得不舒服,只好放弃,盘腿坐到床上,尝试入定冥想。
  
  “璐璐,有件事我还是需要跟你说一下。”
  徐晴坐在床上脱靴子,突然若不经意地说道。
  “什么事小姨?”
  “还记得那天我问你们胡小米带来的那个裘路德是什么路数吗?”
  “对啊,当时小姨你话说了一半就突然转移话题,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徐晴把靴子摆好,换上拖鞋,坐到杨丽璐对面,认真道:“那个路德是个gay。”
  “什么?晴姨,你是不是搞错了,你是因为他长得好看才这么说的吗?”
  徐晴摇头:“我进医院之前,特地跟他聊了几句,而且我也有几个这样的朋友,一些习惯性的表情动作,我还是看得出来的。”
  杨丽璐以前曾警告过柳敬亭,任何男人在小姨面前都无处遁形,这话未必没有夸张之处,但是作为一个心理学硕士,又走南闯北了那么多年,观察力和识人之术肯定自有一套体系。
  杨丽璐愣了片刻,问:“那胡小米为什么表现得”
  “表现得好像有什么一样?”
  杨丽璐点头。
  “所以,我说她做事还挺古典,”徐晴笑了笑,说:“当时我想直接拆穿这件事,不过临时改了主意,看看她还有什么打算。”
  杨丽璐皱眉表示不理解。
  “你想想看,她用独去在《匠录》写的那个连载,秋分,未分。”
  徐晴嗯了一声,构思措辞,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果然用这种方法跟柳敬亭断了,另外一种是,暂避锋芒,毕竟你悄悄跟着柳敬亭三年这件事太让人震撼,她如果冲上来就对你一通冷嘲热讽,只会适得其反。反过来,她采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营造出一种弱势感,后期的话,可以找个合适的时机,把真相透露给柳敬亭,告诉他自己如何痛苦,如何心碎,事半功倍。”
  “她”
  “这只是我的猜测,不然她为什么临走时又跟你说什么不要掉以轻心的话,而且我们也不知道她在病房跟柳敬亭说了什么。”
  杨丽璐先叹了口气,随即不等徐晴说话,表情坚定地说道:“小姨,我把心里话告诉你,不管她有什么打算,我反正不会再放弃柳敬亭,他在车厢里跟我说的话,我不认为是安慰我,他也是喜欢我的,我可以感觉到。”
  “我当时不停地威胁你们,提示你们,就是希望你们两都能说心里话,他有道德压力,这事做的很婆妈,但是因为如此,我才觉得他还有可取之处,所以也一直没劝你,可是,这种事却不能一直拖着,如果到时胡小米真的还有后手,我可能会直接跟柳敬亭谈一谈。”
  杨丽璐道:“我现在已经不怕她!”
  徐晴微微点着头,表情却是若有所思。
  当天晚上,有人想着心事辗转反侧,有人回忆往事黯然神伤,有人满脑乱象,久久无法入定。
  
  12月22上午七点,一架飞机从加州起飞,呼啸而起,划破美利坚上空的云层。
  柳敬亭绕地球转悠三年,今天正式低调回国。
  12月23日,《匠录》编辑部全体编辑休假,下午14时,所有待在家里的编辑立即开始装扮自己,像一个明星一样将自己包裹严实之后,谨慎出门,赶往江海机场。
  18点40,来自加州、中转洛杉矶的飞机正点在江海降落。
  大约半小时之后,徐晴和杨丽璐推着行李箱走出来,常有道等人立即挥手喊人,就在这个时候,不知从哪里冒出几个记者,对着二人就是一通猛拍,半晌之后才意识到,居然不是正主。
  徐晴大方地对着他们摆摆手,然后走向常有道他们,说:“小柳临时有事耽搁,晚几天回。”
  贸然出手的记者茫然地看了几眼出口,只好退而求其次地开始采访徐晴。
  早就和飞机上的邻居一起离开机场的柳敬亭,这时已经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