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丹华 >

第53部分

丹华-第53部分

小说: 丹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韩国公府这样的望族,如果真的有女儿参选,根本就不必参加初选,圣上就算是卖给韩老国公一个面子,也会封韩家女儿一个妃位。女人如衣服,在圣上眼里也不过是笼络朝臣的筹码。

    与进宫想比,韩暮华倒更愿意嫁入曹国公府。冰冷的宫殿,埋着的是一颗颗死寂的心,夺那份莫须有的宠爱简直比钢丝过河还难,这样的话,她倒是宁愿倾尽全力与李濂那个阴险狡诈的臭男人斗上一回。

    两日后,三夫人带着仆役低调回毅勇侯府探亲,她这般好似来不及一样的避祸,反而更加惹眼,老夫人心里敞亮,却并未阻拦,由着她去了。

    韩从真几次在老夫人面前哭诉,韩老国公夫妇这次是铁了心要把她们母女送回去,韩从真吃瘪却也没有办法,只能听从安排。

    时光飞转,枯枝落叶埋入泥土,秋风的冷涩被冰寒所取代,韩从真母女终被送回了大泽乡。

    立冬一过转眼就到了小雪。沉默的韩国公府总算迎来了些许喜气。

    二奶奶鲁氏有喜。

    她平时大大咧咧,许是跟着父亲在军营里待习惯了,在国公府里也不喜欢穿那些长裙窄衣,老夫人喜欢她的性子,二奶奶聪明剔透,老夫人经常叮嘱她管着些韩霖,对她异于常人的穿着并无意见。可是她现在要当娘了,当然不能由着她活泼咋呼的乱来,韩暮华受老夫人叮嘱,经常去看她,一来二往,姑嫂两人感情却越渐深厚起来。

    鲁氏的父亲是副骁骑参领,官拜从三品,正是镇南大将军麾下的猛将。她自幼母亲早亡,父亲常年在军营生活,所以并未续弦,家中只有两个哥哥和一个无子的姨娘。两个哥哥随父,年幼便从军,父亲不放心当家的姨娘和家里仆妇,一去军营便会带上她,这才养成她现在落拓不羁的性格。

    镇南大将军统兵有方,从不昧下属军功,还经常请几个得力爱将去府中用膳,当年鲁氏年幼,女扮男装在军营里鬼混,将军叔叔们知道她是女儿家,对她都格外的宽容宠爱,有的还手把手教她功夫。

    当时镇南大将军一宴请属下,她就随着父亲去,镇南大将军夫人看着她一个小女娃穿着男装很是稀奇,就遣沈思与她一块儿玩。

    所以,她与沈思也算半个手帕交,后来,她大了,不好跟着父亲随意外出,这才渐渐与镇南大将军府疏远开来,可是在家里仍经常能听到父亲提起。

    她有身子没几日,父亲和哥哥来府上探望她,闲聊时,就说起了镇南大将军府上的事,她这才觉察出一些不同来。

    韩暮华陪着鲁氏坐在内室炕上,房间里还放着两个炭盆,温暖如春,她将手上一小块丝滑的大红色杭绸展开递到二奶奶鲁氏面前,“二嫂,你看这个花样可还喜欢?”

    二奶奶抬头瞧见韩暮华明媚的笑颜,少女越发的明丽动人,就这么淡淡真心的笑,竟有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让人不自觉的感染她的情绪。

    二奶奶鲁氏接过,大红色杭绸上绣的是一幅五蝠捧云团花的图案,栩栩如生,针脚细密,一点都没有损害到布料的柔软,“五妹的手艺真好,可惜我不会,不然孩子的小衣裳肯定都不劳烦你们!”

