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揭秘官场规则-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嗽敝匦抡业搅斯ぷ鳌V苷憾⒆潘峭艘换岫鋈患瞧鹗裁此频奈剩骸ㄍ蜃埽蚝邮狄狄还舶才帕硕嗌�'4050'人员?〃
万泉河礼貌地笑笑:〃这个我还不大清楚,让黛河给您汇报吧。〃
万黛河刚要汇报,周正群说:〃不必了,我也是随口问问。〃
饭还没吃完,就有工作人员开动了电梯。望着缓缓往上滑升的电梯,周正群下意识地就把目光投向在另一张桌子上的黎江北。黎江北果然没吃饭,低头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这时大约也是听见了电梯声,抬起头惊讶地问道:〃食堂不是最后敲定不让安电梯的吗,怎么还是安了?〃
等饭后乘着电梯往二楼去时,黎江北的脸更阴得不成样子,他像是哑巴了,再也不像先前那样乱提意见了。
周正群心里十分沉重。他知道,这次回去,黎江北又要炮轰闸北新村,指不定还要把质疑书往哪儿交呢。
是啊,这样的建设,怕是谁看了,心里都不是滋味。周正群忽然就想起江龙县那些失学的孩子,还有那些因交不起学费不得不放弃上大学的特困生。
二楼是包间,配有15个取菜口。李希民介绍说,15个取菜口是15种不同菜系,江大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应该让他们吃到可口的家乡菜。
三楼是酒吧、茶语,虽然没有音乐,也没有影影绰绰成双成对的影子,但还是让人恍惚觉得来错了地方。这里的装修真是大手笔,周正群忍不住回头朝胡阿德望了望。
四楼倒是闲着,望着这空荡荡的一层楼,周正群心想,将来这儿说不定真就装修成练歌房什么的。
食堂后面是偌大的体育场,食堂吃饭却要像百货商场一样乘坐电梯,这样的建设,的确有意思。
这一天他们一共看了五所学校,除了城市学院的工程扫尾不尽如人意外,其他几所都已基本符合要求。周正群心想,单从新校所建设来说,搬迁条件已经具备。
往回走的路上,黎江北走到他跟前,低声道:〃你看看四周,能让人相信这里是高教新村?〃
借着黄昏不太明亮的光线,周正群将目光投向街道两旁,两旁新起的建筑物上,挂满了酒吧、网吧、茶语、情人屋等招牌,仿佛一张张血盆大口,虎视眈眈等在那里。更可怕的是,周正群还看到不少学生旅馆、两人世界等刺目的招牌。
第53节:第三章 ";
高校的确能拉动第三产业啊。周正群的心像是被谁猛咬了一口。
晚饭本来要跟万泉河他们一道吃,周正群也想借机多了解一些万河实业的发展情况,谁知刚上了车,妻子孟荷便打来电话,要他赶快回家。
4 孟荷没有做饭。
周正群推门进来时,孟荷孤独地坐在沙发上,屋子里光线暗淡。
周正群走过去:〃怎么,哪儿不舒服?〃两天前孟荷说她胸口发闷,做什么也提不起精神。
孟荷仰起脸,黑亮的眸子在昏暗的光线里动了动,周正群分明看见,孟荷眼里有几滴晶莹在闪动。
他忙俯下身,小心翼翼揽住她的肩:〃又在乱想了?〃这些天孟荷神不守舍,常常说些莫名其妙的骇人话。
〃正群,我怕……〃孟荷呢喃着,忽然一下抱住丈夫。周正群清晰地感觉到,妻子的身体在抖,那是人在恐惧状态下发出的信息。
〃小荷,到底怎么回事?〃周正群搂住妻子,不安地问。
〃正群,我怕。〃孟荷又说了一句。
周正群不能不在乎了,他扳过妻子的脸,认真看着她:〃小荷,你是不是又在乱打听?〃孟荷没正面回答,她用更加不安的哆嗦回答了周正群。
周正群松开妻子,孟荷的做法令他伤心,险些失去冷静,但他必须得冷静。他想,换上任何一个妻子,这种情况下也不可能不有所作为。只是孟荷这样做,不但缓解不了危机,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默坐片刻,周正群沉声说:〃你是不是找了卓梅?〃
卓梅是纪委刘名俭的妻子,孟荷平日只跟圈子里这几个女人来往,他想消息一定是卓梅透露给孟荷的。
孟荷咬着嘴唇,没肯定也没否定,她像一只受伤的羔羊,只顾着自己发抖。
周正群抓起电话,就要打给卓梅,孟荷怕了,一把夺过电话:〃正群,别……〃
〃你呀……〃周正群叹了一声,无奈地倒在沙发上,孟荷贴过身来,一头长发落在周正群胸脯上:〃正群,他们会不会也把你带走?〃
〃你胡说什么?〃周正群这下愤怒了,〃你能不能想点别的事!〃
就这么一会儿,黑夜已牢牢罩住屋子,周正群想开灯,孟荷说不要。今天的孟荷真是离奇,结婚这么些年,周正群还是第一次发现她如此沉不住气。
两个人就那么相拥在沙发上,相依在黑暗里,约莫有20分钟。这20分钟,周正群想了很多,他甚至想起自己的结发妻子,想起跟她一起时的艰难岁月。
在丈夫怀里偎依了一阵儿,孟荷感觉不那么怕了,心也渐渐平静下来,她捋了下长发,用飘忽的眼神凝望着丈夫,小心翼翼地说:〃正群,我想把那幅字画交出去。〃
〃你说什么?〃周正群猛地弹起身子。字画,孟荷竟然提到字画!
周正群有收藏字画的爱好,这爱好跟他的第一任妻子有关,他原来的老丈人是江北著名的书法家,一生赚来的钱几乎全部用于收藏,受此影响,周正群也对字画着迷。这不是什么秘密,身边不少人都知道,就连庞彬来书记,也在一次接待外宾时说:〃听说你家里有齐白石的真迹,什么时候拿出来让我们也饱饱眼福?〃
家里这些字画,一部分是原来的老丈人送的,还有一部分是他在春江时收藏的,那时内地收藏热刚刚兴起,字画还不是太贵,周正群还能收藏得起。到省上工作后,周正群就割舍了这份爱好,这里面,确有不得已的苦衷。高层干部的任何爱好,都能成为某种利益的驱动器。周正群相信,如果继续将这爱好保持下去,金江市的字画黑市会因他的爱好而活跃不少,价格更能翻几番。
第54节:第三章 ";
万黛河就曾经从黑市上花重金购得一幅字画送他,可惜她上了当,那是赝品,值不了几个钱。
半年前孔庆云送过他一幅字,说是北京高校论坛上一位香港朋友送的,那是香港一位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周正群真是爱不释手,想想跟庆云的关系,就给收下了。他想,孟荷说的字画,一定是指孔庆云送的这幅。
孟荷惴惴不安地望着他,等他表态。周正群心里,却已想到了孔庆云。那天刘名俭跟他透露过消息,说有人举报孔庆云在江大工程建设中收受贿赂,其中有一幅价值800万元的字画。周正群一开始不信,他从没听过孔庆云有这嗜好,不幸的是,三天后刘名俭告诉他,在孔庆云办公室,他们找到了这幅字画。
看来,孟荷是要主动脱离跟庆云一家的关系。
他有些陌生地盯住妻子,这张脸曾经那么让他陶醉,那么让他忘情,以至于第一任妻子楚楚走后不久,他便坠入情网,不顾世俗的重重阻力,硬是娶了她。周正群常想,孟荷是上苍继楚楚之后赐给他的又一件宝贝,是老天对他的补偿。为这事,他很感激夏老一家,如果没有他们,他就不可能遇到孟荷,不可能在灰暗无光的日子里重新燃起爱情。没有夏老跟夏雨的强力支持,他也不可能从失去楚楚的悲伤中走出,那么义无反顾地牵着孟荷的手,重新走进婚姻的殿堂。可是现在…… 周正群想不下去了,他收回目光,略带几分冰凉地说:〃小荷,抱这样的想法,不大好吧?〃
〃正群,我是为你着想,你就听我一次吧。〃孟荷又要把头挨过来,周正群猛地推开她:〃好了,这件事到此为止!〃
第二天上午,周正群推开公务,驱车来到夏老家。他必须来,而且要当面向夏老说清楚,他也被卷入庆云一案,之所以现在还抛头露面,主持工作,是因为庞彬来书记的信任。
庞书记不大相信他会卷入腐败案,还曾经在省委专项会议上冲金子杨说:〃不能听风就是雨,群众反映归反映,作为组织,我们不能随便怀疑哪个同志。正群同志的工作刚刚上手,他分管的这一摊子还有不少硬骨头等着他去啃,切不可草率行事。〃
有了这番话,周正群才能继续在岗位上放手工作,要不然,他可能也跟庆云一样,该停职接受调查了。
夏老在家,周正群进去时,夏闻天刚刚练完字,他笑着说:〃你来得正好,我正想找你呢。〃
〃有事?〃周正群不安地问。
〃有件事上次没顾上跟你说,这些天我替夏雨跑了跑,难度不小,非得你这副省长亲自出面。〃
周正群哦了一声,坐下,他猜不出夏闻天要跟他说什么事。
夏闻天道:〃夏雨他们想筹建一所学校,给那些有智障的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本来这事已筹划得差不多,就差跟你这个副省长打报告,落实地皮,谁知投资商变了卦,说好的资金落空了,夏雨为这事犯愁得吃不下饭。〃
周正群心里一松,夏闻天并没提令他尴尬的事。残联筹办学校,这事他像是听杨黎说过,他在心里也暗暗琢磨过,这是件好事,应该支持。
〃投资商是不是大华实业?〃他问。
〃对,是这个大华实业,我在省委工作时,视察过这家企业,办得不错,最近听说也干起房地产来了。当年他们潘老总当选全省劳模,还是我给戴的花呢。〃夏闻天谈兴很高,只要一提往事,他的谈兴一准儿会高,这也是老人们共有的一个特点吧。
第55节:第三章 ";
〃要不要我跟潘总说说,他对公益事业一向还是大方的。〃周正群征询道。
〃大方,当然大方。拿几千万修一座庙,能说他不大方?〃
〃修庙?〃
〃你还不知道吧,说好给夏雨他们的钱,姓潘的拿去修庙了,叫什么紫珠院。我就想不明白,修那么多庙干吗,钱花给这些孩子有什么不好。就一尊佛爷,大家抢着供,佛爷能照顾过来?〃夏闻天半是牢骚半是玩笑地说。