    老人觉得刚出生的孩子福薄,穿百家衣能聚福,所以亲戚好友一般都会送亲手做的小衣裳来给刚怀孕的孕妇,这是盛京流传下来的老规矩。

    韩暮华一笑,“二嫂可别乱说,这可是祖宗的老规矩,当初大嫂怀着风儿的时候,我也亲手绣了一件,只是现在许久没动针线,手艺不如以前了,你不要嫌弃才好,况且,你现在怀着身子呢,忌讳针线。”

    “知道了,知道了,你们整天在我耳边要叮嘱一百八十遍,我哪里敢,五妹,你这么好的手艺,我瞧了都眼馋。”二奶奶说话俏皮。

    韩暮华听了,“噗嗤”一乐,“二嫂,你要是看上我这点手艺,改日我给你绣两幅帕子送过来。”

    “那我可就眼巴巴的等着了。”

    两人又说笑了会儿,鲁氏让身边的贴身丫鬟去小厨房端补汤,暖洋洋的内室只剩下韩暮华和鲁氏二人。

    韩暮华掩了笑意,认真的看着身边的二奶奶,“二嫂可是有什么话要与我说?”

    鲁氏也严肃地看着她,拉过她的手,“有些事,二嫂本来不应该管,但是我是个心里放不下事儿的人,忍不住就要拿出来说道说道,提点提点。”

    “有什么事二嫂尽管说,暮华从没把你当外人。”

    “这些天,你怎么没有与镇南大将军府的七小姐来往?你和曹国公府的二少爷亲事都定了,她都没来看看,你们之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鲁氏满脸担忧,整个国公府韩暮华最对她的性格,她是真心担忧这个聪慧的小姑。

    韩暮华也奇怪,自从那次她从镇南将军府回来,沈思就未与她联系过,她也去过几次帖子,但都了无音讯,这阵子事多,她也没在意,被二奶奶这么一提,她真觉出有些不对劲来。

    见韩暮华犹豫,鲁氏叹口气继续道:“前两日,爹爹来探望我,我无意中听到他提起镇南大将军府的事情,七小姐是镇南大将军夫人的爱女,盛京名媛,据传她倾心曹国公府二少爷”

    听到此,韩暮华心中一震!沈思竟然倾慕李濂!

    她与沈思在一起这么多日子,她从来未对她提过,以往那些相处的片段在脑中闪过,偶尔李濂在场时,沈思莫名其妙表现出的娇羞,韩暮华咬唇,她怎么忽视了这么重要的细节!

    一种恐慌开始席卷着她。

第105章 陪嫁

   “五妹,我也就乱说说,如果对你就听着,不对你也别放在心上。簪缨望族,盘根错节,如今我们府和镇南大将军府风头正盛,是盛京的焦点,你们小姐妹的关系虽说不会影响到大局,但是也有很多人看着,有些小人惯是会逢高踩低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二奶奶鲁氏看她神情不对,连忙宽慰道。

    韩暮华不是没见地的,明白二奶奶这番话的好意,敛了面上的忧色,浅笑道:“暮华在这里谢过二嫂的提点,二嫂说的我会记在心上的。”

    二奶奶瞧着她听进去,很高兴,韩暮华原先在国公府只是个无人问津的三房庶女,受尽了冷遇,去年中秋家宴后,这才得老夫人看重,一步步经营到这个地位。她是从身边贴身丫鬟嘴里听到这样的事,一开始她还以为韩暮华定是一个钻营心机、八面玲珑的人,但是这段日子相处下来,她却不骄不躁,聪慧剔透,为人也和善,她这才真心相待。

    等到申时两刻,韩暮华陪着二奶奶用了午茶,这才在妙珍的搀扶下去了懿祥阁。

    懿祥阁的东厢房,世子夫人正抱着小少爷韩风在老夫人面前逗趣,小小的一只包子,裹在大红色百婴嬉戏的缂丝襁褓里,圆溜溜的眼珠子瞅着别人,时不时的还留口水,可爱极了,惹的老夫人时不时的开怀大笑。

    韩暮华也过去瞅了一眼,弯下身子戳了戳婴儿白嫩软香的脸颊,韩风竟然因为这轻微的触碰,咧着嘴笑起来,口水都流出来了。韩暮华觉得好玩又摸了摸他,韩风却趁着她弯腰的时候,小手拽到了她颈项上的赤金镶观音坐上莲花纹的长命锁。

    世子夫人见状边安慰边要掰开他的小手。“我们风儿乖,这长命锁是你五姑的宝贝,可不能随意乱抓,回头,祖母派人也给你做个。”

    小韩风哪里听懂,小手拽地紧紧的,就是不肯放,韩暮华看了一笑,就着他的小胖手把长命锁脱了下来,亲手给他套在肉呼呼的脖子上。

    转头笑着对世子夫人说:“大伯娘。既然小韩风喜欢,就送给他了。”

    说完坐到了老夫人身边,亲手给老夫人倒茶。

    小韩风好像真的很喜欢这枚长命锁似的。抓到手上了,就不松开,要不是世子夫人看着,他就要往嘴里送。

    世子夫人尴尬道:“这怎么行,我们家里的姑娘一出生都有一块长命锁。这以后可是都要做嫁妆的。”

    世子夫人并不是嫌弃韩暮华的长命锁,相反,她很珍贵,这是高门贵女们的一种身份象征。这些特殊的长命锁都是特定的能工巧匠打造的,上面雕刻着家族图腾,寄托着家族兴旺的美好愿望。韩暮华以后可以将它传给自己的后辈,而此时,却轻易赏给了韩风这个小家伙。

    “大伯娘这就和我见外了。我这个当姑姑的还不能送给侄子这点东西啊!”韩暮华笑眯眯的。

    世子夫人还要再推辞,老夫人也在一边帮腔,“这是暮华的一片心意,收着就收着,我回头给她补上一块。这不就皆大欢喜了。”

    世子夫人这才替小韩风收下,抱着他在腿上轻轻摇晃。逗趣道:“这小子,跟谁都不亲,他爹在院子里拿拨浪鼓逗他,他都一副少爷样子,不理不睬,唯独见了暮华还对着她笑,还把暮华的长命锁给骗来了,看来啊这小子天生就与暮华有缘。”

    老夫人瞧着小家伙还往韩暮华这边盯,也跟着乐,“这小子,精怪的很!”

    韩暮华笑颜温柔,看着韩风的杏眸也是暖暖,世子夫人瞧了就是默默的一叹。

    了解了她的性子为人后,世子夫人很是为她不值,这样一个好姑娘要嫁给曹国公府那个风流二少,倘若之前与镇南大将军府的婚事早些定下,也不会是现在的结局。

    明年韩暮华就及笄了,如果能进宫也比嫁到曹国公府强啊。

    这孩子能屈能伸、容貌美丽,又隐忍坚强,如果能送进宫去,帮衬着贤妃娘娘一把,以后姐妹同心,也能在后|宫站稳脚跟,荫及家族。

    世子夫人越想越是觉得可惜,看着韩暮华的眼神也变得愈加的温柔。

    “宝珠,那日我嘱托你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老夫人突然冒出了这句,韩暮华奇怪的瞟了两人一眼,然后又低头默默的喝茶。

    世子夫人听到老夫人问话,连忙收起思绪,笑嘻嘻道:“我娘家那姑娘人品不差,又是温柔性子,人也温顺,哪天我带府上来给娘瞧瞧。”

    说完还故意笑着看了韩暮华一眼,韩暮华被瞧的莫名其妙。

    事情还未定下来,老夫人也不打算告诉她,瞧着她坐在一边难得愣愣的只知道喝茶,就乐了,“这是今年福建武夷山的大红袍,你祖父前几日得的,你喜欢喝一会儿带两包回去。”