一听是紫珠院,周正群没敢多说话,他知道这个紫珠院,冯培明的老母亲信佛,以前在潭柘寺吃斋念佛,后来说是做了一个梦,梦见了紫珠,便有了修建紫珠院的方案。这事涉及宗教界,周正群不好乱说话,不过,大华实业将钱捐给紫珠院,还是让他难免多想。
〃找你有两件事,一是有机会,帮夏雨他们吆喝几声,单靠残联的力量,筹措资金太难了。二是你脑子里也转转,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给他们留一块。全省有那么多智障儿童,这个特殊群体不能不管,如果真能让这些孩子接受到教育,功德无量啊。〃
周正群点点头:〃老领导,这事我记下了。〃
夏闻天能在这个时候还念着这些孩子,不简单啊,周正群叹了一声,心里犯了犹豫,那些话到底还要不要说?
〃我听说闸北新村要搬了?〃夏闻天又问。
周正群再次点头。
〃彬来同志表态了?〃
〃是省委作出的决定。〃
周正群这句话,让夏闻天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说:〃正群啊,我不是不同意建高教新村,但现在这个建法,让人担心。既然省委决定要搬,我也就不再说什么,不过有一条,我夏闻天就是走到哪里也坚持,学校是让孩子们学知识长才干的地方,不能搞得乌七八糟。〃
周正群的心再次沉重起来。他发现,夏老说话已不像以前,比起原来,他的话柔软多了,用词也再三斟酌过。这令他不安,什么力量让夏老这样德高望重的人也变得小心谨慎,出言慎微?
难道仅仅是他退了?不,周正群坚信不是。
这天他们聊了有两个小时,奇怪的是,夏闻天并没责怪他这么长时间不来看他,更没提孔庆云半个字,周正群提前想好的话一句也没用上。临告别时,夏闻天突然说:〃有空见见吴潇潇吧,别老是回避她。〃
回避?回来的路上,周正群一直在想,夏老为什么要用这两个字?
黎江北的面前放着一份厚厚的报告。
助手小苏花了一周时间,从长江大学几位老教授那儿了解到长江大学跟江北商学院合作的前前后后。长江大学校长一开始并不是吴潇潇,六年前,吴潇潇的父亲吴含章带着满腔热情,从美国回到故土,想在家乡这片热土上创办一所私立大学。吴含章是美籍华人中的杰出代表,〃文革〃前出国,先后在美国读完硕士、博士,归国时遇到内地风起云涌的政治风暴,在美国友人的一再挽留下,留在了美国。他的外祖父在美国拥有庞大的产业,母亲也一直在国外帮外祖父打理公司,吴含章很快拥有了美国的永久居留权,先后在五所大学任教,传播东方文化,后来在母亲的资助下,吴含章在旧金山创办了第一所华人学校,致力于东方文化的传播。改革开放后,吴老先生一心想回来,了却他报效祖国的心愿。但旧金山那边的工作一直腾不开手,加上内地对民办教育的政策也不太明朗,老先生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直到六年前,时机才算成熟,老先生先是派代表过来,跟江北方面接触,几番洽谈后,江北方面表示热烈欢迎这位归国华侨,并批准他在金江市创办学校的申请。
第56节:第三章 ";
谁知,等老先生兴致勃勃回来,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江北方面提出,单纯以老先生的名义在江北兴办大学,政策上还有诸多限制,不如挂靠到江北商学院名下,以江北商学院附属学院名义,这样好操作一些。老先生对内地政策吃得不透,但他热情很高,跟江北商学院接触后,他表示,附属学院不好听,跟他的思路也不吻合,不如两家以股份制形式,联合办学。这个建议最终被采纳,长江大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办的,性质属于股份制,行政上隶属江北商学院领导。
老先生万万没想到,他的一腔热血和满腔赤诚遭到了暗算。先是江北商学院议定的资金迟迟不到位,作为控股方,商学院要投入51%的资金,老先生的一大半资金到了,商学院这边还是一分钱不到账。接着,老先生得知,他第二次投入的500万被商学院挪作他用,部分修了教师住宅楼,部分让几位校领导拿去出国考察了。老先生很是气愤,拿着合同找到教育厅。教育厅耐心调解,商学院表示3个月内资金到账。就这样,老先生一次次地相信了商学院,一次次从国外调来资金,长江大学筹建工作总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