    韩暮华也不推辞,笑着接了,在懿祥阁与老夫人一起用了晚膳这才回锦墨居。

    玉儿打帘子让将韩暮华迎进来,瑞雪去了庄子上后,韩暮华就抬了玉儿做二等丫鬟,这小丫头许是这一年吃的好了些,有些微微的发胖,一笑起来,圆圆的脸,很是和气。

    “五小姐今日怎么这么晚才回来?”玉儿为人单纯,很多事也不知道避嫌,就这么大喇喇的询问主子的事。

    韩暮华了解她,也不怪罪,牵起嘴角笑,“你这个小管家婆,我在祖母那里用了晚膳,所以回来迟了些。”

    妙珍为了堵住她的话,连忙把手里的两包大红袍塞给她,让她拿去给妙函放好。

    玉儿听话的接了,刚转身准备走,突然想起了什么,偷偷摸摸的低声在韩暮华身边道:“妙函姐姐让奴婢告诉五小姐,晚点,她有话要与您说。”

    韩暮华皱眉,什么事让妙函这么慎重,现在锦墨居安插了和煦长公主的人,她们主仆说话都要鬼鬼祟祟的,真是烦心。

    晚间在老夫人那吃的有点多,韩暮华怕积食,就回内室,拿了鞋出来做。

    马上要寒冬了,她想在冬至前给老夫人做双棉鞋。

    今晚正好是妙函值夜,韩暮华将一屋子丫鬟都指使出去了,只让妙函一个人留下来。

    妙函拨拉了一下炭盆,转眼已经入冬了,夜晚更深露重,寒气侵体,她替韩暮华换了暖玉手炉里的炭火,一边与她闲谈。

    “五小姐,奴婢今日听到了一些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妙函把弄好的手炉递给她,让她暖手,韩暮华放下手中针线接过,笑着看了她一眼,“你这小妮子,若是知道不该对我说的,就不会在我面前提起了。”

    妙函被说的一笑,起身走到小榻边,蹲下身轻轻地给她捶着小腿,“我娘嘴碎,最喜欢打听些小道消息,每次奴婢与她说话,听到她提起都当笑话听了,但是今日这件事,奴婢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要告诉小姐的好。”

    妙函能一心为她考虑,韩暮华很感动。

    捧着温暖的手炉,韩暮华斜倚在蓝底白牡丹宫锦大迎枕上,神态慵懒,等着妙函后面的话。

    妙函看她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继续道:“想必五小姐听过世子夫人娘家吧。”

    韩暮华点点头,这是当然,世子夫人是内阁钱学士的嫡长孙女,当初在闺阁中就闻名盛京,是有名的才女,后来嫁入韩国公府,与世子爷韩慈相敬如宾。

    “但是奴婢要说的可不是钱家。”

    韩暮华瞧她卖关子,嗔了她一眼,催她快说,别吊人胃口。

    “世子夫人娘家有一房亲戚,说来和小姐同宗,也姓韩,闺名韩柔。她是从前北街靖大爷家的闺女。当年靖大爷殿试二甲,就被外放鄞州做了州同,搬出了北街。机缘巧合,救了世子夫人的二表妹,于是两人定下婚约,一年后,就有了韩柔。可是靖大爷的夫人生韩柔时身子熬坏了,再也不能生养,世子夫人的大姑奶奶担心女儿身子弱被丈夫嫌弃,又住的远,照应不到,动用了关系,把靖大爷调回了盛京,做了个六品堂主事。于是靖大爷与世子夫人娘家越走越近,多年不与我们府上来往,渐渐也就疏远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前些日子,我娘看到靖大爷来府上递帖子找世子夫人。”

    韩暮华听了颔首。妙函是家生子,爹娘都在府里当差,很多事情她知道的都比府上的主子们还要快。

    韩国公府有许多五服之内的旁枝住在北街,说起北街,大概指的就是那些人。

    而靖大爷多年不与韩国公府来往,这个时候来找世子夫人,妙函又提到他的独女韩柔,韩暮华瞬间想到今天在懿祥阁老夫人与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